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九章 陶謙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行軍五日,到達譙縣。

    來迎他的人很復雜,既有豫州刺史部的從吏,又有沛相杜襲及沛郡官員,還有督軍校尉朱治,還有一部分黃巾軍將領。

    朱治比孫堅小一歲,深得孫堅信任。與程普、韓當等人不同,朱治不僅能統兵作戰,還能治理民政,是難得的人才,所以追隨孫堅時間不長,卻升得最快,很早就獨領一軍。

    他是長輩,孫策不敢托大,聽說朱治來了,他親自出大營迎接,執子弟禮。

    “伯符,真是慚愧,對劉備防范不足,丟了蕭縣,還折損了不少人手。”

    朱治很慚愧,一見面就向孫策請罪,要求降職減兵。孫策大笑,拉著朱治的手說道:“勝負乃兵家常事,朱公不必放在心上。況且這也不是你的責任,劉備出爾反爾,但凡有點羞恥心的人都干不出來,何況是朱公這樣的忠義之士。”

    朱治非常滿意,他的部下也很驕傲,立刻將孫策引為自己人,老成穩重的稱孫將軍、孫使君,熱情洋溢的直接稱孫郎,同時不忘大罵劉備背信忘義,豬狗不如。

    孫策將朱治等人請到大帳細談。朱治把交戰的情況說了一遍。

    “劉備雖然改換門庭,但來得并不突然,他事先已經通知過我,倒也算不上偷襲。但他的兵力優勢明顯,又驍勇善戰,更有千余雜胡騎兵助陣,我們抵擋不住,三戰皆北,只好先撤退以保全實力。我現在駐扎在碭山,與相縣依托,劉備可能在準備軍械,只是不知道他會先攻碭山還是相縣。”

    “陶使君有什么反應?”

    朱治苦笑一聲:“劉備雖然背信棄義,但他很會籠絡人心。不到半年的光景,陶使君送他的四千丹陽兵就對他服服貼貼,即使劉備背叛了陶使君也不肯回頭。再加上從中說合的是陳家父子,陶使君欲對劉備不利,就是與陳家撕破了臉,倉促之間,他哪敢這么做,只能裝聾作啞了。”

    孫策一點也不意外。“陶使君在徐州不安逸吧?”

    朱治看看孫策。“本來還好,有討董的大義在,徐州士族對他還算支持。后來討董無疾而終,袁紹成了盟主,這矛盾就漸漸大了。陶使君是個急性子。前段時間,他打算辟除故廣陵太守趙昱為別駕,趙昱就是不敢受命,他便威以刑罰,迫趙昱就范,原本是一件好事,卻鬧得差點翻了臉。去年欲舉名士張昭為茂才,張昭又不給他面子,他居然將他抓了起來,如果不是趙昱從中斡旋,誰知道會鬧成什么樣子。這兩件事一出,徐州人對陶使君的好感蕩然無存,他現在也是頭疼得很呢。”

    孫策心知肚明,當下頻頻點頭。

    與演義中的形象不同,陶謙其實不是什么忠厚人,反而和孫堅的脾氣相近。陶謙是丹陽人,丹陽民風彪悍,陶謙也有點這意思,從小就頑皮,以放蕩聞名鄉里,十四歲還騎著竹馬和小孩子玩打仗。后來鄉里先賢甘公賞識他,不僅鼓勵他讀書,還把女兒嫁給了他,陶謙這才折節向學。

    陶謙很聰明,書一讀就通,先是考進郡學,后來又舉為茂才,入宮為尚書郎,隨后外放縣令,還做過一段時間幽州刺史,總之仕途很順,名聲也漸響。皇甫嵩征潁川黃巾,招當時任議郎的陶謙為揚武都尉,隨軍征討,和曹操是同僚。后來張溫出征涼州,陶謙做張溫的參軍,又與孫堅結識。

    細數陶謙的履歷,可以發現他的經歷很神奇,與后來三分天下的開國君主都有過交集,而且交情不淺。這可能和他的出身以及稟性有關,他雖然讀過不少書,走的是最正統的舉茂才、為郎、外放的仕途,但他本質上還是寒門,再加上他的古惑仔性格,手段強硬,他和士族的關系一直很緊張。

