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三國之殘漢再起最新章節 > 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三國之殘漢再起 连載中
分享三國之殘漢再起

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

三國之殘漢再起作者:太子舍人

三國之殘漢再起簡介:漢秉威信,總帥萬國。風化至美,柔遠以德。既然一朝身為劉辯,則上蒼必眷顧于我。漢室煌煌四百余年,怎能一朝傾頹,分崩離析?就讓我只手撐天,扶起這即將傾覆的王朝!感謝創世書評團提供論壇書評支持建了個群,【承光殿】,397863285.有想法可以群里提出來的,催促我也可以。 https://www.zhaoshuyuan.com
-------------------------------------

三國之殘漢再起最新章節第117章 圖窮匕見
第2章 天子劉宏
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作者:太子舍人加入書架
  “陛下,史侯來了。”德陽殿中,天子劉宏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張讓就稟報到。

  史侯,就是劉辯。在劉辯出生之前,天子劉宏還有幾個兒子出生,但是不久之后就全部夭折了。劉辯出生之后,當時還是貴人的何皇后在稟報天子劉宏之后,就將劉辯送到了宮外,養育于道人史眇出,后來才接回宮中。為了劉辯不會夭折,因為養于史眇那里,所以在提及劉辯的時候,一般都稱呼他為“史侯”。

  至于劉協,一般也都稱呼他為“董侯”。因為他在王美人被鳩殺之后,就被劉宏送到了太后董氏那里撫養,所以稱呼他為“董侯”。

  “劉辯..他來做甚?”劉宏先是一愣,隨即皺著問到。

  張讓躬身道:“奴婢也不知道,不過大抵上應該是向陛下問安的。”

  “問安。”劉宏又是一愣。“現在是什么時辰?”

  “再過一刻,就到食時(就是辰時)了。”

  劉宏想了想,道:“若是朕記得不差,劉辯已經有三日沒來見朕了吧?”

  張讓不露痕跡地拍馬屁道:“陛下果然記憶過人,奴婢都記不大清楚了。”

  “那就宣他進來吧。”劉宏道。

  “喏!”張讓應聲而去。

  德陽殿外,劉辯恭恭敬敬站立著,朝陽將他的影子照得老長。

  “史侯!”

  劉辯抬頭看去,看到一個健碩的中年宦官,一雙俊朗的面容,面白無須,雙眼炯炯有神,一副精明干練的樣子。

  他的記憶告訴他,這個中年宦官,就是“十常侍”之一、爵位關內侯的張讓。

  “張常侍!”劉辯向張讓一禮,口中問到。“父皇,可曾醒來?”

  向張讓行禮,按照本心劉辯是絕對不愿意的。但是,為了將來自己能夠順利的讓劉宏冊封自己為太子,他只好忍讓。

  十常侍是非常可恨,但是自己一個皇子,說是皇帝的親骨肉,身份高貴,但是架不住他們和皇帝天天在一起,稍稍說一些自己的壞話,后果就絕對不妙。

  天子的親骨肉,可不止自己一個。長樂宮里,還有一個天子更喜歡的“董侯”,劉協。

  看到劉辯向自己行禮,張讓愣了愣。平日里,眼前這個大皇子可是高傲的很,見到自己和剪刀陌生人一般,沒想到今天竟然給自己行禮了。不過他倒是反應快,沒有失了禮儀:“史侯折煞老奴了。史侯的禮,老奴可不敢受!”

  “張常侍,剛才那一拜,不是一個皇子向你行禮,而是一個人子向你行禮。張常侍你跟隨父皇,日夜操勞父皇的起居,著實辛苦。所以,..”劉辯嘴上解釋著,心里邊卻快要吐出來了。他沒想象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也會說出這么惡心的話。

  果然,政治人物都是演戲高手。雖然,劉辯這個演戲高手還很稚嫩。

  張讓不想劉辯竟然說出這樣的話,心中一愣,不過身為政治人物他還是很快把自己的情緒收了起來:“史侯,陛下已經醒來,請史侯隨奴婢進殿吧..陛下剛剛起來,史侯可以大膽一些。”

  劉辯點點頭,感激到:“多謝常侍提醒!”

  進到殿中,看到劉宏之后,劉辯恭恭敬敬行大禮,伏跪在地:“兒臣向父皇請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自劉辯進殿之后,劉宏就察覺到他的步伐和往日不同,規矩了許多,也沉穩了許多,不復往日輕佻之舉。

  看著平日里向自己問安時總是提不起精神而敷衍的劉辯如今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向自己行禮,劉宏饒有興趣地看著,一言不發。他倒要看看,自己這個大兒子能夠堅持多久。

  跪在地上的劉辯低著頭,雖然心中奇怪劉宏為何沒有讓自己起來,但是還是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一動不動。

  過了大約有兩三分鐘的樣子,劉宏方才開口道:“起來吧。”

  “謝父皇!”聽到這三個字,劉辯心中如釋重負。劉宏要是再不開口,他肯定要有小動作了。從地上起來后,他規規矩矩的站在殿中,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今日來這般早,可有什么事?”劉宏開口問到。

  “兒臣..”劉辯頓了頓,繼續道。“兒臣想裁減日常用度,請父皇恩準!”

  這讓劉宏和一旁的張讓頗感到意外,劉宏不動聲色問到:“為何會有這般想法?”

