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內道與外道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荊豫揚三州,豫州最早進入孫家父子的勢力范圍——早在初平二年,孫堅就被袁術表為豫州刺史——但真正被孫策掌握卻是最晚的。直到今年年初,孫策在任城擊敗袁譚,又趕走劉和,大量支持袁紹的世家被迫外逃,豫州才真正成為孫策的豫州。

    當然不是所有的世家都向孫策低頭了,但他們數量有限,實力也不足以與孫策對抗,只能韜光養晦,已經無法影響孫策在豫州施政。

    呲牙的要打,搖尾巴的要賞,這就是統戰最通俗的比喻。打跑了反抗的,接下來就要獎賞配合的。三州在手,尤其是豫章被拿下,孫策手頭至少有十幾個縣令長、尉丞可以安排。以楊修的出身,一個豫章太守的起點都能讓他興奮莫名,對許虔等人來說,一個縣令長已經非常有吸引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龐山民、張昭這樣的機遇和實力。對有些人來說,郡尉、郡丞已經是非常不錯。

    孫策幾句話一說,在座的一百多號人就把于吉扔到九霄云外去了。管他是真神仙還是假神仙,和我有什么關系?

    徐岳和嚴畯也在座,但他們和這些熱心利祿的人不同,他們對去豫章做官沒什么興趣。只要把學問搞好了,他們就是二千石,還不用迎來送往,不用勾心斗角,一門心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行,又何必湊那個熱鬧。他們喝了兩杯酒,就悄悄的撤了。

    兩人下了樓,沿著長長的曲廊,走過軍謀處的水榭。水榭里燈火通明,人影幢幢,夜班軍謀們正在忙碌。兩人走近的時候,門口當值的衛士警惕地看了過來,直到他們離開。

    “看樣子孫將軍又要出征了。”嚴畯咂咂嘴。

    徐岳轉頭看看嚴畯。“你擔心孫將軍會攻擊劉和?”

    嚴畯強笑了兩聲。他剛才看到了呂岱,呂岱負責迎賓,這個職務看起來不高,卻非心腹不可任。聽荀諶說,孫策與呂岱一見如故,當時就邀請他入幕。呂岱恪守本份,堅持回到盱眙交差,然后才趕回平輿。現在看來,呂岱已經成功的取得孫策信任,將來前途可期。

    劉和是東海世族,卻不能像孫策一樣用人,還讓呂岱走了。兩人的差距可見一斑。盱眙、廣陵又無險可守,如果孫策揮師東征,劉和根本不是對手。不管怎么說,劉和畢竟是他的故主,看著劉和被孫策擊敗,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

    “走吧,問問神仙去。”徐岳突然說道。

    嚴畯抬頭一看,見不遠處的曲廊上站著一個高大的人影,一身雪白長衣,須發飄飄,不是于吉又能是誰。嚴畯很奇怪,一邊加快腳步跟著徐岳向前走,一邊問道:“他怎么還不走?”

    徐岳一邊走一邊說道:“你覺得他是騙子?”

    嚴畯剛想說“難道不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從感情上說,他當然不愿意相信于吉是騙子。從事實而言,于吉看起來也不像騙子。他的傳說已經在青徐傳了那么久,別的不說,能活這么久,還有這么好的身體,總不能一點道行沒有。

    “可他剛剛……”

    “神仙家么,行走天下,虛虛實實,有幾個沒有意無意地的騙過人?”

    “這倒也是。”

    說話間,兩人趕到于吉面前。徐岳拱手行禮,輕聲笑道:“于公,在此賞月?孫將軍還有軍務要忙,要不你先隨我去飲兩杯,一起聊聊。”

    于吉若有若無地嗯了一聲,跟著徐岳向前走去,剛走了幾步,后面有腳步聲響起,越來越近。徐岳回頭一看,笑道:“看來我沒這榮幸了。”

    追來的是袁耀。袁耀趕到面前,先向徐岳、嚴畯打了招呼,又對于吉施了一個大禮。“于公,能否借一步說話。”

    于吉看了徐岳一眼,笑道:“君侯,徐公河和我一樣,都是修道之人,不問塵俗,你有什么話就直說吧,無須遮掩。”

    袁耀不好意思地向徐岳拱拱手。他是奉袁權之命追出來的,請于吉到軍謀處的水榭稍坐。至于為什么,袁權沒有說,他也沒來得及問。既然遇到了徐岳,也請他們一起。于吉聽了,也沒說什么,和徐岳、嚴畯一起去了。

    袁耀走在前面安排,于吉和徐岳走在后面。走了一會兒,徐岳忍不住說道:“于公,你剛才說我也是修道之人,是什么意思?”

