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老臣計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楊彪、黃琬坐在窗下,陽光從琉璃窗里射進來,照在寬大的書案上,照在滿案的書卷簡冊上,也照在剛剛寫好的書稿上。兩人一邊翻著書卷一邊隨口閑聊,經過兩個多月的磨合,兩個人的意見漸趨一致,就算有什么分歧也不用大吵了,心平氣和的講道理。

    楊彪合上手中的書卷,忽然說道:“子琰,你說趙子柔這次來能談出什么結果?”

    “他能談出什么結果?”黃琬頭也不抬。“志大才疏,舉止失措,急急忙忙地趕到富春去,未談而先機盡失,還有什么好談的。”

    “也不能這么說,他也是看到逃難的百姓一時心急,亂了方寸。”

    “位列三公,看到關中大雪就應該知道會有百姓受災,還需要看到逃難的百姓才著急?依我看,那些逃難的百姓都比他聰明,至少知道往荊州逃。”

    楊彪一聲長嘆。“是啊,這幾年關中一有災異,百姓首選之地便是荊州,其次便是漢中,這場大雪一下,關中人口只怕所剩無幾,連朝廷都未必供養得起。”

    “不是還有你的那三萬金嘛,如果能全換成糧食,也能支撐個一年半載的。”黃琬也放下了手中的書,轉頭看著窗外庭院中的臘梅,微微瞇起了眼睛。“可惜我是個俘虜,一錢不名,反而浪費了朝廷那么多錢糧。戰事勞民傷財,不可輕肇,我自認老臣,卻不如一個弱冠少年沉穩,實在是……慚愧。”

    楊彪瞥了黃琬一眼,笑而不語。這時,張鈞進來稟報,張纮與趙溫來訪。楊彪和黃琬對視了一眼,都有些驚訝。楊彪起身,正準備出門迎接,張纮和趙溫已經并肩走了進來。趙溫上了堂,脫了鞋,走進書房。書房里很暖和,腳踩在地板上一點也不涼,楊彪、黃琬也只穿著夾襖。趙溫看在眼中,一邊脫下皮裘遞給張鈞,一邊說道:“你們好自在,怪不得不想回長安。”

    楊彪笑了。“回長安作甚,浪費朝廷俸祿錢糧嗎?朝廷那么緊張,我們于心何忍啊。江南好,屯田有成,不缺糧食,我們就厚著臉皮來蹭吃蹭喝。子柔,你有沒有興趣?”

    趙溫連連搖手。“算了吧,你是孫將軍的姑父,又是家世顯赫的四世三公,舍棄足以左右人心,孫將軍才出三萬金,我既與孫將軍非親非故,又沒這么高的名望,恐怕連三百金都不值。就算想和子琰一樣做俘虜也行,我不會帶兵打仗啊。”

    黃琬忍俊不禁,笑罵道:“你這巴蠻子,今天是來討伐我的么?”

    三人大笑。他們年歲相當,都是做過三公的人,早就相熟,此刻重逢,自有一番熱鬧。張纮很知趣,靜靜地下了堂,欣賞庭中的臘梅去了。三人說笑了一陣,想到眼前的境遇,又不免有些唏噓。

    “子柔,蔡伯喈說你趕到江東來求援,情況如何?”楊彪問道。

    趙溫有點尷尬,把孫策和他算賬的事說了一遍,楊彪有些感傷,黃琬卻不留情面,冷笑道:“趙子柔,你這可是自取其辱。以前就說你們蜀人志大才疏,你不肯認,現在如何?”

    趙溫反唇相譏。“我們蜀人志大才疏,你們江夏人也好不到哪兒去。統兵三萬,卻自投羅網,被人困在山里不得脫身,只能自縛請降。若非子琰這樣的大才,又怎么能將洛陽拱手相讓?”

    黃琬拍案大呼。“想不到今日為趙子柔所辱,豈有此理。”

    楊彪連忙勸阻,示意他們看窗外賞梅的張纮。黃琬只好忍住,沒好氣地說道:“你們談好了沒有?”

    趙溫一聲長嘆。“不好談啊,這不,來向二位請教來了。”

    “有什么問題?”

    “孫將軍要立國,還要五州治權。”趙溫把情況簡單的介紹了一遍。自從郭嘉交待了底線之后,這兩天他反復權衡還是難以決斷。雖說天子的底線就是不開戰,可是孫策一旦立國,又得到五州冶權,將來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他不想做這樣的使者,卻又沒有其他的辦法可想,只好趁這個機會來和楊彪、黃琬、士孫瑞三人商量。

    聽說幽州亂了,劉和、公孫瓚同歸于盡,黃琬一聲長嘆,扔下了手里的書。雖然人在太湖,但他們都清楚,如果無法制服袁譚,朝廷根本沒有機會實力和孫策較量,僅憑關中數萬忠心堪虞的并涼軍和益州,朝廷自守還勉強,進攻卻是一點機會也沒有。

    “這件條件,陛下肯定不能答應啊,你還在等什么?”

    趙溫瞅瞅外面的張纮,壓低了聲音。“陛下……有可能答應。”

    黃琬猛地一回頭,眼神如電,看得趙溫一哆嗦。“陛下有可能答應?”

