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資本大唐最新章節 > 資本大唐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
資本大唐全文閱讀作者:北冥老魚加入書架
    李愔這次發表的文章標題又長又惡俗,名字就叫《朝廷發行土地券,數十名貴族、義商爭相搶購》。 /看標題就知道,這篇文章主要就是介紹了前天購買土地券的情況,不過在李愔筆下,刻意夸大了各個購買者的光輝形象。

    若是只看這一篇文章,估計大部分人都會有些摸不到頭腦,因為文中對土地券的描寫不多,只知道是提前出賣的高昌國土地,其它的一概沒有。不過在下面名為《土地券與儒商》的文章中,立刻對所有讀者心中的疑問作了解答,不但將發行土地券的原因詳細解說一遍,而且還極力稱贊了前一篇文章中,購買土地券眾人的高尚品格。

    另外在這篇文章的標題和內容中,李愔還第一次使用了‘儒商’這個詞,稱贊王子豪和錢貴等幾個大商人,在國家危難之際,不計個人得失,冒著極大的風險購買土地券,如此義舉與儒家提倡的忠君愛國十分契合,也正合夫子教誨的孔孟之道,因此亦可稱為‘儒’,再加上他們的身份,可以稱之為‘儒商’。

    這兩篇文章一出,所有人都已經不在乎它們都是用白話文寫的了,關心國事者討論著西域那邊發生的危機,同時對西突厥與高昌的囂張感到無比憤恨;而家有余財的人則四處打聽,哪里能買到土地券?因為李愔在報紙上承諾,凡是購買土地券的人,若是戰后不想要高昌那邊的土地。朝廷會原價奉還,另外還有百分之二的利息,也就是說,相當于朝廷向民眾借錢,打下高昌后不但奉還,而且還有利息可拿。

    隨著報紙的發行和人們的傳播,短短一上午的時間。整個長安城都在討論土地券的事。另外隨著其它城市報紙的同步發行,以這些城市為中心,朝廷發行土地券的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很快就傳遍了大唐的大部分疆域。

    而趁著土地券的這股熱潮,在下一期的報紙上,李愔再次發表文章。指出經大唐皇帝李世民恩準,土地券將面向整個大唐的所有臣民發行,不過土地券的發行機構,卻不是各地的官府衙門,而是設立在幾個大城市中的大唐銀行。

    銀行做為一種金融機構,發行國債本來就是它的份內之事,雖然現在銀行業還十分弱小,業務面也很狹窄,影響力更是微乎其乎,不過李愔卻知道這一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所以在土地券的發行上,他決定交由銀行來運作,以此來推動銀行業的發展。

    這個消息一經公布,各個大城市中設立的大唐銀行,立刻被蜂擁而至的百姓擠爆了門。為的就是早一點買到土地券,一貫錢就能得到二十文的利息,雖然看起來不高,但卻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反正銅錢放在家里也是放著,還不如換成土地券吃點利息。而且李愔還承諾。無論戰爭勝負,這些錢朝廷都會還給大家的,所以不用擔心大唐萬一成敗,錢打了水漂的問題。

    當然了,以上都是些普通百姓的想法,他們人數雖多,但手中的掌握的財富有限,真正贖買土地券的主力軍,卻是剛剛發展起來的新興工商業主們。

    相比只想吃利息的普通小民,工商業主們的想法要復雜的多。西突厥與西昌出兵阻斷了大唐與西域的聯系,更阻斷了不少商人賴以為生的絲綢之路,短時間內就已經讓不少人損失慘重,如此一來,大唐內部生產的商品外銷受到影響,無數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工商業受到影響,甚至產生了商品滯銷的現象。

    一個產品的銷售受到影響,與它相關的各個產業都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產業鏈,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唐近三分之一的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都急切的希望大唐重新打通與西域的聯系,恢復絲綢之路的暢通。

    在這種想法下,又知道土地券就是朝廷為攻打西域做出的籌款之舉,所以無數商人慷慨解囊,無論平時對手下人多么吝嗇的商人,這時也會表現出自己大方的一面,拿出珍藏的財物換取土地券,因為這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當然了,商人們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覺悟,也有各個報紙的詳細解說有關,否則以現在大唐商人的文化水平和大局觀,恐怕能有現在一半的人購買土地券,就已經算是奇跡了。

    與這些被報紙鼓動起來,大部分都是被逼著購買土地券的工商業主不同,另外還有一群工商業主,卻是十分積極主動的購買土地券,其中一些有文化的商人,甚至還親自撰寫文章發表在報紙上,從各方面大肆鼓動朝廷對西昌甚至是西突厥發起戰爭,這些人主要都是與軍隊息息相關的商人,比如軍馬商、武器商、軍用被服廠商、軍用食品廠商等等。

    這些商人生產出來的產品,大部分都是直接供給軍隊的,而且他們也知道,只有在戰爭時期,軍隊對他們產品的需求量才會激增,特別是武器、衣服等最容易受到戰損產品,一場戰爭下來,幾乎所有參戰部隊都要換上幾遍,如此一來他們才能在后方大發戰爭財。

    不過無論人們是出于什么目的購買土地券,李愔籌款的目的總算是答道,第一期發行的兩千萬土地券,很快在幾天內被搶購一空,之后不得不又增發了一千萬貫,卻也頂不住大唐有錢人的需求,當李愔還想再增加發行的時候,房玄齡和戶部尚書唐儉卻找到了他。

    “六郎,千萬不可再發行土地券了,否則恐怕日后咱們戶部可還不上啊!”年近六十的唐儉一見到李愔,立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苦著臉叫道。唐儉這老頭最喜歡美食,以前李愔在長安時,就經常到他府上作客,所以兩算是忘年交,彼此之間十分的熟悉。