    他如果晚生三十年,未嘗沒有機會割據一方,可是現在不同,他老了,已經是花甲老人,體力衰減,精力不濟,不可能再像年輕時一樣強悍了。如果他的歷史沒有被改變,再過幾年,他就該歸天了。

    面對劉備的背叛,他什么也做不了。此時此刻,他肯定很后悔當初用四千丹陽兵拉攏劉備。易得者必易失,他能用四千兵收買劉備,袁紹也能用一個豫州牧來收買劉備,而他面對陳登毫不遮掩的背叛也只能忍氣吞聲,不敢有任何表示。

    孫策對陶謙沒什么同情可言,他考慮是劉備現在要跟他搶豫州牧,一旦陶謙死了,誰會接手徐州?袁紹任命劉備為豫州牧,除了給他找麻煩,有沒有拉攏徐州豪強,趁陶謙控制不住形勢接手徐州的意思?

    至少有這個可能。

    能否執掌一州,朝廷的任命其實并不重要,關鍵是能不能得到當地勢力的支持。地方勢力支持你,沒有朝廷的任命你也有做官,地方勢力不支持你,有朝廷的任命也沒人理你。在袁紹和陶謙之間,徐州人無疑會選擇袁紹。

    但這個結果絕不是孫策愿意看到的。

    孫策很想將徐州拿下,即使這不太可能,也不妨礙他在徐州打個釘子,而眼前的朱治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如果能讓他成為彭城相,彭城、沛國、梁國、陳國、潁川就可以聯成一體,豫州的北部防線更加穩固。就算朱治不行,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與袁紹不怎么談得來的人。

    “奉孝,你覺得讓朱公移駐彭城,有可能嗎?”

    郭嘉心領神會。“可以和陶使君談一談。袁紹勢大,我們如果不團結起來,很難對抗。”

    孫策轉向朱治。“朱公,你覺得呢?”

    朱治也是老江湖,一聽就知道孫策想干什么。這個想法雖然很大膽,但也不是一點可能沒有。劉備、陳登反水,陶謙正是焦頭爛額之際,他需要盟友。如果孫策能給他強有力的支持,他未必不肯讓出一郡。一旦彭城在手,劉備南進的步伐就會受阻。

    “我可以試一試。”朱治提醒道:“不過你不要報太大希望,陶使君愿不愿意其實并不重要。如果不能擊退劉備,不僅彭城,梁沛諸國都有危險。”

    孫策笑著點點頭。“朱公容我幾天時間,我一定能找到辦法對付劉備。”
第三百四十章 蔣干吃虧了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別看劉備來勢洶洶,孫策還真沒把他放在眼里。雙方兵力差不多,論士卒精銳,他優勢還更大一些。關張趙武力高又如何,真正的戰斗又不是打游戲,一兩個將領的勇猛影響不了大局。歷史上,只要有兵力優勢,袁術那種渣都能打得劉備人吃人。

    如果只是為了劉備,他根本沒必要特地跑來沛國來,在汝南等他就是了。

    他著眼的是以及整個青徐地區。人們常說功夫在詩外,作戰也是如此。如果眼光僅僅局限于具體的戰術,卻不知道合理安排戰略,就算再能打,戰術水平再高,也是一只勇猛的蒼蠅,除了四處碰壁之外,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

    劉備的前半生就是如此,直到諸葛亮為他指明方向,他才走上正軌。現在諸葛亮還不知道在哪兒和泥巴玩呢,劉備的馬拉松之旅剛剛開始。

    比起劉備,孫策更在意周昂。

    孫策陪朱治吃飯,又和豫州刺史部的掾吏見面,安撫人心,讓他們安心工作,不要有心理負擔,最后又和杜襲商量相縣的防務。一切談妥,已經是半夜。送客回來,經過郭嘉的帳篷時,看到里面有燈光,孫策停了下來,推開帳門。

    郭嘉還沒有睡,正在大帳里來回轉圈,腳步又快又急,轉身時也特別猛,總讓人擔心他會摔倒。

    “還沒消息?”孫策問道。

    周昂并沒有像他預料的那樣越境追擊,五天了還沒動靜,這讓他們有一種一拳打空的不適感。尤其是郭嘉。這是他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次戰術策劃,不希望有任何意外。從第三天開始,他就增派斥候,每天都要等到很晚,即使睡也睡不安穩,一有動靜就醒。