    趙溫點點頭。“陛下的底線是……不稱帝,不開戰。”

    黃琬站了起來,一手負在身后,一手撫著胡須,來回踱了幾句,停在趙溫面前,低聲喝道:“陛下究竟想干什么?”

    趙溫也低聲說道:“陛下沒有說,但郭嘉收到消息,說陛下有可能想出征西涼,引羌人入關中,充實人口。”

    “荒唐!”黃琬臉都氣白了。“他準備做羌人的天子嗎?為一姓之私,引羌擊漢,涼州未失而失,傅南容九泉之下不能瞑目矣。”

    楊彪伸手按住黃琬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激動,以免驚動外面的張纮。趙溫苦笑道:“郭嘉說,孫將軍愿意陛下一臂之力。依我看,這怕是借刀殺人之計。陛下年少,麾下涼州軍又心懷狐疑,草率出征,受挫在所難免,萬一不幸,連天子都有可能有危險。果真如此,則孫將軍不戰而勝。”

    黃琬一聲長嘆。“我擔心的倒是天子縱使取勝,羌人席卷而至,關中便成牧場,帝都難免腥膻之氣。”

    三人相視苦笑,良久未語。黃琬左思右想,也沒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法,當他得知張纮愿意帶趙溫去見士孫瑞,便催趙溫快去。士孫瑞足智多謀,又熟悉羌人,他也許能給點建議。趙溫點頭答應,又不甘心地看著楊黃二人。

    “你們就沒有一點建議嗎?”

    楊彪沉默不語,黃琬有些壓制不住火氣。“我的建議是別想那么多,直接禪讓孫伯符,讓孫伯符主持大局,天子守著宗廟殘火,莫作困獸之斗。他能答應嗎?”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忠心的代價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趙溫苦笑,拱手告別,與張纮一起趕往山下的大營。一路上,趙溫心神不寧,幾次偷看張纮的臉色,張纮卻很平靜,一點反應也沒有。山下傳來陣陣呼喝聲,趙溫有些驚訝,舉頭一看,見大營里正在操練,一隊隊士卒排著整齊的隊列,正在演習陣法。趙溫正自驚奇,一隊士卒迎面奔了過來,一邊跑一邊喊著口號,聲音清脆。趙溫覺得奇怪,站在路邊仔細一看,發現這些士卒竟是女子,大多比較年輕,也就是十五六歲,但個個身形矯健,即使上坡也是健步如飛,經過張纮面前時,紛紛向張纮行禮,一時間鶯聲燕語,煞是好聽,配著她們泛紅的臉龐、整齊的甲胄,既不失英武之氣又賞心悅目。

    趙溫很吃驚。“孫將軍麾下還有女軍?”

    “三將軍統領的羽林衛。”張纮笑道:“聽說陛下納呂布之女呂小環為貴人,有意效仿,不知道女軍建立得如何了?”

    趙溫尷尬地笑笑。呂小環是有武藝,但女軍卻無從談起,幾十個人也就是玩伴而已,哪有什么正經的訓練。天子在關中處處效仿孫策的新政,卻沒有一樣學到家的,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就是有那個阻礙,最后都是徒有其形,畫虎類犬。

    兩人下了山,來到大營。士孫瑞一身布衣,正在帳中讀書,看到趙溫,他非常驚訝,連忙起身相迎。張纮告罪,找了個理由離開,讓他們兩人說話。趙溫和士孫瑞寒喧了幾句,說明來意,又將剛才去見楊彪、黃琬的事說了一遍。

    士孫瑞沉吟半晌,搖搖頭。“如果你要問我的建議,我的意見和黃子琰一樣。”

    趙溫苦笑。“君榮也覺得中興無望?”

    士孫瑞轉過頭,傾聽著外面的聲音,苦笑了兩聲。“大漢十三州,財富主要來自兗豫青徐荊冀益七州,如今這七州有四州落入孫伯符手中,朝廷手中只剩下一個益州,自保尚且勉強,如何能中興?陛下若能隱忍待變,固守關中,也許尚有一現生機,主動出擊涼州無異于自取滅亡。與其如此……”士孫瑞轉過頭,盯著趙溫,眼神中有些異樣。他沉吟了片刻,說道:“子柔,你是蜀郡人,何不上疏天子,請他巡幸益州就食,效公孫述故事?”

    趙溫眼睛一亮,連連點頭。“君榮,你這主意好。我立刻向朝廷上疏,拒絕談判。”

    士孫瑞苦笑。“子柔兄,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只是權宜之計罷了。且不說天子少年心性,愿不愿意入益州,就算他愿意,只怕也是進去容易,出來難,充其量不過茍延三五十年,實則不如黃子琰所言穩妥。且凡事可再不可三,天子從洛陽遷到長安還算情有可原,再退守益州,唉……”

    士孫瑞搖了搖頭,連聲嘆息。

    ——

    出了大營,趙溫回想著士孫瑞的建議,越想越覺得絕妙,想到開心處,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雖然士孫瑞說這是權宜之計,并非上佳之選,他卻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值得考慮。益州有糧,且易守難攻,朝廷遷到益州就不用如此宭迫了,可以從容應對,與孫策慢慢周旋。

    張纮看得清楚,笑道:“士孫君榮是不是建議天子遷都益州?”

    趙溫看了張纮一眼,不禁有些后悔。雖然張纮本人不在帳中,但大帳四周有人看守,他和士孫瑞說的話傳到張纮耳中也是很自然的事,當時應該聲音小一些才對。

    “子綱……聽到了?”