    于吉撫著胡須,微微一笑。“你的業師是故太史令泰山蒙陰劉元卓(劉洪)吧?”

    “是的。”

    “太史令觀天象,精歷算,推演日月星辰,這是什么?”

    徐岳搖搖頭,不太明白于吉想說什么。走在前面的袁耀忽然停住腳步,轉身說道:“于公說的是伏羲仰觀天地以制易吧。”

    于吉點點頭,贊賞地看了袁耀一眼。“沒錯,伏羲制易,仰觀天地,內取諸身。仰觀天地是外求,內取諸身是外求。外求的是外道,內求的是內道,不管是外道還是內道,終究都是道。”

    徐岳恍然大悟,哈哈一笑,對袁耀說道:“沒想到君侯還有這樣的悟性,倒是讓我慚愧了。”

    袁耀有點不好意思。“我只是偶有所得,一時妄言罷了,哪有修道的天份。我也聽過幾次課,你的那些推演,我聽得糊涂,一知半解,實在沒有修道的天份,只能安心做一個普通人。”

    “有自知之明也是天賦。”于吉淡淡地說道:“很多人都沒有自知之明。”

    袁耀笑笑,向于吉拱手致謝,轉身入榭,吩咐了幾句,又出來引著于吉三人入內,將他們帶到樓上一間僻靜的所在。袁耀打開窗戶,一陣清風吹了進來,每個人都覺得精神一爽。放眼看去,百步外就是剛剛飲宴的水榭,燈火通明,隱約還能聽到笑聲,孫策等人應該談得正開心。

    于吉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公河,你還有族人在東萊嗎?”

    “當然有,我只是把家人帶到平輿來了,其余的族人幾乎都在東萊。”

    “如果可能的話,讓他們搬到平輿來吧。東萊……很快就要開戰了。”

    徐岳和嚴畯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他們剛剛還在想孫策會不會攻擊劉和呢,現在于吉卻說孫策會取青州,這聽起來可有些荒謬。他雖說是活神仙,可是他剛剛被孫策轟出來。

    于吉光滑的臉上泛起一絲慚愧,伸手一指正沿著曲廊向北走的張昭和楊修。“他們正在商量征討青州需要多少糧食,如何籌措。”

    徐岳走到窗邊,探頭一看至少還有二三十步的張楊二人,驚訝地看著于吉,忽然若有所悟。他抬起手,指了指于吉,欲言又止,忍不住笑出聲來。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神仙法術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新月初升時開席,月上柳梢時,孫策便和眾人確定了大致原則,接來的具體安排自有相關掾吏處理,毋須在酒席上詳談,大家把酒言歡,開懷暢飲,談笑風生,不免有人想到剛才的神仙于吉,開始還只是當作談資,后來漸漸便把他當作一個笑話,毫不留情的譏諷起來。

    即使是文化人,漢人的脾氣也遠比后世子孫直率,喜歡就夸,不喜歡就罵,一點情面也沒有。所謂忌諱,很多時候也是保留在書上,生活中往往顧及不全。在朝堂上連皇帝都懟,在這種場合懟一個假神仙自然更沒心理負擔。

    見男人越說越不堪,女人們不爽起來,尤其是陳夫人。于吉是她弟弟陳逸請來的,現在當眾丟臉,連帶著她臉上也無光。許虔被授南昌令,心里高興,多喝了兩杯,便有些得意忘形,惹得陳夫人大怒,當著眾人的面厲聲喝斥了許虔兩句,拂袖而去。

    袁權也不舒服,借著勸陳夫人的機會,帶著尹姁等人一起離席。她們走了,袁衡等人也不坐了,陸續離席。堂上只剩下成年男子,更加放肆。許虔借酒遮酒,也沒把剛才的插曲當回事,和大家一起高談闊論。

    孫策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慨。這些人不管是文是武,是世家還是寒門,總之都是世俗之人,哪里懂什么叫道。怪不得于吉不愿意搭理他們,看到神仙只知道求仙丹,想不勞而獲,豈配問道。

    孫策坐了一會,也找了個借口退了,留下呂岱作陪。呂岱辦事周到,既有原則又有靈活性,由他來接待這些人再合適不過。他留在這里,這些人反而不自在。他走了,他們才能喝得痛快。

    郭嘉也跟了出來,兩人下了樓,見一樓重開了一席,袁權陪著各位夫人們正閑聊,見孫策下樓,便趕了過來,指指不遠處的軍謀處水榭。

    “于神仙在三樓等著。”

    孫策很詫異。“你安排的?”

