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大宋海賊王最新章節 >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376章 李綱出征(3)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同日,尚書省呈上一份報告說,河北河東有些地方官員,正悄悄往外轉送家屬。這引起了宋欽宗的注意,他覺得必須趕快剎住此風,于是親自批示道:“朕所賴以共守祖宗疆土者,實惟郡邑之臣。近聞河朔河東,有守臣弗思體國,先遣家屬,有一于此,民何望焉?朕念今歲之春,我實無備,故逃職之吏,逭其大戮。今邊計鼎新,可以責其固守矣。法不可馳,恩不可再,五申三令,誅將必行。咨爾有眾,體予至意。”

轉眼之間,李綱答應出征的日子到了。六月二十五日這天,宋欽宗賜宴于紫宸殿,眾大臣集體為李綱送別。接著,宋欽宗又賜御筵于瓊林苑,親自為李綱餞行。賞賜慰勞,可謂優渥。

第二天,李綱以宣撫司名義下令:犒賞軍隊,準備出征。李綱想,自己是一介文人,初次擔任宣撫使,手下武將恐怕不服。因此,出征前必須將宣撫司軍威樹立起來,而最好的立威辦法便是殺人祭旗。可是,殺誰呢?

這時候,恰好姚古受命還闕,其手下部將樂州都統制熙河路軍馬使焦安節隨同來京。李綱于是抓住這個機會,將焦安節召至宣撫司逮捕,歷數其罪狀:在威勝軍散布謠言,“虛傳賊馬且至”,動搖軍心,勸姚古退師隆德府,又勸姚古遁去,致使“兩郡之人,皆驚擾潰散。”為嚴明軍紀,以壯軍威,李綱下令斬之。全軍見狀,一派肅然。六月二十七日,李綱率一萬兩千人馬從京師出發,向河東進軍。種師道抱病送李綱出城,回家后嘆曰:“兵可憂矣。”

李綱出發前,學習諸葛亮,向宋欽宗呈上一份出師表,表中說道:“畿甸、汜水關、西都、河陽皆形勝之地,然而城壁頹圯,當亟修治。今雖晚,若并力為之,尚可及也。祖宗創業守成垂二百年,圣圣傳授,以至陛下。適遭艱難之秋,金人入侵,中國勢弱,此誠陛下嘗膽思報、勵精求治之日。愿深考祖宗之法,一一推行之。進君子,退小人,毋以利口諞言為足信,毋以小有才而未聞君子之大道為足使。益固邦本,以圖中興。上以慰九廟之靈,下以為億兆蒼生之所依賴,則天下幸甚。唐恪、聶山乃小人,而陛下卻一心信任,如此下去且將誤國,故于此申言之。”

宋欽宗閱后,在札子上批了四個字:“銘記于懷”。六月二十八日,御史中丞陳過庭上奏彈劾姚古,他說道:“姚古雖世家本將,實乃畏懦之輩,素無戰功。之所以能登將壇,持節鉞,是因其善以名馬寶貨,奔走于童貫之門。自太原被圍,古提重兵于威勝、隆德,逗遛數月,未嘗寸進。等到種師中以忠勇自奮,苦戰榆次,而古卻違期不應,遂致師中失利而殉國。此古可斬之罪一也。

朝廷命古解圍太原,然未有一騎一卒敢入南北關。自師中失利,古退師威勝。士庶叩馬懇訴,愿共守御,古卻領兵連夜遁去。致使威勝之民,扶老攜幼斃于道路,哭泣之聲振于山谷。此古可斬之罪二也。

古既退師,其部將又妄言于眾曰:國家已割太原與金人,我輩所以南歸。于是,役夫只搬運糧草器甲,其余物資皆委棄而去。此古可斬之罪三也。

興師之初,有十五名勇士直入隆德府,縛獲偽隆德府守官以獻,兵不血刃而得一郡。然而古掩蓋其功,不如實奏報,致使此十五人,只得賜帛而已。士氣由此沮傷,抱戈不戰。此古可斬之罪四也。

偽隆德府守官,自言先世乃汝潁間人,深有效順之意。縛至軍中時,古若能如韓信之師李左車,李愬之釋李祐,則太原之圍自此可解。古乃貪冒功賞,獻囚于朝,用心不忠,安能成事?此古可斬之罪五也。古軍中婦人,不可勝數,因而人無斗心,士氣不振。此古可斬之罪六也。

古欲退師,然無端由。忽有統制官焦安節厲聲而前曰:敵騎逼近,何為尚留于此?古既不能斬安節以慰眾心,又聽從其言,率眾宵遁。此實乃古之謀,假手于安節。此古之可斬者七也。”