    “哦,有一些新消息,我們出發之前,有一百多人由鐘離進入九江,有車有騎。”

    孫策在案上的地圖上找到鐘離縣的位置。鐘離在九江的東部,和他們相距七八十里,已經超出普通斥候的偵察范圍兩倍。郭嘉也派了人,但數量有限,得到消息的周期也比較長。要把這些消息查證清楚,需要的時間更長。好在對方不是一兩個人,很難藏匿行蹤,只要有時間,總能搞清楚的。

    “會不會是陳登?”

    “有可能,但是現在還不能確定。我在陰陵、壽春都有細作,如果是陳登,他們會有消息送來。”

    孫策點點頭,按著郭嘉的肩膀,將他推到后帳。“什么也別想了,先睡一會兒,你已經連續三天沒有好好睡一覺了。放心吧,有消息,我會叫你。”

    郭嘉剛想說話,孫策搖搖頭。“奉孝,沒事,天塌不下來。”

    郭嘉苦笑著點點頭,和衣而臥。他閉上了眼睛,但孫策知道他睡不著,沒有得到準確的消息之前,他不可能入睡。人們只看到天才的成就,卻看不到天才的付出。郭嘉被稱為鬼才,歷史上記載了很多他堪稱奇跡的謀劃,卻沒記載他為了這些謀劃而付出的心血。

    有郭嘉幫助參謀之前,孫策也是這么過來的,知道這種連軸轉的辛苦。

    孫策出了帳,回到只有數步之遙的中軍大帳。剛準備入帳,遠處傳來腳步聲,雖然不重,也不是很急,但與巡邏的士卒不同。他轉頭一看,卻看到郭嘉的帳篷一動,應該是他又起來了。

    遠處有人影綽綽,不是一個人,至少有十余人。還在百步之外,便進入了義從的警戒范圍,數十名義義從不動聲色的走出了帳篷,典韋提著刀,走到孫策身邊。他甲胄齊全,眼神警惕。

    那些人低語了幾句,一個單薄的身影來到孫策面前,是呂蒙,后面跟著兩個人,扶著一個人。

    “將軍。”呂蒙抱拳施禮,聲音沙啞。“我回來了。”

    孫策從義從手中接過火把,走到呂蒙身后,照亮那個被扶著的人,眼神頓時一縮。蔣干披頭散發,衣冠不整,還有淡淡的血腥味。他趴在兩個少年的肩上,呲牙一笑。

    “沒事,死不了。”

    “怎么搞的?”孫策接過蔣干,背在身上。“請醫匠來。”

    一個義從應了一聲,匆匆去了。孫策大步進帳,將蔣干放在行軍榻上,仔細檢查。蔣干很慘,背上和腿上鮮血模糊,應該是鞭傷,但都是皮肉傷,沒傷著骨頭。孫策松了一口氣。醫匠進來了,放下藥箱,一邊檢查蔣干的傷勢,一邊讓人準備熱水。

    孫策走到帳外,問呂蒙道:“怎么回事?”

    呂蒙撓撓頭,看著那兩個扶蔣干過來的少年。“事情是你們做的,還是你們自己說吧。”隨即又想起了什么,連忙介紹道:“將軍,這是蔣欽,壽春人,是蔣子翼的族弟。這是周泰,下蔡人。阿欽,阿泰,這就是孫將軍。”

    蔣欽和周泰躬身行禮。“見過將軍。”

    孫策愣了一下。蔣欽、周泰?這可是我的少年精英團的重要成員啊,這來得也太突然了,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他很快回過神來,點頭回禮。“去郭祭酒帳里說話吧。”又示意義從準備酒食給等在營外的那些少年,他們連夜趕來,肯定餓壞了。