    “是我自作主張,若有不妥,還請將軍恕罪。”

    孫策輕笑一聲。袁權這個安排的確不妥——軍謀處豈是什么人都能接近的——但這并不是她的錯,她再聰明也想不到于吉的那些花招。“既然把神仙留下了,你怎么不過去請教?”

    “若他是真神仙,以后有的是機會,又何必急在一時。若他是假神仙,問也無益。”袁權目光流轉如波,抿嘴而笑。“我們又沒將軍這樣的慧眼,哪里知道真假。”

    孫策沒有再說什么,舉手和正在飲宴的各家夫人打了個招呼,與郭嘉一起向軍謀處走去。來到三樓,于吉等人正在閑談,案上擺著一些酒漿瓜果,雖不豐盛,卻也清新,倒是和于吉的身份相合。見孫策與郭嘉上樓,他們轉過身來,拱手致意。

    袁耀施了禮,準備告退。孫策拉住他,示意他一起聽聽。

    “于公,你決定了嗎?”

    于吉強作鎮定。“什么決定?”

    孫策皺皺眉。“我剛才說得夠明白了吧?要我再說一遍?”

    于吉正要說話,徐岳扯了扯他的袖子,低聲說道:“孫將軍日理萬機,沒時間說那些客套話。于公,那些虛應故事就省了吧,將軍是誠心問道之人,不比于凡俗。”

    于吉看看徐岳,又看看孫策,有點無奈。“好吧,我們省掉那些玄虛,說點真義。”

    孫策抬抬手。“說真義之前,能否請于公表示一點誠意?畢竟你有玄虛在前,我不知道能不能相信你。”

    于吉苦笑。“將軍要我怎么表示誠意?仙丹,還是點石成金?這些我都沒有。”

    “你剛才那酒是怎么回事?”

    于吉眨眨眼睛,盯著孫策看了一會兒。“那將軍能不能先告訴我,你為什么對我疑心這么重,一定要說我的法術是幻術?”

    孫策笑了。郭嘉也笑了,搖搖手中的羽扇。“于神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還沒到平輿,滿伯寧就把配合你的那個年輕人送到這兒來了,就是斷腿的那個,你應該有印象的。”

    于吉頓時鬧了個大紅臉。他猶豫了片刻,解開了外衣。孫策等人一看,忍不住相視而笑。

    于吉腰間纏滿了半透明的管子,看材料的光澤,應該是腸衣,里面幾乎空了,軟軟的掛在腰間,兩端延伸到手臂上。仔細看,里面還有一些殘酒。于吉走到案邊,端起一杯酒,用左手擋著,倒進了腕部的管子里,酒水沿著管子流下,纏在腰間的管了飽滿了一些。于吉垂下手臂,酒又流回杯中。

    孫策恍然大悟,怪不得于吉來者不拒,喝了上百杯卻沒有一絲醉意。原來一口都沒喝啊。漢人喝酒時會用左手袖子擋著臉,他就利用這個做掩護,把所有的酒都倒進管子,然后再表演了一回法術。

    孫策忍著笑,伸手相邀。“于公,現在你可以喝了,這酒還是不錯的。”

    于吉訕訕地點點頭,取下管子擱在一旁,又穿上外衣。袁耀斟了兩杯酒,一杯端給孫策,一杯端給于吉。兩人舉手示意,喝了一杯。孫策咂咂酒。他可沒有于吉那本事,今天喝得已經有點多。

    “我能再問一句嗎?你那和讀心術一般的法術又是怎么回事?”

