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宗明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番外三:分封制的變化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番外三:分封制的變化

小說:宗明天下 作者:七帥
    “同學們,翻開課本,今天我們講第二章第二節,大明分封制度的變化。”歷史老師站在講臺上,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寫下這九個字。

    允熥坐在下面看著老師寫字,同時心里感慨道:‘以后可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這個世界了。雖然我知道這個世界與第一世的世界并不一樣,但因為社會發展程度相似,總是下意識用第一世的經驗來套這一世。以后一定記住,不能瞎套。’

    允熥昨天晚上看到示威游行、看過新聞后,對大明與所謂藩屬地的關系、大明的政治體制以及移民政策很好奇,不過憑借新聞里的那點兒介紹根本想不出來,于是先將此事放下,按照計劃拿出朱師躅家里的歷史類書籍繼續了解歷史。

    看到晚上11點,允熥放下書要洗漱睡覺,想起歷史老師囑咐預習的話,從書包里拿出歷史課本,翻開第二章第二節,要大略將內容看一看,以備第二天老師上課時提問。

    可是才看了幾眼,允熥就滿臉驚訝之色。他第一世也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當然知道第一世的歷史課本怎么樣。其中近現代史的內容因為與當代密切相關,內容很簡略,許多重要且影響巨大的事情,比如88年的‘物價闖關’都沒有提;這個世界的中原仍然是大明帝國統治,所以即使明初的歷史也會與當代密切相關,他以為同樣只是大概說一說。

    但課本內容卻與他的想象完全不同。這一節對于分封制的介紹非常詳細,從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分封諸王開始講,一直講到十年前藩屬地政策的最后一次變化,絲毫沒有隱瞞和避諱的內容。允熥用了半個小時將課本的這一章看了一遍,又想起還有一本叫做《歷史教材輔助》的書,又拿出來看對應這一節的內容,一直到凌晨1點才看完。

    允熥正感慨著,就見老師將那九個字寫完轉過頭看向學生,頓了頓又道:“老師知道有些同學對分封制度的變化比老師還清楚,但還是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因為老師會著重提到考試的重點內容,你們了解這段歷史的時候不會說哪點將來大考要考吧。”

    下面傳來一陣低低的笑聲。教室里一半學生是貴族出身,而且還是破落貴族。破落貴族沒什么別的能吹,只能吹噓祖上的光輝事跡,也會涉及一些分封制的事情,所以教室里的貴族學生確實大多對分封制度比老師還清楚。

    老師也笑了笑,之后開始講課。“大明帝國的分封制度,開始于復興歷3年,洪武三年。太祖皇帝冊封皇次子為秦王,皇三子為晉王,……,皇九子為趙王,唯一的皇侄孫為靖江王。后來又于11年、24年、25年、26年先后冊封其他皇子為王。”

    “太祖皇帝分封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武將造反,所以派皇子們駐守各地,協助皇帝保衛國家。但顯然,這一政策是有問題的。即使太祖皇帝冊封的藩王并不像漢代的藩王那樣擁有封地的全部權力,但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這就導致了復興歷32年、建業元年的路謝之亂。路謝之亂的經過我們已經在上一節課中講過,如果齊王三護衛不是歸屬齊王管轄,那么路遠根本不可能調動軍隊;燕厲王也不可能起兵呼應。”

    聽到‘齊王’與‘燕厲王’這兩個詞,允熥微微一笑。朱棣死后,允熥下旨將他加封為燕煬王。這可讓高煦與高熾高興壞了。‘煬’這個字當然不好,但以朱棣當年的作為,允熥能承認他是親王已經很寬宏大量了,反正朱棣死時也不在中原,不給謚號也沒什么影響。朱榑死后,允熥下旨緬懷他當了和尚以后的功績,完全將他當做了一個僧人,沒有追封為親王當然也沒有謚號。所以當不得不提到他當王爺時的事情的時候只稱為齊王。

    “所以之后,昭帝逐漸廢除傳統中原地區的藩王,在復興歷72年、建業四十一年將周憲王(朱有燉)的繼子改封至海外后,傳統中原地區只剩下寧夏的慶王、甘州的肅王與成都的蜀王。這三個王爺因為封地靠近邊境,所以并未改封。”

