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干得好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臨潁。

    董襲坐在城頭,看著不遠處絲帶般的潁水和水對岸來回奔馳的騎士,歪了歪嘴角,收回不屑的眼神,擠出一臉笑容,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溫和些,轉頭看向一旁的臨潁令淳于重。

    因為讀書少,不擅長和讀書人打交道,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更好的機會落入全柔手中,要說不郁悶,那是騙人的。不過郁悶歸郁悶,接受了命令,還要以完成任務為先。對面的麹義是河北第一名將,兵力雄厚,麾下還有五千來去如風的胡騎,董襲不敢掉以輕心。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失去了鎮守陽翟的機會固然可惜,得到了和麹義面對面的機會也是一個不錯的補償。黃琬不過是個迂腐書生,打敗他也不足為傲,只有與麹義這樣的名將對陣并擊敗他,那才是真本事。

    雖然孫策嚴令只能守城,不能出擊,董襲心里還是充滿了期待。臨潁造近昆陽,麹義如果進軍,有可能會先取臨潁,一場攻城戰是避免不了的。

    臨潁是縣城,又不是交通要道的關塞,防備設施一般,連護城河都有點敷衍了事。又正值收麥季節,周邊的百姓都出去收麥,想征發徭役也找不到人,更何況淳于重又是個讀書人,董襲還沒開口,就被他一句不可耽誤農時懟了回來。雖然吃了癟,董襲很惱火,可是為了能完成任務,他還是強顏歡笑,絞盡腦汁地和淳于重套近乎。

    “明廷任臨潁令幾年了?”

    淳于重冷著臉。“兩年又三月。”

    董襲耐著性子,笑得更加燦爛,只是長相太兇惡,看起來有點像不懷好意。“哦,兩年多,時間也不短啦。臨潁百姓這幾年生活得怎么樣?能吃得飽嗎?夏天快到了,有沒有準備好單衣?”

    淳于重神情有些凝重,長吁短嘆。“這幾年雖然苦,總算安定,龐府君愛民,日子也一天天的好起來。只是這大戰一起,別說單衣了,能保住命就不錯。能將麥子收回來,還能熬過這個夏天,種稻卻肯定要受影響,秋天收成不好,冬天可怎么過啊。”

    董襲撫著胡須,抬頭看了一眼藍天,咬咬牙。“我倒有個辦法,不知明廷意下如何?”

    淳于重斜睨了董襲一眼,不以為然。董襲被他看得惱火,手癢癢的,恨不得一巴掌把這書生扇到城下去。他忍了又忍,安慰自己還是以任務為重,不能打敗仗,丟了江東子弟兵的臉,被全柔笑話。

    “據我所知,潁川這幾年戶口損失不小,臨潁現在有多少戶口?有五千戶嗎?”

    淳于重新打量了董襲一眼。“去年上計時的數據是四千一百又七戶,兩萬又七百三十五口。”

    “兩萬多人,一個月要三萬石米?”

    “倒也用不了那么多。”淳于重轉過身,臉色鄭重起來。他看得出來,董襲不像是開玩笑,他是真的想解決問題。“臨潁周邊水陂邊,就算不種稻,種些茨實、蓮藕也能對付一些,再捕些魚、撈些蝦補充,就算是青壯,一個月有一石米便也能活。實在不夠,六七斗也能應付了。”

    “那好,我們就按一個月兩萬石算,如果耽誤了收麥種稻,補你半年,十二萬石米,夠不夠?”

    淳于重掐著手指盤算了一下。“差不多了。”他隨即又問:“將軍,你能做主嗎?”

    董襲笑了。“這個不用你擔心,我給你立字據。到時候如果將軍不批,我自己掏錢買米賠給你。”

    “這可不是小數目……”

    “的確不是小數目,可是明廷也要知道,如果臨潁失守,讓麹義毀了屯田的收成,那就不是十二萬石米的事了,是一百二十萬石。”見淳于重語氣松動,董襲暗喜,趁熱打鐵。“明廷學識淵博,胸懷天下,應該比我們這些武夫看得更遠。臨潁的百姓是人,我們身后的潁陰、許縣百姓也是人,你說對吧?”

