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奮斗在洪武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九章 開始清算了 沒有更新?告訴管理員更新 章節內容錯誤、缺失舉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二十九章 開始清算了

小說:奮斗在洪武末年 作者:青史盡成灰

丘福竟然說出不要功名的話,朱棣面色如常,可心中卻在憤怒……果然,隨著進入京城,這些老部下都以從龍功臣自居,開始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起來。

當年父皇面對淮西勛貴,何嘗不是和自己一個處境。丘福這個人,固然不會因為這么點事情就殺了,但也必須防范,且看他如何表現,如果還是繼續桀驁不馴下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也不光是他,其他人也一樣。

朱棣一語不發,其余眾人齊齊看著,丘福此刻也覺得有些尷尬,尤其是眾目睽睽之下,公然反駁朱棣的旨意,實在是太魯莽,也太不應該了。

他慌忙跪倒,磕頭道:“王爺,末將有罪,末將只是心中不平,覺得李景隆不該封國公,還請王爺贖罪。”

朱棣依舊不語,這時候一旁的柳淳突然笑了,“丘將軍,你是陣前征殺的猛將,固然功勞頗大,但是要打贏一場大戰,也不能光靠你一個人。李景隆早就心向王爺,算起來,當年我能安然脫身,李景隆對我有救命之恩。他是岐陽王的后人,先帝封賞,世襲罔替的曹國公。如今王爺封他為曹國公,既是對李景隆的酬謝,也是尊重先帝的封賞,他沒有過錯,總不能廢了人家的國公吧?”

丘福以前對柳淳也有意見,但這些日子接觸下來,他雖然還不服氣,但是卻知道柳淳不是好惹的。尤其是這一次論功行賞,居然沒有柳淳的名字。

你丘福說李景隆不夠格,那么柳淳可完全可以說你丘福不夠……想到這里,丘福滿臉羞慚,連連點頭。

“多謝柳大人指點,丘福魯莽,丘福不過是武夫粗人,丘福會管好嘴巴的。”

這時候張玉咳嗽了一聲,也出言道:“過去在軍營之中,有關進軍用兵,多有爭論,情理之中。如今燕王殿下貴為監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九州萬方,億兆黎民,天下的重擔,都壓在王爺身上,咱們這些人,必須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上下尊卑,切不可再像往日一般不知輕重!”

作為朱棣的第一心腹,張玉說話絕對是有份量的,一時間朱棣的舊部諸將紛紛點頭,大家伙更加恭順起來,無人敢質疑朱棣的旨意。

李景隆順利成為曹國公,倒是接下來的一個人,讓人有些意外,徐增壽!

這位朱棣的小舅子,曾經以一己之力,掀起大亂,摧毀了皇家銀行的大功臣,按理說廢了徐輝祖的魏國公,讓他擔任,撐起徐家門戶,是最合適不過的。

可朱棣居然沒有這么辦,而是封徐增壽為定國公,這下子大家伙不免猜想,難道徐輝祖還能逃過一劫?

或者說,徐家一門二公?

若是不處置徐輝祖,還讓他繼續擔任魏國公,實在是說不過去啊!

眾人在心里猜測著,可有了丘福的前車之鑒,都不敢說話了,只能等著朱棣的安排。張玉說的不錯,過去大家是主帥部將,在一起議論軍情,有些爭論,也是情理之中,可現在不行了。

君臣有別,一定要注意分寸。

朱棣接連封了姚廣孝、張玉、丘福、朱能、陳亨、李景隆和徐增壽七位國公之后,又封了十五位侯爵,其中包括藍勇,平安,這些人都成了侯爵。伯爵也有十二人,值得一提的是,文官當中,茹瑺被封為忠誠伯。

在大明朝,文官封爵是十分稀少的,開國的時候,也不過是李善長和劉基等寥寥幾人罷了。

茹瑺封爵,確實讓人十分震撼。

不過憑著他一年多的牢獄之災,在場也無人敢置喙。而且茹瑺的伯爵并非世襲罔替,只是他一人而已。

在封爵之后,朱棣有一口氣宣布了一系列的重要人事任命。

他在孝陵前面,面對朱元璋,思考的就是這些,如今一股腦全都拋了出來。

“忠誠伯茹瑺,加太子太師銜,官復原職,繼續執掌吏部。”朱棣語重心長道:“新舊交替,百官懸缺,吏治混亂,最需要愛卿出力。”

茹瑺激動地渾身戰栗,文官封爵,已經是天大恩典,又把吏部尚書給了他,簡直是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臣唯有鞠躬盡瘁,報答圣恩!”

安排好了吏部,朱棣又道:“趙勉趙愛卿,你在蜀地治理有功,又經驗豐富,兵部就交給你了。”

趙勉一聽,也是大為驚訝。

他雖然很早就是吏部尚書,但是之后他追隨柳淳去了西南,嚴格算起來,趙勉是柳淳的人,而非朱棣的人。

所以這一次趙勉沒敢奢望什么,柳淳也沒跟他講,因此趙勉覺得最多就是禮部啊,刑部啊,隨便安排就是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兵部!

兵部啊!

當下大軍剛剛進入應天,各地的亂局還沒有收拾,上百萬的人馬需要整頓,各地的秩序需要恢復……這時候的兵部尚書,論起權力,甚至要超過吏部!

朱棣可真敢給啊!