    “那不是幻術。”于吉端著酒杯,收起笑容。“準確的說,是道術的運用。”

    孫策瞥了于吉一眼,神色不悅。“你如果還想故作玄虛,我可就不奉陪了。”

    于吉抬起手,示意孫策不要著急。“我是聽到的。”

    “聽到的?”

    “然。我蒙童入道,至今九十余年,依然耳聰目明,如果四周安靜,五步之內,即使是耳語也未必能瞞得過我。二三十歲之內正常說話,我能聽個七七八八,百步之內有人走動,都瞞不過我的耳朵。”

    孫策愕然,繞著于吉轉了兩圈,尤其是仔細觀察他那一對大耳朵。“你聽力……這么好?”

    “節欲保精,交接有道,腎氣充足,聽力自然好。將軍俗務纏身,不也一樣肺氣充足,金聲玉振嗎?”

    孫策下意識地和郭嘉交換了一個眼神。第一次聽郭嘉說他金聲玉振時,他一直不相信,現在又聽于吉這么說,他倒是有點信了。別的不說,于吉這聽力就很變態啊。他忍不住笑了一聲。

    “這么說,我也有修道的天賦?”

    “將軍有天賦,但是將軍俗務纏身,恐怕無法入山靜修。”于吉不自覺的恢復了神仙氣派。“我從海外歸來,就是希望將軍能以出世之心修入世之道,拯救亂世,解萬民于倒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黃巾力士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身為穿越客,孫策時常有點小得意,逗弄一下這個時代的精英,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除了一些后世的知識之外,并沒有什么優勢可言。即使不談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儒家經典,單純論智商,這個時代能碾壓他的人一大把,論政治斗爭權謀,能將他戲弄于股掌之上的人也比比皆是。

    即使是像于吉這樣被后世掃進歷史垃圾堆的神仙家,他也不敢掉以輕心。別的不說,一把年紀還步履如風,身體狀況不輸年輕小伙的有幾個?前世的他百歲老人見過不少,像于吉這么精神矍鑠的一個也沒有。

    面對未知固然不能輕信,保持一點敬畏心還是有必要的。酒宴上,他已經懷疑于吉身上有機關,可他還是沒敢當面指出,畢竟他對幻術不太在行,萬一于吉用的不是他以為的辦法,豈不是很丟臉。只是有那個假裝斷腿配合于吉表演的年輕人在手,他相信于吉是人不是神,才能步步緊逼,在心理上占據了上風。

    如果于吉真是神仙,根本不需要裝神弄鬼。

    見于吉自承百余歲,修道九十余年,又有著過人的耳力,他相信于吉是有誠意的,便請于吉入座,正式進行交流。說是交流,其實是他向于吉請教。在這方面,他了解的東西非常有限。

    “于公,什么是金聲玉振?”

    “金聲玉振是外相,是指人的聲音有金玉之質,歸其根基,是人的元氣充足,身體康健。依五行而論,腎為水,為先天之氣,先天之氣充足則身體強壯。水生木,木為肝,腎水潤肝則目明。金為肺,腎水反哺肺金則發聲宏亮,有金玉之音……”

    孫策聽郭嘉解釋過金聲玉振,但郭嘉是聽人說過,他本人對此研究不多,解釋也遠不如于吉這個修道之人說得清楚。以五行生克、臟腑學說為核心的中醫在后世已經沒落,時常被人斥為偽科學,但孫策并不這么想,是不是偽科學可能只是標準問題,但中醫能治病救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且不說西醫傳入之前,即便是西醫傳入之后,中醫一樣有生存空間,身體不舒服了找中醫調理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選擇,絕不會被人當作燒香拜佛一樣迷信,更不用說針灸、按摩這樣的醫療手段甚至得到了西方醫學界的認可。

    不能因為你解釋不了就稱之為偽科學,是不是偽科學要看療效。于吉的解釋是不是科學,孫策不敢判斷,至少覺得有點道理。

    “那達到金聲玉振難不難?”

    “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這既和天賦有關,也和修行方法有關。如果天賦好,修行方法得當,快的百日,慢的三年,基本就能成功。不過天賦好的人既少,得當的修行方法也難得,所以真正能邁過這一步的人百不足一。有很多人修道修了一輩子,也沒法邁過這道坎。”

    于吉看看孫策。“將軍天賦過人,修行方法也得當,但你的心思不在修道上,所以你只碰到了金聲玉振的門檻,此生能否登堂入室,尚未可知。”他撫著胡須,似笑非笑地打量著孫策。“如果我猜得不錯,將軍修的是房中術。房中術的確是修道妙法,但兇險也逾于他法,若道心不堅,常常會淪為下流末道。將軍當慎之。”

    孫策老臉發燙,強作鎮靜。“如果道心堅定,修行得法,能成仙嗎?”