    郭嘉已經在帳外等著,見孫策帶著呂蒙等人走過來,連忙掀開帳門,又讓人送上食物。呂蒙三人狼吞虎咽,風卷殘云,一會兒就將一大盆粥喝得干干凈凈。蔣欽抹了抹嘴,開始講述。

    蔣干剛回到壽春,蔣欽就知道了。交談之后,蔣欽就動了心,但他沒有立刻去投孫策,他想拉一些平時談得來的兄弟,周泰就是其中之一。他趕到下蔡,找到周泰,再回到壽春,這才知道蔣干被周昂抓了。蔣欽立刻召集兄弟,準備劫獄,查訪了一番才知道蔣干不在縣獄,而是周昂的軍營里。

    軍營可不容易進,蔣欽花了十幾天的功夫,這才找到幾個熟人,摸準了蔣干被關押的位置,又耐心的等了幾天,終于等到一個周昂外出未歸的機會,摸進大營,里應外合,把蔣干偷了出來。然后晝夜兼程,只用了兩天時間就追上了孫策。

    郭嘉問道:“周昂外出,知道他干什么去了嗎?”

    蔣欽拱拱手。“正在稟報祭酒。聽說是一個叫陳登的人,從徐州來的,要去廬江做太守。周昂去送他,要一直送到巢湖,這才給了我們機會。”

    孫策和郭嘉交換了一個眼神,知道周昂為什么一直沒反應了。過了好一會兒,郭嘉一聲輕嘆。“將軍,你說得沒錯,這陳登還真有兩下子,我輕敵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院起火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文人談兵最常用的比喻就是棋局。但嚴格來說,用棋局來比喻戰略是可以的,比喻戰術卻相去甚遠。在戰略規模上,雙方的實力就像棋子一樣無法隱藏,區別只在于如何落子,讀過書、有歷史經驗的文人的確比一般只知道拿刀砍人的武人有優勢。

    可是在戰術規模上,即使派出再多的斥候,交戰雙方也是處于一種半盲狀態,戰場形勢又瞬息萬變,任何人都無法全盤掌握,考驗的不是大時間跨度的歷史經驗,而是短兵相接的戰斗經驗,甚至是直覺。這時候大多數文人就無法勝負了,很容易形成紙上談兵的錯覺,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交戰就原形畢露。

    所以,讀過兵書的書生比比皆是,明瞭戰略,能夠提出總體規劃的讀書人也有一些,甚至比純粹的武人更多,但通曉戰術,能成為軍師的讀書人卻屈指可數。郭嘉無疑是后者中的佼佼者,但他也不是算無遺策,至少暫時還不能。

    經驗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判斷也需要對大量信息進行研判,而郭嘉到軍中的時間還不到兩個月,甚至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斗。手下的細作只有三十多人,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孫策理解郭嘉的心情。“奉孝,不要急,廬江的存糧都被我們搜刮來了,陳登就算入主廬江,暫時也無法行動。陸康官聲不錯,他這么做只是一時得逞,能穩住廬江就不錯。”

    郭嘉背著手,在大帳里來來回回的踱步,嘴里念念有詞。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停了下來。

    “將軍,我要再招募一些人。”不等孫策說話,他又解釋道:“我懷疑袁紹在下一盤更大的棋,涉及其中的不僅僅是九江、廬江,還可能包括江左的豫章、丹陽。丹陽太守周昕就是周昂的兄長,也是袁紹的支持者,素以出精兵著稱,豫章則是揚州第一大郡,戶口殷實,如果得到這兩個郡的人力物力支持,陳登完全有機會在短期內出兵豫州,不可不防。”

    孫策抬起手,示意郭嘉不必解釋。料敵先機靠的從來不是掐指一算,而是情報。在這個沒有衛星、沒有電報的時候,要想收集情報全靠人,是一項大投入,但為了勝利,這些投入不僅值,而且物超所值。

    “營里的人,你隨便挑,需要多少錢,你跟我說,我想辦法湊。”

    郭嘉緊緊地抿著嘴唇,目不轉睛地看著孫策,嘴角抽了兩下,想說什么,最后卻什么也沒說,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伸手一指呂蒙三人。“這三個,我全要了。”

    呂蒙等人在一旁看著,既被郭嘉的深謀遠慮懾服,又被孫策對郭嘉毫無保留的信任震驚。不用說,眼前這個看起來并不強壯的郭祭酒是個難得的聰明人,而且絕對是孫將軍的心腹。士為知己者死,如果能像他這樣得到重用,這輩子也值了。跟著他雖然危險,但前途也不可限量。此刻聽說郭嘉要將他們三人納入麾下,他們頓時激動不已,期盼地看著孫策。