  “昨日,兒臣偶爾聽人說起,現在宮外都在大旱,許多人都吃不上飯,心中就有些難過。昨天夜里,翻來覆去,兒臣也只想到了這個辦法。兒臣少用一些,或許就能救活一些人。這樣,這樣兒臣心里會好受些..”劉辯斟酌著,組織著言語。

  這話,倒不是他胡言亂語。以前他對東漢末年和三國非常感興趣,但是卻不滿足于僅僅是閱讀《三國演義》,就翻閱了許多關于東漢末年的史料,看得最多的,就是《后漢書》和《三國志》。他記得很清楚的就是,在《后漢書·孝靈皇帝本紀第八》中,在記錄光和六年時有這么一句話,“夏,大旱。”

  他閱讀過不少帝王本紀,在記錄時間上一般是用“春二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或者諸如“三月戊申”等字眼。

  而在光和六年的記錄上,單單記述“夏,大旱”。說明整個夏天四五六三個月中,東漢大部分地區都在干旱當中。而剛才在來德陽殿的路上他也作了求證,有知曉外面情景的內侍宮人也證實了他的記憶,大漢十三州,大部分地區都在干旱當中。

  這讓他感到擔憂!干旱,再加上朝政的混亂和帝國官員的不作為,這不是在給張角造反提供炮彈嗎?

  他倒是想直接提醒劉宏,但是一個八歲的孩子的話,劉宏顯然是不會相信的,反而有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陰謀。所以思來想去,劉辯也只能這么拐彎抹角提醒了。

  “是誰在史侯面前亂嚼舌根子?”劉宏還沒有說話,一旁的張讓卻倏然色變,尖聲叫到。“當真該殺!”

  劉辯臉色一變:“張常侍,這是我問的。總不會因為幾句問話就把人殺了吧?”

  “啊——”張讓一愣,隨即立馬變成了笑聲。“怎么會,怎么會?”

  “劉辯,你有心了!朕準了!”劉宏這時接過話。

  “多謝父皇!兒臣..”劉辯謝過之后,又道。“兒臣還有一事,望父皇恩準!”

  “何事?”

  “兒臣想讀書。”

  “讀書?”

  “是。兒臣聽聞,前朝時孝景皇帝曾經對孝武皇帝說過,做人要做一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人。兒臣資質愚鈍,不及孝武皇帝萬分之一,但是也希望能成為孝景皇帝所說的那樣的人。兒臣有許多道理不明白,但是聽說書中有這些道理;兒臣有些行為肯定不符合為人處世的標準,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改正。所以,兒臣斗膽,希望父皇能夠為兒臣派一位老師,教授兒臣讀書識字,還有為人處世的道理..”劉辯再次跪拜在地。“兒臣請父皇恩準!”

  在這件事情上,劉辯一開始有些奇怪。在他的記憶當中,除了五六歲的時候讀了《倉頡篇》、《訓纂篇》和《滂喜篇》,完成了啟蒙之后,劉宏就沒有給他指派過老師讀書。由此也看得出,自劉協出生之后,他不再受到劉宏的喜愛。

  “這話,是誰教你的?”劉宏瞇著眼睛,盯著劉辯,突然問到。

  “啊——”劉辯一愣,心道這是什么情況,我想讀書也要人交代?不過反應倒也快。大抵上,以前的劉辯行為輕佻,不喜讀書,如今自己今天突然間來這么一出戲,也難怪劉宏會懷疑。“這都是兒臣自己想的,沒有人教自己。”

  “當真?”

  “千真萬確!”

  “起來吧。那你可知道你剛才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幾個詞出自何處嗎?”劉宏突然問到。

  “這..”劉辯自然是知道的,可是現在他的身份讓他肯定不能一口答上來,故作難為,眼睛四處亂看,眼神飄忽,好一會兒之后,方才回答到。“好像..好像是出自《禮記》吧?別的,別的,兒臣就不知道了!”

  劉宏笑了起來:“讓父,你來告訴他。”

  “史侯說出自《禮記》是不錯的,原話是出自《禮記·中庸》,原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思就是一個人要廣泛的學習,仔細的探究,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切實的實行。”

  “劉辯,你可記清楚了?”

  “兒臣記清楚了。”劉辯回答到,然后轉身向張讓禮記。“劉辯謹受教!”

  “那還不下去!”

  “喏!”劉辯向劉宏行禮之后,慢慢退出了德陽殿。

  退出了德陽殿之后,他方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剛才在德陽殿中,他可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有什么地方應答不對的。

  精神一松,劉辯這才想起來,似乎剛才劉宏沒有給自己一個答復,再轉身進去詢問顯然不合適。嘆了一口氣,只得離開:“走吧,去長秋殿。”

  長秋殿,正是皇后何氏的寢宮。

  ——————————

  “讓父!”德陽殿中,劉宏望著殿外,道。“你說,這話是誰教他的?”

  張讓沉思片刻,斟酌道:“陛下,奴婢以為,這話確實是史侯自己想到的。史侯深居宮中,平日中也幾乎沒有和外人接觸。入殿之前,老臣奉旨出迎..”隨即他就把殿外發生的事情說給了劉宏。“若單單是言語,還有人教,但是行為舉止不可能有人教授吧。再說,就算是有人教授。老奴斗膽,為陛下賀喜!”

  “你這老貨,劉辯一個禮就把你收買了?”劉宏笑罵到。

  “陛下,老奴永遠都是陛下的奴才!”張讓腿一軟,趕緊跪在地上表忠心。

  “起來吧,朕豈會不知道?”