    “能不能成仙,我不敢斷言,盡天年還是有可能的。”

    孫策笑了。天年說法不一,但大致上是指一百到一百二十歲之間。即使是在科學昌明的二十一世紀,能活這么久的也不多。“別說能盡天年,能像于公一樣百余歲還身體強壯,我就心滿意足了。”

    “將軍知足常樂,自然是好事。不過,天年只是修道成仙的基礎。”于吉收起笑容。“修出世道最要緊的就是時間,順則凡,逆則仙,一順一逆為一天年,共一百二十八歲。一百二十八歲依然精完氣足,才算是真正邁入道門,有成仙的希望。所以上古能成仙的人往往都是長壽之年,長壽未必能成仙,但成仙的都長壽。為何?非長壽,不足以觀天道也。即使是修入世道,若英年早逝,也無從談起。堯壽一百又一十七年,舜壽百年,他們能成圣人和長壽密不可分。”

    孫策將信將疑,但他聽得很入神。于吉說的這些理論對不對?他不敢斷言,畢竟他沒見過真正的仙人,于吉本人甚至還沒真正邁入道門,他本人也沒見過成仙的人。可是沒見過不代表就不存在,輕易的承認當然不對,輕易的否定也未必草率。

    而且于吉也沒有要求他修出世道,他希望他主修入世道,兼修出世道。兼修出世道能讓他身體強壯,活得更久,有足夠的時間修入世道。入世道最大的困難就是人亡政息,活得久是實現理想的基礎條件,于吉舉堯舜為例比較極端,但考諸信史,建立功業的天子大多長壽也是事實。

    說到這個目的的時候,于吉又舉了一個反面例子:張角。張角如果不是死得早,就算是皇甫嵩也未必能輕易打敗他。在皇甫嵩之前,他已經擊敗了盧植和董卓,如果不死,他一樣能擊敗皇甫嵩。

    孫策很驚訝。“張角真有道行?”

    “將軍麾下有黃巾將領,應該知道黃巾軍修房中術的人不在少數。”

    孫策點點頭。他知道黃巾軍男女雜處,因此被人譏為污穢,其實黃巾軍只是俗稱,他們的正式名稱是太平道,奉行的經典是《太平經》,修行的道法中就包括房中術。當然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修道是個幌子,貪男女之欲才是真相。

    “張角少年時奉道十余年,已經達到了金聲玉振的階段,他有九節杖,傳道時聲音宏亮,頗有蠱惑人心之能。此外,將軍聽說過黃巾力士嗎?”

    孫策一驚。他聽說過黃巾力士,但具體情況卻不清楚。

    “黃巾力士是張角傳道時陸續收的弟子,對張角忠心耿耿。這些人不僅身體強壯,武藝高強,而且經張角施用秘術,力大無窮,刀劍難傷。兩軍作戰時,張角常讓黃巾力士先破敵陣,再以大軍掩殺,戰無不勝。不過這些人只聽張角的,張角一死,他們就成了行尸走肉,很快就陣亡殆盡。沒了張角指揮,又沒有黃巾力士突陣,黃巾一敗再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孫策心中一動。“于公,你的意思是說,張角練就黃巾力士的秘術來自《太平經》?”

    “是的,不過這些都是旁門左道,并非真正的道法,有傷天道。我希望將軍不要用。”

    “這么說,于公有?”

    于吉點點頭。“如果將軍需要,我可以將《太平經》一百七十卷寫給你。煉制黃巾力士的秘術就在外篇中的拘校卷。”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太平經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黃巾軍敗,太平道遭到朝廷強力打壓,很快就消聲匿跡,隨后魏晉時的道教就成了天師道的天下,《太平經》也逐漸散失,一部分殘卷散落于《道藏》之中,后世有學者輯出校注,也分為一百七十卷,但學界公認,這些絕非原貌,能有原本的一半就不錯了。

    于吉說能將《太平經》一百七十卷寫出來,孫策的確有些驚訝。

    “大概有多少字?”