    “不用聽,也能猜得到。”

    “說來聽聽。”

    “子柔兄進帳之前愁云滿面,出帳后眉藏喜色,自然是以為找到了解決之道。可是以朝廷眼前的情況來說,選擇實在有限,入蜀無疑是其中之一。且子柔兄是蜀人,天子入蜀巡幸,蜀地占了些許天子氣,說不定你們趙家還有接駕之功,自然是喜上加喜,縱使這主意不怎么樣,你也會覺得絕妙無比。”

    趙溫有些掛不住,反問道:“子綱為何說這主意不怎么樣?”

    張纮放慢了腳步,扭頭打量了趙溫片刻,無聲而笑。“聽說子柔兄初見孫將軍時,孫將軍曾經和你算了一筆賬?”

    趙溫臉有點發燙,訕訕地點了點頭。

    “子柔兄何不再算一次。你久在朝廷,如今又是司空,對朝廷的用度開支應該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算算益州能不能供得起,又能供得起幾年?”

    趙溫心里咯噔一下,喜悅淡了幾分。

    “長安是西京,又是董卓所迫,天子遷都乃是順水推舟,尚屬情有可原。再遷益州,又如何解釋?既然天子偏居益州,棄中原于不顧,那中原人心里還會有朝廷嗎?天下不可無主,既然天子偏安益州,自然會有王者興起。”張纮微微一笑。“放眼天下,舍孫將軍其誰?”

    “可是……”趙溫面紅耳赤,強辯道:“如今朝廷舉步維艱,退守益州,總比困居關中強上三分。”

    “子柔兄所言甚是,對朝廷來說,退守益州的確是一個選擇,只要經營得當,至少可以再堅持二三十年。可是對益州來說,這卻未必是一個上佳的選擇。我怕用不了十年,益州百姓就會像關中百姓一樣爭赴荊州。子柔兄,你趙家的富貴可是建立在益州百姓的苦難之上的。”

    趙溫抗聲道:“那又如何?益州是朝廷的益州,但使有利于朝廷,益州人當仁不讓。”

    “子柔兄忠義,令人敬佩。”張纮笑瞇瞇地點點頭。“你放心吧,孫將軍有仁心,斷不會發生吳漢屠蜀那樣的事。只不過新朝恩澤能不能越過巫山、秦嶺,那就不能好說了。”

    趙溫嚅了嚅嘴,欲言又止。他知道這件事牽涉極廣,絕不是說說這么簡單,就連提議的士孫瑞本人都說這只是無奈之舉,可見一斑。他身為蜀人,要考慮的東西更多。天子幸蜀,益州人可得一時風光,加官進爵在所難免,但風光的背后是巨大的代價,供養一個朝廷需要花多少錢,他就算迂闊,不像孫策、郭嘉那樣能將賬算得清清楚楚,也知道這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益州撐不了幾年。

    如果天子在益州休養生息幾年,還有機會平定天下,再次中興,那益州人吃幾年苦能換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那也就罷了。可是如果吃苦的結果卻只是為大漢延續十余年,然后迎來戰火,即使到了新朝還要倍受壓制,這代價就太大了,沒幾個人愿意做這虧本生意。

    天子能戰勝孫策嗎?就算不是絕無可能,至少也是希望渺茫。趙家深受國恩,可以忠心為國,不惜代價,可是其他人呢?益州可不是中原,益州民風剽悍,世家、豪強出仕的少,沒享受過朝廷的恩惠,大多數人沒什么忠義之心,他們更重看自己的利益,朝廷為了控制局面,說不定要大開殺戒。

    不久之前,劉焉就是這么干的。

    想起那些被劉焉殺掉的鄉黨,趙溫打了個激零,后背直冒涼氣。

    張纮沒有再說這個話題,陪著趙溫回到船上,在湖中游覽了一番,還領他去看水師操練。趙溫心事重重,根本沒有心思細看,再說他也不懂軍事,只知道這些水師的樓船很大,士氣很旺,一看就知道是精銳之師,至于戰術好不好,又有什么優劣,他是一竅不通,看不出所以然。

    回到驛舍,張纮將趙溫送下車,拱手作別。“子柔兄,我這兩天還有些俗務,不能來陪你,你也不用著急,好好想一想,再做決定不遲,反正這事也不急。”

    趙溫答應,看著張纮離開,回到自己的房中,來回踱步,捻著胡須,反復盤算,久久不能決定。趙范和王安見了,疑惑不已。趙范仗著親戚,湊上來問了一句。趙溫停住腳步,打量了他兩眼。

    “小子,我問你,如果天子巡幸益州,你愿意嗎?”

    趙范一愣。“叔祖,天子要巡幸益州?”

    “你不用想那么多,就你愿不愿意吧。”

    趙范撓了撓頭。“如果能讓我做官,我就愿意,如果不讓我做官,我就無所謂了。”

    “如果不讓你做官,還要增加賦稅呢?”