    “唐尚書說的不錯,錢多了雖然是好事,但六郎你給的利息也太高了,三千萬貫的幾乎都快抵的上一年的稅收了,算上兩厘的利息,也就是最后要多還出去六十萬貫,朝廷可是虧大了!”房玄齡卻是痛并快樂的說道。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李愔竟然能一下子搞來三千萬貫,如此巨大的數額,別說是征伐高昌了,若是全都全在戰爭上,估計連西突厥都能直接滅了。

    “呵呵,兩位放心,以錢生錢才是最快捷的賺錢方式,不就是多出六十萬貫的利息嗎,只要你們放心將錢交給銀行運營,等戰爭一結束,保證能給你們賺回來!”李愔滿不在乎的說道,雖然他沒在銀行工作過,也不知道銀行業的利潤有多大,不過想想后世那些金融寡頭所擁有的財富,自己用幾千萬貫賺取百分之二的利潤,想必應該不是什么難事。

    聽到李愔的保證,唐儉和房玄齡都松了口氣,現在朝堂上下對這位齊王賺錢的本事,幾乎全都是心服口服,三千萬貫都能在彈指之間搞到手,更別說區區六十萬貫了。

    不過輕松之后,唐儉卻又好心的提醒道:“六郎,你用高昌的土地換來三千萬貫固然是好事,不過據我所知,整個高昌國的土地加在一起,恐怕也值不了一千萬貫,如此說來,你用一份貨物,賣出去三份的價錢,若是以后買土地券的人全都向你索要土地,到那時恐怕你不好收場啊?”

    “多謝唐伯父的提醒!這個問題小侄之前已經算過,購買國債的人中,真正想要高昌土地的人并不多,不過在小侄看來,還巴不得這些購買國債的人全都想要土地,到時高昌的土地不夠沒關系,西突厥的疆域可大的很,再加上西域的一些地方,難道還怕土地不夠的問題嗎?”

    李愔笑呵呵的躬身施禮道,唐儉比李世民大上二十多歲,當年李世民還是太原公子時,兩人就以兄弟相稱,后來唐儉在唐朝的建立中,更是立下無數功勛,因此十分受李世民的重視,所以李愔才會稱他為伯父。

    李愔說話的語氣雖然十分溫和,臉上也帶著一種溫文爾雅的笑容,不過房玄齡和唐儉聽后,卻都是感到一絲涼意,心想這齊王果然不愧是被所有人看好的皇子,不但翻手之間就解決了朝廷的財政危機,而且打下高昌還不滿意,竟然連西突厥與西域各國也都已經當成盤中之食,皇子中能有如此才干與豪氣并存之輩,果然是我大唐之福。

    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李愔也深知這一點,三千萬貫已經不少了,支年大唐一年的國庫收入也就比這多了一點,再加上房玄齡和唐儉親自找來,所以李愔最后還是答應,土地券就暫停發行,先將高昌和西突厥的威脅給消除了再說。

    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房玄齡兩人本來準備要告辭的,不過唐儉忽然再次提醒道:“六郎,這次你一下子搞了三千萬貫,功勞自然不必說,不過你這次惹出的亂子卻也不小,要不是陛下一直幫你壓著,再加上許多朝臣看在這三千萬貫的面子上,也都偏向于你,否則就算是以你的身份,恐怕這次也不好收場啊!”(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
資本大唐全文閱讀作者:北冥老魚加入書架
    唐儉的話雖然看似突兀,不過在場地的三人全都能聽懂。 / /其中房玄齡聽后是搖頭苦笑,而李愔則是嘿嘿傻笑,因為他在報紙發表的文章,又惹出一樁極大的風波。

    這件事說來也怪李愔,他為了表彰錢貴那幾個積極的大商人,同時也為了吸引更多有錢的大商人購買土地券,膽大包天的提出了儒商的概念。

    千萬別小瞧這兩個字的威力,儒是什么?儒是士人階層形成的基礎,也是士人把持國家政權的基礎。而商又是什么?商是賤業,在幾年之前,商人是在大唐的政治階層中,處于最下層的地位,只要你和商人沾了邊,無論以后你能坐到什么地位,都會受到人們的鄙視。

    這點武媚娘的父親武士彠就是典型的代表,雖然被封為應國公,但因為以前是木材商人出身,所以處處遭人鄙視,而在他死后,兩個兒子又不爭氣,應國公府現在已經徹底沒落了,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大唐竟然還有這么一位國公。

    儒代表的是最高層的統治階級,商人則是最低賤的職業,雖然現在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就整體而言,與士人階層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可是李愔倒好,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兩個本來天差地別的字放在一起,這讓無數高傲的士子都感到憤怒,所以紛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責李愔侮辱圣賢。

    對于士人們的指責,李愔一反常態。開始陸續發表文章,與反對他的士人們展開了論戰。這種事若是放在以前,他估計想都不敢想,畢竟一個連論語都背不全的人,怎么能在文章上與那些士子相比?

