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明末之新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八章大亂將平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八章大亂將平

小說:明末之新帝國 作者:英聯邦
    當然祖寬他在他呼呼大睡之前,是命人寫下了緊急的戰報,派出了通信兵,把這里的事情匯報給上面。

    祖寬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十分粗豪的人,但是粗中有細,能從一個小兵當上了總兵,就不會是等閑之輩,他由一個扁擔掉地上,不知道是一字的人,變成一個讀得懂軍報,勉強認字的人,這是花費了好大的力氣。

    他可是知道洪承疇為了拿下李自成,可是派出了數萬軍隊,在這數百里范圍內對他進行搜捕。

    為了干掉李自成,他們花費的巨大的兵力,因為李自成,現在已經成為流寇的領袖,自從張獻忠、高迎祥死了以后,就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許多流寇也都是他為領袖。

    他們在子午谷一戰,可是被孫傳庭的部隊,打得落花流水,逃到了山里面,身邊不過是數百人而已。

    但是短短的年離余間,重新兵出終南山,在短短的數年間,又擴張到了20多萬之眾,整個西安府三十七縣,就沒有不被他們禍害的。

    這樣的人,即使他剩下的一兵一卒,都有可能重新東山再起,只有把它殺死了,才會令這些人心安,也就是因為如此,他們才加大了搜捕的力度。

    洪承疇也受到上面的摧逼,所以他也向手下們暗示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死的更好。

    曾經是有人提出,干脆招降此人算了,如果招降此人,盡得其手下,可以令他們勢力迅速擴張。

    洪承疇斷然拒絕了,他認為李自成就是不會屈居人下的人,如果招他,讓其有喘息之機,將來遲早會被反噬,這樣子反而給自己招來了禍端,在朝廷占據了絕對優勢的時候,沒必要招降。

    對于洪承疇來說,盡快結束戰爭,少死些人,這對他吸引力不大,對他來說,建立軍功,才是最好的。

    洪承疇加入了華夏軍以后,他就憋著一股勁,想做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盡管他在大明朝的時候,已經是名聞天下的大帥,是那已經是前朝往事,在新朝他可是寸功未立。

    雖然率領數十萬人投降入了華夏軍,但是他并不認為這是什么戰功,如果想依靠這樣的事情,就在華夏軍里面立足,這是不可能的,在華夏軍的高層,無論是文武官員,他們能在體制里面混,憑的就是自己的真本事,出身反而是其次。

    所以洪承疇雖然已經在西安城下,擊潰了流寇主力,且將其大多數人馬都俘虜了,但是他還是堅持的認定,一日李自成不死,陜亂未己,只有拿下了李自成,他們才算是完美的收宮。

    因為如此,他拼命的摧逼手下的諸位將領,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用盡一切的兵力,竭盡所能,追殺李自成。

    此戰若讓李賊走脫,所有努力,化為烏有,由本帥起,全體將軍校尉降秩一級。

    可見洪承疇之決心。

    當然,追殺李自成是一方面,平定和收復周邊的縣城,也是一方面。

    華夏軍源源不斷的開進西北,他們的兵力迅速的增加,更多的兵力,就意味著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在此之前,他把所有的兵力,都用于對付李自成,但是當他的經歷足夠多的時候,他就開始圖謀其他的事情,魔爪伸向陜西七府。

    自從大明滅亡以后,地方的豪強,迅速的崛起,奪取了地方的權利,據地為王,這些人如果不迅速的鏟除,容易尾大不掉,為禍地方。

    所以洪承疇一方面組織兵力,追殺李自成,一方面就在打壓和收拾這些地方豪強,不會給他們冒頭的機會,雖然出現另外一個劉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出現失控的場面,上面肯定就懷疑洪承疇的能力。

    別看洪承疇加入新朝不久,可是獲得了重用,同樣是總督,負責西北的軍務,權責之大,絲毫不比在朱明時代,但是他內心還是有點擔憂的。

    畢竟他不是一開始的從龍,而且稱得上是貳臣,在大明的時候,他是進士出身,最擁有的最硬的牌子,更有整個仕林集團的支持,如果發展得好,就是當上兵部尚書或者是大學士也都不出奇。

    但是在新朝就不同了,就連洪承疇都認為,破格重用于他,很多時候就是要收買他手下十幾萬人的心,估計只要一個不好,劉遠橋不爽,馬上就可以免得他的職務。

    他出動騎兵,連夜趕路,一舉擊潰李自成的大軍,就是這種心態下的產物,他必須竭盡所能,證明自己的能力,當他看到李自成被殲滅的軍報以后,忍不住仰天大笑,陜地大亂,可以暫停,并且也都向所有的人證明了他的能力。

    要知道,在大明的時候,他一路追殺李自成,打了半個中原,很多人都認為,他就是在養賊自重,只有他自己才明白,李自成成太精了,跑得太快了,根本追之不及。

    官軍出動的人少,追上去容易被他們反殺,出動的人多了,想追上對方也不容易,即使追上了,對方也會跑,依舊得追,這一切變得麻煩,就變成了很多人眼里,養賊自重。

    在新朝,他不會讓別人這樣說他,拿下了李自成,他立下巨大軍功,也證明了他的價值,如此人才,劉遠橋豈會輕棄?

