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草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

小說:草清 作者:草上匪
    第三百六十八章你讓孔孟,我讓君父

    英華所倡之天主道,在《白城學報》上經常提及,例如天人之倫、天演資本、天文歷算和各類格物之學,但都零零散散,不成體系。m動輒為上天代言,卻又語焉不詳,這也是傳統讀書人一聽天主道就面lù不屑之sè,將其與道佛神鬼事聯系在一起的原因。

    今日李肆登臺語及天主道,下面數千人都暗道一聲戲ròu來了,這兩三月的口舌之爭,李肆是要在這里,如英華所推行的“文符”一般,落下一個句號。不少人趕緊掏出硬筆小本,就準備當場記錄,他們都是為各類報紙撰稿的主筆或者“消息人”。

    大多數舉子都想,李肆該是在這里為他老師段宏時的“真理學”開道,由此奠基為英華國學。想及孔孟之儒多半是要被踏于足下,心中又是哀楚,又是彷徨,一輩子都是讀孔孟書過來的,日后之世,又該如何立身呢?

    李肆開口卻道:“剛才那三族歌舞,大家覺得美不美?”

    現在都還瞳有殘影,余音繞梁呢,說不美那可就太違心了,眾人紛紛揚揚群聲道:“美——”

    接著李肆問:“那你們說,這三族,是我華夏同胞么?”

    這問題眾人沒有馬上回應,苗瑤等族與漢人同為華夏子民,這倒沒什么疑問,都是在盤算康巴藏人算不算。細一想,唐時吐蕃就奉唐太宗為天可汗,也算是朝貢藩屬了。宋時有差,元時設宣政院,藏人就歸于華夏之治。照著英華之論,元不算華夏正朔,可明時設烏斯藏和朵甘衛兩都指揮使司,還封了喇嘛教的大國師和法王,不管是政還是教,藏人都已在華夏治下。

    沉寂片刻后,算清楚的舉子們高喊出聲:“是——”

    李肆點頭,開始話入正題:“華為美,夏為大,我華夏綿延數千年,卓然傲宇,余漾廣澤,由這三族即可見一斑。m”

    連段雨悠和鄭燮都在點頭,這是南方,更是廣州,即便再是書呆子,也已知世界之大,無獨華夏一處,那種“華夏之外皆愚昧蠻夷”的自大思想少了許多。但也正是稍稍開了眼界,審視華夏自身,又另有一種自豪,看那化外之地如海cháo般一bō*起伏,華夏雖兩三百年即改朝換代,還遭了五胡luàn華和méng人亡國,但傳承終究未斷。

    接著李肆道:“而此華夏,是由何而來?”

    舉子們幾乎是要脫口而出,那還能是怎么來的?華夏乃禮儀之邦,這禮儀自是孔孟之道,華夏因孔孟之道而內圣外王,自然四海賓服,夷狄也因教化而入華夏,這才有咱們這泱泱華夏。總而言之,這就是道統的力量嘛。

    可話到嘴邊,卻又覺得這未免太牽強了,他們這些舉子,不是那種只讀爛了四書五經的秀才,都是有一定學問的,至少熟知歷史。定神再想,今日之華夏,就以版圖論,早在三代就已基本砥定,秦漢后定型,那時所謂的“道統”,原料還在董仲舒手里捏著呢。

    李肆說著眾人再耳熟不過的歷史:“上古之人,藏身xùe地,苦于風雨。有賢者造巢,眾人王之,名有巢氏。上古之人還茹máo飲血,有賢者鉆木取火,眾人王之,名燧人氏。繼而有伏羲造字,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人皆王之,后世更奉其為圣……”

    李肆拔高了音調:“后人言必稱頌三代,以為君賢,臣德,民樂,這是為何?那是因為自上古到三代,我華夏之邦,求的都是萬民福祉求的都是爾等所持,孔孟圣人所言之仁”

    上古到三代的事都是傳說,細節可是沒辦法爭論的,但李肆所言確實歷代圣賢所公認的道理,舉子們不得不點頭應是。

    這里不是辯論會,要論舌戰,在場舉子都是靠著孔孟之道,靠著理學那一套邏輯自洽的東西吃飯,李肆可不一定是其中佼佼者的對手,他也沒再作論述,而是直入他的主張。m

    “我李肆立英華,早有所言,此國為萬民開,此國也是為萬民福祉,勿論孔孟老莊、楊朱墨翟,也勿論我李肆與爾等舉子,此愿都該是心有的。”

    這是在連通基本共識,舉子們默然點頭,老莊還無所謂,楊朱墨翟就是孔孟大道的死敵,要跟他們站在一起,很是不愿,可只是說大家所求為何,這一點卻怎么也難否定,勿論各家有何道,道正不正確,至少終點都是一個。

    李肆提到了他的天主大道:“英華立國檄文里就說過,人立于天地,所承大道為何?即是相安相利,共得福祉。此道之下,方有踐行之論,爾等所學孔孟之言,程朱之理,高于此道乎?難道不是踐行此道的細論?”

