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1255再鑄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五章 都好起來了 3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八十五章 都好起來了 3

小說:1255再鑄鼎 作者:修改兩次

1273年,7月5日,金口市,中央蒸汽動力工坊。

“咣!”

一枚巨大的圓柱形的重錘正在緩緩下降,看似動作輕柔,實際上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舉重若輕。

不久后,重錘落在一根巨大的長條形鋼胚之上,緩慢卻堅定地往下壓了過去,將這根光是看著就令人生畏的紅熱鋼柱明顯地壓變形了一點,并持續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壓力,然后才戀戀不舍地升了上去。

這一場景從原理上說來跟鐵匠用鐵錘鍛造鐵條沒什么區別,但俗話說的好,量變引發質變,任何事物放大成百上千倍之后都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種全新事物,此時此景亦然。哪怕是一個完全不懂的外行人,看到這種幾千斤鋼鐵被巨大的機械捏扁揉圓的場景,都會情不自禁發出最真摯的贊嘆。

“真是了不起啊!”鄭紹明忍不住鼓起掌來,“這就是那臺百噸油壓機?”

陪同他參觀這個車間的第一鑄造廠四級工程師盧安慶自豪地答道:“沒錯,這就是東海工業最高技術的結晶之一,‘夔牛-100’油壓機!它由一臺新星-350提供動力,驅動油泵為鍛錘的升降提供動力。由于有油壓機構放大,雖然它的功率相比之前的蒸汽錘并沒有本質的提升,但能提供的鍛壓力卻大舉提升,完全不一樣了。”

鄭紹明似懂非懂地問道:“那為什么會這么不一樣呢?”

盧安慶組織了一下語言,答道:“這個……根據靜壓傳遞定律,不可壓縮流體在各處的壓力相等,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擴大液面的接觸面積來放大壓力,所以……這說來和杠桿定律相似,但是杠桿自身的剛度和強度是有限的,無法承受太大的力量。相反,無常形的液體反而再怎么承壓也不會崩毀,可以承載巨力。這正應了陰陽相濟、以柔克剛之理,也便是‘合道’……因此我們才能制造出這種強力的鍛造機器,雖然看著體型并不比十噸的蒸汽錘大上多少,但鍛壓力十以倍之,也正是憑借它,我們才能整體鍛造這么大的火炮。”

在東海蒸汽機產業進入正軌后,幾乎每十八個月,他們所能制造的最大的蒸汽機的功率都會翻一番,而單位功率的制造成本會降低一半。在這一條穩定的路徑演進之下,此時東海工業已經能制造缸徑達到600mm的巨大氣缸了,以此為基礎衍生出了“新星-350”通用蒸汽機、“洪流-450”船用復脹蒸汽機、“開天-10”大型蒸汽錘等等先進技術設備。

這臺“夔牛-100”油壓機就是這個系列的新一款產品,它通過液壓放大獲得了巨大的鍛壓力,不過從本質上來說功率和蒸汽錘并沒有太大區別,大力的代價是鍛壓頻率要低得多,因此加工速度會慢上不少。兩者的適用范圍不同,蒸汽錘更適合快速鍛造一些小件,而液壓機則可以用來鍛造一些之前不敢想象的大件,比如說以噸為單位的大型火炮和大型船用鋼構。

鄭紹明轉頭看向盧安慶,眼神驚訝而感慨:“真是了不得,長江后浪推前浪啊。”

他更感慨的是人而非機器。

這種充滿了技術詞匯的話若是從左武衛或是別的哪個工業部股東嘴里說出來,他就是聽不懂也不會有什么奇怪,可眼前這盧安慶卻并非股東之一,而是自本土培養起來的新人才。

曾幾何時,這些后生們在工業和學術領域還只能給股東們打下手,可到了如今,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已經越來越多地涌現出來了。

這當然是令人欣慰的好事,但當當事人真切地體會到這一變化的時候,還是不得不感嘆一句“時代變了”。

盧安慶倒沒體會到他的這份心思,繼續講解道:“跟中小型火炮一樣,這道工序是把炮胚鍛造成型,消除內部缺陷,提高炮體強度。后續工序會進一步鉆出炮膛,然后再進行其它加工。”

鄭紹明點頭道:“嗯,這下子海軍就又有新玩具了,120mm的線膛炮,好嘛,真是個大家伙啊。”

現在在臺子上鍛造的,就是總裝備部和海洋部規劃的中型艦炮的炮胚。

這種新炮結構與之前的17式輕型艦炮類似,120mm口徑,25倍徑,成品重1.35t——這個重量相比之前兩噸多的鯤炮并不算重,但它是鍛造的鋼炮,加工難度要高得多,只能用大力出奇跡的夔牛液壓機來加工。

相應的,它的威力也要遠超更重的鑄鐵鯤炮。鯤作為一型150mm口徑的滑膛炮,發射的球形炮彈不過12-13kg重,而新式120線膛炮雖然口徑更小,但配備的長條彈頭卻足有18kg重,再考慮到外形帶來的空氣動力學和穿甲優勢,威力可要強上太多了。