    淳于重仔細想了想,接受了董襲的建議,征發一部分民伕協助董襲守城,清理護城河,建造守城器械。不過他還是要求董襲先向孫策匯報,最好能得到孫策的承諾。畢竟十二萬石不是小數目,如果孫策不同意,董襲也許能拿出來,但肯定壓力很大。

    董襲同意了。他以自己不擅文辭為理由,請淳于重代筆,寫了一封報告。淳于重寫好后,他又是夸淳于瓊文章寫得好,又是夸淳于重書法棒,接著又夸潁川人杰地靈,奇才輩出。淳于重雖然啼笑皆非,卻還是抵擋不住董襲的熱情,同意在得到孫策的批復之前先發布命令,調集人手。

    董襲大喜,在報告上加蓋自己的官印,派人用快馬送往潁陰。看著淳于重匆匆下城,帶著掾吏們去征發民伕,他才松了一口氣,夸張的抹了抹汗。

    “跟這些書生打交道真麻煩,嘴都說破了,我現在算是體諒到將軍的不易了。”

    一旁的親衛笑了起來。“那當然了。這淳于縣令還算是講理的,至少比陳君那小子強太多了。”

    想起陳群,董襲拍拍后腦勺,也很無語。

    孫策的回復很快。僅僅隔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董襲就收到了批復。孫策不僅同意了董襲答應淳于重的條件,還要將這個辦法推廣到潁陽、陽翟,只要能守住城,哪怕是顆粒無收,百姓都不用擔心沒飯吃,由屯田的收成來兜底。如果還不夠,還可以從汝南調運。總之一句話,絕不會讓一個百姓挨餓。

    在命令之外,孫策還給董襲帶了一句話,只有三個字:干得好!聽到這三個字,董襲樂開了花,所有的委屈和郁悶都不翼而飛,渾身充滿了干勁。

    有了孫策的承諾,淳于重徹底放了心。他沒見過孫策,但他對孫策有信心。去年豫州大疫,孫策為救百姓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深得人心。他親自出面向百姓宣布孫策的命令,希望所有人能和董襲并肩作戰,守住臨潁,守住潁川。

    淳于重官聲不錯,再加上孫策的承諾,臨潁百姓很快就響應號召,組織起來夜以繼日,協助董襲加固城防,清理護城河,收集所有的船只,監視麹義的斥候、細作。五天后,當荀衍帶著一萬大軍趕到潁水以西的時候,臨潁的城防已經初肯規模,至少看起來像那么回事。而那些沒來得及收割的麥子則被燒得精光,田野里倒處都是灰燼,濃煙滾滾,薰得人睜不開眼睛。

    面對此情此景,荀衍措手不及。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知易行難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作為潁川名士,荀衍對淳于重并不陌生,對臨潁城也不陌生。淳于重是有點迂腐的書生,恪守圣人教誨,施仁政,行教化,要勸降他很難,要打敗他卻很容易。而臨潁城又是一個談不上任何戰略地位的普通縣城,根本沒什么城防可言。論防守效能,城墻可能還不如城外的潁水有用。

    正因為知道臨潁無險可守,荀衍才將這個機會爭取過來,打算將攻克臨潁作為自己的第一戰。他有自知之明,學問再好也敵不過一支箭矢,他也許可以做一個優秀的謀士,卻不是一個有經驗的將領。不經歷幾場真正的戰事,他讀過的兵法再多也沒用。

    潁陽正當襄城,背后就是潁陰,孫策安排了重兵,派魯肅守城。荀衍聽荀諶說過魯肅的名字——在劉和調離徐州之前,率部準備進攻他的就是魯肅。這樣的對手當然要交給主將麹義對付,他選董襲就行了。董襲據說也很勇猛,但沒有獨當一面的經歷,是個粗勇武夫。

    粗勇武夫遇到迂腐書生會怎么樣?這樣的事情荀衍見得很多,所以他怎么想,也沒想到淳于重會協助董襲修城墻。考慮到董襲是江東人,又驍勇善戰,他一直在籌劃如何防備董襲踹營,所以走得非常小心。這一路走來,董襲沒來踹營,他還有點慶幸自己謹慎,沒給董襲機會,現在才知道董襲根本沒時間踹營,他一直在加固城防。

    荀衍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也第一次體會到了戰場上敵我之間互相算計的煎熬。做謀士出出主意和將萬余將士的生死存亡扛在一個人的肩上根本不是一回事。

    面對潁水對岸的臨潁城和城外沿河監視的斥候,荀衍很頭疼。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繞過臨潁,直撲許縣;要么強攻臨潁。這兩條路都不好走,繞過臨潁,等于將自己的后背暴露給敵人。強攻臨潁,他的兵力又遠遠不夠。

