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三國之獻帝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79章 名動人心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9章 名動人心

小說:三國之獻帝崛起 作者:武陵年少時

“亦以大王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畢集秦庭故也。”————————【東周列國志】

皇帝知道,鄭玄已經徹底對他表示歸順了,至于他的年齡問題,眼下到不需要考慮,畢竟他事先已經通過各式各樣的試探與鋪墊。譬如在長安郊外當著崔烈等人的面說‘學以致用’、在河東戰場上對荀攸解說《孟子》‘人心齊一’,以及最近的‘格物致知’。這些鋪墊已經讓眾人充分認識到皇帝的經學功底,還讓眾人對皇帝解說經書的行為有了心理預期。

既然皇帝有那個能力和才智注釋經書,眾人也沒有攔著的理由,畢竟皇帝才是做這個蛋糕的人,也是決定分蛋糕的人。誰若是不同意,不僅可能會失去獲得蛋糕的資格,更有可能面臨掀桌的風險——只要皇帝一直把此事拖著,把這輩人拖死了,豈不是誰也得不到?

所以利益共享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他們犯不著當惡人,把做蛋糕的皇帝拒之門外。

有了鄭玄、趙岐這些大儒的鼎力支持,加上楊彪、桓典、荀悅等人在世家、士人中間的名望,這部《欽定十三經章句正義》尚未開始編撰,便已收獲了無數人的注目。

“如此盛事,青史之上足以大書特書,倒是要恭喜叔父了。”小小的別院之中,敞開的軒窗之下,荀攸笑著對荀悅說道。

“這也是我潁川荀氏之幸事。”荀悅語氣平靜,不矜不喜,很有士人榮寵不驚的風范。他目光深沉的看了荀攸一眼,將手上的筆擱下,隨意的翻動著桌案上的簡牘與縑帛:“可惜的是我這《漢紀》尚未編完,便又擔負了《十三經正義》的編修職事,一事未成,一事又起,就怕的是最后兩頭都沒辦好,誤了陛下的托付、失了天下士人之望。”

“事有輕重緩急,叔父不見崔侍中這幾日忙著整理家中經傳注疏,儼然是打算一心放在《十三經正義》的編修上了。哪里記得自己肩頭還有一個搜求圖書,以編訂《皇覽》的職事?”荀攸忽然瞧了瞧桌上的那幾份尚未整理好的《漢紀》草稿,感慨道:“文治武功,哪一項不是偉業,陛下要兩者并舉,真是好大的氣魄啊。”

“你莫要拿我與那‘銅臭’相提并論。”荀悅并不覺得好笑,他板著面孔,引用《中庸》里的一句話答道:“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話畢,他復又說道:“蔡邕、楊彪等人尚且編著《漢記》、崔烈正編訂《皇覽》、還有老夫也在奉詔修訂《漢紀》以供御覽。更別說秘書監一直以來都在整理圖籍,赴民間搜羅圖書——前些月還因河東一事,從各家手中收來了大批典藏。陛下所圖非小,絕不僅是想做中興之主那么簡單,而是想做創業之主。”

“文治武功。”荀攸回想起皇帝不斷推行的新政,以及整頓朝廷百年沉疴積弊的決心,點頭附和道:“如若諸事皆成,歷數漢室二十余位先帝,恐無人能及陛下之功業。”

荀悅古井無波的臉上難得擠出幾分笑意,似乎與有榮焉的說道:“十四歲、十四歲啊!放眼古今,有幾人得逢圣主出?且說盧公,如若沒有那場病,豈不是……”

“叔父。”士人私下里素有來往,盧植當年在赴任九江的路上曾與隱居潁川的荀悅見過幾面,荀攸擔心他傷感,及時打斷道:“人各有命,不能強求。”

荀悅卻是想起,在孝靈皇帝的時候,盧植曾與楊賜、馬日磾、蔡邕等人在東觀校正‘五經’,刊刻于石之后,四方士子云集雒陽,觀瞻摹寫,來往車駕日以千計,壅塞街巷。

光只是校正六經文字,熹平石經便成了儒生士子讀書研經的范本、標準,而這次《十三經正義》若是編修完成,又不知會引起何等樣的轟動。

見他發怔,荀攸不敢打擾,只坐在他對面,無事可做似得盯著桌案上的草稿,試圖一個個辨認那倒著的字體。

“近日你應聽聞,朝中有不少人自薦,想參與《十三經正義》的編修。”良久,荀悅從未來的暢想中回過神來,對荀攸說道。

荀攸有著平尚書事的職權,在承明殿見過不知多少類似的奏疏,點頭說道:“都是想借此揚名,或是傳繼家學的。”