    這次趙范沒有猶豫,脫口而出。“那我不愿意。現在稅已經很重了,還加稅?”一看趙溫臉色不對,他又連忙說道:“叔祖,你是做官的,不用交賦銳,不知道普通人家難熬。一年辛苦,最后剩不下幾個錢,如果再加稅,可能連溫飽都不能保證。你想想,以前皇帝有天下,除了益州還有中原,手腳大慣了,現在只剩下益州,所有的開支都由益州供給,那得加多少稅?不知道多少人家要傾家蕩產呢……”

    趙范叫苦不迭,王安也跟著幫腔,他比趙范還要緊張。趙范不管怎么說,畢竟是趙家子弟,又跟著趙溫這么多年,將來做官的希望比較大,他則不同,他是趙溫的外親,將來就算能做官也僅限于他一人,而且不會是什么大官,家里的其他人還是要交稅的。如果天子去益州,加稅幾乎是必然的事,而且不會少。

    見趙范和王安叫苦,趙溫心里也有打鼓。天子巡幸益州,能從中得利的畢竟只是少數人,要負擔皇室開支的卻是絕大多數人,如果因為他的一個建議害得無數人家破人亡,這個罪孽可就大了,不知道要被多少人戳脊梁骨。

    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這難道就是忠心的代價?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王朗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站在將臺之上,觀看將士們操練陣法。

    這些都是官渡之戰后新補充的士卒,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已經粗具規模,距離精銳只缺幾次大戰。但孫策并不想立刻將這些子弟兵拉上戰場淬煉。江東人口不如中原,精壯損失過多會動搖他的根基,傷亡撫恤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迫使他慎重對待每一次戰事,不敢掉以輕心。

    張纮從遠處走來,來到將臺之下,停住腳步。孫策打了個手勢,示意他上來。張纮這才上了將臺,站在孫策身后,盡可能不讓將臺下正在演練的將士看到他的身影,然后將陪趙溫游覽的經過說了一遍。

    孫策靜靜地聽著,沒有做任何評價。等張纮說完,他側了側身。

    “先生,讓趙溫隨你回南陽吧,讓他慢慢想。”

    “喏。”張纮應了一聲,又道:“將軍準備去青徐嗎?”

    孫策點點頭。“青徐損失比較大,要盡快恢復,我要去看看。這幾年很關鍵,能不戰則不戰,能小戰不大戰,等家底厚實些再戰不遲。荊州的事就托付給先生和公瑾。”

    張纮躬身領命。“將軍離開吳郡,誰統兵鎮守江東?”

    “我想將阿舅調回來,先生以為如何?”

    “吳九江是將軍的阿舅,信任自然是沒有問題,但他為人仁厚,若有人托請,怕是不能拒絕。”

    孫策點了點頭。他也擔心這個問題。吳景是自己的舅舅,信任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他是個老好人,如果宗族故舊有什么托請,他未必抹得下臉拒絕。久而久之,江東可能會被這些親戚搞得一塌糟。也正因為此,他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做出決定,還是要和張纮商量。

    “先生可有合適的人選?”

    “杜伯侯,滿伯寧,二者選一。依資歷和政績,杜伯侯更適合。荊州世家豪強也整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事留給其他人處理也可以。”

    孫策點點頭。杜畿也是他計劃中的人選,滿寵當然也是,但豫州的事還沒處理完,這時候調離滿寵并不合適。“那誰來接任荊州刺史,先生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將軍還記得王朗嗎?”

    “他?”孫策皺了皺眉。他對王朗的印象并不好。

    “將軍,王朗是個讀書人,可能有點迂腐,但他并不是一個奸惡之人,能力不如杜伯侯也無妨,為他配備幾個干吏就是了。將軍要重整徐州,首先要從收拾人心開始。王朗是陶謙安排給陶應的心腹,將軍不將他調離,如何能掌控徐州?”

    孫策權衡了片刻,點點頭。“先生說得有理,那就這么辦。”

    ——

    正月末,孫策起程離開太湖,樓船沿松江東行入海,又沿著海岸線一路北行。中途,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晴天,他又演示了一次樓船在海平面上漸次消失的情景,讓隨行的軍謀處親眼見證了一番。這些年輕人都是他將來的倚仗,讓他們有點直觀的認識非常有意義。

    十余天后,船到江都。陶應趕來迎接,王朗也在隨從之中。陶應主持下邳、廣陵兩郡事務,王朗作為他的得力助手,實際上擔任了下邳相的職務。不過他這個下邳相做得并不舒心,他學問很好,道德也不錯,剿匪卻非其所長,比陶應還要差一大截,所以他的任務就是鎮守后方,為陶應籌集糧食。

    見到孫策時,王朗臉色很憔悴。決定了要調王朗為荊州刺史后,孫策就詳細了解了王朗的情況,對他此刻的心情一清二楚。這些讀書人擅長的是教化,不是治亂,在治世,他們如魚得水,可以安安穩穩,一路直到公卿,在亂世,他們的作用非常有限,在生存和道義之間依違不定,心理上也備受煎熬。

    “王君辛苦了。”孫策欠了欠身,臉上卻帶著一絲調侃的笑意。“仲允對我說了,沒有王君的配合,他簡直手足無措。”

    王朗很尷尬。“將軍謬贊,愧不敢當。朗本書生,不諳案牘之務,蒙故使君所托,不敢有辭。如今將軍親臨青徐,朗終于可以卸任了。”

    陶應吃了一驚。“景興兄,你要請辭?”