    舉子們沉默,當然是,但他們不愿公開表態。

    李肆再道:“早前即有言,孔孟之道,根基在于血脈宗法,由父子、夫妻、兄弟之血脈人倫及于一國,擴之諸事。然宋明即有論,此乃古儒,上古乃至三代,都是封建之國,而后始皇帝起,化為郡縣,這根基早已變化。孔孟之言,若無董仲舒諸人新造為官儒,又何能舉內圣外王之旗,行儒法一家之政?”

    這話說得誅心,但外儒內法的根底,讀透書的舉子們卻不得不承認。

    眼見李肆要將孔孟之道借儒法一家踏于足下,鄭燮tǐng身而出。

    “正是君王不順天應道,以皇權惡法逞sīyù,鉗人心,才使得仁義不行,天下乃有率獸食人之luàn。若是歷代君王以仁為本,誠心修德,我華夏豈有綿延禍患?”

    這反駁是老套路了,不是我孔孟之道不行,而是沒人真心行道。

    李肆呵呵一笑:“爾等也視法家為惡?”

    鄭燮帶著眾舉子朗聲道:“然”

    儒家講道德文章,當然不愿承認法家是老搭檔,至少面上是不認的。對未入仕的舉子們來說,法家那套的根源可不在他們儒家身上,而是從皇權,從宮廷,從朝堂和官府里流下來的。那是權之sīyù,是孔孟大道受了權錢邪魔所huò的侵蝕。

    李肆搖頭:“可一國終須有法,嗯,你們會說此法非法家,那么一國之軍是該行法家呢,還是該行孔孟之道?”

    見舉子們沉默,李肆繼續道:“孔孟恥楊朱,那么商貨流通,是該用算盤呢,還是以道德?爾等都是飽學之士,不必孤來重講義利之辨吧?”

    接著李肆道:“英慈院救治傷病,又是依的什么道?醫者眼里,人人皆一,這不就是墨翟之道么?而工匠造物,依著的又是格物致理,這是什么道?更是天道爾等要論奇技n巧,上古時若無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和神農浸n這格物之事,我等今日不都還是茹máo飲血,口吐獸言?”

    有舉子不甘地道:“上古先賢求的是民人飽暖相安,此外再多,圣人言,飽暖思nyù,那工匠之事,怎么就不是奇技n巧?”

    李肆嗤笑:“你來應試,是為飽暖么?”

    那舉子連連搖頭。

    李肆問:“既已飽暖,何不就在家中傳宗接代,來應試做什么?”

    那舉子怔住,憋了好一陣,漲紅著臉道:“學生又不是豬學生心懷天下,求的是一展所學,為民造福”

    不等李肆開口,其他舉子都笑了,你不是豬,那就當別人是豬么?你有冠冕堂皇的大理想,別人就不能有小心思,想過得更好?

    這小chā曲過后,李肆總結道:“上天施于人之大道,即便是圣人,也難以一蔽全。爾等肯定是在想,這英華一國,要行的天主道是斥孔孟,興楊朱,這可是大錯特錯英華所行天主大道,容下了孔孟楊朱、老莊墨翟,乃天人相應的大道……”

    李肆舉掌對天:“天主大道,這及天的一條,就是上天本在我們頭上有一個老天善惡上天在辨,功罪上天在論”

    這是華夏人的共識,俗語有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從士子到民人,都是這般認識。而此說也如董仲舒尊儒一般,將上天擺在主宰人世的至高地位,舉子們都默默點頭。

    “上天有大道,不僅及于人,也及于萬物。而此道我輩凡人只能漫漫追索,可執一脈,可得一鱗,卻無人可極盡此道。”

    這是道家之說,舉子們心想,這就是要將孔孟之道從神壇上趕下來。但又一轉念,隱覺有什么文章,那君王呢?立了上天,再立無人有權威之道,君王之權,又由何來?

    接著李肆轉掌,指向自己。

    “此道及于人,有血脈之道,立學之道,有工商之道,軍政之道,道道紛雜,要怎樣才能相濟相成?就得另有一道,調諧yīn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仲裁黑白,絕各道之害,揚各道之利。這一道就是君王道,我李肆……持此道而治國,持此道而王天下。”

    靜寂了好一陣,舉子們一片嘩然,李肆這一論出口,含著太多內容,舉子們卻是先領會到了兩樁。

    第一,李肆并不是要廢孔孟之道,只是要這一道從治政的位置上下去。

    第二,李肆所說的“君王”,就是一個居間仲裁調停之人,不再是統宰一切的圣人。

    鄭燮兩眼圓瞪,失聲道:“自此之后,再無君父?”

    李肆含笑點頭,那是肯定的,要把孔孟之儒趕下去,皇帝也就沒辦法再成“當世師表”、“在世完人”,更沒辦法依著儒家血脈宗法之理,成為天下人的大家長,成為“君父”。

    “這家伙,還是把事情當作一樁生意來看啊,他要孔孟之道不再掌國,自己也āo出君父,這不就是一場āo易么?”

    段雨悠心有所感,無比感慨地想著。



如果喜歡《草清》,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草上匪所寫的《草清》為轉載作品,草清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草清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草清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草清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草清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