    不過現在卻不同了,李愔上次掀起了白話文論戰,再加上大唐日報也開辦了白話報。甚至有不少地方報也有白話文版塊,隨著這些報紙的傳播與影響,讓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排斥白話文。甚至有不少初識字的人,也只能看懂白話文。

    也就是仗著這點,李愔才敢大膽的將自己的文章發到報紙上。以自己這個后世人的見識和觀點,與那些士子們打起了嘴仗。對方的人數雖多,不過吵吵鬧鬧無非也就一個觀點,那就是說李愔侮辱圣賢、不尊孔孟之道。

    對此李愔卻另走偏鋒,祭出孔子‘有教無類’這句話做武器,高呼商人雖然重利,但若是得到孔孟之道的教誨,去掉在行商過程中的各種不法行為,同時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為行為準繩。使得商人的各種行為更加切合儒家的行事標準,如此一來,豈不是更顯示了儒家博大的胸懷,也更能體現圣人對世人的教誨。

    還真別說,李愔這套以儒家為基礎的理論。確實折服了不少的詩書人,慢慢軟化了態度,甚至還有不少人公開支持李愔。之所以如此容易讓這部分詩書人改變態度,這主要還是李愔采用的策略正確,沒有選擇與對方正面硬頂,而且是將儒家的理論拿過來。當成自己武器,以儒對儒,無論是哪方面贏了,儒家都沒有什么名譽上的損失。

    當然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支持李愔的讀書人還是少數,大部分都還是抱著老思想,不但在報紙上指責李愔,而且在朝堂上,也不時有御史參李愔幾本,甚至連孔穎達那幫頑固的老臣,也一連幾天上本,參奏李愔辱沒皇家風范等等。

    這些事要不是有李世民壓著,再加上大部分朝臣,看在那三千萬貫收入的面子上保持中立,恐怕李愔早就受到處罰了。

    不過這件事到現在還沒完,儒報上對李愔提出儒商的事依然口誅筆伐,而支持李愔的那些詩書人也在大唐日報和工商報上發表文章,再加上一些商人雇傭的無良文人幫腔,現在兩方人馬吵的越來越兇,甚至很有可能蓋過上次的白話文事件。也正是因為如此,唐儉才會好心提醒李愔,讓他一切小心行事,千萬不可大意了。

    對于唐儉的好意,李愔自然十分感激,道謝之后,并親自將兩人送出府門。看著唐儉和房玄齡離開的背影,李愔心中有些感慨。自己與唐儉相識,原因只不過是都愛好美食,在一起也就是吃吃喝喝,討論一下天下各地的奇珍佳肴,其它方面并沒有深交,算起來頂多是對酒肉朋友。

    另外唐儉此人平時懶散好色,給李愔的印象其實就是個滿頭白發的紈绔子弟,但沒想到在這種時候,人家還能想到提醒自己,相比較而言,因為房遺愛的關系,自己與房玄齡的關系比唐儉還要親密一些,可是房玄齡從頭到尾都沒有提醒自己,反而是酒肉朋友的唐儉率先開口。

    當然了,房玄齡身為百官之首,顧慮的事情肯定要比沒心沒肺的唐儉要多,但也正是這樣,讓李愔對唐儉這個人又多了一層好感,心想若是以后有好處,一定要拉上唐府,更何況人家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姐夫呢。

    手中有了錢,李世民的膽氣立刻壯了起來,先是在朝堂上對李愔大加贊賞一番,然后以高昌身為屬國不尊號令,擅自出兵攻打焉耆,阻斷大唐的商路為由,任命侯君集為交河行軍大總管,薛萬均被任命為副總管,轄下的將領還包括趙元楷、阿史那社爾等人,率步騎10萬,以及附屬的突厥、契苾之眾征討高昌。

    不過在侯君集出征那天,離開長安的除了軍隊之外,另外還有一支十分龐大的商人隊伍,與一臉肅穆的戰士不同,所有商人都是眉開眼笑,指揮著雇傭的護衛帶著各種各樣的貨物,隨著大軍一起西行。

    在高句麗戰場上,有商人參與的戰爭,已經讓大唐軍隊的上上下下都看到了好處,所以高句麗戰爭一結束,大唐立刻頒布法律,鼓勵商人進入戰場,當然了,這次能進戰場的商人都要經過兵部與工部的聯合確認,并發放憑證,否則是沒有資格進入戰場的,這么做主要是怕有敵人喬裝成商人刺探軍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行的這些商人,雖然帶著各式各樣的貨物,但是與以前相比,他們身上卻并沒有帶多少銅錢,大大的減輕了商隊的重量,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卻還是要多虧了大唐銀行的介入。

    原來在啟程之前,也不知是誰想到的辦法?這些隨軍的商人,已經將要帶的銅錢全都存入銀行,讓銀行給他們開出一張張面額不等的存款憑證,然后帶著這些存款憑證進入戰場,想要向戰士購買戰利品時,他們可以直接用這存款憑證結算,反正大唐將士是 第 268 章 分析一下,沒想到老頭一聽還很高興,想都沒想就寫了篇自己對這場戰爭的看法,結果一經發表,立刻引起不小的轟動,畢竟這是除了李愔這個閑王之外, 第 268 章 的大唐高層,而且有不少人也能看出,衛公這篇文章對還未發生的高昌之戰所做的分析,比前些天報紙上的那些人要強出不知多少倍。

    征伐高昌的大軍出發了,報紙上關于儒商的爭吵也少了,李愔總算輕松下來,不過他卻知道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趁著現在這段時間,干脆先把軍校的事搞定,畢竟現在李世民手中有錢又有人,早一點建好軍校,大唐的軍隊建設也能早一刻走上正軌。

    這天李愔一大早就進了宮,先去陪楊妃吃了早餐,再過一個月,楊妃肚子里的孩子就要出生了,這時候算是最關鍵的時刻,所以李愔每天都要進宮陪母親一會。

    等到早朝過后,李愔徑直去兩儀殿找到李世民,行禮之后,剛想說軍校的事,不過卻聽李世民忽然開口說道:“六郎,你來的正好,先看看這個吧!”