  張讓趕緊從地上起來,悄悄摸了頭上的冷汗。

  果然,伴君如伴虎啊!
第3章 何氏兄妹
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作者:太子舍人加入書架
  “兒臣拜見母后!”長秋殿里,劉辯向何皇后問安。

  劉辯還未下拜,就被何皇后一把拉住,溺愛地笑道:“史侯今天來的可真早啊。”

  也是身體本身已是的殘留,劉辯對于何皇后,那是最為親近。

  對于何皇后的話,劉辯皺皺鼻子,撒嬌道:“母后,兒臣卯時四刻已經起來,都已經轉過一圈了。”

  何皇后滿臉狐疑地看向高望。

  對于自己的兒子,何皇后那是一清二楚。幾乎集萬千寵于一身,一向嬌貴的很,不到食時那是絕對不會起來,有時甚至干脆睡到午間。猛然聽到自己兒子竟然起了一個大早,也難免有些狐疑。

  “娘娘,史侯確實是卯時四刻就起來了。”高望笑著回答到。

  劉辯繼續撒嬌:“母后,你不相信兒臣。氣死我了。。”

  話說完,氣呼呼坐在了一旁。

  “母后錯了,不該不相信史侯。。”何皇后忙微笑著道歉。

  劉辯小臉一樣,仿佛勝利了一般揚起了下巴:“這還差不多。”

  “哈哈哈。。”頓時,何皇后的笑聲充滿了整個大殿。

  何皇后的貼身侍女蘇荷在一旁感嘆道:“還是史侯有辦法,每次一來,娘娘的額頭就舒展開了,笑容也多了不少。。”

  母子二人,就在這長秋殿里說起話來。

  “娘娘,國舅來了。”劉辯就要起身離開的時候,大長秋趙忠進來稟報到。

  “大兄來了。快請!”聽到自己兄長前來,何皇后高興不已,扭頭對劉辯道。“既然你舅舅來了,就不要著急走了。”

  “喏!”劉辯應到。

  片刻之后,一個中年人就走了進來,身邊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少年。

  這個中年人,就是他的舅舅何進,而他身邊的少年則是何進的兒子何咸。

  此時的何進,還不是后來的大將軍,而是因為何氏被立為皇后的原因官拜侍中、將作大匠和河南尹。

  這是劉辯第一次見到何進。三國演義說何進是屠戶出身,不過眼前的何進相反不像是屠夫,反而一身穿著打扮無意更像是一個儒士,長相也非常俊逸,放到現代也是一個中年帥哥,師奶殺手。

  而十幾歲的何咸,看起來更是清秀可愛,這還沒成人就已經看起來非常漂亮了。也難怪幾年后會生出“傅粉何郎”那樣的帥哥了。

  而且,劉辯發現,何進也好,何咸也罷,甚至是自己的母親何皇后,皮膚都比一般人的白皙許多,印象中自己的二舅何苗皮膚也非常白。

  想想也是,三國演義本就是小說,所寫故事本就和歷史大不相符。如果何家真是屠夫出身,相比也生不出何皇后這樣的美女,也不會有“傅粉何郎”這樣和潘安相比的美男了。

  劉辯搶先一步:“見過舅舅,表兄。”

  “臣何進(何咸)見過皇后娘娘。”何進帶著何咸向何皇后行禮,而后又向劉辯行禮。“見過史侯。”

  “大兄,都是一家人,別老是行禮了。”何皇后囑咐到。“多不自在。”

  “妹妹,這話你就錯了。”何進搖搖頭。“家人是家人,君臣是君臣。我們何家雖然不是高門大族,也比不了郭、陰、馬、竇等家,但是禮不可廢,該守的禮節一定要守。否則,徒惹人笑話,說我何家沒有教養,不知禮。”

  “算了,我也說不過你。”何皇后搖搖頭。她感覺,自己大兄,自從自己成了貴人特別是成了皇后以后,愈發的謹慎小心。一心想著把何家建成像郭、陰、竇、馬這樣的家族,都快掉進書袋子里了。

  她又向何咸招招手:“來,到姑姑這里來。”

  “一轉眼,都這么大了。記得我當初離家入宮的時候,身量才三尺多,這一晃,都比我高了。”拉著何咸的手,何皇后感嘆著,而后扭頭看向何進,問到。“該議親了吧?”

  何咸羞澀地低下頭,眼睛盯著腳尖,兩頰緋紅,不敢說話。

  何進點點頭:“已經在議親了。”

  “哦,是哪家小娘子?”何皇后眼前一亮,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應該是尹氏吧?一旁的劉辯暗道。他曾經看過何進的資料,兒媳婦叫尹氏——后來被曹操這個人妻愛好者收入房中那個。

  何進道:“是雒陽一家良家女,姓尹,比大郎小三歲,如今已經十二。還沒有定下來。。”不過口氣中,卻透出一絲不滿意。

  依著他的想法,娶一位高門大族的女子才是最好不過的。他也曾經暗中打探過,可惜結果。。著實讓人沮喪。最后方才選了尹氏,也是無奈之舉。

  “良家子弟,最好不過。”何皇后點點頭。“性子如何?”

  “倒也賢良溫婉。”

  “那最好不過了。大郎性子靦腆,尹氏既然賢良溫婉,那就是佳媳。若真是進門的是一個世家女子,性子若是再剛強一些,恐怕家宅不寧啊。”何皇后點評著。

  何進唯唯諾諾。雖然只是自己妹妹看中的,但是家中也就她最為尊貴,那就答應下來就是了:“既然皇后娘娘覺得滿意,那就答應下來。只要八字相合,就行六禮。”

  一旁一直在觀察著他的劉辯心中卻失望不已。

  史書上再怎么寫何進毫無主見,劉辯總以為是史書,眼見為實才算是真的。可是通過今天這件事情,他失望了。范曄的《后漢書》,果然是沒錯寫。

  連自己兒子的婚事,都是別人一錘定音,自己只在一旁唯唯諾諾,也難怪雖居高位卻被袁紹玩弄于股掌之間,最后落得個身首異處。

  何進,不堪大用!

