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明末之新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三章與往不同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六十三章與往不同

小說:明末之新帝國 作者:英聯邦
    劉家造反成功,華夏軍也都成功的建立了華夏帝國,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切就結束了,這一切只能說是劉家巔峰時代的開始。

    劉氏王朝,再次出現,而且是大一統王朝,不是偏安小朝廷,此為東漢滅亡后的第二個強大劉氏家族。

    劉遠橋自稱漢光武帝之后,然則所有人皆知,其與皇族毛的關系都無,不過一膠州打漁佬,劉遠橋亦偶一提之,不好意思多提。

    而他們所要面對的問題,還是一樣的多,有些事情絲毫不比以前輕松。

    在以前,他們所要考量的就是,如何打敗明軍,從朱家手上奪取天下,取而代之,但是現在,他們所要考量的,就是如何就是統治這一片天下。

    自古就有一種說法,這叫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對于這些帝王來說,打下了天下,如何讓天下,千秋萬代,同時也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劉遠橋梟雄之才,既然奪取了天下,現在所要考量的就是,制定出一套制度來,讓他劉氏的江山,世世代代傳下來。

    在歷朝,守江山之中,最為害怕的還是自己奪取了天下以后,在自己千秋萬歲以后,轉眼就讓自己的權臣,奪取了天下,這也是皇帝最為害怕的。

    但是害怕歸害怕,有一樣事終究是不變的,這就是皇帝必須要大臣作為輔助,因為皇帝就是再能干,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像朱元璋那樣的工作狂,真心沒有幾個。

    自從千余年前姜尚加上周文王的組合,突然崛起起來,歷朝歷代,就流行皇帝以宰相帶領文武百官,統馭天下的組合。

    自從姜太公起,丞相這官職正式的走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了文武百官之首,在歷史上,一個賢相可以興國安邦,也可以力挽于狂瀾即倒,而如果是奸相的話,則是禍國殃民。

    大明是在大元帝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大元帝國就飽受了權臣和丞相權大之苦,權相輕言廢立。

    朱元璋在吸取了這方面的經驗教訓以后,在弄死了胡惟庸以后,說什么也都不肯再任命丞相之職了,因為丞相權力實在是太大了,對皇權有太大的威脅,把他的權利分給了六部尚書。

    所以胡惟庸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任丞相了,雖然在大明其后的二百多年,一直都有內閣首輔,領導文武百官,輔助朝政,但是首輔就是首輔,有人稱之為首輔、閣老、相公,就是沒有人稱之為丞相。

    其實這也就是把丞相的權利分給了六部,分給了內閣而已,就相當于把一個人的權利,分給了數個人之多。

    但是這些文官也不是白搭的,他們很快就開始扭轉的形勢,并且利用百官,變成了皇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結局。

    大明的政治體制,就是皇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居于禁中,拱垂而治,百官則是守牧天下,稱得上是最佳的組合,也是深入人心的做法。

    因為在歷朝歷代之中,難免會出現昏君,難免會出現權臣,這些都是會造成國家滅亡的因素,但是巨大的權力分給了內閣,分給了六部,想要造反,這就難了,果不其然,大明兩百多年,也都沒有出現權臣威脅到皇權的地步。

    但是這樣子做也是有弊端的,大明的內閣制度,雖然是沒有單個權臣威脅到皇權,但是卻是整體的仕權威脅到了皇權。

    到了后來這幾十年,基本上都是皇帝的權力被困在了京城,稱得上是政令不出紫禁城,皇權不下縣,沒有辦法,文官挾持了整個文官集團來對付皇帝,皇帝除了依靠太監,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劉遠橋欣賞大明朝的長命百歲,卻不欣賞大明朝的皇帝,被逼到窮困到如此的地步。

    要知道劉遠橋可是知道,大明的民間是多么的富有,皇帝想搞點錢都多么的難,最好的比喻就莫過于萬歷皇帝了。

    民間富裕到了極點,皇帝也知道很多地方富得流油,所以派出太監去收稅,結果就激怒了整個文官集團和鄉紳集團,他們明著暗著來反對,把皇帝這種行為,說的是天怒人怨,橫征暴斂。

    這可是把萬歷皇帝搞得狼狽不堪,下不了臺。

    劉遠橋他就在冷笑,這些天殺的狗官,其心可誅,毒怨到了極點,他們橫征暴斂就是可以,皇帝收點稅,就是天怒人怨。

    皇帝搞點小買賣,就是與民爭利,搞的皇帝只能夠依靠皇莊那一點收入,如果不是有派出太監去收錢,都不夠用。

    這一套如果要用在劉遠橋身上,卻是行不通的,如果別的皇帝,會顧忌臉面,會顧忌別人說什么與民同休,與民爭利,但是這些話,根本就奈何不了劉遠橋。

    民間有多富,有多么有錢,他一清二楚,至于說與民爭利,他們這樣子收稅,也不是與民爭利,而是與這些鄉紳爭利。

    劉遠橋他與大明朝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對于利益的看重看得比任何都重,以至于有官員憂心忡忡的說道:“大華夏就是要學元朝的做法,要把國家的稅務包給色目人,由他們包下來經營了。”