    李世民說著,將一個批過的奏折遞給李愔,結果他接過來一看,立刻嚇了一跳,這本奏折的內容雖然不多,但卻極為血腥,因為這是一本殺人的折子。

    “父皇,這些人雖然可惡,但一下子殺了十幾個,這會不會太多了?”李愔小心翼翼的問道。

    “六郎,你什么都好,甚至在戰場上的表現也不錯,雖然比不上為父當年,但也有幾分膽氣,不過你要記住,朝堂上有時比戰場更加殘酷,該殺人的時候,絕對不能手軟!”李世民看了看李愔,卻是一臉平靜的說道。他年青的時候在戰場上殺人無數,現在只不過是殺幾個該殺之人,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心軟。(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
資本大唐全文閱讀作者:北冥老魚加入書架
    崔魏,邢州刺史;李閔,魏州別駕;盧楚,潞州司馬……

    奏折上,寫著一列列的人名與職位,而在奏折的最后,卻寫著‘以上人等阻攔朝廷土地置換、推廣粗種之法,罪無可赦,殺!’

    奏折上的人名雖然不多,加在一起也才十幾個,但是這些人的職位最低都在從五品下,有些人甚至還是一州刺史,但是李世民說殺就殺了,阻攔朝廷政令雖然是大罪,但一下子殺了這么多高官,絕對是一件轟動整個官場的大事。 / /剛才李愔就是想問一下土地置換那些政令推廣的如何了,沒想到卻一下子看到如此血腥的一面。

    “父皇,兒臣雖然不知他們平時官聲如何,但既然能做到如此高位,想必自身也有不錯的才能,只是因為這些人都是出自五姓七望,受到族中的指使,才做出阻攔朝廷政令的錯事,雖然將其殺了,可以震懾他們背后的家族,也能警告那些同樣世家出身的官員,可是如此一來,必定會與那些世家大族鬧僵,不過兒臣這里倒是有另外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從心中來說,李愔并不太喜歡殺人,畢竟這里不是戰場,沒必要搞的你死我活,哪怕對方是在和自己做對,但只要有其它的辦法,他就不會選擇殺人的路。而他前幾天剛好接到陸青傳來的消息,這讓他靈機一動,想到處置這些官員更好的辦法。

    “哦~,什么辦法?”李世民聽后大感興趣。世家大族上次發動族中的官員上書,以糧食減產為名打壓工商業,對此朝廷大力推廣李愔獻上的土地置換與粗種之法,另外南方也在推廣占城稻這種良種。

    不過以五姓七望為首的世家大族可沒那么容易認輸,在各個新政的推廣時,他們指使族中在各地的官員,百般阻撓新政的施行。甚至還散播流言詆毀各個新政,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忍無可忍。這才下令將這些職位最高、影響也最大的世家大族官員抓了起來,而且決定以血腥手段震懾他們背后的家族。

    “父皇,借你這里的地圖一用!”李愔說著。從旁邊的書柜中拿出一卷全國地圖。這里是李世民的書房,他也經常來,所以對這里的布置十分熟悉。

    李愔將地圖打開放在李世民面前的桌子上,然后這才說道:“父皇,這些世家出身的官員雖然可惡,但若是殺了不但會與世家大族交惡,而且也可惜了這些人一身的才能,所以不如交給兒臣,讓兒臣把他們送到這里!”

    李愔說著,伸手在地圖上點了一下。而李世民看到他手指的地方,卻是皺了一下眉頭,有些不解的自語道:“流求大島,你怎么會想到把他們送到那里?”

    所謂流求大島,其實就是后世的臺灣島。它處于流求島鏈的最南端,因此古人就將其歸入流求島鏈中,所以才有了流求大島這個稱呼。

    李愔聽后卻是嘻嘻一笑,有些神秘的說道:“父皇,這件事說來話長,若是您有時間。兒臣倒是可以和您詳細講一下!”

    李世民看李愔神秘的樣子,禁不住笑罵道:“臭小子,還和我賣關子,有話你就說吧,反正高昌大軍已經開拔,為父剛好沒什么大事。”

    “嘿嘿,那兒臣就從頭講起,這件事說起來,還要從兒臣手下的那幫梁國舊臣說起!”看的出來,自從李愔解決了大唐的財政危機后,李世民這幾天的心情一直不錯,對他這個能干的兒子,也更加的看重,平時也有閑情開開玩笑。

    “那幫梁國舊臣,他們以前不是一直在海外做海盜嗎?難道說……”李世民的反應極快,從李愔的只言片語之中,就已經猜到一些事情。

    “父皇英明!”李愔也是心服口服的說道,“陸青他們那幫人以前在南方為盜,老巢就設在流求大島上,而且據他們稟報的情況,除了上次去登州的那兩萬余人外,在島上還有三四萬老弱家小,只不過他們心系故土,大多數人都想落葉歸根,兒臣之所以能收服他們,這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李愔講完自己與流求大島的淵源后,接下來又詳細解釋了一下為什么要將那些官員送到島上。原來他在得知陸青他們在臺灣島生活了十幾年,在島上也擁有極大的勢力,若是將人全都遷回內陸,那就要將他們十幾年打拼得來的成果全都丟棄掉,這種做法在李愔看來,簡直就與敗家子無異。

    臺灣島可是個好地方,雖然礦產不是很豐富,但那里屬于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島上的森林資源極其豐富,而且可耕種的土地也極多,再加上四面都是海,因此無論是發展農業還是漁業,都是個極好的地方。另外還有一點,臺灣北邊是是流求島鏈,南方就是東南亞各國,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李愔一直想要控制那里,現在有了陸青他們這幫人,他自然不會白白浪費如此好的一個機會。