    孫策有些猶豫。不是舍不得給郭嘉,而是這三人都是好苗子,特別是呂蒙,這可是孫吳四都督之一,做一個細作是不是太浪費了?他想了好一會兒,很鄭重地說道:“奉孝,我可以把他們三個都交給你,可是你要用心培養他們,珍惜他們每一個人。這幾個都是好苗子,將來能堪大用的,可不能隨意犧牲了。”

    郭嘉大笑。“將軍放心,我一定將他們視如子弟,將我平生所學傾囊相授。”

    孫策點點頭。“阿蒙,阿欽,阿泰,從現在開始,你們就跟著郭祭酒,用心學習,早日成材。”

    呂蒙三人大喜,齊聲應諾。

    郭嘉由呂蒙三人帶著去挑選合適的人選,孫策返回大帳。醫匠已經處理完了蔣干的傷口,又喂了一些食物。蔣干雖然疲憊,精氣神還好,見孫策進來,他掙扎著要起身行禮。孫策按住他的肩膀。

    “都這樣了,就別拘禮了。說吧,究竟是怎么回事。”

    蔣干苦笑道:“是我大意,遇到一個瘋子。將軍,周禺也在九江。”

    孫策吃了一驚。周禺本來奉袁紹之命,與曹操一起經營東郡。曹操被袁紹派往南陽之后,周禺留在東郡代理太守事務,他怎么會到了九江?

    蔣干把大致情況說了一遍,孫策這才搞清楚情況。蔣干回到壽春,開始很順利,但很快就引起了周昂的注意。蔣干開始并沒有把周昂當回事,因為私募人馬是常有的事,周昂并不能把他怎么樣。但他錯了,周昂派人把他抓了起來,說他與芍陂的流寇勾結,欲對壽春不利。蔣干開始還和他據理力爭,后來看到周禺,他才知道自己惹了麻煩。

    周禺受了重傷,形銷骨立,就剩最后一口氣了。他是去年年初與孫堅爭豫州時受的傷,久治不愈,已成痼疾。因為不能理事,東郡太守也代理不成了,只能在九江依附周昂養病。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報仇,不管是孫堅還是孫策,聽到他們的名字,周禺的情緒就非常激動。

    孫策哭笑不得。去年年初的那場戰事在歷史上并不著名,但后果卻非常嚴重。公孫越為流矢所傷,直接導致公孫瓚和袁紹翻臉。周禺也受了傷,與孫家結下不解之仇。孫策后來過江東,對會稽世家痛下殺手,稽周氏更是被他連根拔起,在整個東吳時代都沒能翻身,會不會和這個有關系?

    是不是都不重要,事情到了這一步,就算他想求和,周家兄弟也不可能罷手。如今這三兄弟聚首,不僅九江郡會發兵,丹陽郡也不會置身事外,只能做好迎戰的準備了。

    形勢比預想的還要嚴峻啊。原本想誘周昂出擊,趁機將九江收入囊中,現在才知道根本不是九江一郡的事,而是四個郡。他本將揚州當作自己的后院,想穩住豫州、荊州防線再慢慢品嘗,沒想到袁紹派了一個陳登,奪了廬江,就在他的后院燒了一把火。

    如今北有劉備、劉岱,南有陳登、周昂,這可怎么破?
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形勢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攤開地圖,標出幾個敵人的位置,一邊和蔣干聊天,一邊思考破敵之策。

    過了一會兒,郭嘉也來了。他從蔣欽招募的少年中挑選了十八個人,安排了任務,已經讓他們去休息了,明天一早就會出發。看到孫策帳里還亮著燈,他過來看看。

    孫策把情況和他說了一遍。郭嘉說道:“將軍,我們兵力不足,需要盟友。我建議立刻和陶謙和黃巾軍聯系。”

    孫策表示同意,蔣干也贊同,他還提醒孫策,譙縣附近就有一些黃巾,不屬劉辟、吳霸等人,自成體力。他們人數不少,實力一般,在陳國、梁國、沛國和汝南四郡的邊界游走,劫掠百姓。孔伷死后,雖然孫堅接任豫州刺史,但他大部分時間并不在豫州理政,豫州處于無人統籌的狀態,各郡太守又互相推諉,誰也不肯全力以赴,所以這些黃巾還有生存空間。