  劉辯雖然不怎么懂得看人,但是基本的判斷還是有的。

  看來,不是每一個國舅都能成為武安侯[漢武帝劉徹的舅舅田蚡,爵位武安侯。雖然性格有缺陷,但確實有治國之才,是輔佐劉徹的重要人物之一。]。

  劉辯在暗中嘆了一口氣,對于何進他是徹底失望了。

  “舅舅,我聽說,有個什么太平道的,很是泛濫?”何皇后和何進的對話結束后,劉辯方才開口說話,故意皺著眉頭詢問起來。

  “有所耳聞。只是故弄玄虛罷了,也就愚昧無知的黔首百姓相信罷了。”對于此事,何進也是知道的,不過在他看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劉辯也聽得出來何進的態度,他感覺何進太沒有警惕性了。明年的時候,就是何進沒有放進眼里的這些愚昧無知的黔首百姓,差點把大漢朝給掀翻了。

  “舅舅,雖然是些黔首百姓,愚昧無知。不過,我想,舅舅身為河南尹,總要重視些,別弄出了什么風浪。洛陽,可是大汗的帝都。”劉辯提醒到。

  “史侯放心,我會注意的。”何進點點頭。

  劉辯看得出,何進的態度有些敷衍。但是,他也只能提醒到這個地步;再說多了,反而會引人反感,感覺他只以為是。

  罷了,自己已經提醒過了;聽與不聽,自己也控制不住。

  劉辯又是一聲嘆息,頗有“眾人皆醉我獨醒”感覺。

  話不投機半句多。

  和何皇后等人又說了一會兒話之后,劉辯就起身告退了。
第4章 皇子傅劉陶
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作者:太子舍人加入書架
  德陽殿,劉宏正躺在胡床上,飲酒作樂,欣賞著歌舞。

  “陛下,侍御史劉陶,奉車都尉樂松,議郎袁貢求見!正在殿外等候!”殿外值守的小黃門走進來,稟到。

  “劉陶。。”劉宏沉吟了一下,指著歌姬,道。“讓父,把酒撤下去,也讓她們都退下吧。”

  待一切收拾妥當后,劉宏方才沖張讓點點頭。

  張讓高聲喊到:“傳,侍御史劉陶,奉車都尉樂松,議郎袁貢覲見!”

  片刻之后,三個人進殿,到殿中時同時跪下:“臣劉陶(樂松)(袁貢),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吧。”劉宏揮揮手。“張常侍,給三位愛卿賜座!”

  “喏!”

  “多謝陛下!”謝過之后,三人起身。

  待三人坐定之后,劉宏方才開口詢問:“三位愛卿前來見朕,可有事要奏?”

  三人相互看了看,最后侍御史劉陶起身:“陛下,臣等三人確有要事啟奏!所奏之事,已寫成奏疏,望陛下預覽!”

  話畢,劉陶等三人各自從衣袖中取出奏疏。

  “呈上來!”劉宏道。

  張讓走下丹墀,將三人奏疏取走,擱在劉宏面前的御案上。

  劉宏先取出劉陶的奏疏,奏疏曰:

  “卑臣劉陶奏皇帝陛下:

  圣王以天下耳目為視聽,故能無不聞見。今張角支黨不可勝計。前司徒楊賜奏下詔書,切敕州郡,護送流民,會賜去位,不復捕錄。雖會赦令,而謀不解散。四方私言,云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呼。州郡忌諱,不予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回避,與之同罪。”

  又御覽樂松和袁貢的奏疏,和劉陶所言都是關于張角之事。看完之后,劉宏沉默不語,片刻之后,方才緩緩開口:“張角之事,很嚴重嗎?”

  “陛下!”劉陶高聲道。“臣為楊司徒椽屬時,司徒曾與臣談及張角之事。張角以旁門左道蠱惑煽動百姓,百姓愚鈍,不能查察,扶老攜幼而前往依附,已經成為心腹大患。每遇大赦,此僚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若是下令州郡逮捕討伐,只怕會適得其反,引起更大的禍患。應該嚴令刺史和兩千石,簡選流民,派人送回原籍,借機削弱其黨羽,然后誅其首領,則可不費力而平定禍患。

  司徒征詢卑臣意見,卑臣以為乃善策,正是孫子所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司徒遂進奏。然會逢司徒去職,遂留中不發,不復此議。

  如今市井中有傳言,張角有竊取國家神器之志。然州郡官吏,忌諱此言,不敢上達天聽。今張角勢已成,實乃我大漢心腹大患。

  所以,臣等以為,陛下宜下明召,不吝國土,重賞張角等人。若是角等不從,可以明正典刑。官吏當中,有敢回避此事的,也要一同問罪。。”

  “此事。。”劉宏沉吟片刻,扭頭看向張讓。“張常侍,你以為如何?”

  雖然明明知道皇帝的做派,但是親眼看見,劉陶三人忍不住有些失望。

  張讓不以為然道:“陛下,臣以為侍御史、奉車都尉和袁議郎所擔憂的,不過是小事罷了。張角者,巨鹿落魄茂才爾。一個落魄小兒,能有什么能力?至于百姓依附,不過是愚昧所致,未聞天子之威儀。若是陛下天威雷霆而至,必如鳥獸散。至于所謂欲盜竊神器之言,侍御史不是也稱這是市井傳言嗎?既然是市井傳言,黔首之語,大多是奇談怪論,夸張之至,不可信也。。這都是奴婢所思。還請陛下圣裁!”

  “都聽見了吧。正如張常侍所言,市井傳言,奇談怪論,不可信也。子奇(劉陶字)啊,朕知道你忠心為國,不過也要慎重啊。昨日劉辯向朕問安時,還說做人不僅要博學,還要審問明辨。這些市井傳言,你沒有去驗證吧?”

  “回陛下,臣沒有。”劉陶的性格,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不會弄虛作假,所以很干脆回答到。“市井傳言無法驗證。可是陛下,若真是有驗證的時候。。”

  “好了,這件事情,朕已經知曉了。”劉宏不耐煩地打斷劉陶。“三位愛卿可還有其它事情要啟奏?”