    王朗看看陶應,很是無語。陶應的反應也太慢了,孫策本人親臨徐州,你們兄弟還要分割徐州嗎?他躬身施禮。“府君有所不知,我年前收到師門之邀,只是下邳尚未安定,不敢有辭。如今孫將軍臨鄙州,太平可期,我也可以放心了。”

    孫策也有些驚訝。“王兄的師門是哪一家?”

    王朗抬起頭,不緊不慢地說道:“弘農楊家,故太尉伯獻公是我的授業恩師。”

    孫策啞然失笑,心里卻繃起一根弦。楊彪約王朗去干什么?研究學問還是拉幫結派?弘農楊家、汝南袁氏,這是大漢唯二的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些人如果集結起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勢力。再和袁衡、袁權綁在一起,這就有點可怕了。

    “是楊公文先邀你去太湖?”

    “正是。”

    “他有沒有說干什么?”

    “說是將軍委托他研究官制演變,朗不才,略通《周官》,故蒙相邀。”

    孫策點點頭。這么說楊彪還是知道輕重的,只是邀王朗去做學問。這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王朗政務能力一般,學問還是很扎實的,是個真正的學者,他的兒子王肅后來還創立了王學,和鄭玄所創的鄭學相抗衡。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去做學問吧,荊州刺史另外再選一個人。

    孫策笑道:“看來還是楊公出手比較快。既然如此,仲允,你就別強人所難了,王君要做的三立之業,你把他當老吏,案牘勞形,太可惜了。”

    陶應很無奈,只好點了點頭。王朗的師門邀他去做學問,他是不好阻攔的。見他為難,孫策順勢提出,為陶應換一個富庶安逸之郡,這廣陵、下邳的爛攤子就別管了,九江、廬江都不錯,你選一個。陶應正中下懷,考慮了半天,決定去九江。九江不像廬江多山,境內比較安定,又是通往江東的必經之地,來往商旅多,經濟情況要好得多。

    孫策慨然應允。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驅狼吞虎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殺!殺!殺!”天子連聲怒吼,揮刀猛劈木人樁。“撲”的一聲,戰刀深深楔入木樁,天子一下子沒拔出來,狂怒之下,用力猛拔,“叮!”戰刀折斷,天子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向后連退了幾步。

    王越一個箭步上前,輕輕托住了天子的背,借機在天子耳邊說道:“陛下,請制怒,自勝者強。”

    天子回頭看了他一眼,眼角抽了抽,將半截斷刀扔在地上,看向站在一旁的馬超。“愛卿,聽說你那口刀是南陽所造,可否借朕一觀?”

    馬超愣了一下,連忙摘下腰間的革帶,一起奉到天子面前。天子沒有接革帶,握著刀柄,抽出長刀,舉在面前看了看,曲指一彈,刀作龍吟,久久不絕。

    “好刀。”天子耍了個刀花,又向木人樁走去。馬超一看,頓時慌了,張大了嘴巴想喊,話到嘴邊,又生生咽了回去。天子對他非常器重,剛回到長安就嫁了一個公主給他,婚后又提拔他為羽林中郎將,統率羽林騎,現在天子心情不好,他總不能因為一口刀違逆圣意,毀了大好前程,但這口刀是南陽精工制造的好刀,只有孫策身邊的十幾個侍從騎士才有,他死乞白賴的求了孫策很久,孫策才送了他一口做禮物。這要是被天子砍斷了,他可就沒機會再求一口了。

    看著天子揮刀猛劈,劈得木人樁搖搖晃晃,馬超的手也跟著打顫。終于,這口刀也叮的一聲折斷了,只剩下半截握在天子手中。天子看看咬在木人樁上的刀刃,又看看手中的殘刀,皺了皺眉。

    “南陽刀也不過如此嘛。”

    馬超氣得直跺腳。再好的刀也不能這么用,你當是砍柴啊?見天子看過來,他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陛下好……大的力氣。”

    天子斜睨著馬超。“你是說朕刀法不精,只會用蠻力嗎?”

    “臣豈敢。”馬超吸了口冷氣,強迫自己鎮靜下來,免得一時怒起,暴揍這自以為是的小屁孩一頓。“陛下有所不知,南陽刀不僅鋒利,可斬甲三十扎而不卷刃,而且韌性上佳,一般人就算有意折拗也不能斷。陛下能斷此刀,臂力非等閑可比。”

    天子將信將疑,握著手里的殘刀試了試,刀身紋絲不動,直到他用上吃奶的力氣,殘刀才稍稍彎了些,但一松手又恢復了原樣,可見馬超所言不虛。他又交給王越,王越也試了試,點頭附和馬超所言。天子發泄完了,心情稍松馳了些,將斷刀還給馬超,又命人取來一方尚方所制的長刀。

    “朕一時失手,損了愛卿的好刀,賞你這口刀,算作補償吧。”

    “不敢,謝陛下賜刀。”馬超雖然不爽,卻也只能接過長刀,躬身施禮。

    劉曄出現在宮門口,看了一眼殿中的情形,尤其是木人樁上嵌著的兩截刀刃。天子揮揮手,讓馬超退了下去。馬超與劉曄擦肩而過,劉曄看著他手里捧著的御賜戰刀,嘴角挑起一抹淺笑。他來到天子面前,躬身施禮,輕笑道:“陛下,南陽刀如何?”