    即使臨潁沒有經過修繕,以一萬余人攻四千人守的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考慮到董襲所領的都是精銳,而他所領的不過是一些剛剛集結起來的各家部曲,雙方的戰力差距并沒有兵力差距那么明顯,他就更沒有強攻的信心了。

    如果早幾天來就好了。荀衍懊悔不迭。戰機如靈感,稍縱即逝,在木陂的那幾天的確很開心,現在卻要為此付出代價。

    可是話又說回來,誰能想以董襲這匹夫會不進攻,一心一意的守城呢。

    荀衍左思右想,命人在潁水西立營,同時將消息送往麹義大營。

    ——

    潁陽,潁水西。

    麹義勒住坐騎,手搭涼棚,看著遠處的潁陽城。

    他率部趕到潁陽時,魯肅已經在潁陽半個月,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就等著麹義來攻。麹義派人挑戰,魯肅不理,挑戰的勇士劃著小船,渡過潁水,都快摸到城墻根了,魯肅也沒反應,連箭都不射一支,擺明了就是不想理你,有本事你就攻城試試。

    麹義很驚訝。他聽說魯肅很年輕,又是游俠出身,有一身好武功,曾在蒲姑陂大破劉和的戰陣,以為魯肅會比較沖動,看到這一幕,他意識到魯肅比他想象的要能忍。

    難怪孫策會讓魯肅來守潁陽城,這是一個很難纏的對手。

    麹義也不敢輕易攻城。兩萬步卒攻四千步卒守的城,即使勝也是慘勝。他承受不起這么大的損失。這些人馬都是他立身之本,只能勝,不能敗,而且不能損失太大。

    麹義揮揮手,下令挑戰的勇士回來。既然無法激怒魯肅,再喊也沒用,浪費體力。

    收到命令,挑戰的勇士罵罵咧咧的回到潁水般,登上小船,操起漿,準備返回西岸。這時,一直很安靜的城頭傳來一聲斷喝。

    “嘿!”

    勇士轉頭,見城頭站著一人,左手持弓,右手夾著一枝羽箭,站在城垛上,身后一桿大旗,獵獵作響。看他身上的甲胄,應該是一個身份不低的將領,至少是中郎將。再看他身后的大旗,此人很可能就是守將魯肅。

    意識到這一點,勇士連忙放下槳,舉起大盾。他聽說魯肅開得硬弓,不敢大意。剛才到城下挑戰,他故意沒舉盾牌對示輕蔑,此刻情急之下,忘了掩飾,本能地將自己藏得嚴嚴實實。

    城頭的魯肅不屑地笑了一聲,搭上一枝箭,舉起弓,開弓放箭。

    弓弦一震,“嗖”的一聲,羽箭離弦,瞬間飛越五十余步,一箭正中盾牌。“呯!”蒙在盾牌上的生牛皮裂開,木質的盾體爆開一個大洞,木屑飛舞,扎進了勇士的面皮,但他卻來不及呼痛,鋒利的箭矢射中他的眼睛,直至箭桿。

    勇士翻身落水,激起一陣水花。

    城頭的將士爆發出一陣轟笑,隨即七嘴八舌的謾罵些起來,污言穢語,不絕于耳。

    潁水西岸正等著接應的將士愣住了,片刻之間,他們反應過來,掉頭就跑,狼狽不堪,剛剛罵陣時的囂張不翼而飛。

    城頭的笑聲更響。

    麹義放下了手,臉色鐵青。“豈有此理。這些關東鼠子,實在可惡。”

    麹義一怒之下,用涼州話罵了一句。話出了口,發現一旁的掾吏面面相覷,這才意識到自己這話罵得不妥。正自尷尬,有騎士奔到面前,送來了荀衍的消息。聽到荀衍的名字,麹義的眼角不自覺的抽了抽,伸手接過軍報,查驗了完整性后,伸手抖開,看完之后,他的怒氣漸漸散去,眼神卻變得更加凝重。

    對荀衍的受挫,麹義一點也不意外。他同意荀衍獨領一部,又將集結起來的潁川世家部曲全部交給荀衍,就是知道事情不會像荀衍想象的那么順利。這些讀書人也許見多識廣,也許博通古今,但通曉兵法和能帶兵是兩回事,知道易,行道難,天下事從來就不是書上寫的那么簡單。