    因此在李愔離開登州之時,就將陸青及他手下的那兩萬多人又派了回去,當然了,陸青他們卻背負著李愔的兩個命令,第一就是要求他們盡量掃平島上的其它勢力,將整個島嶼納入自己的控制。第二個命令就是大力發展當地的農業和漁業,除了種植占城稻外,還要大力發展各種種植園,比如甘蔗和茶葉等經濟作物。

    以李愔從陸青他們那里得知的信息,掃平臺灣島上的其它勢力倒沒有太大的問題,島上除了幾個漢人建立的勢力外,最大的勢力就是當地的土人。不過因為島上缺少金屬,所以無論是漢人還是土人,各方的戰斗力都不是很強,陸青他們因為是南方最大的一股海盜,武器可以從外界補充,再加上有虎頭軍做為王牌,所以在島上的漢人中,是實力最強的一股。這次他們回去雖然少了虎頭軍,但卻已經被李愔招安,成為大唐的正規軍,也得到了唐軍的制式武器,戰斗力提升了幾個檔次,只要不出意外,征服其它勢力還是十分有把握的。

    至于發展水稻和甘蔗的種植,則是李愔為下一步大規模移民做準備。畢竟想要開發臺灣島,沒有大量的人手可不行,上次李愔在魏州遇襲,那些襲擊他的黃河幫幫眾,就全都被他打包送到了臺灣島上,前幾天陸青來信,那些幫眾已經全被他扔到甘蔗園里做苦力,而且都還比較老實,沒人敢做出什么鬧事的舉動。

    前幾天陸青來的信中向李愔稟報一下他們在臺灣島的發展情況,果然如李愔事前所料,有陸青率領著兩萬多正規軍裝備的手下,很快就掃平了大部分漢人勢力,至于土人,只要離的比較近的,也都已經被收服,現在都科乖乖的被漢人指導著種水稻和甘蔗。不過大部分土人都呆在島中部茂密的森林和山川之間,漢人很難深入,所以想要征服他們實在有些難度。

    當然了,在征服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陸青他們也遇到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困難,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人手問題。上到領兵打仗的將領,下到被監工逼著干活的奴隸,無論哪方面都缺人。甚至陸青還特別提到,他手下現在最缺的其實是管理地方的官員,以前地盤小,倒沒覺得什么,可現在拼命擴張,地盤增長了數十倍,人口也增長幾倍,再用海盜的那一套管理就不行了,所以急需專業的官員管理治理地方。

    聽完李愔的話后,李世民卻有些疑惑的問道:“六郎,你以前和為父說過,想要征服海洋,必須先征服高句麗三國以及倭國,現在高句麗已滅,剩下的新羅和百濟也已經元氣大傷,正是你大展身手的時候,怎么又把目光轉向了南邊?”

    李愔聽后卻是微微一笑,他以前的確和李世民說過那句話:“父皇,時勢在變化,兒臣以前定的計劃自然也要隨之變化,正如父皇您所說,高句麗三國只剩下新羅和百濟,這兩個小國兵寡民弱,想要征服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難度。”

    李愔一臉豪氣干云的說道:“至于倭國,兒臣早已經派人搜集情報,結果發現對方雖然號稱一國,但國內勢力林立,比之歷史上的戰國還要混亂,可謂是一盤散沙,想要征服這種國家,甚至根本用不著太多的兵力,只用其它手段就能將其搞的國將不國。因此兒臣根本沒必要在它們三個國家身上浪費太大的精力,真正的大海要從流求大島那里開始征服!”

    看著李愔神采飛揚的樣子,李世民也一臉欣慰的點了點頭,他了解自己這個兒子的性格,若是沒有萬全的準備,絕對不會說出上面的話。而且正如李愔所說,無論是新羅、百濟還是倭國,它們的那點實力的確是不夠看的,再加上李愔一向是智計百出,說不定早就想好了什么陰損招數,正等著對付它們呢!(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47章 建造軍校
資本大唐全文閱讀作者:北冥老魚加入書架

    那些官員殺了也是殺了,而且還會與世家大族鬧僵,既然如此,還不如全都送到流求大島上,用李愔的話說,應該叫做廢物利用。(。。)估計那些官員看來,這種懲罰甚至比砍頭更加殘酷,畢竟在大多數人眼里,與嶺南隔海相望的流求大島,自然也都是瘴氣橫行的蠻荒之地,到那里也是九死一生,還不如在長安被一刀砍了痛快。

    父子兩人在談笑之間,就已經決定了十幾人的生死,充分的體現了權力的可怕性,但這也正是權力的誘人之處,因為每個有野心的人,都不甘心讓別人決定自己的生死,所以才會拼命的向上爬,為的就是有一天,將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造軍校處置完了這些人,李愔又請教了一下各個新政的推廣進度,結果從李世民那里了解到,他獻上的那幾條新政,只有推廣占城稻這一政策施行的十分順利,在江南各道已經設立了不少的試行點,稻子也已經種下去了,聽說長勢良好,的確比原來的稻種長的要快,而且還十分耐旱,到時只要產量不低的離譜,大規模推廣肯定不是問題。

    至于另外的土地置換和粗種之法,則在推廣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比如被處置那些官員的阻撓,不被廣大農戶接受等等,不過這些問題在新政推廣之前,朝廷已經有預料到了,所以并沒有氣餒,一直加大宣傳和推廣的力度,其中報名參加土地置換的人。已經超過了兩萬戶,加在一起有近十萬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沖著那十倍的良田去的。