《十三經正義》的編修工作由詔書正是下達之后,不僅是普通士人們期待著這幫宿儒能通力合作,打破古今經學以及經學世家之間的桎梏,編撰修訂出一部儒家的曠世巨作來。就連明經科博士韓融、繆斐,光祿大夫伏完,議郎孔融這些成名已久的大儒都動心不已,一個接一個的上疏自薦,請求獻出自家關于經學的注釋作參考,加入到《十三經正義》的編撰中,那怕是做個刀筆吏。

畢竟這不僅是關乎自身名利,更是關乎家傳,參與編撰的人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私心,會把自家的注釋大篇幅的充入其中,這樣一來,其余未能充入的別家注釋就會被排擠掉、邊緣化。等到此書普及天下,成為策試取士、讀書育人的官方經典之后,其他家的注釋就要被湮沒到歷史的塵埃里去了。

青史留名,將家學變為官方典籍、國家意志的一部分。

如此大的名利誘惑,即便是已經官居司徒、錄尚書事的馬日磾都有些動心,何況是其他人。

“這些奏疏里不乏韓公這樣的名士大儒,卻都被國家扣下了。”荀攸用輕松的語氣說著,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沒說準,也沒說不準,這種事情,不拿出點真章出來、或是不拿什么讓國家滿意,即便是再有名望的大儒也別想著參與。”

“國家這是要借此事,一舉收天下大儒之心啊。”荀悅頷首說道。

是否同意讓其余的儒士參與編撰,這個決定權在皇帝一人手上,旁人無從置喙,只要他拿著分蛋糕的刀,就會有無數的大儒名士上趕著求他分一杯羹。荀悅有理由相信,只要過些時日,等這個消息傳到關東乃至于天下之后,海內但凡對名利有心思的名士們,將無不趨之若鶩的趕赴長安。

一輛公車都不用出、一封詔書都不用下,自會有人集于殿下。

“這是陽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是國家所常言的‘互利共贏’。”荀攸此時是越來越佩服皇帝的手段了,他原以為皇帝擅自對經書作解、甚至是否定他人之注,勢必會引起其他家的質疑。沒想到皇帝居然會選擇以自己為主導,召集主要的幾家經傳士族共同編修注釋經書,而且這經書不是傳統的‘五經’,而是把其他不受主流重視的《孟子》等書提高到與‘五經’并重的地位,一同歸納為‘十三經’,這讓傳習此類經書的世家無不感激涕零,恨不得剖肝相效。

君不見,花了一輩子時光注解《孟子》、并為此書宣揚的趙岐在當時感動的都要哭了么?在這個時候,要是有人敢對此抨擊一點不好,恐怕不用皇帝說話,那人就將遭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

這就是利益共享的魅力,皇帝善于利用外界的壓力逼迫他人跟自己統一戰線,也善于使用利益將人聚集在他身邊。

“饒是如此,仍有些人在背地里說些怪話。”荀悅忽然說道,眉宇間有些不高興:“說陛下欲刪改經義,成一家之言,而廢各家之說,是為專斷。”

“他們那是酸的。”荀攸摸了摸袖口上的花紋,不以為意的說道。

“酸的?”荀悅沒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荀攸想起皇帝偶爾說出來的一句話,仰頭看向荀悅,復述道:“他們只知家傳微薄,參與編修無望,所以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喔……”荀悅似懂非懂的應了一聲,也不再糾結這個,繼續說道:“且不論他們是不是因為妒忌,還是旁的緣故,都不得讓彼等阻礙這項‘百年大計’。”




如果喜歡《三國之獻帝崛起》,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武陵年少時所寫的《三國之獻帝崛起》為轉載作品,三國之獻帝崛起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三國之獻帝崛起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三國之獻帝崛起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三國之獻帝崛起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三國之獻帝崛起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