    天子看了一眼木人樁,王越上前握住刀刃輕輕一提,就將刀刃取下下來,找在手中,送到天子面前。天子接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了一會兒。這截刀刃有近三尺長,雖然被折斷,刀身卻依舊挺直,明亮如鏡。

    “與百辟刀相似,但優勢有限。”天子用刀刃拍了拍掌心,又遞給王越,讓王越送去尚方鐵作供匠師們檢驗模仿。王越轉身去了。天子轉身上殿,劉曄快步跟了過去,輕聲說道:“陛下,趙溫有消息來了。”

    “談妥了?”

    “還沒有。”

    “還沒有?”天子眉頭上挑,停住腳步。“孫策想干什么,是不是要朕禪讓給他?”

    劉曄笑了。“陛下,并非如此,孫策倒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他有三個條件:一是宣布袁紹罪名,二是立國,三是拜其父孫堅為交州牧,除了最后一條,并未超出陛下的要求。”

    天子冷笑一聲:“交州牧?他的反應倒是快得很啊,交州剛出了事,他就想要交州了。”

    劉曄笑道:“陛下所言甚是,這孫策簡直是狡如狐,貪如狼,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天子目光微閃,有些詫異于劉曄的反應。他欲言又止,起步上殿,賜劉曄入座。劉曄將剛收到的趙溫急件遞了上來,天子展開,看了一遍,眉梢跟著顫了兩下。孫策起程去了青徐,將談判的事情全權委托給張纮,趙溫跟著張纮正在趕回南陽的路上。趙溫用六百里回急傳遞消息,除了通報孫策的底線之外只有一個建議:希望天子慎重考慮,左傳云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這名分一旦給了孫策,孫策名正言順的控制了五州,以后再想要回來可就難了。

    “這趙溫還真是迂腐。”天子將趙溫的書信扔在案上,不滿的哼了一聲。“他去之前不是說得很明白了嗎,為什么還要來回折騰,浪費時間。”

    劉曄躬身道:“陛下,臣以為趙溫處理得倒還算妥貼。既然孫策的要求并未超出陛下的詔書范圍,達成協議是遲早的事。但孫策將此事托付給張纮,自己率部北上,如果趙溫急于達成協議,豈不是讓孫策輕視朝廷,更不以朝廷為意?”

    天子苦笑。“難道這樣,孫策心里就有朝廷了?”

    “陛下,孫策雖然力強,但他并不沒有強到能橫掃天下的地步。陛下固不能討他,他也無法進攻關中,達成協議不僅對朝廷有利,對他更有利。陛下急,他就不急。陛下不急,他就要急了。”

    “他急什么?”

    “陛下,幽州、交州同時出事,孫策去青徐,只怕意在幽州,孫堅又要去交州,一南一北,同時開戰,即使孫策手握五州也會力不從心。此時此刻,他豈敢與朝廷交惡?”

    天子眉心微蹙,沉吟了片刻。“你是說,他是欲擒之,故縱之?”

    “陛下圣明。”

    天子挺身而起,看了劉曄一眼,臉上露出笑容,有些抑制不住的興奮,來回踱了兩步,又快步走到劉曄面前。“子揚,你說,他會不會輕敵躁進,親自跨海擊幽州?”

    “現在還不好說,只有說有這個可能,而且可能性并不大。孫策雖年輕,卻頗能隱忍,甚于其父孫堅。如此重大舉措,他不會不慎重。”劉曄再拜,臉上也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如果他只是坐鎮青徐,遙望幽州,形勢尚不至于失控。如果孫堅去了交州,而他本人又踏上了幽州,形勢如何發展,恐怕就不由他了。不管是南是北,只要有一處受挫,他就可能大傷元氣。當年秦始皇挾平定天下之威,北使蒙恬驅胡,南使任囂、趙佗平越,尚且蒙受重大損失,致使天下崩解,孫策初定五州,腹心未安,就南越嶺而征交州,北跨海而征幽州,豈能不敗?”

    劉曄隨即為天子分析了一下情況。孫策坐擁五州,的確擁有較多的錢糧財賦,但他的財賦依然不足以同時支持兩個戰場。交州是越人,幽州是胡人,這些人都是蠻夷,他們作戰沒什么成本,就是一條命而已。況且他們本土作戰,戰敗將失去存身之地,沒有后路可退,所以一定會不惜代價與孫堅、孫策糾纏。而孫策則不然,千里遠征,后勤輜重的消耗會很大,如果有傷亡,將士的撫恤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官渡一戰就讓他背負了十多億的債務,同時征交州、幽州的消耗將數倍于此,即使是孫策也承受不起。

    所以,現在要擔心的不是孫策搶占交州、幽州,而是他引而不發,以勢迫人。如果能將計就計,想辦法誘他付諸行動,只要戰事一起,他就顧不上朝廷了,甚至還要穩住朝廷,朝廷也就有了喘息的機會。

    天子反復權衡,越想越覺得劉曄說得有理。他眼神閃爍,嘴角挑起一絲抑制不住的笑意。“要不……效劉虞故事,許他節制七州?”

    劉曄笑道:“陛下圣明。不過,臣以為這個誘餌還不夠香甜,未必能誘他入彀。”

    天子忍俊不禁。“那你說說,什么樣的誘餌能夠讓他動心?”