    可是他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孫策根本沒想和他決戰,孫策就是要將他攔在潁水以西,為許縣一帶的屯田收割爭取時間。潁川這些年人口損失很多,賦稅銳減,真正能大量產出糧食的只有許縣一帶的屯田。只要守住屯田,孫策的收獲比潁川其他地方的總和還要多。

    除非他能放開手腳,將百姓家里的糧食全部搶走。可是那樣一來,潁川人要恨死他,不用孫策對付他,袁紹身邊的郭圖等人就會與他勢不兩立。

    麹義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召黃琬前來助陣。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左右逢源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作為軍司馬,沮鵠謹慎地提醒麹義,召黃琬助陣名義上不合理,戰術上有風險。

    黃琬是太尉,是主公的舊友至交,又是江夏世家出身的名士,就連主公邀他出戰都要客客氣氣,你召他來?他不罵你麹家先祖就算客氣的了。你剛剛和潁川韓氏和解,此時不宜再惹是非,否則將來一旦有人在主公面前進讒言,你無法自解。

    其實,黃琬守著通往洛陽的大道,堵著黃忠進入潁川的大門。孫策已經派全柔奔赴陽翟,有截斷我軍唯一退路的可能,黃琬就是最后一道保障。這時候調他來,我們有可能被堵在潁川,真正成為一只孤軍。主公在圍浚儀,不可能分兵接應,就算他愿意接應,也要通過長社、鄢陵防線,絕非易事。

    麹義一手揪著短須,一手挽著馬韁,身體隨戰馬的步伐上下起伏,心情也跟著起伏不定。激憤之后,他意識到沮鵠說得有理,這不僅僅是一場戰事,這更是幾個派系勾心斗角,互相算計。

    而他不屬于任何一個派系。他既不是冀州系,也不是汝潁系,他是涼州人,一個關東人看不起的涼州人。別說太尉黃琬,就連袁紹麾下的名士也看不起他,只不過懾于他的戰功,沒人會擺在臉上而已。等他打了敗仗,實力受損,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想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荀衍不就雄心勃勃的想統兵么。

    “那該怎么辦?”麹義吁了一口氣,心里說不出的沮喪。

    “讓。”

    “讓?”

    “讓出指揮權,請黃公來主持大局。”沮鵠瞟瞟四周。低聲說道:“黃公曾任豫州牧,與潁川世家的關系極好,又與主公交情深厚。由他出現指揮戰事,不僅潁川世家會支持他,勝算大增,萬一敗了,主公也不會責備他。”

    麹義眉梢一挑,眼神有些不善。沮鵠這是讓他放棄兵權的意思嗎?

    沮鵠輕嘆一聲:“將軍,荀將軍有萬人,獨領一部,匈奴人桀驁不馴,將軍已經無法掌控全局,與其勉為其難,何不急流勇退,先求自保?黃公有屯田兵數萬,何必奪將軍之兵。將軍是河北第一名將,不知多少人等著將軍受挫,此時奉黃公為主,也是避嫌分謗之策。黃公若有功,豈能不念將軍之德?他若為將軍進一言,將軍在關東揚名,指日可待。”

    麹義眼珠轉了轉,心中恍然,神色慢慢放松下來。沮鵠所言不錯,這的確是一個兩全齊美的好辦法。如果能因此和黃琬拉上關系,以后還有誰敢說他是西涼蠻夷?

    “伯志,你親自走一趟吧?”麹義說道:“除了你,我身邊的人恐怕沒有一個能入黃大名士的青眼。”

    沮鵠正中下懷。“愿為將軍效勞。”

    ——

    黃琬負手立于阡陌之間,看著正在收麥的將士,臉色陰沉得要滴水。

    沮鵠拱著手站在一旁,低著頭,屏氣息聲,態度恭謹,甚至有一些謙卑。正是這些謙卑,讓原本很生氣的黃琬沒有責罵他。黃琬惱火的是麹義和荀衍,對沮鵠這樣一個年輕人橫加指責沒有意義,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沮鵠的父親沮授不快。

    黃琬和沮授有過一面之緣,對那位河北名士非常欣賞。愛屋及烏,他對沮鵠也有一絲愛護之意,尤其是他知道沮鵠不久前在幽州作戰時曾經被俘受辱。

    “伯志,對當前的局勢,你有何看法?”