    “沒算過,大概五六十萬吧。”

    “你全記得?”

    于吉笑了。“將軍沒見過《太平經》,難辨真偽,不如我背一段《天下至道談圖釋》,如何?”

    孫策好奇心大起。他知道有人記憶力超群,號稱有照相式記憶,沒想到于吉也有這本事。他做了個手勢,請于吉開始表演。于吉也不客氣,清了清嗓子,開始背誦。

    《天下至道談圖釋》連原文加注釋大概有一萬多字,也不算特別多,于吉背得很輕松,沒一會兒就背了一大半。孫策沒和原本對,但他知道大致不差。看看郭嘉,郭嘉也點頭表示贊同。于吉的記憶力果然非同一般,背下《太平經》還是有可能的。

    孫策立刻讓人取來紙筆,請于吉先把黃巾力士的秘術寫下來。他覺得很好奇。于吉也不推辭,提筆就寫。于吉的書法不錯,自出一股出塵之氣。他一邊寫,孫策一邊看,看了一半,他便明白了所謂的黃巾力士秘術是怎么回事,于吉為什么說這秘術有傷天道,不建議他用。

    秘術包括兩部分:一是抗擊打訓練,一是丹藥。兩者相輔相成,被選為黃巾力士的人先服丹藥,然后讓人用棍棒擊打身體,由輕漸重,由少漸多,然后再用藥水清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身體結實,刀劍難入。上陣前,再服一種丹藥,便不覺痛楚,唯知奮勇向前。

    這不就是硬氣功么。

    在二十世紀末,硬氣功曾經風靡一時,后來被斥為騙術。說硬氣功是騙術倒也不冤枉,因為這其實和氣功沒什么關系,正常人只要肯吃苦,也能練得出來。但說硬氣功一點沒用,卻也不是事實。經過鍛煉,的確可以獲得超強的抗擊打能力,尤其是對刺殺有突出的防護能力,銀槍刺喉就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表演。

    只是表演就是表演,有一系的標準操作,如果不按那個套路來,就算練過硬氣功也不能刀槍不入,尤其是面對子彈的時候,更是一槍兩個眼兒。

    孫策知道這里面的訣竅,但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當他們看到刀劍無法傷害黃巾力士時,自然會產生畏懼心理,而黃巾力士也會如神附體,加上對張角的徹底服從和自身的武功,在戰場上的確能發揮出強大的戰斗力。受傷肯定還會受傷,否則就不會有陣亡損耗了,但打了勝仗,人們只知道黃巾力士戰無不勝,很少有人關心那些陣亡的。

    這樣的秘術不用也罷,投入太大,效果卻不怎么樣,真遇到強弩,硬氣功再好也不頂用。有這時間和精力,他寧愿用在增加虎衛、武衛兩營的訓練和裝備上。

    寫完秘術,見孫策一臉不以為然,于吉不僅不失望,反而松了一口氣。

    這時,呂岱過來匯報,賓客已經全部散了。孫策便請于吉回去繼續聊。他們回到水榭上,袁權安排了酒食,孫策等人入座,接著聽于吉講解《太平經》的道義。

    與孫策之前聽到的傳言略有不同,于吉口中的《太平經》是另外一個版本。不知道是原本的傳言有誤,還是于吉改變了主意,實話實說,他所說的《太平經》并非得于陽泉神水,而是一部很多人的匯編之作,于吉本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也不是憑空編寫此書,而是有所本,其中有一些是不見流傳的古籍。

    也就是說,《太平經》是一部《呂氏春秋》、《淮南子》式的集體創作。這里面既有政治理論,也有養生秘法,還有一些拘鬼禁邪的方術。因為是多人雜撰,所以文風不統一,見解也常有牴牾之處,但總體而言,這可以算得上這個時代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僅思想而論,《太平經》的學術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發揮,兼有一部分儒家思想,是一部儒道雜揉之作。這也很正常,漢代儒學大興,啟蒙的教材都是《論語》《孝經》一類,讀書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儒學底子。

    孫策最感興趣的還是養生術。對他來說,有于吉在面前,最有說服力的就是養生術。至于治國理論,一群出世修行的人懂什么治國啊,于吉那點裝神弄鬼的手段根本不夠看,張角也是破壞有余,建設不足,真把《太平經》當治國綱領,他會死得和張角一樣慘。