    這其中有一個叫葛生的黃巾軍將領實力較大,有三千多家,算是這一伙人里中的頭領。

    孫策對這個葛生有印象,白天接見黃巾頭領的時候還和他見過面。葛生五十多歲,看起來貌不驚人,話也不多,坐在十幾個黃巾頭領中一點也不起眼,孫策當時也沒特別留意他。聽蔣干這么一說,這才知道這位葛生居然還是個人物。

    聽完孫策的疑惑,蔣干笑了。“將軍來得遲了些,若是一年前看到葛生,他可不是現在這副模樣。”

    “怎么,這一年間發生了什么事?”

    蔣干來了精神,講起了故事。

    去年春天,豫州刺史孔伷病死,隨即發生了孫堅和周禺爭豫州的戰事,周禺戰敗。孫堅雖然戰勝,但他并沒有到豫州赴任,對豫州的黃巾也沒有安置,葛生等人就動了心思,集合起來攻城掠地。他先是在宜祿、新陽一帶流竄,接連得手,漸漸轉戰到譙縣附近,沒想到在這里栽了個大跟頭。

    譙縣有個游俠兒叫許褚,他聚集宗族數千家和一些游俠少年,筑壘自守,不肯向葛生服輸。葛生集結了幾個頭領,總共一萬多兵力,圍攻許褚。因為明顯的兵力差距,許褚慢慢支持不住了,就派人求和,說要用牛和葛生交換糧食。葛生答應了,結果牛到了陣前,卻不肯跟著黃巾軍走,又跑了回去。然后這個許褚就拽著牛尾巴,硬生生把牛又拽了回來,送還給黃巾,一下子震住了所有的黃巾軍。

    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了,黃巾將領誰也不敢與許褚對陣,再加上許褚糧盡,無利可圖,他們很快就一哄而散。因為沒有擄掠到足夠的戰利品,葛生一個春天餓死了不少人,實力大減。他又被許褚倒拽牛尾的勇力所震懾,性格大變,謙和了很多。

    蔣干說到一半,孫策就想起來了。許褚就是譙縣人,但是他昨天接見的本地豪強中,沒看到許褚,連他的名字都沒聽到,也就一時沒想起來。

    “將軍想招攬許褚?”蔣干一下子看出了孫策的心思。

    “子翼覺得可行嗎?”

    “也可行,也不可行。”蔣干挪了一下身體,趴得更舒服一些。“譙縣許氏和平輿許氏同出一脈,說起來還有些淵源,將軍和許劭鬧得那么僵,幾乎得罪了整個許氏,許褚未必肯投你。不過許褚畢竟是武夫,他和許劭也沒什么來往,所謂的支持或者反對只是道義上的。只要將軍肯待之以誠,未嘗不能招攬成功,所以問題并不在于此。”

    “那問題在哪兒?”

    “許褚可不是普通的游俠兒,他是譙縣本地的豪強,他有家業,有田產,這才能聚集宗族數千家,身邊還有幾百名武藝高強的游俠兒。如果將軍不能滿足他的期望,他是不可能投奔將軍的。他可不是典子固,有一口飯吃就行。”

    孫策笑了。蔣干說了半天,其實只有一個意思,變相的提醒他不要再奪人田產,就像當初勸降李通時一樣。他能理解蔣干的顧慮。許褚不是典韋。典韋是個標準的窮鬼,沒什么家族背景,斗大的字認識的不超過一籮筐,有名無字,又是孤身一人,沒什么伙伴。許褚也沒什么文化,但他是地方豪強,身邊不僅有龐大的宗族,還有甘心附從的游俠兒,實力非典韋可比。

    說得實在點,他的起點比孫堅還要高一些,只是沒有孫堅那樣的機遇和用兵天賦而已。

    “能不能招攬許褚,對我來說并不重要。葛生他們和青州黃巾有關聯嗎?”

