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章 進入4川大涼山境內(本章過渡章節)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0章 進入4川大涼山境內(本章過渡章節)

小說: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 作者:沒有橋的河

  蔚藍的天空之上,太陽已經變成了橘紅色,從云南的大山望過去,幾乎與太陽處在同一水平線;

  漂浮在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已經與太陽同一色彩;

  那些飄的比較低的云朵被高大的山峰頂在頭上,似乎要全力以赴地將云朵兒撐得更高;

  就在這樣的一座高山之上,一行身穿昆明漢族特色服裝的馬幫正行色匆匆地趕路;

  馬幫很小,小到只有6人。大山里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人數絕不會是馬幫;

  況且他們的馬并沒有什么貨物,每匹馬上只有一個很長的行李卷,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只是有一匹馬上插了個旗幟,大山里的人家多是彝家,并不認得漢字;

  在最前面領頭的30歲出頭,頭上纏繞著包帕,而且包的十分講究,一看就知道是云南本地人;

  這頭上的包帕只有本地人才會如此講究,雖然漢人的包帕并沒什么意義,但作為一種對彝家人致敬的方式,很多彝家人通常會對這樣的漢人表示善意。

  這位領頭那包裹的異常講究與精致的頭包帕,一路并沒有躲過大山之中一切隱藏在暗處的眼睛;

  要不是包裹的異常講究與精致,這一行人早被趕出彝家人地盤了;

  對于暗處盯著他們的眼睛,這行人并沒有絲毫察覺,即使察覺也只能當沒看見,這山,畢竟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當這行人走進被云朵覆蓋的山頂時,在不遠處,有兩位年輕的獵人小聲的議論著,他們說的是彝話;

  翻譯過來的大致意思就是:要立即回去稟報“諾合”主人,有可疑漢人進入了寨子范圍;

  “諾合”并不是某個人的名字,而是一種稱呼,一種對奴隸主的稱呼,漢人一般把這詞翻譯為“黑彝”。

  ——————————————————————————————

  以下為一些民族知識說明,是為楚留香炊事班接下來發生的一些故事做的說明;

  本來打算將以下的內容融入到接下來發生的故事之中,但由于擔心分散介紹可能會造成對民族政策的曲解,還是決定在這里不倫不類地寫出來!

  不感興趣的朋友不用閱讀,以后遇到關于民族問題不清楚的地方,折回來瞅瞅就是!

  ——————————————————————————————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云南武定、元謀一片的彝族地區,解放前還存有封建奴隸制度殘余,社會階級等級森嚴;

  尤其越靠近大小涼山地區,奴隸制度保存越完整,社會階級等級越加森嚴;

  在殘留奴隸制的彝區,奴隸主和奴隸及一般勞動生產者之間的階級關系,是通過森嚴的等級形式表現出來的。

  全體社會成員按生產資料占有和嚴格的等級和血緣關系劃為“茲莫”、“諾合”、“曲諾”、“阿加”、“呷西”5個等級。

  “茲莫”,彝語為“權利”之意,漢語稱為“土司”,歷史上曾是很多彝區的最高統治等級。

  “諾合”,意為“群體”,是主人、主體、黑色的意思,漢語稱之為“黑彝”,是彝族奴隸社會事實上的最高統治等級,享有各種政治經濟特權,是生產資料、土地和“阿加”、“呷西”的主要占有者,與其他等級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曲諾”,為白色之意,漢稱“白彝”,是被統治者中的最高等級,介于黑彝與“阿加”、“呷西”之間,人身隸屬于黑彝奴隸主,住在主子轄區,不得隨意遷徙,每年要為主子服一定的無償勞役。

  他們一般占有部分土地和生產、生活資料,少數富裕“曲諾”也占有部分“阿加”、“呷西”。

  “阿加”,意為“門里門外的手足”,漢稱“安家娃子”,無遷徙自由,全年絕大部分時間為主子服無償勞役,主子可以整戶的或單個的出賣“阿加”。

  “阿加”的子女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被主子抽作“呷西”,一般有著極少量的土地及其它生產、生活資料。