    相比土地置換的自愿性,粗種之法卻帶著很大的強迫性,只是這種強迫卻不是某人或朝廷施加的,而是受到一種大勢所趨的強迫。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戶外出做工,再加上一些貧窮農戶被土地置換的新政給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造軍校吸引到了遼東和高句麗。使得一些大戶的土地無人租種,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若是不想土地荒蕪。只得采用朝廷推廣的粗種之法,因此業和之法的推廣倒是比土地置換要簡單的多。

    李愔心中對大唐幾項新政的施行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后,總算是放下心來。雖然遇到各種問題,但從整體來看,還算是比較順利的,當初自己獻上的四條策略,現在只剩下那個廣抓奴隸還沒有施行,不過這個可就不只是朝廷的事了,他和程家等那些大奴隸販子,才是這條策略的主要執行者,看來有時間得找程咬金等幾個老家伙商量一下了。(m)

    新政的事情說完了,李愔總算有時間將軍校的事提出來。李世民聽后一拍腦袋。回到長安后,他就被李承乾和李泰兩個兒子的破事纏著,之后又為西突厥和高昌的事傷腦筋,竟然把軍校這么重要的事給拋在腦后,若不是李愔提醒。他還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想起來?

    “軍校事關我大唐江山社稷的傳承,為父竟然差點忘了,看來真的是老嘍!”李世民揉著發漲的太陽穴,一臉苦笑的感嘆道。

    “父皇言重了,您正值壯年,哪里談的上老字?”李愔急忙勸慰道。“況且前段時間事情太多,再加上國庫空虛,實在不是開辦軍校的好時機。”

    李世民聽后點點頭,拍拍李愔的肩膀說道:“六郎所言不錯,軍校不辦則已,一辦就要辦出個樣子,如此一來,花費肯定不少,剛好你又給國庫搞來那么多的收入,再加上這段時間沒什么大事,正是開辦軍校的好時機!”

    看到李世民同意,李愔也松了口氣。不過李世民顯然是個急性子,在殿中來回走動兩圈后,立刻派人將李靖、李孝恭兩人都叫了過來。他們兩人是是難得的帥才,只不過因為功勞太大,為了避嫌才解去軍權,整天呆在家里太可惜了,而軍校正是兩人發揮余熱的好地方。

    等到李靖和李孝恭急匆匆的趕來,還沒等他們從下喘口氣呢,李世民就急不可耐的將軍校的構想向兩人講了一遍。李孝恭聽后倒不驚奇,因為他兒子李永已經向他說過軍校的事,因此早有心理準備,而且他這么多年窩在家里,讓他都感覺自己快要廢了,現在能有個地方一展所長,倒也正合他的心愿,因此聽后立刻大聲稱贊,同時表示自己也將全力支持,愿意進到軍校中將自己所學傳授出去。

    相比李孝恭的早有準備,李靖卻是第一次聽說軍校的事,因此聽后在心中仔細了權衡了一番,考慮了一下軍校出現對各方面所帶來的影響,過了好一會兒才長吐了口氣,一臉堅定的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軍校事關我大唐千秋萬代的傳承,老臣就算是肝腦涂地,也要將軍校辦起來!”

    “好!”李世民看到兩個老將表態,也興奮的拍案而起,轉過桌子走到兩人面前,雙手用力的拍拍對方的肩膀,一臉真誠的說道:“藥師兄、堂兄,當年你們二人在戰場上浴血殺敵,幫朕打下了大唐的江山,今天朕將軍校一事也全權將于你們,相信在你二人的聯手下,肯定也能一舉奠定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的基業!”

    “臣等必效死力!”兩個頭發花白的老頭也都感動不已,共同抱拳行禮道。

    李愔在旁邊耐心的等這君臣三人表演完,然后李世民終于說到正題上,開始討論開辦軍校的種種細節,這點在平壤城時,李愔已經和李世民討論過,不過李孝恭和李靖兩個在水城上縱橫半生的老將聽過之后,卻又提出不少自己的建議,將整個軍校的細節補充的更加完整。

    軍方的兩個大佬都同意了學校的計劃,細節也已經商討完畢,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李世民當場下旨,任命李孝恭和李靖兩人為軍校的副校長,而自己則親任大唐軍校的校長,至于李愔這個軍校構想的提出者,卻只被暫時任何為軍校督造使,除了負責軍校校址的興建外,還要聽命兩個副校長,有什么難題全都要由他去負責解決,說白了就是一個跑腿兼苦力。

    對此李愔自然不敢有任何的不滿,李孝恭和李靖兩人都是長輩,而且都是那么大年紀了,苦活累活當然都是他這個年輕人的,再說他也不傻,若是有什么事吩咐到自己頭上,到時自己再交給別人辦就是了,所謂勞心者治人,他可是一向將這句話奉為自己的行事準則。

    得到任命之后,李孝恭和李靖又拉著李愔開了個小會,三人暫時分配了一下各自的任務,其中李孝恭負責聯絡各個已經從軍中退下來的老將,說服他們到軍校中任教,這可是個重中之重的任務,以后軍校的教學質量可全都靠著那幫老將了。

    至于李靖則負責生源的問題,軍校里的學生自然不能像那些書院似的,從民間直接招聘。而是要從軍中選拔。李愔和李世民在平壤時,就已經探討過這個問題,軍校的生源優先從高句麗戰場上立功的將士中挑選,然后再從大唐各軍中平時表現優秀,有發展潛力的年青將士中選拔,第一期學員的名額初步定在兩千人左右。