  劉陶的臉憋得通紅,心中憤怒不已。

  “若是沒有其它事情,就暫且先退下吧。”劉宏繼續道。

  “臣等告退!”三人只得告退。

  劉陶怒氣沖沖走在了前頭。出了大殿,他憤憤道:“十常侍一日不出,國家一日不寧!”

  樂松和袁貢嚇了一跳,急忙道:“子奇,慎言!”

  “怎么了,他們就那么可怕嗎?”劉陶看了二人一眼,聲音更大了。

  樂松和袁貢苦笑一聲,知道劉陶的性子剛烈,不再說話,只是悶著頭走路。

  眼看著二人不再說話,劉陶冷哼一聲,也跟了上去。

  “劉御史,劉御史!請留步,陛下口諭,傳侍御史劉陶覲見!”三人剛出大殿不久,張讓匆匆走出來,沖著劉陶高喊。

  三人同時止步,面面相覷。

  這才剛剛對奏完畢,天子就要單獨召見劉陶。這是。。

  樂松和袁貢心中閃現出一絲憂慮。

  “臣奉詔!”劉陶倒是沒有多想,高聲應到。

  樂松和袁貢只得和劉陶告別,憂心忡忡地離去。眼看著大步前往德陽殿的劉陶,樂松先開口道:“子獻,你說陛下單獨召見劉御史,會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袁貢搖搖頭。“但愿不會有事。”

  “要不。。我們在宮外等一等他?”樂松提議到。

  袁貢點點頭:“好,我們等著他!”

  出了德陽宮后,二人就在宮外一直等候劉陶的出現。

  ——————————

  德陽殿中,卻是意外的和諧景象。

  “子奇!”劉宏率先開口道。

  “臣在!”

  “不用那么緊張,也不要這么正式,又不是朝會奏議。今日朕讓你前來,是和你說些瑣碎事。隨意一些,不要緊張。”劉宏笑道。

  “喏!”

  “若是朕記得不差,子奇你是濟北貞王勃之后吧?”劉宏喝了一口酒,詢問到。

  “陛下所記,分毫不差。”

  “子奇的孩子有多大了?”

  聽到這個問題,劉陶登時尷尬起來:“回陛下,臣。。臣尚無子。”

  “怎么會。。”劉宏愣住了。“若朕記得不差,子奇你可是比朕大八歲啊。朕的長子,可都八歲了。”

  劉陶支支吾吾:“這個。。”

  “算了,你不說,朕也不勉強。朕不過是隨意問問罷了。”劉宏笑了笑,隨后卻是幽幽一嘆。

  “陛下,何故嘆息?”劉陶見天子嘆息,有些奇怪問到。

  劉宏放下手中的酒爵,道:“子奇現在雖然無子,但是以后有子的話,一定會是聰明仁孝、學識過人的孩子。但是朕呢?朕如今雖然有兒子,但是要么年幼無知,要么不成器。一旦朕千秋之后,誰可入繼大統?一想起這個,朕就憂心不已啊。”

  劉陶霍然站立起來,跪拜在地,大聲道:“陛下慎言!陛下春秋鼎盛,年富力強,何以出口不祥之言?陛下定然萬壽。。”

  “好了,起來吧。朕說過了,今天只是談論瑣碎。什么萬壽無疆,萬歲萬歲的。朕又不是上帝,只是凡人爾。既是凡人,就有生老病死。”劉陶話還沒說完,劉宏就當即打斷了他。“若真是天子萬壽無疆,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孝武皇帝和世祖皇帝哪里去了?”

  “這。。”劉陶一時語塞。

  沉默了片刻,劉宏突然問到:“子奇,你說朕千秋之后,朕之兒子,誰可入繼大統,撐起我大漢的脊梁?”

  “啊!”劉陶沒想到天子會突然拋出這么一個問題。“這個。。史侯是陛下嫡長子,自然是史侯。”

  劉宏長嘆道:“可是,劉辯現在這個樣子,朕擔心啊。”

  劉陶勸到:“陛下!在卑臣看來,陛下大可不必擔心。史侯現如今才八歲,但是臣曾見過一輛面。史侯聰慧過人,只要教導得當,以后定然是合格。。儲君。”

  “話雖如此,可是誰可擔任這個老師呢?”劉宏嘆了一口氣,突然卻說到。“子奇,不如你來擔任劉辯的老師,如何?”

  “這。。”劉陶猶豫片刻。“陛下,臣的學識淺薄,恐難當大任。”

  劉宏卻不容置疑道:“行了,子奇就不要謙虛了。你若是學識淺薄,那大漢四海之內,可沒有幾個人敢說自己學識淵博了。”揮了揮劉陶剛才的疏奏。“真是學識淺薄之人,也寫不出如此精彩的疏奏來。朕知道,你通曉《尚書》、《春秋》。你就來當劉辯這個皇子傅!你要好好教導他,尤其是一定要好好給他講一講《尚書》、《春秋》,還要多講一講古代先賢和賢明君主的故事。”

  “朕不求他學識多么淵博,但是至少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子!”

  “臣,定然不負陛下重托!”劉陶跪拜在大殿之上,大聲向劉宏保證到。

  “朕,相信你!”劉宏笑道。“今天,就先說這么多吧。至于什么時候開始教導劉辯,時間你來定吧。”

  劉陶此時內心一片火熱:“陛下,臣明日就可以開始。”

  “好!甚好!”
第5章 各方反應
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作者:太子舍人加入書架
  “子奇!”

  “子奇!”

  看到劉陶從出來,樂松和袁貢紛紛上前詢問。

  “子充(樂松字)、子獻(袁貢字)你們怎么還沒出宮?”看到二人,劉陶有些好奇道。

  樂松遲疑了一下,看了袁貢一眼,隨即開口問到:“子奇,剛才陛下他召見你。”

  劉陶見二人的深情,明白他們是擔心自己,隨即哈哈一笑:“多謝二位牽掛。不過且寬心,剛才陛下召見我,確實是有事情。”

  “哦?”袁貢開口詢問到底是何事。

  “子充,子獻,陪我喝上一杯,如何?”劉陶問到,而后低聲道。“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尋一僻靜處再說。”

  樂松大喜:“甚好!甚好!”