    “陛下,孫策不是要立國么?立國也分很多種,封侯也是立國,但孫策顯然意不在此,他要的是封王。可是異姓封王有違本朝制度,就連他自己也知道不太可能,所以只說要立國,并沒有明確提出要封王。臣以為,可以朝中老臣反對為由,先封他為公,再與他談判,若他能為朝廷討平幽州,就封他為王。”

    天子眼珠轉了轉。“他會答應嗎?”

    “陛下,五州富庶,唯缺戰馬,孫策取幽州是為了戰馬。如今幽州已亂,袁譚虎視眈眈,孫策絕不希望袁譚控制幽州,即使沒有封王的許諾,他也會全力以赴。若能因此封王,對他而言是火上澆油,錦上添花,更難推卻。縱使不成,于陛下又有何害?三五月后,涼州世家、羌族首領與朝廷聯姻已成,羌人內遷關中,關中安定,陛下進可耀兵關東,退可閉關自守,靜觀時變,孫策能奈陛下何?”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舊事重提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馬超提著刀,出了大殿,摸著刀環,想著只剩下一尺余的殘刃該怎么處理,懊喪不已,猶豫著要不要找妹妹馬云祿再討一口。不過一想馬云祿當初就提醒他不要佩著這口刀在天子面前晃悠,免得天子不悅,他又不好意思開口相求。一念及此,他心里就更不是滋味。

    當初為什么沒和孫策聯姻,偏偏一時口滑,嫁給了龐德?

    馬超正想著,前面走來兩個虎賁郎,一邊走一邊說話,見馬超身著羽林中郎將的官服,兩人停下,讓在一旁,拱手施禮。馬超也沒在意,匆匆點了點頭,也沒說話,大步向前走。走了兩步,忽然聽到身后兩人輕笑,一人說道:“且,看他還能得意幾時。”馬超心中一驚,停住腳步,回頭看了一眼。

    那兩人只顧著向前走,也沒往身后看,只當馬超走遠了,繼續說笑,一個說道:“仲舉,你可別這么說,他如今圣眷正隆,可得罪不起。”

    “你是說取公主么?如今涼州娶公主的又不是他一個,我郭家也有公主,放眼整個涼州,迎娶公主的比比皆是,馬家又算什么?一個被招安的叛將罷了……”

    馬超聽得惱火,喝了一聲:“嘿!”

    那兩個郎官聞聲回頭,見馬超正看著他們,頓時有些緊張,互相看了一眼。“將軍……叫我們?”

    馬超招了招手。“過來!”

    兩人很是不安,卻不敢不來,急步小趨,來到馬超面前,拱手道:“不知將軍有何指教?”

    “聽你們口音,是涼州人?”

    兩人不敢怠慢,拱手施禮,報上姓名,他們都是金城郡人,高些的叫顏俊,矮些的叫郭立,不久前剛剛入宮為郎。馬超一聽就知道了。金城郭氏是大姓,自然在天子籠絡的世家之列,嫁一個公主是情理之中的事,這個郭立大概就是因此入朝為郎的。如果能夠支持天子中興,郭家自然青云直上,根本不會將他們這個托名扶風馬家的寒門看在眼里。

    “既然是金城人,可知麹義?”

    郭立眨眨眼睛。“麹家可是金城赫赫有名的右姓,麹義雖然離家多年,但鄉里還是知道他的。”

    馬超笑笑。“知道他怎么死的么?”

    郭立尷尬地搖了搖頭。他當然知道麹義怎么死的,可是當著馬超的面,他沒法說。

    “孫將軍擊殺他的時候,我也在。”馬超笑容更加燦爛,眼中卻看不出一絲暖意,如刀鋒一般的目光在郭立脖子上掃來掃去,左手摩挲著刀環,殺意蓬勃而出。郭立大吃一驚,下意識地向后退了一步。他在宮里當差,知道馬超有一手絕技叫出手劍,看他這氣勢,隨時可能拔刀出鞘,豈能不驚。

    馬超哈哈大笑,散去殺意,意味深長地說道:“你不用這么緊張,這是在宮里,連說話都要小心,沒人敢輕易殺人。二位,好自為之。”說完,拱拱手,揚長而去。

    郭立半晌松開握得緊緊的刀環,長長的吁了一口氣。他看著馬超遠去的背影,抹了抹額頭的冷汗。他聽得懂馬超的言外之意。他們說的話,馬超都聽到了,在宮里不會拿他們怎么樣,但出了宮就不好說了。他惱羞成怒,咬牙切齒的罵道:“這羌奴,竟敢威脅我,將來定要他好看。”

    顏俊扯了扯他,低聲說道:“仲舉慎言,這馬超武藝高強,心胸又狹隘,睚眥必報,你何必惹他,走吧,走吧,有人來了。”

    郭立正欲再說幾句狠話挽回一點面子,見衛覬捧著一摞文書迎面走來,只好閉上了嘴巴,露出一臉的笑容,向衛覬拱手行禮。衛覬放慢腳步,含笑點頭致意,又快步離開。

    郭立心情好了很多。“你看,還是讀書人知禮儀,不似那莽夫自以為是。”

    顏俊點頭贊同,拉著郭立離開。

    衛覬回到尚書臺,來到荀彧的房間,將文書擺在荀彧面前,卻沒有轉身離開。荀彧抬起頭,看了他一眼。“仲儒,有事?”