    李靖雖然退下來,但平時還擔任李世民的軍事顧問,對個軍隊中的事務也十分的了解,因此由他去軍中挑選也正合適。另外在挑選學員之外,李靖還負責制定軍校的相關紀律與章程,甚至連課程的安排也要事先做一個大概的規劃,所有任務加在一起,也不是件輕松的事。

    至于李愔,他的負責的方面就更多了,最重要的自然是軍校校址的選定與建造,這個是李世民吩咐下來的,推都推不掉,另外他還要對李孝恭和李靖兩人的工作朝廷協助,比如有些頑固的老將不愿意出馬,這時李愔就要憑著自己的好人緣,先從對方家中的晚輩下手,幫著李孝恭雙管齊下做說客。

    另外李靖負責的軍校軍紀,以及軍校課程等方面的事,李愔也要參與其中,雖然他在軍事上是個小白,但憑借著后世的見識,經常會提出許多很有建設性的意見,而李靖也正是看重他這一點,所以才強烈要求他幫著自己。其實這點也正是李愔希望的,所以不顧身上的擔子已經很重了,還是毅然決然的答應下來。

    散會之后,李愔立刻先去找到剛剛從登州回來的宇文護。高句麗之戰結束之后,宇文護卻沒有馬上回來,因為登州那里的霹靂院才建好沒多長時間,各方面都還有些問題,所以他要留在那里處理。

    另外因為李永上戰場的事,他這個做姐夫的從中幫了不小的忙,因此怕岳父岳母怪罪,所以才一直躲在登州避風頭,直到李永回到長安后,知道李孝恭并沒有為此生氣,這才急忙從登州趕了回來,不過李孝恭這個岳父沒生氣,但河間王妃這個岳母卻沒那么大度,聽說把宇文護夫婦叫過去好一頓臭罵。

    李愔聽到這個消息卻大感解氣,當初要不是宇文護,李永也不會跑到戰場,自己上次也就不會被河間王妃狠批一頓了。

    不過當宇文護聽到李愔要建造軍校的要求時,卻是皺起了眉頭,然后說出一段讓李愔哭笑不得的話。RQ!!!

第148章 20年前的第1猛將
資本大唐全文閱讀作者:北冥老魚加入書架
    “六郎,這次你可來晚了,我剛回來就被陛下任命為長安天文臺督造,現在實在抽不出時間啊!”宇文護一臉苦笑的說道,以他和李愔的關系,能幫他自然不會推脫,可是天文臺的事是李世民親**待下來的,他根本不敢拖延。 /

    “天文臺?”李愔聽后一愣,緊接著追問道,“可是在長安南門外,要修建的那個關于子午線的天文臺嗎?”

    “沒錯,聽說還是太史令李淳風李大人請求的,而且這座天文臺的建筑要求極高,本身的高度和堅固性就不說了,還必須要建在長安大街與皇城的中軸線上,并且還要在這條線上鋪一段鐵軌,以后這條線就是整個世界的本初子午線,也就是零度經線!”

    說到這里時,宇文護忽然一拍腦袋,有些慚愧的笑道:“哈哈~,你看我這腦袋,這經緯度的概念還是六郎你提出來的,我竟然給忘了,實在是班門弄斧啊!”

    宇文家本來就是建筑世家,宇文護現在雖然轉行搞火藥去了,但人家卻仍然是大唐首屈一指的大建筑師,所以要有什么重要的工程,李世民仍然第一個想到他,只是讓李愔哭笑不得的是,宇文護顯然還沒清楚軍校的重要性。當然了,天文臺也很重要,不過相比較而言,天文臺什么時候都能造,而軍校則是越早越好。

    “宇文兄,關于天文臺的事。我去幫你和父皇說,暫時向后推遲一下。如果實在推遲不了,那就讓其它人去做。畢竟大唐搞建筑的也不止你一人,而軍校的事又實在太重要了,交給他人我不放心,整個大唐能挑起這個擔子的,恐怕也只有宇文兄你了!”李愔強調了一下軍校的重要性,順便又捧了一下宇文護。

    既然李愔都如此說了。宇文護也就不再推辭,點頭答應下來,同時他也對李愔口中的軍校感到幾分好奇,拉著李愔問了一下詳細情況。他好歹也管著火藥生產,算是半個軍人,因此聽完李愔的介紹后,也能理解軍校所帶來的意義,當下心中在震撼之余,也更加堅定了建一所萬世軍校的信心,因為這可能是他一生中,在建筑上最得意的一件作品了。

    辭別了宇文護后,李愔立刻找李世民要人,結果對方答應的也很干脆。立刻將天文臺的建造工作交給其它人,宇文護則全力協助李愔建造軍校。

    有了宇文護這種專業人士做助手,李愔立刻就輕松起來,挑選工匠和準備各種建筑材料,根本用不著他操心,一切都交由宇文護和他的一幫助手去做,很快就準備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要李愔過問的選址了。

    軍校可不像普通的書院或私塾,隨便在城中找個地方就行了。軍校中的學生不但要進行書本教育。平時還要接受各種訓練,因此軍校對地形的要求很高,至少山川、河流之類的肯定不能少,所以只能建在城外。

    一開始李愔提議建在城東,因為他的齊王府就在皇城的東面,出了通化門就到了東郊,如果軍校建在那里,也方便他每天去查看進度。

    不過他這個建議卻遭到了宇文護和手下工匠們的反對,按他們的說法,軍校是未來軍中將官的搖籃,主殺伐之事。而東方屬木,是主生的方向,與軍校的功能剛好相反,因此軍校絕對不能建造在東方,而是應該建造在長安城的西邊,因為西方屬金,在四相之中屬于白虎,白虎又是主殺伐的兇獸,自古就代表著威嚴與軍隊,因此軍校建在西方十分契合。