  袁貢指著樂松笑道:“怕是子充你肚中的酒蟲出來了吧?”

  三人輕聲一笑,隨即結伴出了南宮,在銅駝街尋了一處酒家,暢飲起來。

  “店家,尋一安靜的地方。”進的店中,劉陶對掌柜的道。

  掌柜很顯然和劉陶很熟,笑道:“劉御史放心,老地方如何?”

  “甚好!甚好!”劉陶非常高興。

  坐下之后,樂松和袁貢便開口詢問今日德陽殿中到底發生了何事。

  劉陶就將劉宏和他在殿中所談之事講給了二人。

  “你是說。。天子讓你擔任史侯的老師。”袁貢有些不敢相信。

  劉陶點點頭。

  “莫非。。陛下要立史侯為太子不成?”樂松皺著眉頭道。

  袁貢搖頭道:“這可不一定。史侯已經八歲,早到了讀書的年齡。若真是論起來,史侯現在讀書,已經是晚了。哪家世族高門的子孫不是五六歲就開始讀書的?史侯自發蒙之后,就再沒有讀過書。所以,由此斷定陛下要立史侯為太子,還太早。。”

  “可史侯畢竟是陛下的嫡長子。”樂松道。

  袁貢嗤嗤一笑,低聲道:“嫡長子也可以成為庶長子。東海恭王不就是如此?四五年前,史侯也不是嫡長子。”

  樂松啞口無言。

  四五年前,現在的皇后只是貴人,當時的皇后是宋氏。

  二人不再說話,紛紛扭頭看向劉陶,想聽聽他怎么判斷。

  “天子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劉陶道。“天子何意,不是我等臣子所能揣測的。不過,既然陛下要我擔任史侯的老師,那我就一定竭盡所能,教導好史侯。”

  袁貢和樂松點點頭。

  劉陶接著又說到,語氣里透著一股決絕:“如果史侯真的有潛質,哪怕陛下再不愿,陶就是豁出性命,也要促成!”

  “客人,就來了!”這個時候,酒恰好端了上來。

  “喝酒,喝酒。。”樂松笑了起來。

  ——————————

  天子選定侍御史劉陶為皇長子傅的消息,宛如投進了平靜湖水的石頭,宛如泛起的漣漪,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傳播開來。

  永樂宮,因為處在南宮,是最先的的消息的。

  嘉德殿中,到處充斥著董太后憤怒的聲音。整個永樂宮的內侍和宮女都噤若寒蟬,生怕觸怒了她。對于觸犯了她的內侍和宮女們,同樣是宮人出身的她下手可從來不會手軟,反而會下死手。自她入宮以來,慘死在她的淫威之下的宮人已有十數人。

  “皇帝是糊涂了嗎?竟然給那個毒婦的孩子找老師!”

  “皇帝這是什么意思?”

  “是要立劉辯為太子嗎?董侯怎么辦?”

  。。

  過了許久,在嘉德殿的器皿和飾品被打碎了一地之后,董太后的怒火終于平息了不少,不過話語中依然充滿著火藥味兒:“來人!將皇帝叫過來,就是哀家有話對他講。”

  “喏!”小黃門匆匆而去,還沒出門就被叫住。“回來!”

  “太后!”

  “哀家親自去。”董太后站了起來,而后扭頭沖兩旁的宮女吼到。“你們聾了嗎?沒有聽到哀家的話嗎?哀家要出去,還不給哀家更衣?”

  “喏!”兩旁的宮女行了禮,趕緊跑了下去。

  兩刻鐘后,董太后到了德陽殿。隨即劉宏就將殿中所有人全部趕了出去,并嚴令二十步之內,不得有人。

  一刻鐘后,董太后方才從大殿中離開,出來的時候臉上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

  ——————————

  在董太后前去德陽殿的路上的時候,北宮長秋宮的何皇后也得到了這個消息。

  “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何皇后的嘴角翹了起來。“蘇荷。”

  “奴婢在。”

  “你去將這個消息告訴史侯。”何皇后吩咐到。“算了,還是本宮親自對史侯說吧。你讓趙忠將史侯找來。”

  “喏!”

  一刻多鐘后,劉辯到了長秋殿,給何皇后問安之后,就詢問了起來:“母后,你要兒臣來,有什么事情嗎?”

  “沒有事情就不能讓你過來陪母后說說話?”何皇后假裝不高興道。

  “能!能!”劉辯怎么會看不出自己母親的心情。“以后兒臣每天就多陪母后說話解悶。母后,好不好?”

  “呵呵。。母后也想啊。可是從明日起,你就沒那么多時間了。”何皇后先是一笑,隨即道。“每日來問個安就行了。”

  劉辯不明所以,眨巴眨巴眼睛道:“母后,你怎么知道我會沒時間?”

  “明日起你就要跟著老師讀書了,時間肯定沒那么多了。”

  劉辯驚喜道:“母后,您是說父皇已經給我找了老師?”

  何皇后點點頭:“沒錯。是侍御史劉陶。”

  “侍御史劉陶。。”劉辯皺了皺眉頭。“他的學問怎么樣?”

  “母后也不知道。不過,學問定然不會差了。若是學問差了,到時候丟的可是皇室的臉面。”何皇后解釋到。

  劉辯點點頭,沒有在說話。不過,心里頭卻一直有個念頭,劉陶是誰?為什么我沒有聽說過?難道他的學問比蔡邕、盧植和鄭玄他們還要厲害?