說起來,之所以盧安慶來自鑄造廠卻管上了鍛造的活,是因為這個第一鑄造廠本來是常年生產火炮的,對造炮的需求和技術特點比較熟悉,因此在火炮制造由鑄造轉向鍛造的關口仍然由他們主導。

120艦炮之前已經試制成功,不過鑒于88mm口徑的17式已經夠用,軍方對更大的艦炮的需求沒有那么迫切,因此量產進度不快。但上次軍事預算會議之后,各方面決定把88炮的產能向陸軍傾斜,畢竟陸地才是下階段的主要進取方向。可是海軍的換裝壓力也不小,不能就這么停下,因此他們又催促著加快了120炮的投產進程。反正它用的是新建的生產線,不占用既有產能,大家都舒服。

如今這條產線運轉正常了,因此鄭紹明就領了一個小團隊過來參觀一下,也算是射雕計劃備戰整軍的一個部分。

盧安慶略顯得意地說道:“確實是個大家伙,不過這還不是最大的,之前我們還造過一批150mm的,那才是真正的巨炮!”

120炮雖然已經夠威猛了,但定位也只是“中型”艦炮,在此之上自然還有“重型”艦炮。相關部門曾經試造過一批150mm口徑的真正重炮,但后來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可,并未投產。

“好像是有這事來著。”鄭紹明回憶起了相關記錄,點了點頭,然后又略有疑惑地轉頭看向隊伍中的海軍中校喬達:“既然有更大的炮,你們為什么沒采用呢?”

喬達遺憾地說道:“150炮確實威猛,但問題是太過笨重了,旋轉和復位都更麻煩,彈藥不是一般人能搬動的,裝填起來要費半天功夫,算下來往往要兩三分鐘才能打出去一發。這一算,單位時間內的彈藥投射量還不如120炮呢,更何況成本和產能問題也很嚴重,所以最后沒采用。試制的那幾門都被我們放在東海灣口鎮宅去了,別的不說,至少那根將近四米的大炮管看上去就夠唬人,有助于海關收稅。”

“哦,是這樣啊。”鄭紹明點了點頭。

喬達指著臺子上的那個大炮胚,又繼續說道:“但這門120炮可真是好炮,雖然是17式的近三倍重,但也沒重到玩不動的程度,裝上專屬炮架后一分鐘仍然能打出三炮甚至更多出去,考慮到實戰中瞄準和觀察所需的額外時間,真實射速不會比17式低多少。而威力是實實在在的強,炮彈有18kg重,足有88炮的兩倍半。不光更重,在保證殼體強度的同時裝藥量也更多,甚至能用高爆彈去對付以往必須要穿甲爆破彈才能穿透的目標,這個毀傷效果可就是天差地別了……”

見他說到興奮處,唾沫飛濺,鄭紹明擺了擺手:“行了,行了,當初你們海軍吹88炮也是這么吹的,說的好像只要一種炮就夠用了。怎么今兒換了120,就又不一樣了?”

喬達尷尬地摸了摸后腦勺:“都好,都好,哈哈……”

不光他這個海軍對新炮很滿意,隊伍中另一名陸軍少校王大龍看著也有些眼熱:“確實是個好東西啊,我看,不光海軍能用,我們陸軍也可以裝備上一批。”

“什么?”喬達立刻緊張了起來,“你們這是得隴望蜀啊!88炮的產能都讓給你們那么多了還不滿足,還想要這120?嘿……別的不說,這炮算上炮車可是好幾噸的大家伙,你們陸軍拉得動?”

王大龍摸了摸鼻子:“嗯,機動性確實差了點,但也不是真拉不動,大不了多加幾匹馬走慢點就是了。一般的遭遇戰也用不上這樣的大家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萬一遇到了什么硬點子,說不定是能起大用的……”

見他認真起來,喬達產生了危機感:“這可不行,上面都說好了,這批中型炮都是海軍專用的!”

王大龍嘿嘿一笑,說道:“別急啊,中校,我也沒說要跟你們搶啊,再說我也說了不算不是?……嗯,不過我給你們海軍提個建議,你們的炮不可能一股腦全裝船上去吧,總得留一批做后備吧?干脆就拿這些備炮組建一支‘海軍陸炮部隊’,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用上了呢?”

喬達一愣,然后意識到這個方案有點意思。這“海軍陸炮”和“陸軍重炮”看上去沒什么區別,都是把重炮在陸地上運用,但主導權在誰的手里區別可就大了。要是哪天海軍的陸炮部隊在陸地戰場上立了大功,那么海軍不是上下都有面子?現在海軍干著急卻插不上手,這正是個好機會啊。

想到這里,他就不由得心動起來,猶豫著說道:“倒也不是全無道理,我回去說不定可以跟上面提個建議……”

見自己的慫恿產生了效果王大龍狡黠地微笑起來。

旁邊的鄭紹明搖搖頭:“行,這事你們自己回去商量去。盧工,我們繼續吧。”




如果喜歡《1255再鑄鼎》,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修改兩次所寫的《1255再鑄鼎》為轉載作品,1255再鑄鼎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1255再鑄鼎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1255再鑄鼎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1255再鑄鼎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1255再鑄鼎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