    李倧,李氏朝鮮王朝第十六任君主,字和伯,號松窗,乳名天胤。籍貫全州道,生于海州,為朝鮮宣祖李昖之孫,定遠君元宗李琈之子,光海君李琿之侄。

    仁祖即位時,西人黨因主導仁祖反正而成為當權的朋黨,但仁祖吸取光海君時代,大北派壟斷朝政的弊端,故而在倚重西人功臣勢力的同時亦登用南人黨(李元翼、李圣求、李敏求等)、小北派(南以恭、金藎國等)乃至未參加廢母庭請的大北派(李慶全等),并征召起用金長生、樸知誡為代表的山林儒士,維持著政局的平衡。

    李倧朝的黨爭特色并不明顯,其時朝議,如元宗追崇及講和斥和之議,雖有異同,不系西人、南人。因此當時政局的主要矛盾是功臣勢力和非功臣士人之間的矛盾。

    即便在功臣內部也存在對立,如金瑬和李貴、李時白父子的對立、金自點和沈器遠的對立等。李倧采取異論相攪之策,維持著自己的王權。

    不過此時,全球進入小冰河期,朝鮮自然不例外。如崇禎五年,備邊司向其報告時驚呼:“今夫八路大旱之災,出于三年兇歉之后,兩麥已枯,四野盡赤,此誠前古未有之大變也!“除了不少人因饑荒而餓死外,死于隨饑荒而來的瘟疫的人也不在少數,一些地方已出現小規模騷動,有大臣擔憂此為赤眉、黃巾之漸。

    但李倧對此束手無策,頂多采取削減百官俸祿、中止武器制造之類的措施,并從崇禎五年以后,幾乎年年祈雨,但并未演變為全面的社會動蕩。

    此外每逢災異,李倧還下教求言,雖然都表示采納,卻幾乎無一付諸實施,引發朝臣不滿。

    李倧時,內外變亂不斷,不得不在軍事上有所強化。在軍制方面,李倧即位之時的中央軍,只有訓練都監,李倧揚言,要親征后金,與明朝“協力討虜“,于是以李貴為御戎使,招募軍隊,后來形成了御營軍;李適之亂后,為了加強國王的宿衛,又增設總戎廳,在修筑南漢山城的過程中,又增設守御廳。

    武器方面,李倧延續發展火器的方針,大力制造鳥槍,在天啟七年時,其己有能力,每年生產一千柄鳥槍,到崇禎九年,每年生產二千柄,不僅如此,還多次從日本購入鳥槍。丙子胡亂后,朝鮮擁有的鳥槍數量已達五萬柄。

    同時由于明朝限制輸出硫磺、硝石,李倧委派反正功臣完豐府院君李曙負責研制、自力更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并于崇禎四年設別造廳于軍器寺,專門負責制造火器并突破火藥的技術難關。

    據傳,一個叫成根的軍官從遼東難民那里習得焰硝制造之法,為李曙所采納。崇禎八年,李曙編成《火炮式》,收錄各種火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并附以諺解,附錄新傳煮取焰硝方。然而翌年,即爆發丙子胡亂,此書未能派上太大用場。

    天啟四年,他們從陳慰使鄭斗源那里得到紅衣大炮,喜出望外,但在研制方面未有進展。

    崇禎元年,荷蘭水手樸淵等三人漂流至朝鮮,李倧讓他們用于制造包括大炮在內的各種武器,丙子胡亂時效力于訓練大將具仁垕麾下,除樸淵外的兩人都戰死了。

    朝鮮在鳥槍方面的運用更勝一籌,曾在丙子胡亂時擊斃清朝額駙揚古利,此點亦為后金建奴所重視,經常征調朝鮮鳥槍手作戰。

    在戰略方面,丁卯胡亂之后,李倧采取的主要戰略是讓出大路、修筑山城、配以火器的防守戰略,如移義州于白馬山城、移平壤于慈母山城、移黃州于正方山城、移平山于長壽山城,同時強化江華島和南漢山城兩大要塞的防御工事。




如果喜歡《明末之新帝國》,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英聯邦所寫的《明末之新帝國》為轉載作品,明末之新帝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明末之新帝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明末之新帝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明末之新帝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明末之新帝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