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2)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2)

小說:明末皇帝分身 作者:香港大亨

林記蠟燭廠最終是搬遷到了咸水沽,畢竟咸水沽作為新開發的城市,更需要產業資本前去投資,用以加速城市的健康成長。 www.)

與此同時,林記蠟燭廠中原料皆是易燃易爆物品,咸水沽人口密度較低,哪怕遭遇危險,損失也比葛沽鬧市中爆炸要輕微的。

此外,咸水沽與石油產地路途更近,使得林記蠟燭廠,更易于獲取生產原料。

此時天津所發現的油井,卻是在長蘆鹽場附近。

長蘆鹽場不但是北方最大的海鹽曬場之外,后世的天津的大港油田,也是位于長蘆鹽場的舊址。

此時,當地的匠人因為挖地下的高濃度鹵水,卻也時常挖出了一些小型石油礦藏。原本,這些礦藏對于煮鹽的匠人來說用處不大,也未將之放在心上。

林記收購的石油,成本價才1文錢一斤。比起延安府一帶將近5文錢一斤的高價,顯然是廉價的多了。

但是,對于天津當地煮鹽的工匠來說,卻是形成了轟動——原本一錢不值的石油,居然有人肯出1文錢一斤的價格收購。若是一天開采個幾百斤,豈不是能日賺數百文錢?

這等于有財主,賜給他們脫貧致富的機遇!

最初只有少數的人,嘗試著開采石油,運給林記蠟燭廠。但是隨著林記蠟燭廠,現款付款。更多的煮鹽的灶戶,紛紛以鐵桶、木桶裝油,加上手推車、馬車、牛車之類的交通工具運輸。販運給林記蠟燭廠。

事實上,中國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石蠟提煉技術,也和中國境內石油特性有關。

中國境內的石油,大多數都是石蠟基石油,特點是含蠟量非常高。國內的油井含蠟量普遍都是超過14%以上,而像沈北地區的油田,含蠟量甚至達到47%以上。

由于石油的原料含蠟量偏高。所以制造蠟燭也顯得得天獨厚。

根據林家的石蠟老匠人介紹。延安府的石油含蠟量尤其高,一斤石油至少能做出三四只上等的蠟燭。

“天津這般的石油稍差一些,2斤油只能做出3支蠟燭!”老匠人遺憾的表示。肖圖白注意到老匠人做出來的蠟燭。普通的一只大約有1兩重。意味著,天津的石油含蠟量應該是超過15%!

1只這種普通的蠟燭,拿到市場上銷售。售價大約10文錢。而石油的采購成本,1斤也不過是3文錢。

一只蠟燭的材料成本低于1文錢,加工費用3文錢,一支蠟燭中可以賺到6文錢的毛利潤。

按照老工人憑著簡陋的工具,一天之內是可以加工數百只蠟燭。如果工具更先進一些,一天之內可以生產數千只蠟燭。可以說,老匠人憑著這門手藝,自己單干用不了幾年,也能夠發家致富。

不過,這老人家絲毫沒有自己以此賺錢的心思。反倒是一心扶持林深河重振家業,顯然是一位忠仆。

不過,肖圖白注意到,老匠人先通過加熱將石油中的各種液體汽化蒸發掉,再通過瀝青和石蠟的熔點不同。將石蠟和瀝青分開。

整個加工的工藝中,只有石蠟被他們制作成蠟燭。剩下的汽油、煤油、柴油全部被蒸發掉了。還有瀝青,也被當做垃圾處理掉了。

肖圖白不僅嘆道:“簡直太浪費了!”

肖圖白強烈建議,林記蠟燭廠改造生產工藝,用密封的蒸餾設備,將這些燃油蒸汽收集起來。這些燃油可是柴油、汽油、煤油的混合物,哪怕沒有內燃機,也能夠當做軍用的猛火油。

關于蒸餾設備,漢朝人的道士為了煉丹,就已經發明出來了。而宋朝時期,則出現了蒸餾設備來蒸酒。采用一套蒸餾設備,將白白蒸發掉的燃油液體給收集起來,也是避免了資源的浪費。與此同時,也能夠保護環境。

老匠人原本不樂意,因為采用了蒸餾設備后,會額外提高成本。

肖圖白誘之以利道:“收集的猛火油,皇家新軍全部采購,一斤3文錢!而瀝青,由特區政府收購,1文錢一斤。”

如此一來,林記蠟燭廠除了蠟燭能賺錢,瀝青、猛火油,皆是能夠賺錢獲利。對此,無論是老匠人,還是林家兄妹,皆是贊同采用蒸餾設備。
十一月中旬,工部尚書劉遵憲一行人,來到了天津。

“肖大人久仰了,見面勝過聞名啊!”劉遵憲頭發霜白,氣色卻是非常好。

“劉大人,你我雖未見面,我也敬仰你多時了?”肖圖白笑道。

“敬仰我這糟老頭子為何?”劉遵憲笑道。

肖圖白誠懇的說道:“滿朝諸公,吹牛皮、攻訐的居多,能夠為國家辦實事的少。劉大人卻是朝中少數,在認真辦事的官員。”

劉遵憲愕然,轉眼笑道:“比不上肖先生啊,早聞肖先生,一年之間將葛沽經營是賽過江南,原本以為是夸大其詞。但今日親眼目睹后,我覺得江南也未必有葛沽這么繁榮!”