    養生術不一樣。于吉也修房中術,能百余歲還生龍活虎,這就是現成的榜樣啊。

    于吉也不著急,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孫策能夠注意養生,活得久一點。在他看來,孫策出身寒微,他的政策也對普通百姓有利,如果大漢崩潰,天下大亂,由孫策來統一天下自然要比袁紹統一天下更好。孫策重用徐岳等人,已經是在踐行道家的理論,只不過是身外求道,不是身內求道。

    他希望孫策內外兼修。

    于吉從束發修行,至今九十余年,的確有所成就,可是離成仙還有萬里之遙,除了為一些百姓治病之外,對更多人的苦難也沒什么解決之道。可以想見,身內求道不易,肉身成圣就算有可能也是鳳毛麟角。在此之前,身外求道能解決更多的問題。就拿治病救人來說,他一個人能救多少人?孫策建本草堂,培養醫匠,撰修醫書,研制藥物,能救千人萬人。

    “陰陽相合,內外相應,不宜有所偏頗。以公河為例,他以數術求天道自然不錯,可若他能兼修道法,即使不入山面壁,只是吐納坐忘,也能神滿氣足,不需要借助藥丸入睡。老子有言,吾有大患,及吾有身。既然身不可去,便當修身。修身亦宜內外兼顧,吐納導引為外,澄心靜志為內。若道心堅定,再輔以房中、丹餌等道法,天年可期,于身外求道也是有益的。”

    孫策頻頻點頭。內外兼修是養生的基本原則,東西方都不例外,只是輕重不同。東方偏內,注重修身養性,西方偏外,強調健身。后來東西方漸漸融合,東方人也開始長跑、健身,西方人也開始學習東方的冥想、瑜珈,其實是殊途同歸,從不同方向走向內外兼修。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活久見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想用于吉,但他不能像養著徐岳一樣養著于吉。于吉修的是出世道,他需要安靜,如果留在平輿,隔三岔五的有人打擾,反而會妨礙他修行。再者,于吉的修行方法也很難推廣,再出一個徐岳不難,再出一個于吉卻很難。

    不是于吉的修行方法復雜——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而是難堅持。導引、吐納、冥想、靜坐,一天兩天并不難,一年兩年也能堅持,幾十年如一日,這卻沒幾個人能做到。就和九交不泄一樣,理論上可以做到,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屈指可數。

    于吉自己也說,他見過的神仙家數不勝數,真有道行的卻不過三五人,像他這樣能年逾百歲還耳聰目明,身輕如燕,有望達到天年,一窺成仙之門的人只有他一個。

    孫策突然想起一個人。“你見過天師道第一代天師張陵嗎?”

    “見過。他與普通道士有點區別,他受天竺佛法影響,存想為主,一心想參悟老子五千言,不太注意法術。后來娶妻生子,到青城山修行,就再也沒遇到過。”于吉想起舊事,有點感慨。“他的夫人雍氏悟性極高,但為人強勢,又是容成一派,陽弱陰強,恐怕難窺道門,成不了大器。”

    孫策噗哧一聲笑了。人家不成大器?你們太平道才不成大器呢。別看張角搞出這么大動靜,你于神仙又活得挺長的,都不過是曇花一現,道教后來是天師道的天下。不過于吉有一點說得有理,現在的天師道是比較純粹,張魯在漢中搞的那一套除了燒符念咒,搞點心理療法之外,基本不涉及到其他的法術,有點像原教旨主義,和佛教也有點像。后來的天師道應該是接收了太平道的思想,才派生出那么多的花樣。

    “系師夫人盧氏,你熟悉嗎?”

    “那小姑娘啊,有三十多年沒見了,最后一次見她還是張衡成親的時候……”

    “等等。”孫策忽然覺得不對。“盧夫人是三十多年前成親?她成親的時候多大?”

    “十八。”

    “那她現在五十歲左右?”

    于吉想了想。“應該是。她是雍氏弟子,也是容成一派,兼修房中,有駐容之術。她生子比較晚,成親后近十年才生子,長子叫張魯,現在應該不超過三十歲,很可能二十出頭。”

    “那是張陵年長,還是你年長?”

