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崇禎十五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章 防守之策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4章 防守之策

小說:崇禎十五年 作者:韭菜東南生

  “我想跟神父商量一種對付紅夷炮的辦法。”朱慈烺說出目的。

  湯若望搖頭,他是紅夷炮的鑄造者,對紅夷炮的威力非常了解,無論多么堅固的城墻,都經不起紅夷大炮的猛轟。唯一能對付紅夷大炮的,只有紅夷大炮,也就是雙方對轟,誰炮多,誰打的準,誰就勝利。

   “萬歷四十七年,徐光啟曾經建言,在京師周城建造大型三層敵臺十二座,并將舊制敵臺改造為三角三層空心式樣,據說這種敵臺,是受了神父從西洋帶來的資料的啟發,這件事,神父還有印象嗎?”朱慈烺淡淡笑。

  湯若望眼睛一亮:“殿下是說棱堡?”

  “是。”

  朱慈烺點點頭,從袖中取出自己事先畫好的一副草圖,交給湯若望看。

   湯若望展開一看,幾乎驚叫起來。

  十六前,他傳授給徐光啟的,只不過是一種棱堡的初級雛形,很多地方都還

  不完善,因為他并不是棱堡的創造者,他只是把當時已經在歐洲出現的棱堡工事,給徐光啟做了一些介紹講解。徐光啟深受啟發,和孫元化兩人琢磨出了仿造西洋筑城術的“三角敵臺”,并獻給了朝廷。

  由湯若望傳授,明人焦勖寫作的《火攻挈要》中,三卷《守城說略》一篇中說到:“西洋城守所用火攻無甚奇異,但凡城之突處,必造銃臺。其制‘捏腰三角尖形’,比城高六尺,安大銃三門或五門,以便循環迭擊,外設銃以備近發,設練彈以御云梯,合上另筑了臺二層,高三丈,上設‘視遠鏡’,以備瞭望。且各臺遠近左右,彼此相救,不惟可顧城腳,抑可顧臺腳。是以臺可保銃、銃可保城,兵少守固,力省而功巨也。”

   這應該就是湯若望傳授給徐光啟的棱堡雛形。

   徐光啟建議雖好,但朝廷財力困窘,加上建虜當時還沒有直接威脅到京師,所以建造三角敵臺的建議,不了了之。

  而朱慈烺現在拿出來的草圖,則已經是發展到極致,在其后百年間,令無數擁有紅夷大炮的強大軍隊,在區區小城面前寸步難行,大敗而歸的棱堡巔峰。前世里,朱慈烺對棱堡并沒有太深的記憶,只知道它是對抗紅夷大炮的良策,今世里,他拼命的回憶,將能想起來的要點,全部都畫在了草圖里。

   早在14世紀,蒙古人橫掃歐洲時候,就使用了大炮。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火炮的射程有限,距離敵人太近會不安全,太遠又打不到,搬運起來又極為吃力,因此在戰爭中還不能扮演主角。但到15世紀末,火炮的威力已在歐洲的多次攻城戰中顯示出來。16世紀初,一位有名的軍事家寫道:“沒有什么城墻能留存下來,無論多厚,大炮也會在幾天內將其摧毀。”

  尤其是紅夷大炮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種局面。

  為了對付紅夷大炮,守城者也在絞盡腦汁。16世紀初,歐洲的許多城池開始在城上設置火炮,加固城墻和角樓,但最為重要的,是在城堡的四個角加筑向外凸出的三角形棱堡,正面設置重炮,兩個側面與主墻呈90°角,上面的火器專門用來對付防守的死角,這種棱堡防守體系被稱為“意大利防御”。

  這就是最初的棱堡。

  徐光啟上表建議的,就是這種。

  那么,棱堡為什么能防御火炮呢?

  第一,棱堡以尖角對外,受彈面都是側面,炮彈打在上面,順著斜坡的角度,直接滑到旁邊去了,無法對棱堡本身產生重大傷害。有人說了,可以從側面開炮啊,側面開炮不就是正面了嗎?但棱堡的側面,還會有棱堡,甚至直接就是城墻本身,你能把大炮拉到城墻下,只為打那突出的一處棱堡嗎?就算能,以當時的瞄準技術,小小的棱堡,你也是瞄不準的。

  第二,棱堡本身很低,面積也不大,受彈面很小。

  第三,棱堡很厚,厚到足以承受炮彈的巨大能量。棱堡的墻實際不是墻,而是炮臺,一般是外面磚石,內部夯土,有時會在磚石外面再覆蓋一層泥土。

  第四,棱堡本身是炮臺,火力能夠前置部署在棱角上,可以對攻城部隊的側翼進行打擊。任何一個攻城的部隊,至少會受到兩個棱角和正面城墻上的火力進攻。

  第五,棱堡之前還會挖置多個壕溝,壕溝的走向跟棱角上火力保持一致,敵人陷入壕溝后,既要防備正面,還要防備側面的炮火打擊,無處可躲很難防守。

  總之一句話,棱堡的特點在于:降低高度(減小受彈面積),增加傾斜面(增加厚度,形成跳彈),挖出多重壕溝(多次阻礙敵人),增加突出棱角的數目(增加火力布置和打擊范圍,切除死角)。

  

  此時的歐洲,棱堡已經是所有城堡的必備。

  尼德蘭獨立戰爭時候,西班牙人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和火炮優勢,由于荷蘭人廣泛使用棱堡,西班牙人在尼德蘭步履維艱。西班牙軍司令雷克森斯在1574年寫給菲利普2世的信中說:“如果我們每征服一座城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都像已征服的這些如此耗時的話,世上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讓我們用武力去平定在荷蘭造反的20個城鎮……”

  其無奈和頹喪,清楚可見。

  而在東方,棱堡其實也已經出現了。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時,荷蘭人的熱蘭遮城,采用的就是尼德蘭式棱堡體系,攻城方鄭成功軍士3萬,守城方荷蘭雇傭兵只有1400人,兵力20比1,鄭軍在有弗朗機等火器的支持下攻城八個月,才轟破外圍圓堡,但是依然無法突破上層棱堡,只能采取圍困戰術,最終,荷蘭軍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投降。

  不是不英勇,而是因為棱堡實在是難打。

  清初雅克薩之戰,清軍七千余人,擁有紅夷大炮等強力火炮,城中羅剎兵只有300,但羅剎人的棱堡太過于堅固,清軍在重炮轟擊下,卻依然無法突破雅克薩的棱堡體系,最終只能采取圍城戰術,逼迫羅剎人孤立無援投降。

  所以,棱堡是對付紅夷大炮的唯一辦法,不然以大明城池現在的平行設置,,沒有一城能經得起紅夷大炮的猛轟,連京師也不例外。

  歷史上,史可法鎮守揚州,還有江南眾多的堅城只所以快速被建虜推平,就是因為建虜的紅夷大炮太過厲害,城池無法固守。

  如想逆轉歷史,在大明還沒有恢復元氣之前,在薊遼前線修建棱堡是很有必要的。

  而棱堡要想成功守衛,火器充足是最最重要的條件,因此在修建棱堡的同時,火器生產必須進一步的加強。




如果喜歡《崇禎十五年》,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韭菜東南生所寫的《崇禎十五年》為轉載作品,崇禎十五年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崇禎十五年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崇禎十五年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崇禎十五年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崇禎十五年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