    沮鵠沉默片刻。“小子愚昧,不敢妄言。”

    黃琬擺擺手,一個從停在路邊的馬車上取下幾席,擺設好,又放在一壺水,兩只陶杯。黃琬邀沮鵠入座,沮鵠推辭不過,只好在黃琬對面坐下,主動提起陶壺,倒了一杯水,雙手送到黃琬面前。黃琬點點頭,心疼地看著沮鵠,又有點埋怨沮授。他就不應該讓沮鵠從軍,尤其不應該讓他跟著麹義,哪怕是送到洛陽來也好啊,難道我會虧待他的兒子?

    “這兒沒有外人,你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黃琬說道:“你父親是河北名士,見識卓絕,你又隨軍征戰這么久,總該有一些想法吧。”

    沮鵠沉吟片刻,給自己倒了一杯,雙手端起。“長者有問,小子不敢辭,不揣妄陋,還請黃公指教。”

    黃琬笑笑,用眼神鼓勵沮鵠直言無妨。沮鵠心中一暖,緊張的情緒安定了不少。他呷了一口水,潤潤嘴唇,分析起當前形勢。

    正如黃琬所說,沮鵠有一個見識不凡的父親。即使是在戰時,他也隔三岔五的讓信使捎上一封家書,與沮授保持聯系,探討當前形勢,再加上跟著麹義身邊,隨時可以接觸到最新的消息,他對整個形勢有著清晰的了解。

    “幽州未定,黑山未平,青州戰事又不利。是以此戰宜速勝,不宜持久,久必生變。浚儀堅固難下,欲破此局,唯有從潁川著手。孫策不去浚儀,卻率主力馳援潁川,正是為此。”

    黃琬喝著水,不動聲色,既不點頭,也不搖頭。

    沮鵠接著說道:“潁川是豫州門戶,與洛陽近在咫尺。孫策有潁川,則可聯通荊豫,隨時可以合兩州之兵,進入洛陽。黃公有潁川,則能隔斷荊豫,直抵汝南。豫州不安,孫策不能北顧,浚儀孤城必克。黃公曾任豫州牧,深得豫州士庶之心。荀將軍潁川名士,足智多謀。麹將軍百戰名將,驍勇善戰。有此二人襄助,黃琬破孫策正在此時。若錯過……”

    沮鵠停了下來,靜靜地看著眼前的水杯。黃琬見他不說了,笑罵道:“若錯過又如何?年紀不大,習氣不少,賣什么關子。”

    沮鵠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聲,欠身致意。“對主公而言,若錯過此機,一旦青州落入沈友、太史慈之手,孫策直接威脅冀州,主公將不得不放棄浚儀,數年內可能都無法再渡河一戰。對黃公而言,若錯過此機,朝廷一道詔書至,黃公恐怕只能解甲,或在長安隱居,或在江夏養老,再無掌兵之時。”

    黃琬眉梢一顫,端著水杯的手抖了一下,幾滴水潑了出來,落在胸襟前。他沉默了片刻,一聲輕嘆。“我本想將你留在身邊,現在看來,也許還是讓你留在麹義身邊更妥當。伯志,依你之見,如何才能擊破孫策,奪取潁川?”

    “先取潁陽,再取潁陰,逼孫策決戰。屯田在后,除非孫策燒麥而走,否則他只能背水一戰。”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進補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潁陰,高陽里。

    荀悅揮著袖子在堂上來回急走,大聲疾呼,聲色俱厲,唾沫橫飛。仲長統撇著嘴,歪著頭,不屑一顧,每當荀悅停頓的時候,他的嘴角就會動一下,迫不及待的想反駁荀悅的論點。

    孫策抱膝而坐,看著仲長統和荀悅辯論,不時的回頭和諸葛亮、陸議嘀咕兩句。潁陰令高深坐在一旁,神情恭敬,眉眼間卻掩飾不住的得意,仔細看,還有一點興災樂禍。

    這兩天麥收即將結束,前方又沒有戰事發生,孫策忙里偷閑,來拜訪荀悅。荀悅是荀家的讀書種子,后來做過漢獻帝的伴讀,寫過一部《漢紀》,算是荀家保皇派的代表。不過孫策主動來拜訪荀悅,卻是因為荀悅的另外一重身份:荀悅是漢末政治學者的代表之一,他的學術不僅僅是儒家經典,更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思,代表著儒家學者中的理性成份。