肖圖白之前與劉遵憲素未蒙面談不上什么交情,也很少聽聞其大名。但是與其合作過程中,卻是顯得頗為默契。尤其是工部技術官員的實干精神,令肖圖白感覺到了大明體制,也未必完全是腐朽了,至少劉遵憲的工部,在于肖圖白經濟特區的合作過程中,已是顯露出了一股希望銳意圖新的勢頭。

劉遵憲,字可權,北直隸大名府人,明萬歷三十二年,從基層的知縣做起,后輾轉在戶部、刑部、兵部任職。萬歷四十三年,任兵部職方郎中,調到甘肅寧夏鎮統兵。甘肅地處荒漠,經濟貧困,鎮內的將士市場因為拖欠軍糧軍餉而嘩變,劉遵憲鼓勵邊軍開荒種田、自力更生。與此同時,帶著寧夏鎮士兵三年之內,四次擊敗邊疆蒙古人入侵,其戰績頗為引人矚目。不過,到天啟年間,閹黨和東林黨黨爭殘酷,劉遵憲不欲卷入黨爭漩渦,所以請辭還鄉。

而崇禎元年,魏忠賢伏誅,崇禎請劉遵憲任工部尚書。劉遵憲謝絕皇帝美意,并沒有赴任。而崇禎四年,皇太極大軍包圍北京。劉遵憲在危難中挺身而出,通過加固城墻,令皇太極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此后,劉遵憲先后擔任了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

雖然,比起明末諸多的儒家宗師,或者是督撫名臣,劉遵憲是一名毫無存在感的人物。不過,隨著肖圖白與其打交道,逐漸發現劉遵憲是一名懂軍事、懂工業,也懂得地方治理的一位能吏http://wom/k/59154-7251201.html。

而且,對比東林黨人和閹黨的黨同伐異,劉遵憲更是一位了解到國事艱辛,要相忍為國的官員。劉遵守上任的時候,工部的辦事效率很低,皇帝經常追在后面督促,甚至一堆辦事不甚讓皇帝滿意的工部諸多大臣,皆被投入獄中。劉遵憲則是苦口婆心奉勸皇帝:“時事需才甚殷,正宜培養,乃過為摧折,異時誰為驅策?”言下之意,自然是維護工部的諸位下屬。

同僚曾向劉遵憲提議明哲保身,不要逆皇帝的心意。劉遵憲則是坦然說:“壞他人之功名,以保我之功名,吾不能也,且吾位至六卿,自謂逾分,求歸未得,倘因此獲罪,固所愿也。”

言下之意,老劉原本就想要退休,奈何皇帝不批準,真要獲罪罷官,反倒能得償所愿。能讓皇帝挽留的官員,也可見他確實是一位不可替代的能吏。

此番,劉遵憲到了葛沽后,與肖圖白談到遷都的準備工作。

其中,修葺北京至天津段的官道,以及加強天津漕運、海運港口的運輸能力。還有督促全國的諸多官營造船廠,多修建大船,滿足遷都的需求。甚至南京的宮殿修建,也需要劉遵憲率人去南京操辦。

“我恨不得一個人,分作十個人奔赴各地做事!”劉遵憲不僅苦笑道。

肖圖白笑道:“劉大人也不必過于心憂,遷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全部完成。”

劉遵憲點頭道:“確實如此,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事情雖然繁雜,但是也不能自亂陣腳!”

兩人邊走邊談,忽見前方道路施工,令行人繞行。

這條新修建的道路是由瀝青、石子鋪設而成,建成之后比起三合土鑄成的道路性能更佳,也更經久耐用。

眾人的工部官員,不僅因為瀝青的刺鼻味道而掩著鼻子。

劉遵憲卻是驚疑問道:“這是何等質材?”

肖圖白道:“石油中提煉的瀝青,混合石子修建。雨天不會泥濘,而且道路被沉重的物體壓過,也不會輕易損毀。”

劉遵憲不僅興奮的說道:“瀝青我知道,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里面記載用于補缸的材料。”

肖圖白搖頭道:“瀝青補缸雖可,不過里面有很多雜質。浸泡在水中,可能會讓水液中帶有微量的毒素。時間久了,對人體健康不利。”

劉遵憲愕然道:“瀝青里面居然有毒的?我喝過瀝青修補缸中的水,為何安然無事?”

肖圖白笑道:“毒素是很微薄的。哪怕是喝個十年二十年,也未必立即發作。但是,令人身體更差,因此產生疾病,或者壽命縮短,也是難免的。”

劉遵憲道也坦蕩,笑道:“既是有害,今后多刊發文章,轉告天下百姓,闡明害處。令人勿用瀝青補缸便是!”未完待續。。)



如果喜歡《明末皇帝分身》,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香港大亨所寫的《明末皇帝分身》為轉載作品,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明末皇帝分身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明末皇帝分身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明末皇帝分身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