    據說當年的蒙古皇帝,就是不知道如何收稅,收的稅非常的少,而狡猾的色目人,則給了皇帝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承包,就由他去收稅,搞得民間天怒人怨。

    劉遠擠是不會這么做,但是也不會像大明的皇帝和政府如此的蠢,把這些商稅放棄了,劉遠橋不單止不會放棄商稅,甚至還會組織官府和朝廷來做生意,增加官府的收入。

    大明整體的問題,其實就是缺錢的問題,就一個缺錢而己,結果就是一病起百病生,各種矛盾都出現了。

    用劉家的話來說,大明只有一種病,這就是窮病,治好了窮病,其他的病都治得好,所以說不要跟他說什么仁義道德,不要跟他說什么沽名釣譽,他只在乎錢。

    在大明在開國的時候,茶稅一年可以有二三十萬的收入,足足足抵上了一個省的田地稅,但是到了后來,讓那些清流道德君子去收稅,越收越少,居然一年只有二三十兩,這么坑爹的事情,也只有大明朝才做得出來。

    難道這樣百姓們就不用交稅了嗎?這些基層的農民,該交的還是要交,只有那些士紳和權貴們不交了而已,錢都落入了他們的錢包之中,劉遠橋可是公開的批評這一種作為。

    如果華夏朝有這樣的官員,這些人就得推出午門去斬了。

    劉遠橋在經過一番的盤算以后,就慢慢開始制定好他的治國政策。

    首先就是要國富民強,手中只要有了錢,萬事好辦,民間只要太平了,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別人就是想裹挾他們造反,拉攏他們造反,這也都不容易,有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不過,跟著別人去造反,你以為每個人都是劉遠橋啊!

    在解決了這些問題后,就是解決政府行政的問題了,大明的內閣政策,是有極其積極的意義的,即積極的一面,就是在許多地方上都公開透明,也都沒有滋生權臣的土壤,眾位大臣針鋒相對,也都很容易讓皇帝從中取利,占盡便宜。

    但是他們裹挾了整個仕大夫集團和文官集團,跟皇權對著干,把皇權都逼進了紫禁城,令政令不出皇城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這樣子的做法,在劉遠橋眼里,雖然沒有丟失的天下,其實已經等于丟失了天下,這等于把天下平分給了別人,這是令他難以接受的。

    劉遠橋就是因為想到了這里,他就在想,在政治上繼續走大明的這一套,但是也要限制內閣,還有仕林的特權,只有鏟除了他們的特權,讓他們都像其他的百姓一樣交稅,杜絕了貪污,杜絕了偷稅漏稅,這才是可能令朝廷長治久安之計。

    就人性角的角度來說,杜絕貪污,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當官的大權在握,即使是你不向別人伸手,別人也會把銀子往你口袋里面塞,送上門的女人,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送上門的銀子,是很難以拒絕的。

    這一點劉遠橋也都明白,他自己這么有錢,都難以拒絕別人塞進來的紅包,塞進來的銀子,更不用說其他那些人了。

    貪污腐敗可以通過政治的手段來壓制,但是偷稅漏稅卻必須杜絕,大明朝有這么大的盤子,這么大的國家,如果正兒八經的收稅的話,它的銀子是足夠夠用的。

    偏偏大明做生意的這么多,但是交稅的卻沒有幾個,一開始就是藩王們不交稅,跟著就是士大夫和整個士林都不交稅,堂堂一個大明,偌大一個帝國,一年只是收下了四百多萬兩的田地稅而已,區區四百萬兩的銀子,又怎么夠整個龐大的國家的支出?

    整個朝廷就不收稅了嗎?當官的當然收稅,他們巧立名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只是這些稅,都已經落入了他們的手上,沒有落入朝廷,沒有落入皇帝的手上而已,結果就是當官的富貴到了極點,民間則是貧困到了極點,百姓吃不飽飯,最終只有造反,大明也就滅亡了。

    劉遠橋想到了這里,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稅收就是關鍵,必須聽劉布的,成立一個國稅局,向皇帝負責,專門收稅了。




如果喜歡《明末之新帝國》,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英聯邦所寫的《明末之新帝國》為轉載作品,明末之新帝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明末之新帝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明末之新帝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明末之新帝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明末之新帝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