    仲長統也是其中之一。

    荀悅年近五十,從兒時開始讀書為學,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再加上潁川荀氏的出身,算得上成名學者。仲長統還年輕,才十六歲,可是面對荀悅,他毫不畏懼,有理有據,逐一反駁。

    孫策開始還聽得懂,后來兩人越說越復雜,引經據典,尤其是各家注釋,他就懵了。他讀過一些《左傳》,但局限于理解歷史事件和主要觀點,對各家注解之間的細微差別,他一竊不通,聽得云里霧里。陸議聽得津津有味,他家學淵源,這些年也一直沒有閑著,還經常去平輿向張昭、程秉等人請教,沒什么障礙。諸葛亮也聽得懂,但他似乎沒什么興趣。

    聽到外面有馬蹄聲和腳步聲,諸葛亮主動起身走了出去。過了一會兒,他拿著一封軍報走到過來,附在孫策耳邊說道:“將軍,魯將軍的消息。”

    孫策不敢怠慢,向荀悅點頭致意。荀悅正說得興奮,也沒在意,揮揮手示意孫策自便。孫策起身告辭,快步出了中庭。郭武、劉虎正在前院坐著,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看到孫策出來,他們連忙站起。孫策坐在欄桿上,拆開軍報瀏覽起來。

    原本在魯陽與黃忠對峙的黃琬正率領主力趕往潁陽,荀衍也放棄了臨潁,三軍可能會在潁陽會師,總兵力估計在六萬上下。但魯肅并沒有求援,他只是匯報了對方的動向。

    孫策卻不敢怠慢。潁陽畢竟是縣城,城墻不夠高大堅固,城防設施也不夠完備,麹義、黃琬甚至不需要大城攻城器械,僅用最原始的蟻附戰術就可以強行登城。有十幾倍的兵力優勢,就算魯肅對擋得住,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別的不說,攻城時雙方的箭陣密度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足以彌補質量上的相對劣勢。

    “走,回大營。”

    ——

    郭嘉圍著沙盤模型來回轉著圈,幾個軍謀散在一旁,輕聲議論著。見孫策快步走進來,他們紛紛閉上了嘴巴,挺起了胸膛。

    “奉孝,還有什么消息?”

    “消息不多,而且很不及時。”郭嘉搖搖頭,咂了咂嘴,有點郁悶。因為雙方騎兵的數量懸殊,斥候的傷亡率居高不下,導致消息的完整性大受影響,他們收到的都是零星的消息,空白處很多,只能靠猜,滯后性也很嚴重。雖然潁水以東的消息還好說,潁水以西的消息至少要滯后一天。沒有及時收到黃琬移師的消息,原因正在于此。

    “魯肅會被包圍嗎?”

    “被包圍是必然的,關鍵是他能守住幾天,會不會被圍殲。”郭嘉揉揉眉心,看起來有點苦惱。“麹義這是想逼將軍增援,要和將軍決戰啊。”

    孫策也這么想。兵力懸殊,騎兵不足,這都是明擺的。他想以守伐攻,以放棄潁水以西為代價,將麹義、荀衍擋住,為屯田收麥爭取時間,必要的情況下不惜燒掉已經成熟的麥子。這是他的想法,但麹義、荀衍不會跟著他的希望走,一旦發現分兵攻城不切實際,他們干脆集中兵力,中路突破,逼他決戰。

    優勢在對手那里,主動權也就在對手那里,這就是現實。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一點還手之力,只能躺下來任人蹂躪。論數量,他的確沒什么優勢,可是論質量,他卻有足夠的優勢。對方能打的只有一個麹義,他手下能打的卻有四五個,魯肅、董襲都是堪和麹義一戰的狠人,更何況還有一個正當壯年的黃忠在麹義身后。

    可惜現在消息不暢,不知道黃忠現在在什么位置。不過以他對黃忠的了解,只要有機會,黃忠一定不會放過。能在混亂的戰場上斬對方大將首級的,有幾個不是捕捉戰機的高手。

    孫策心中一動,走到沙盤前,一手抱在胸前,一手摩挲著下巴上的短須。這些天沒太忙,連修面的時間都沒有,胡須有點長了。

    “把雙方可能的形勢擺出來。”

    “喏。”一個軍謀應了一聲,將代表各部的兵俑擺到位置。這樣一來,雙方形勢就非常直觀了。中間是駐守潁陽的魯肅,四周圍著麹義、黃琬、荀衍,再往外,孫策本人在東,董襲在南,全柔在北,黃忠在西,從四面將麹義三人圍住。

    “這是瓫中捉鱉之勢啊。”孫策笑道:“秋天還沒到就要進補,是不是太急了點?”