    “這個還真不清楚。不過天下黃巾是一家,就算不認識,說話也方便。”

    孫策明白了。他對郭嘉說,他想和青州黃巾聯系一下。他聽劉辟、龔都說過,從去年開始,青州黃巾就在謀劃攻擊兗州,企圖西進,和河內、河東的黃巾會師。對孫策招募黃巾到江南屯田的計劃,他們有興趣,卻算不上很熱心。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們一直沒有行動。

    現在,該是他們行動的時候了。

    在孫策的記憶中,曹操起家就是因為招降青州黃巾,青州兵后來是曹操麾下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青州黃巾可是很猛的,不僅干掉了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初期還打得曹操灰頭土臉。現在曹操遠遁關中,兗州境內暫時沒有能代替的人,青州黃巾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牽制一下劉岱肯定不成問題。

    郭嘉同意孫策的看法,但是他覺得首先應該和陶謙聯絡。青州黃巾是人多勢眾,但他們被稱為流寇不是沒道理的。他們裝備很差,后勤補給幾乎沒有,走到哪兒搶到哪兒,如果不能解決糧食問題,招募他們很可能引火燒身,而徐州則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徐州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能夠提供大量的糧食,而且陶謙正需要幫手來對付徐州世家。如果能將黃巾的兵力和徐州的糧食結合起來,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孫策正中下懷,決定雙管齊下,同時聯絡陶謙和青州黃巾,爭取促成新的聯盟,對抗劉岱、陳登等人的夾擊。他要以聯盟對聯盟,下一局更大的棋。
第三百四十三章 強強聯手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和郭嘉、蔣干商量了半宿,第二天一早,又把朱治請來,向他通報了最新情況。

    朱治很震驚,形勢的惡化超出了他的想象。可是看到孫策迅速做出應對,他又由衷的感到高興。在這一點上,孫策比孫堅強。孫堅作戰很勇猛,但眼界不高。如果孫策能早一年出道,他不會讓孫堅放棄長沙。

    在江南諸郡中,長沙以產米著稱,非常適合做后勤基地。

    朱治決定親自去拜訪陶謙。臨行前,他和孫策仔細交流了陶謙可能的反應,又該如何應對。與此同時,他將兵權暫時移交給孫策,以免萬一他耽擱了或者回不來,也不至于出現問題。

    對朱治毫無保留的支持,孫策表示感謝。不管怎么說,朱治是孫堅的舊部,不是他的部下,能如此待他實屬不易,至少說明朱治明事理,目光不短淺。

    孫策將朱治送到營外,依依惜別。回營之后,他帶著典韋直接來到葛生的大帳。葛生等十幾個黃巾將領獨據一營,每人都帶了幾十到幾百不等的親衛。他們正在營中聚會,聽一個外號青羊的道士升壇講道,聽說孫策來了,他們都很意外,立刻請進。等他們看到孫策只帶了一個衛士的時候,都愣住了,不知道孫策這是唱哪一出。

    “在講道?”孫策一邊和葛生等人打招呼,一邊笑道:“我可以一起聽聽嗎?”

    “當然可以。”葛生等人連聲答應,邀請孫策坐首席。孫策稍微客氣了一下,當仁不讓的坐了。葛生等人互相看看,眼神中多了幾分警惕。孫策裝沒看到,對青羊道長拱拱手。“請道長開講。”

    青羊道長和葛生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接著講了下去。

    很多人都分不清道教和道家的區別,以為太平道就是道家。其實這不是一回事。太平道尊崇黃老,但太平道的經典是《太平經》,而《太平經》實際上是一部混雜了儒法道的雜家,特別是對儒的推崇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一開始,《太平經》就是被當作儒書看待的,而首先傳播《太平經》的襄楷就是一個精通儒家經典的方士。

    方士是指通曉方術的讀書人。儒學在西漢成為官學,但是天人合一的理論也帶來了方術化的影響。讖緯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卻不是全部。東漢很多儒生兼修黃老,數術是重要的內容。蔡邕就是如此,孫策經常聽他說起,而且很得意,自詡比五經還重要。

    孫策對數術沒什么研究,也沒什么興趣,但他今天不是來和葛生等人論道的,自然也不會故意挑刺,聽青羊講了一會兒道,不痛不癢的提了幾個問題,言不由衷的夸了幾句,卸下葛生等人心防就算完成任務。討論了幾句中黃太乙之類玄而又玄的問題,他很快把話題引到了吃飯這樣更實際的問題上。

    葛生等人顯然早就等著這一刻,他們夸了一通孫策在南陽的新政,隨即問起了孫策準備什么時候在汝南實施屯田。南陽雖好,畢竟不是家鄉,他們還是希望在汝南屯田。汝南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只要把土地從那些豪強手中搶過來,屯田就可以實施,秋天就能看到收益。

    孫策沒有直接反對,他問了葛生一個問題:“黃巾能和袁紹和平共處嗎?”