  既然到了長秋殿,自己也閑來無事,劉辯就干脆留在這里好好陪自己的母親說說話。長秋殿里,很快就充滿了歡聲笑語。

  母子二人正說著親密話的史侯,一個小黃門匆匆走了進來,附在何皇后耳邊嘀嘀咕咕說著什么。

  “本宮知道了,你下去吧。”何皇后臉上的笑容不見了。

  看著自己母親越來越陰沉的臉,劉辯意識到肯定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忍不住好奇問到:“母后,怎么了?”

  “沒什么?”何皇后擠出了一個笑容。

  “是不是關于兒臣老師的事情?”劉辯隱約猜到了什么,開口詢問到。

  何皇后搖搖頭:“不是,你不要多想了。”

  “那就是跟兒臣有關聯了。”何皇后頓時沉默,劉辯繼續道。“母后,兒臣雖然年幼,但是也不是不懂事。不如跟兒臣說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何皇后沉默了片刻,咬牙道:“半個時辰前,永樂宮那位去了德陽殿,一刻鐘后笑著離開了德陽殿。”

  劉辯沉吟了一會兒,開口道:“母后,大可不必擔心!只要兒子足夠聰明,有足夠的能力。父皇就是再喜歡二弟,也不會的。”

  “你長大了!”劉辯的話,讓何皇后雙眼一亮,摟著他感嘆到。“沒錯,只要你能壓過劉協一頭,你父皇再喜歡劉協也由不得他。再說,還有母后和你舅舅給你做后盾!”

  “多謝母后!”劉辯謝到。

  何皇后笑了笑:“傻孩子,你是母后的孩子,謝什么謝。”

  母子二人又說了一會兒話,見何皇后有些疲倦,就起身告退離開了。

  “蘇荷,告訴其他人。今天長秋殿里的話,一個字都不能泄露出去。要是我在外面聽到哪怕有一個字,別怪本宮心狠手辣。”何皇后吩咐到。

  “喏!”

  —————————

  政治上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尤其是涉及到皇家的,每個人都會猜測其中所蘊含著的含義。

  袁逢府,執金吾袁逢今日請了病假在家中休養,聽到天子以侍御史劉陶為史侯皇子傅的消息后,立即讓人備車,趕往司徒府。

  一時間,他有些猜不透天子此舉的含義。

  袁逢府邸旁邊,就是他早逝的兄長袁成的宅子,如今卻是袁成嗣子袁紹的住所。此時的袁紹,正在這里“隱居”,恰好看到袁逢出去,有些奇怪,就派人打探。得知原因后,哂笑道:“我還以為是什么事情呢。劉宏只是在拖延罷了。”

  話畢,讓府中下人將大門緊閉,他繼續回去讀書去了。

  司徒府,正是袁逢幼弟袁隗的府邸。

  光和五年,夏四月,接替被免去職的陳耽為司空。

  袁逢到司徒府的時候,袁隗恰好在家中。

  聽到三兄前來,袁隗將袁逢迎進府中,坐下之后,遂詢問兄長的來意。

  “次陽,天子任命侍御史劉陶為史侯皇子傅的消息,你可知道?”袁逢直接問到。

  袁隗點點頭。

  袁逢笑道:“你知道的,倒也不慢。”

  袁隗笑了笑,沒有說話。

  “天子此舉到底是什么意思,為兄一時有些猜不透啊。”袁逢道。“你說,天子是不是要立史侯為太子?”

  “這話為時過早。”袁隗道。“這其實是天子無奈之舉。史侯是嫡子,董侯是愛子。嫡子長而愛子幼。天子想立董侯,這你我都知道。可是史侯已經八歲,不能不讓讀書。。”

  。。

  ——————————

  此時,楊氏府邸,楊賜和楊彪父子也在談論此事。

  “父親,天子到底是什么意思,難道打算立史侯為太子?史侯為嫡長子,若真是立為太子,那真是太好不過了。”楊彪高興道。

  楊賜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不要高興太早了,這不過是天子拖延之策。。”

  “為何?難道天子還能廢長立幼不成?”楊彪愕然。“史侯可是嫡長子啊。”

  楊賜瞇著眼睛道:“嫡長子也可以變成庶長子。”

  “那董侯也成不了嫡子啊,王美人已經。。”

  “再立個皇后過繼過去,也不是什么難事。”

  “依兒子看來,此事十有八九不會發生。天子遂恨皇后鳩殺王美人,但是當時都沒有廢掉皇后,現在更加不可能。更何況,皇后勢已成。”楊彪卻有自己的看法。

  楊賜笑了起來:“文先,你能看到這些,很好!弘農楊氏以后交到你手上,我也放心了。”

  楊彪大驚:“大人,你這是什么意思?”
第6章 伴讀(上)
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作者:太子舍人加入書架
  “高望,你知道侍御史劉陶嗎?”回去的路上,劉辯詢問到。

  高望還不知道劉陶被任命為劉辯的老師的消息,遂問到:“殿下怎么會問這個?”

  “聽說他是父皇給孤選定的老師,可是孤對他卻一無所知。”劉辯解釋到。

  “哦。”高望這下明白了,不過對于劉陶他卻不怎么了解,遂道。“殿下,侍御史劉陶,奴婢知道的不多,要不奴婢去打探打探?”