    軍謀們忍俊不禁,轟堂大笑,原本有些壓抑的氣氛變得輕松起來。從形勢上看,如果不考慮雙方的兵力差距,這的確是一個對己方更有利的局面。

    陳群咳嗽了一聲,不緊不慢地說道:“是啊,好大一只鱉,如果能抓住是夠補一補的。只是要小心,被它咬住可是要丟一塊肉的。”他指了指被圍在中央的魯肅部。“首先要丟的就是充當誘餌的這塊肉。”

    郭嘉笑了笑,同樣用不緊不慢的語氣說道:“長文,你看錯了。這不是一塊肉,這是一塊骨頭,而且是一塊硬骨頭。麹義想咬這塊骨頭,還要看他的牙口夠不夠好。”

    陳群哼了一聲,不以為然。

    郭嘉也不理他,來回走了兩步,手指在沙盤案邊輕輕叩擊著,眼珠轉來轉去,思索半晌,突然說道:“將軍,春田夏苗,秋蒐冬狩,我們也別分那么清楚了,干脆春夏秋冬一起上,來一場群毆吧。至于最后是春花襲人,還是秋風刺骨,那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孫策心領神會,連連點頭。“有意思,我覺得不錯。你們覺得呢?”

    軍謀們也恍然大悟,紛紛點頭附和。

    “我看行。”

    “這個法子好。”

    “沒錯,這個很切題。”

    陳群莫名其妙,看看孫策,又看看郭嘉,見在場的人似乎都懂,只有他一個人不懂,不免有些尷尬。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患得患失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回到大帳,讓人叫來了龐山民。

    在營里住了幾天,龐山民情緒一直不高。他深居簡出,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帳里讀書,修訂《鹽鐵論考釋》,偶爾出來散散步,也只在大帳周圍走走,絕不出中軍大營。孫策找他很方便,諸葛亮剛出去一會兒,龐山民就來了,手里拿著一卷書,臉色看起來有些蒼白。

    “將軍。”龐山民拱拱手,靜靜地著了孫策面前。

    孫策很驚訝。他仔細打量了龐山民兩眼,又站了起來,走到龐山民身邊,歪著頭,仔細打量著他,關切地問道:“病了?”

    “哦,沒什么。”龐山民忽然意識到自己有點頹廢,讓孫策誤會了,連忙挺起胸膛,大聲說道:“將軍放心,我什么病也沒有,只是……”他有些尷尬。“突然閑下來,有點不太適應,而且軍營里事務多,睡得不太好。”

    孫策恍然大悟,龐山民是有病,不過不是身體有病,是心理有病,四個字:患得患失。龐家的人似乎都有這毛病,即使是號稱隱士的龐德公也不例外。他鄙視地瞅了龐山民一眼。“你還沒娶妻生子,就虛成這樣?不是說要帶兵征戰嗎,這么好的機會,怎么不去實踐一番。”

    龐山民紅了臉。“是我一時糊涂,書生意氣。”

    “你可別這么說,書生能帶兵的不在少數。”孫策忍不住刺了他一句,龐山民微紅的臉頓時沒了血色,剛剛抬起的頭又低了下來,就像被人抽去了脊梁骨。孫策更加失望,本想再臭他幾句,可是一看旁邊的諸葛亮,再想到遠在青州的龐統,又把涌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算了吧,龐山民不是宰相之才,只是機緣湊巧做到了潁川太守,對他來說其實并不是什么好事。當初無人可用,龐山民還算出類拔萃,現在人才多了,龐山民就不起眼了。

    孫策擺擺手。“你收拾一下,準備回陽翟。”

    龐山民下意識地應了一聲,隨即又很驚訝,猛地抬起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孫策。孫策很無語,卻不想和他計較。大戰將起,全柔沒有時間處理陽翟的政務,他需要龐山民回去分擔責任,守住陽翟城,讓全柔一心一意的執行戰斗任務。

    “回去之后,配合全柔,如果有人想征戰立功,讓他們到我營中報到。郡兵交給全柔,由他統一調度,你安心處理政務。麥收基本結束了,父城、昆陽諸縣有不少人響應黃琬、麹義的,你把名字記下來,等戰事結束,我再和他們一個個的算帳。陽翟、潁陽、臨潁、潁陰諸縣交戰,會有損失,你也記下,屆時找棗祗劃撥糧食救濟……”