    衛覬把剛才馬超與郭立發生沖突的事說了一遍。“令君,涼州人習染羌俗,為人好斗,在宮里都有言語沖突,若是在宮外,豈不是要拔刀相斫?我聽說有人倚仗著圣恩,辱罵、欺壓關東籍的官員,不少人都有怨言呢。”

    荀彧放下了手中的筆,搓了搓臉,有些頭疼。天子要平定涼州,僅憑武力是不夠的,所以他們提出了恩威并施的辦法,先用聯姻籠絡大族、部落首領,爭取他們的支持,然后將一部分人遷到關中定居、屯田,既能解決關中人口不足的問題,又能組建一支精兵,然后天子御駕親征,再用武力清除一些冥頑不靈的世家、部落,控制涼州。

    涼州亂了近百年,圍繞著要不要放棄涼州,朝中大臣意見不同,大的廷爭就有五次之多,小的爭論則一直沒有停過。主要來說,關東籍的官員認為涼州已成潰癰,朝廷就是被涼州戰事拖垮的,不如放棄涼州,以隴關為界。關西籍的官員則認為這是關東籍的官員貪圖眼前的安逸,罔顧朝廷大計,是亂政。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真正有見識的官員都知道涼州不可棄,最典型的就是虞詡。荀彧也反對棄涼,所以這次天子堅持要平定涼州,他便順手推舟,支持天子的建議,既延續了安定涼州的策略,又消除了天子西征的阻力。有了涼州世家的支持,西征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但涼州邊畢竟是邊鄙之地,民風粗野,即使是世家子弟也大多沾染羌人習氣,好勇斗狠,與崇尚文化的關東人格格不入,屢有沖突。不僅如此,涼州人內部也不怎么和平,郭立與馬超的沖突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涼州人無法抱團,朝廷才有可能從中制衡。壞處是治安因此大壞,執金吾王斌焦頭爛額,已經來找過他好幾次了。

    “仲儒,你有什么好辦法?”

    “令君還記得之前有一個比武大會嗎?”

    荀彧眼睛一亮。他當然記得比武大會,比武大會是孫策提出來的,馬超、閻行去南陽找孫策比武,結果孫策提出一個比武大會,后來不了了之,朝廷也打算辦,借以選拔名將,但當時的重心是關東人,關東人對此沒什么興趣,應者寥寥,也就一直沒辦成。衛覬此刻提出這個建議,荀彧覺得可行,與其讓那些涼州人私斗,不如舉辦一個比武大會,讓他們公開比武,既能控制傷亡,也能從中選拔一些勇士、良將,充實到禁軍之中。

    孫策有講武堂,關中一直沒有學習,將領的素養終究是個薄弱環節,如果能以比武大會選擇作為彌補,也不失為一救急之法。關西尚武之風濃烈,習武之人數不勝數,就連女子都有不少人通曉武藝,從中選拔一些可用之人,封以官職,讓他們統領作戰,為天子爪牙,亦是一良策。

    荀彧示意衛覬入座,商談比武大會的流程和科目,武人比武可不是書生論道,弄不好會出人命的。除此之外,比武的目的是選拔將領,這涉及到兵權,不能掉以輕心,如何將這次比武大會辦成一個對朝廷有利,對增強天子實力有利,而不是為他人做嫁衣,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衛覬提了幾點意見:一是要保證安全,可以利用比武大會分化涼州,但不能出人命,矛盾激化對朝廷局面不利;二是不僅要考武藝,還要考兵法,分作兩途,武藝好而兵法差的可以加入虎賁軍,作為天子近衛,兵法好的可以加入南軍,統領人馬,如果能發現武藝與兵法兼得的,那就視家世與對朝廷的忠誠與否提拔;三是選拔一部分少年為郎官,隨天子一起習武練兵,由皇甫嵩授以兵法,將來長成,再安排到諸軍統兵。如此一來,三五年內,天子就能擁有一批忠誠之士,不必再倚重韓遂、馬騰。

    荀彧聽完,笑了笑。“伯儒,你還少說了一個。”

    “還請令君指教。”

    “為女子單列一組,從中挑選一些才貌與武藝兼得的女子,組成女軍。其中德容俱佳者可選入宮掖,為天子妃,以廣皇室血脈。天子已經十六歲了,只有呂貴人、伏貴人是不夠的。孫策有妾數人,天子總不能比孫策還少。”

    衛覬笑著點點頭。“令君說得有理。”

    兩人反復商量,擬了一個草案,荀彧帶著草案去見天子。天子正準備派人找荀彧,見荀彧來了,連忙將他迎到殿上。聽完荀彧的建議,天子連聲夸贊。荀彧不愿掠人之美,告訴天子這是衛覬的建議,天子記得衛覬,哈哈大笑。

    “此人是可用之材。”他想了想,又道:“出將才的不僅是涼州,并州也出將才,如今涼州人陸續入朝,是不是該征辟一些并州人以平衡之?”

    “征辟并州人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怕時間來不及。”

    “無妨,現在有時間。”天子把趙溫與孫策談判不順利,劉曄建議以封王為誘餌,引孫策擊幽州的計劃說了一遍。他擔心荀彧不高興,再三表示這只是計劃,還沒有確定,正準備與荀彧商量呢。

    荀彧靜靜地聽完,點點頭。“也好。”()
首頁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