趙勉下意識瞧了眼柳淳,發現柳淳面帶笑容,并沒有什么不妥。趙勉終于鼓足了勇氣,跪在地上,感激涕零道:“監國恩重如山,老臣唯有披肝瀝膽,竭盡忠心,方能不負監國重托。”

朱棣心滿意足,笑道:“國事紛亂如麻,要想匡扶社稷,靠的就是你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臣,本王相信你們能做好。”

趙勉磕頭作響,“臣……必定公允公平,絕不徇私枉法,如有半點差錯,情愿以死謝罪!”

朱棣含笑,又把頭轉向了道衍,“姚卿,你跟著我年頭最多,出謀劃策,立下的功勞也最大。昔日朱允炆最喜歡用清流言官,可這些言官彼此勾結,結黨營私,不顧天下蒼生,貪墨誤國,罪不容誅。本王已經把他們悉數拿下,正在徹查。”

“先帝授予言官大權,都察院風聞言事,六科廊甚至能駁回政令,權柄不可謂不大。先帝之意在監督權臣,杜絕貪墨,造福百姓。姚卿出身與眾不同,和士林并無瓜葛,又人品正直,智略過人,見識無雙……”朱棣說了一大堆的好話,把道衍捧上了天。

“先生就擔任左都御史,執掌科道言官。如今天下洶洶,弊政多如牛毛,百姓翹首以盼,急需撥亂反正,還請姚卿繼續指點斧正,本王感激不盡!”

說到了這份上,道衍還能說什么。

事實上前面也提到了,道衍和歷史上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名利不同,他現在還有意跟柳淳較勁,故此接下了左都御史的位置,成了言官的老大。

這三位部堂高官的任命公布之后,有心人就漸漸摸清了朱棣的用意。

前面的武將,之所以保留了李景隆的曹國公,又任命徐增壽當定國公,是為了平衡燕王府的舊人,免得他們過分膨脹。

軍中形成平衡之后,就需要做事的人。

茹瑺是朱棣的心腹,執掌天官大印,重整吏治,順理成章。

而趙勉背后站著柳淳,他負責軍務,可以在燕王府舊部和降將勛貴之間,尋求平衡,不至于偏袒任何一方。

再有,讓姚廣孝接任左都御史,更是神來之筆。

老和尚不屬于士林,又聰明絕頂,有他盯著,不管任何人,都別想大權獨攬。而且姚廣孝最懂朱棣的心思,他也會立刻科道的力量,維護朝局平衡。

如果說用人是一門藝術的話,朱棣現在的水平,絕對到了藝術家的程度,相比起先帝朱元璋,甚至還要高出一頭,

接下來朱棣又任命郁新擔任戶部尚書,楊靖擔任刑部尚書,夏原吉接任工部尚書,蹇義擔任禮部尚書,鄭賜出任右都御史。

前面三位都是朱棣進京之前,就站在靖難軍一邊的,而且也都是能臣干吏,原來的官位就不低,能力也強。執掌一部,理所當然。

接下來兩位,他們算是建文舊臣,但是又不是核心那種,而且蹇義為人正直,頗為政績,也極為清廉,讓他接任禮部,算是人盡其才。

至于鄭賜,此人雖然也是文官,但還算知兵,又嫉惡如仇,沒有什么問題。

朱棣任命這兩個人,也是等于告訴世人,他固然要徹查建文舊臣,但也不是一篙子戳倒一船人,該用的人,他還是會好好使用的。

說白了,也是為了安撫人心。

縱觀朱棣的安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以文武為棋子,以六部為棋盤,落子布局,舉重若輕,瀟灑如意,既能人盡其才,又不著痕跡,把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什么叫高手,這就是!

在感嘆朱棣用人之道的時候,大家伙都驚訝發現,有一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封賞。

那就是柳淳!

最初大家猜測他會成為國公之一,結果沒有。

大家伙又覺得他可能出任吏部或者兵部尚書,結果還是沒有。

把這么大的一個功臣,扔在一邊,朱棣到底是怎么想的?不會是把他給忘了?或者說,朱棣要卸磨殺驢,對柳淳下手?

人們胡思亂想,朱棣卻笑道:“俺朱棣能用兩年半的時間,打進金陵,完成靖難大業,全賴柳淳輔佐,他深謀遠慮,給本王幫了大忙。先帝在日,就重用他,賞識他,如今本王更是要仰賴柳淳,本王沒有封賞柳淳,說實話,是沒有想好,要給他安排什么位置。”

朱棣笑容憨厚,“不過大家不要著急,很快本王就會有安排。暫時加柳淳少傅兼太子太傅,協助本王,處理朝政大事!”

這句話說完,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少傅可是從一品大員,比起姚廣孝的太子少師還要高了不少啊!

我的老天爺啊,柳淳不會是未來的宰相吧?

朱棣也不管這幫人的猜測,直接宣布散朝,他把柳淳給留了下來。

“陪我去魏國公府,你要給我做個見證人,免得日后王妃有意見!”

柳淳心咯噔一下,這是要開始清算徐輝祖了,柳淳咧著嘴無奈苦笑,“王爺,其實我也怕妙錦有意見。”

:。:




如果喜歡《奮斗在洪武末年》,請把網址發給您的朋友。
收藏本頁請按  Ctrl + 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到桌麵,添加桌麵請猛擊這裏

快捷鍵: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青史盡成灰所寫的《奮斗在洪武末年》為轉載作品,奮斗在洪武末年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奮斗在洪武末年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奮斗在洪武末年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奮斗在洪武末年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奮斗在洪武末年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