    葛生等人面面相覷,先后搖了搖頭。

    孫策接著說道:“從中平元年大賢良師起義開始算,你們在汝南也戰斗了七八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黃巾將領們考慮了一會,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有的說武器差,有的說沒糧食,有的說士卒打仗沒章法,各種理由都有,也有人自承自己不會打仗,但人數不多。孫策此刻也沒興趣去糾正他們的心態,只問了一個問題。“如果袁紹打過來,你們守得住嗎?”

    所有的人都啞巴了。過了一會,他們把目光集中到葛生的臉上。葛生咳嗽一聲,不緊不慢地問道:“依將軍之意,我們只有離開汝南,背井離鄉了?”

    孫策點點頭。“在我看來,這是上策。”

    “那還有中策和下策嗎?”

    “有啊。”孫策笑笑。“下策最簡單,投降袁紹,為他打江山。如果他得了天下,諸君之中也許有一兩位成為開國功臣,封個侯什么的。”

    荀生等人相視苦笑。他們不是沒想過這一點,但可能性極小。一是他們門戶太低,袁紹根本看不上他們。二是他們要文沒文,要武沒武,想憑戰功封侯基本和做夢沒什么區別。孫策說他們只有一兩人能成為開國功臣其實已經是客氣話了。

    “敢聞中策。”

    “中策就是集結優勢兵力,強者為兵,守城備戰,弱者為民,耕田織布,自力更生。”

    孫策掰著手指,給葛生等人算了一筆帳。大大小小的汝南黃巾全部集結起來,大概還有四五十萬人,戰士十余萬,真正能戰的精銳大概有三五萬人。兗州、豫州無險可守,這點兵力是不夠的。要是和青州黃巾聯手,情況就不一樣了。青州黃巾有百余萬人,戰士二三十萬,精銳至少有十萬左右。

    十五萬精銳足以守住淮水一線,而一百多萬人耕地織布也足以供應這十五萬大軍,不用擔心后勤補給供應不上。至于軍械,南陽可以提供幫助。不僅如此,講武堂還可以幫黃巾軍培訓將領。

    黃巾人多勢眾,卻一直在打敗仗,不是因為黃巾戰士不行。官兵也是由普通百姓組成的,和黃巾軍精銳的戰力差不多,戰斗意志甚至不如向死求生的黃巾軍戰士。他們的優勢在于訓練有素的將領。如何統兵作戰,普通人是沒有機會學的,別說普通的黃巾將領,就連大賢良師張角也是半桶水。黃巾軍擁有優勢兵力,卻被皇甫嵩等人迅速擊敗,歸根到底是沒有真正合格的將領,不會打仗。

    孫策可以擔負這樣的責任,去年全殲兩萬西涼精銳的戰績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不僅如何,講武堂也能培養大量的中下層軍官,補上黃巾這薄弱一環。

    因此,如果他們能三方聯手,互通有無,控制豫州甚至兗州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葛生等人心動不已,卻沒有立刻答應孫策。孫策說得是好,但大家非親非故,他憑什么無緣無故的幫他們?萬一他和袁紹一樣,想把他們吞并了,那該怎么辦?更重要的是與青州黃巾相比,他們實力較弱,沒什么信心去說服青州黃巾。

    見葛生等人猶豫,孫策心知肚明,他裝出一副很隨意的樣子,說道:“葛大帥,聽說你和許褚較量過?”

    葛生的臉抽搐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明狀的恐懼。

    “你覺得我的這個衛士和許褚相比如何?”孫策一指典韋,笑盈盈地說道:“如果我說我能擊敗許褚,你相信嗎?”
首頁646566676869707172737475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