  劉辯點點頭:“去吧。”

  回到自己寢宮不久,劉宏就派了一個小黃門宣口諭,說是已經指派侍御史劉陶為他的老師,明日就要開始授課,要求他尊敬老師,用心學習。

  “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高望離去兩個時辰后,方才回到了劉辯身邊:“殿下,奴婢已經打聽清楚了。”

  “是嗎?說說吧。”

  “殿下,奴婢都寫到了這上面了。”高望拿出幾張紙,呈到劉辯面前。劉辯接過之后,仔細閱讀起來。

  劉陶,字子奇。豫州潁川潁陰人。濟北王貞之后。為人居簡,不修小節。同宗劉愷,以德雅知名,同宗之內獨器重陶。

  先帝時,大將軍梁冀專政,且先帝無子,連歲荒饑,災異數見。陶時游學太學,遂上述陳事。書奏不省。

  時,有人上書以貨輕錢薄,固致貧困,宜改鑄大錢。事下四府群僚及太學能言之士。陶以上疏。

  后,先帝更不鑄錢。

  后,劉陶舉孝廉,除順陽長。縣多奸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氣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奸臧,于是剽輕劍客之徒過晏等十余人,皆來應募。陶責其先過,要以后效,使各結所厚少年,得數百人,皆嚴兵待命。于是復案奸軌,所發若神。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曰:“邑然不樂,思我劉君。何時復來,安此下民。”

  不久,陛下詔拜陶為侍御史,數引納之。

  陶明《尚書》、《春秋》,為之訓詁。推三家《尚書》及古文,是正文字七百余事,名曰《中文尚書》。

  ..

  看過之后,劉辯沉思不語。

  從這上面的介紹來看,自己的這個皇子傅,劉陶,可以說根本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文學素養這不必說,從他明《尚書》、《春秋》并為之訓詁,就可以看出他的學問有多深。而且,足智多謀,從他在順陽長的位置上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得出來。更為重要的是,這個人忠勇正直。

  不過..

  劉辯一時間有些躊躇。

  因為,他不知道,這個人能不能為自己所用。

  他想要入住太子宮,可是又豈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這件事情,必須早作籌劃。可是他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平日里若是耍個小聰明,做個小伎倆,倒不是什么難事。但是這種涉及戰略意義上的事情上,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水平到底如何,但是肯定是力有不逮。

  所以他想學古人。古時但凡是想在政治軍事上有所作為的人,總有一幫幕僚為其出謀劃策,而這其中所謂的“謀主”更是在戰略方向上為其所效力的主公籌謀。譬如商鞅之于秦孝公嬴渠梁,張儀至于秦惠文王贏駟,張良之于漢高祖劉邦,荀彧荀攸之于魏武帝曹操,諸葛亮之于昭烈皇帝劉備,魯肅之于吳大帝孫權..

  劉辯現在就想尋找這樣一個忠心可靠的謀主。

  從手上這幾張白紙上的信息來看,劉陶似乎很合乎劉辯的要求,從他一道奏疏讓桓帝更改鑄大錢一事上就可管中窺豹。

  只是..

  古人雖然講“不僅主擇臣,臣亦擇主”,但是劉辯卻從不擔心這件事情。天下紛爭諸侯林立之事大能大才之人自然可以在不同的君主之間抉擇。可是現在,是大漢大一統天下,世人想要出世,就只能為漢室效力,這其中又有什么比能被天子或者儲君賞識更能施展才華的?

  且不說天子,就說儲君之位吧。雖然如今空懸,但是天下人要選的話,只能在天子兩個兒子劉辯和劉協之間選擇。劉宏雖然偏愛劉協,但是劉辯畢竟是嫡子。

  所以,劉辯不擔心此事。

  當然了,要是真有誰想要創造所謂的奇跡,一定要選劉協,除非他是董卓,否則還真不一定有成算。就算他是董卓,后世而來的劉辯難道還不知道防備嗎?

  而劉辯之所以沒有信心讓劉陶為自己所用,就是因為劉陶的性格,忠勇正直。

  如今大漢天下奸臣當道,宦官弄權,烏煙瘴氣,正是需要劉陶這樣忠勇正直的人出來助天子掃清寰宇,還天下百姓一個清明之天下。

  但是,劉陶之性格,太過于剛烈。劉陶三人在德陽殿中與天子的奏對,劉辯已經通過皇后何氏之口得知。

  所以,他有些擔心劉陶不能得以善終。而且在劉辯的記憶當中,后世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當中,這個劉陶也絲毫沒有出現。

  當然了,三國演義當中沒有出現的歷史人物太多,不足為憑。不過,也可以說明某些問題。君不見曹操劉備、荀彧諸葛亮魯肅、夏侯淳張飛等人怎么也沒有被埋沒掉?

  這是劉辯之所以躊躇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大凡是忠勇正直的文人,多有傲骨,在現代身為一個文藝青年的劉辯太知道這種事情了。這種人,你若是不能折服他,他是不會為你所用的。

  而劉辯,在這個方面,可是沒有什么信心。

  這,才是他最大的疑慮之處,也是躊躇之最大緣由。

  可是,在他心目當中諸葛亮魯肅之輩還沒出生,荀彧荀攸聞名不見面,賈詡更是遠在天邊的情況下,他實在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可是,該怎么讓這個劉陶為自己所用呢?

  思前想后,劉辯一聲嘆息,放棄了這個想法。

  “殿下為何嘆氣?”一旁的高望見自家主子又是蹙眉又是嘆息的,猜測起來。“可是對這個先生不滿意?”

  劉辯搖搖頭:“怎么會?劉先生是大才。孤能遇到這樣的師傅,是孤的幸運。”

  “那殿下還..”

  “心里頭只是突然想要一些煩心之事罷了,你不要胡亂猜測了。”劉辯找了一個理由搪塞了過去。“高望,你先下去吧。”

  “喏。”

  高望應聲而去,還沒走兩步,就被劉辯叫住。

  “殿下,還有什么吩咐?”

  “高望,你說,孤一個人讀書,是不是有些太孤單了?”劉辯皺著眉頭問道。

  高望愣了愣,隨即回答到:“殿下的意思是..向找伴讀?”

  劉辯笑著點點頭。
123456789101112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太子舍人所寫的《三國之殘漢再起》為轉載作品,三國之殘漢再起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三國之殘漢再起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三國之殘漢再起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三國之殘漢再起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三國之殘漢再起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三國之殘漢再起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