    做為一個現代人,對于這種封建迷信的說法,李愔自然是十分鄙視,不過有道是入鄉隨俗,而且他也知道,受到晉代的影響,風水一說在隋唐之際十分流行,特別是在建筑方面,無論是房屋還是墳地,幾乎都受到風水學說的影響,因此宇文護他們有那樣的想法,也根本不足為奇。

    西邊就西邊,無非也就是多跑幾步路罷了。接下來他親自帶著宇文護等一班工匠,幾乎將長安西郊跑了個遍,好不容易才選出幾個適合的地方,又經過李孝恭和李靖的實地勘察,然后選出三個上報李世民,最后終于將軍校的地址定在西郊的潏水下游,也就是從金光門出來向西不遠。

    之所以定在那里,一是地形復雜,山川河流都有,甚至有片不小的綠地沼澤,另外在山前還有一塊巨大的平地,剛好用來建造軍校之用,再加上這里離長安也近,萬一長安有什么變故的話,也可以快速調集這些忠心的學子進城維持秩序。

    校址選定之后,宇文護卻開始忙碌起來,因為他要依照地形,盡快將軍校的布局設計出來,對此李愔雖然是個外行,不過卻也參與其中,主要是將宇文護設計中的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給去掉,另外軍校的各個建筑也不求美觀,一切以堅固實用為主要目的。

    結果這樣的設計風格讓宇文護十分不適應,有時候看著自己花費大量心血設計出來的東西,卻被李愔改成一個丑八怪,心中的那份憤怒就別提了,兩人為了這份設計圖,幾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甚至有時候還會動手,不過打完之后,宇文護該怎么改還得怎么改,因為李愔才是軍校建設的總負責人。另外這也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那就是等到設計圖紙敲定之后,李愔和宇文護的武力值都提升了一大截,

    開土動工那天,李愔還特意將李世民請來,在李孝恭和李靖的陪同下,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李世民親自奠定了軍校地基的第一鍬土,然后又站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向文武百官發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講話,最后又將一面大唐軍校的四字匾額交給李愔,讓他爭取早日完工,也讓正在招收中的軍校學生能早日上課。

    軍校開工之后,李愔一下子清閑下來,除了偶爾去查看一下工程進度,其它根本不用他操心,有宇文護天天在那守著就足夠了。不過他也沒能清閑幾天,很快就被李孝恭拉去幫忙了,因為他在說服那些退休老將出山時,遇到一個麻煩,而且這個麻煩還有李愔有關。

    大唐是在亂世之中殺出來的,而且在立國之后,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征戰,幾乎每年有大大小小的戰爭發生,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造就了大唐一批批的猛將。現在若是有人在酒樓中問起誰是大唐第一猛將?那么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門,可能有人說是牛進達;也可能有人說是侯君集;甚至還是可能有人說是在高句麗戰場上,率領一千余王府侍衛生擒泉蓋蘇文,從而聲名雀起的的虎力……

    不過若是將這個問題放在二十年前,恐怕得到的答案就會十分統一了,隨便找十個人問一下,估計最少八個都會告訴你,大唐第一猛將除了秦瓊秦叔寶外,再無第二人可想!哪怕是現在提起這個名字,大部分人依然都會稱贊一聲,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恐怕也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才會記得當年那個勇冠三軍的秦叔寶。

    說起秦瓊,李愔對這個隋唐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自然十分熟悉,不過來到大唐他才知道,小說畢竟是小說,隋唐演義中的秦叔寶,武力值只排在第十三,看不出多么勇猛的氣勢,不過他從平時與秦懷玉、程懷亮等人的閑談中,卻慢慢了解到一個真正的秦瓊。

    秦家出身不高,祖上都是文官,也算不得什么大姓,人丁也很單薄,不過所謂英雄不出出處,在隋唐之間的亂世,秦瓊卻憑借著自己的勇武,殺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當年跟著李世民征戰天下時,每遇到敵方有將領挑戰,李世民絕對第一個派出秦瓊應陣,而秦瓊也從來沒讓他失望過,于萬軍之中取對方的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后來秦瓊與尉遲恭共同統領玄甲軍,當時中原勢力林立,各方強軍無數,但是在兩人率領的玄甲軍面前,一個個都被碾為齏粉,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兩人跟著李世民帶著三千五百玄甲軍,一舉大破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如此輝煌的勝利,在整個歷史上也十分少見。那時也是玄甲軍最為強盛之時,可以說正是有秦瓊和尉遲恭在,才奠定了玄甲軍天下第一強軍的名頭。

    不過在李世民繼位之后,秦瓊因為年輕時受傷太多,身體情況是一日不如一日,無奈只得從軍中退了下來,算起來已經閑賦在家近十年了。

    李孝恭要請人到軍校中任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秦瓊。雖說秦瓊最出名的是自己的勇武,不過他的這個勇武可不僅僅指個人的勇武,當年他能帶出玄甲軍這天下第一強軍,光是這份治軍練軍的本領,整個大唐就找不出與其相比的將領。

    不過在李孝恭找到秦瓊之時,對方雖然對軍校大為贊嘆,但卻也表示自己身體不佳,不想到軍校中任教。對此李孝恭自然不依,拉下老臉去磨了幾次,好不容易讓秦瓊松口,只是對方提出一個十分奇怪的要求!(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首頁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北冥老魚所寫的《資本大唐》為轉載作品,資本大唐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資本大唐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資本大唐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資本大唐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資本大唐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資本大唐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