    “同時,昭帝又在海外冊封了許多藩王。從建業元年開始,昭帝就在南洋、西北與東北地區冊封藩王,分別將岷王分封于緬甸、……。復興歷37年、建業六年底昭帝得知發現漢洲后,先將湘王改封為商王,封地金川,之后……;……。到景帝去世前,除了印度與默獵加大陸以外,所有能加封的地方都封了藩王,以至于當時卡斯蒂利亞的一位國王說,全世界姓朱的國王比不姓朱的還多。”

    “昭帝及其后的皇帝分封藩王與太祖完全不同,太祖只是虛封,而昭帝是實封。除王相府的官員外,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內擁有其他一切官員的任免權,擁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擁有不完整的外交權。當然,藩王仍然遵守按照當時并不見于明文,但所有藩王都知道的規定。”

    “從表面上看起來,因為藩王擁有的權力更大了,造反的可能性增加了,但一直到第一次社會革命前,并無任何藩王造反;確實有過藩王不聽從帝國中央政府的事情發生,但經過暗地里的討價還價,中央與藩國總能達成一致意見,即使有時候十分勉強。”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第一,藩王的封地距離中央政府所在地太遠了。距離越遠,造反成功推翻原皇帝的可能性越低,對于藩王來說越不合算,明智的藩王們只是采用抵制中央政府命令與增強對王相府控制這樣的手段來增加自己的權勢,不去想約等于零的當皇帝的可能性。”

    “第二,藩國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昭帝所加封藩王的地方都是非漢族聚集地,他要求每一位藩王在封地內努力推行對當地土著的同化政策,而且從中原遷移漢族人至藩國。第一代的藩王實力弱小無力反抗中央,當然不會造反;當第二代、第三代某些有野心的藩王估算自己造反的成功率時,就會忽然發現自己的封國雖然實力很強,但如果造反就會陷入很尷尬的境地。”

    “這時同化進程尚未完成,封地內還有許多當地土著。以往這些土著之所以不反抗同化政策、不抵抗征收稅賦,是因為藩國之上有一個強大的宗主國,反抗不可能成功;但如果藩王造反,強大的宗主國消失,藩國的軍隊還要同宗主國的軍隊打仗無力在國內震懾他們,土著就不會再聽從藩國政府的命令,甚至造藩國的反。”

    “同時,由于同化政策已經實行了許多年,封地內漢族與被同化的當地人也很多,如果廢除同化政策也會引起這些人的不滿,他們也不會再支持藩王。總而言之,一旦藩王造反,不僅無法動員藩國的全部力量,藩國內甚至會發生分裂,所以他們不會造反。”

    “而中央這一階段也沒有撤藩。如果撤藩,由藩國承擔的事情就將由中央政府承擔。如果事情搞砸了導致土人大規模造反,不論是出大軍平叛,還是放棄藩國將當地漢人接回中原安置,花費都太大了,得不償失。所以歷代皇帝都沒有撤藩。”

    “本來,如果沒有大規模社會變革的話,帝國中央政府與部分藩國會逐漸腐朽,對普通民眾的壓迫會越來越重,導致民間有人造反,帝國中央衰落,沒有腐朽的藩國會趁機出兵中原,圖謀成為皇帝。”

    “但工業革命改變了一切。有關工業革命的內容以后會細講,這節課就不多說了,總之,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與政治、軍事體制的變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使得大國與小國之間的國力差距成倍增加。在農業社會實力弱小的一方還有可能因為軍隊高昂的士氣、天才的指揮等原因打敗實力強大的一方,但工業社會,實力強大的一方只會因為成本高于收益主動撤退,不可能被弱小一方打敗。第一次社會革命又是基本平穩渡過,中原沒有發生大規模動蕩,藩國絲毫沒有造反成功的可能,當然也不會造反。”

    “可是,隨著第一次社會革命后工業進一步發展,卻逼得藩王不得不造反。在第一次社會革命后,貴族將資本家納入統治階級,儒生,哪怕是昭帝提倡的明禮派儒生也完全靠邊站了,貴族與資本家聯手控制國家。”

    “他們聯手控制國家后,在中原對普通民眾極盡剝削,在藩國與外國大量傾銷商品,試圖摧毀藩國與外國的工業,要將全世界都變成像印度一樣的工業品傾銷地。藩國與外國的大多數人的利益都受到損害,對帝國中央非常不滿。在這種情形下,藩國與外國不得不改變同帝國中央的政策,反抗剝削。”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如果喜歡《宗明天下》,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七帥所寫的《宗明天下》為轉載作品,宗明天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宗明天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宗明天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宗明天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宗明天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