  “呷西”,意為“主子鍋莊旁邊的手足”,漢稱“鍋莊娃子”,是被統治者中的最低等級;

  他們一無所有,毫無人身自由,可以被主子任意買賣和虐殺。

  主子為其配婚成家后即可成為“阿加”。

  所有被統治等級成員,皆被統治者稱為“節伙”。

  “節伙”有被統治者的含義,過去被漢族稱為“娃子”。

  彝族地區,沒有統一的政權組織,除少數茲莫(土司)統治區外,諾合家支的統治起著政權組織的作用。

  家支具有原始氏族組織的特征,彝語稱為“楚西”或“楚加”,是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由父子聯名的譜系為紐帶而聯結起來的組織,每一家支有其共同的祖先和姓氏。

  彝族的家支雖然互不統屬,但各家支所遵循的習慣法,其內容基本一致;

  家支頭人在行使職權時,并無成文法律,其唯一依據就是按習慣法辦事。

  正如彝諺所說“祖上留下的規矩,諾合的兒孫要遵守,曲諾的兒孫也要服從”。

  習慣法彝語稱“節威”,含有“規矩”、“制度”的意思。

  在當時森嚴的等級制度下,習慣法的主要職能是:維護茲莫、諾合貴族奴隸主的神圣地位,保護茲莫、諾合奴隸主的特權。

  對違者,家支要依照習慣法予以懲處。

  如為了維護統治等級的血統“純潔性”,統治等級與被統治等級之間嚴禁通婚及婚外性關系,對違犯者不僅要開除家支,甚至還要處以死刑。

  保護茲莫、諾合的財產所有權不受侵犯,同時允許和保護他們到外地去擄掠奴隸和財物。

  但是習慣法限制諾合對本家支成員財物的擄掠與盜竊,對違者處罰相當嚴厲,被統治等級如盜竊統治等級的財物,嚴重者會被處以死刑。

  維護茲莫、諾合對被等級的統治,允許對反抗者進行鎮壓。

  習慣法規定,凡反抗主子的,輕者則被毒打,重則被出賣或處死。

  維護本家支的利益,視不同情況與其它家支聯合或斗爭。

  習慣法規定,各家支必須維護本家支的利益,并可為本家支的利益進行斗爭;

  這種家支間的,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有時甚至是家支內部的斗爭,就是習慣上稱的冤家械斗,其實質就是奴隸主之間爭奪利益的戰爭。

  在彝族奴隸社會里,家支林立,冤家眾多,械斗頻繁,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由于地區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許多不同的他稱和自稱,主要的他稱有“夷”、“黑彝”、“白彝”、“紅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稱中,云南昭通、武定、祿勸、彌勒、石屏,四川大、小涼山的彝族自稱“諾蘇”、“納蘇”、“聶蘇”,這部分彝族約占總人口的1/2。

  云南哀牢山、無量山及開遠、文山、馬關一帶的彝族自稱“密撒(潑)”、“臘蘇(潑)”、“濮拉潑”、“尼濮”等。

  貴州的彝族自稱“糯蘇”、“納”、“諾”、“聶”等。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民族識別,按照廣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

  《鐵道炊事兵第一卷——初入云南》故事到這里就講完了;

  下一卷的故事《鐵道炊事兵第二卷——元謀剿匪》將會發生在成昆鐵路楚雄州段,是成昆鐵路線在云南段最艱險的一段,也是從四川盆地提升到云南高原最艱苦的一段;成昆鐵路通過這一段后,將渡過金沙江進入四川大涼山境內。

  廢話不多說了,朋友們下一章見!

  




如果喜歡《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沒有橋的河所寫的《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為轉載作品,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拿著搟面杖的鐵道炊事兵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