    于吉瞅瞅孫策,撫了撫胡須。“當然是我年長。張陵如果還活著,現在應該不到九十歲。”

    孫策暗自罵了一句。果然還是活得久比較重要。太平道作死,讓天師道成了道門正統。天師一系往自家臉上貼金,說張道陵是東漢初年生人,卒于東漢后半葉,活到一百多歲,只是這些話都是天師道自己說的,有歷史依據的只是張魯的生活時間。以張魯的年齡來看,于吉的說法更接近事實。

    “行了,天色不早了,閑話不多說,免得影響于公你修行。你先在平輿住一段時間,寫下《太平經》,然后我們再商量怎么安排。”孫策撓撓頭,笑道:“我是凡夫俗子,還真不知道怎么安排你這位活神仙,你給我點時間考慮。”

    于吉說道:“你不用安排,我先與公河住在一起,也方便互參。寫完《太平經》后,我想去南陽本草堂看看。修道先修身,與醫道最接近,最近這些年疫病不斷,聽說南陽本草堂有一些胡醫,我想和他們交流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有效的辦法。”

    孫策答應了。養生和中醫不分家,中醫本來就注重治未病,于吉的推拿、針炙也都是真功夫,這和他長年修道,對身體內的氣脈感覺清晰有關。如果能與張仲景合作,說不定能為中醫打開一條新路。

    送走于吉和徐岳,孫策和郭嘉沿著曲廊緩緩而行。與于吉一席談,孫策感觸很多,意猶未盡。抬頭看看已到中天的明月,再看看水中的明月,孫策有一種如夢似幻的錯覺。

    “奉孝,你覺得于吉此人如何?”

    郭嘉搖著羽扇,歪著頭,瞅瞅孫策。“將軍想修仙了?”

    孫策哈哈一笑。雖然于吉說他有天賦,又確認了所謂的金聲玉振,但他還不至于相信修仙之說。如果要他來解釋金聲玉振,他寧愿相信丹田發聲和顱腔共鳴。就他所知,很多專業的演藝界人士的聲音都非常有質感,就是丹田發聲和顱腔共鳴的結果。

    他感興趣的身內求道。于吉說身內求道來自于伏羲的近觀諸身,這是中醫一脈相承的觀念,也是黃老道的基本思想,本不足為奇,但他想到了一個與他的理想切切相關的問題,就是著名的李約瑟之問,現代科學為什么沒有出現在中國。

    后世追尋現代科學的源頭,常常會把根源追到古希臘,認為華夏文明沒有孕育出現代科學,是因為華夏文明沒有古希臘的理性哲學。實際上,古希臘人的理性哲學與現代科學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古希臘人并不奢望改變客觀世界,他們只是認識客觀世界。與其說古希臘理性哲學與現代科學相近,不如說與中國道家的天人合一相近。

    古希臘有位哲人說過一句名言:人啊,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與道家的身內求道何其雷同?

    孫策對哲學一知半解,但他覺得于吉所持的思想與古希臘人的思想有相似之處。若果真如此,那于吉的到來就是一個好消息,也許能幫他在思想上厘清一些問題,有所建樹。于吉是活神仙,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世族,影響力都比他強很多。由他來傳道,可以減輕他推行新政的壓力。

    “你不想?”孫策反問郭嘉道:“你以前尋仙訪道,現在活神仙到了眼前,你倒沒興趣了?”

    郭嘉苦笑道:“是啊,成仙這么難,我就不指望了。”他頓了頓,又說道:“清心寡欲幾十年才能成仙,那成仙又有什么意義?還不如率性而為,建一番功業,娶幾個美妾,痛飲美酒,盡享塵世榮華,如果有機會,再著一部書,留下些許薄名,此生無憾。”

    孫策忍不住放聲大笑。他拍拍郭嘉的肩膀,很是感慨。漢人果然還是比較務實,尋仙訪道可不是為了清心寡欲,而是為了長生,為了享受更多。如果不能享受人生,長生不求也罷。

    “只要你家鐘夫人不反對,娶幾個美妾沒問題。美酒不行,至少天下太平之前不行。”

    郭嘉拍拍自己胸口。“將軍,我現在身體很好,少喝一點沒問題。”

    “還不夠好。”孫策笑笑。“等你能金聲玉振再說。”
首頁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