    孫策要需要龐山民做的事一一交待,龐山民認真地聽著,不時的點點頭。孫策最后又關照了幾句,讓他有什么不清楚的去問諸葛亮。諸葛亮有過人的記憶力,他幾乎記得孫策說過的每一句話。

    龐山民唯唯喏喏,跟著諸葛亮出了大帳。出了大帳,他輕輕地吁了一口氣,覺得很丟臉,不知道該怎么開口和諸葛亮說話。諸葛亮倒是很平靜,陪著龐山民走回他的大帳,幫著龐山民收拾東西,等龐山民情緒穩定下來,他才慢吞吞地說道:“山民兄,我剛到平輿的時候,曾由嚴曼才引薦,隨徐公河大師學過幾天算學。”

    龐山民默默地點點頭。他聽說過這件事。

    “可是我后來放棄了,你知道為什么嗎?”

    龐山民這才意識到諸葛亮不是說閑話,打起精神,思索片刻,若有所思。他重新抬起頭,打量著諸葛亮,眼神有些復雜。他沉默了好久,點點頭,欲言又止。

    諸葛亮笑笑,指指擺在一旁的《鹽鐵論考釋》。“弱冠而位登潁川太守,未而立而著此書,幾乎人手一冊,山民兄仕途得意,學林有聲,足以青史留名,又何必非要在軍功上證明自己?”

    龐山民苦笑,又有一些釋然。“孔明,多謝。”

    ——

    黃琬趕到潁陽,比預期的日期遲了兩天。

    荀衍接到消息,已經提前趕到,與麹義一起出營三十里迎接。韓繇隨行,他雙腿不良于行,只能坐著輪椅。這輪椅是從南陽傳來,據說是南陽本草堂病人專用,后來便流傳到潁川來了。

    黃琬看著韓繇,很是感慨。他和韓馥也算是上舊相識,誰會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他和韓繇寒喧了幾句,聊了些當年事,默契地避開了韓馥之死。

    客套話說完,黃琬便與麹義、荀衍商量起攻打潁陽的事。他告訴麹義、荀衍一個消息:黃忠已經離開了魯陽,正尾隨在他后面,但離得比較遠,大概有百里左右。

    麹義和荀衍不解,異口同聲的問了一句:“他想干什么?”

    黃琬一聲苦笑,透著說不盡的無奈。“別看黃忠只有萬人,他卻是孫策最信任的將領之一,早在襄陽之戰時,他便陣斬過曹操部下的夏侯淵,此后一直坐鎮南陽。”他看看荀衍,又掃了一眼麹義,伸手點點自己的太陽穴。“這樣的人跟我后面還能干什么?取老夫的項上人頭耳。”

    “不會吧。”荀衍倒吸一口涼氣,頭皮有些發麻。他現在有點理解為什么黃琬會遲到兩天,而且臉色這么不好了。被一個這樣的人盯著,絕不是一個輕松的事情。他對此深有體會,董襲是江東人,以勇猛著稱,他一直擔心董襲會來踹營,每天睡覺都不敢睡死,隨時準備應變。幾天下來,人就像霜打了似的,渾身乏力。黃琬雖說有帶兵經驗,畢竟年過半百,精力日漸不濟,如果再睡不好,這是很熬人的。

    荀衍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袁紹今年也五十了,他面對的孫堅可比董襲、黃忠還要勇猛,他的壓力豈不是更大?他的身體堅持得住嗎?就算他這次戰勝了孫堅,下次面對孫策呢?讓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和二三十歲的青壯拼體力,不用看也知道孰勝孰負啊。

    見荀衍出神,黃琬咳嗽了一聲:“麹將軍,休若,我想設計伏擊黃忠,先解后顧之憂,你們意下如何?”

    荀衍不假思索。“一切全憑黃公吩咐。”

    黃琬看向麹義,麹義不緊不慢地說道:“黃公所言,自是至理,只是黃忠謹慎,離我軍百里,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遠遁,想伏擊他怕是沒那么容易。如果伏擊不成,又耽誤了時間,那可如何是好?”

    黃琬再次抬起手,點點太陽穴。“我用我的首級作誘餌,不怕他不來。”
首頁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