陳過庭奏罷,又有大臣奏道:“姚古隨行使臣兵級尚有數百人,現在城外,伏乞圣慈下令,先將他們遣散,或者拘收他役,然后再對姚古進行懲處,以免生事。”

然而,宋欽宗并沒采納陳過庭的建議,只下旨給姚古降職處分:責授節度副使,廣州安置。

李綱受命出征,第一站先到達河陽。河陽是洛陽以北的軍事重鎮,李綱在此停留了十余日,訓練士卒,修整器甲。然后,他又領兵北上,進駐懷州。

自出師以來,李綱向全軍約法三章:一、士卒不得擾民,搶奪婦人釵子者,立斬之;二、撿拾死者遺棄物者,施行脊杖或黠刑;三、逃亡捕獲者,皆斬。

三條軍紀,簡明扼要,非常好使。從此“軍律頗肅,無敢犯者”。

李綱認為,在平原上進行野戰,步兵很難戰勝騎兵。而對付騎兵最有效的裝備,非戰車莫屬。金人最擅長以鐵騎奔沖,我軍若沒有戰車相配合,很難取勝。

為了扭轉宋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李綱下令張榜,廣泛征集戰車制造方法。聞訊前來,貢獻戰車草圖的人很多,總制官張行中也來獻上一份戰車車圖。李綱對張行中的戰車車圖很有興趣,張行中于是向李綱詳細介紹了一下,他所研制的造車之法、出戰戰法以及布陣之法。

首先是造車之法:先制造兩根帶有雙輪的長桿,推桿則輪轉。然后在兩桿之間,用橫木相連接,再在橫木上架設一個巨弩。巨弩外罩以皮篷,可抵擋敵之矢石。皮蓬上繪以神獸之像,弩矢從神獸口中發射而出,神獸之目可用以望敵。戰車下方裝上鐵甲,以保護士兵之足。戰車前方,上下兩層各裝設長短不同的槍刀,每層各四枚,上長而下短,長者用來攻擊人,短者用來攻擊馬。戰車兩旁裝有鐵鉤,不作戰時,可用此鉤連結其他戰車成為軍營。

第377章 李綱出征(4)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其次是戰車出戰戰法:每輛戰車配備步兵二十五名,其中,四人負責推動長桿使戰車前進,一人登車望敵發射弩矢,其余二十人手握盾牌、弓弩、長槍以及斬馬刀,排列于戰車兩旁。每旁有十人,排列成兩行,每行五人。站在最前排的是盾牌兵,其次是弓箭手,最后是刀槍排。

遇敵后,若敵兵在百步之內,則用盾牌做掩護,弓箭手進行發射;若敵人逼近,則弓箭手退后,刀槍排沖上前,用長槍刺人,用短刀砍馬;若敵兵后退,則推動戰車,聯合起來,鼓噪而進。若遇險地,則停止前進,令騎兵從兩翼出發,追擊以取勝。

最后是戰車布陣之法:每軍兩千五百人,其中五分之一即五百人,是將佐,衛兵以及后勤輜重之屬,其余兩千人分乘八十輛戰車。可排成方陣,每面二十輛戰車,車車兩聯,而步兵就在車與車的間隔中行進。前排戰車可向前進攻,后排戰車可向后進攻,左右戰車也可各自往外推進。敵人若攻左右,則可抄其后路。隨敵人所攻方位不同,而變換防守之法。前后左右,可產生多種變化。而將佐、衛兵與輜重之屬,皆處于方陣之中。此方陣,也可根據地形,變化成圓形陣或曲形陣。行進時,則按次序排列陣勢;休兵時,則各車相互連接,圍成營地,不必再挖溝塹、筑營壘,營地形成最為簡便而且完固。

聽了張行中的介紹,李綱認為這份戰車圖很有價值,決定采納。他立即上奏朝廷,建議依照此圖制造戰車。他在奏疏中說道:“金人以鐵騎勝中國,非戰車不足以制敵,其原因有三:一、實戰表明,步兵不足以抵擋騎兵馳突;二、使用戰車,則騎兵馳突可防御,戰馬不如戰車堅固;三、若不用戰車,我軍步兵多膽怯,見敵騎便潰散,雖有長技,不得而施用。若用戰車,不僅步兵得利,而且我騎兵可隱蔽于后,尋機而出戰。同時,使用戰車,不僅讓步兵有所依,施展其力,而且可使部伍有束,不得而逃。由此可知,戰車可以制勝鐵騎之理明矣。”

李綱希望短時間內,朝廷能制造出千余輛戰車,下屬各軍可用兩個月時間來學習演練。等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防秋之兵集結完畢,便可謀劃大舉進攻之計。李綱心想,那時候,我軍戰車結陣以行,金人鐵騎必皆退遁。

宋欽宗對李綱的建議很重視,很支持,令兵部立即組織有關人員,依照戰車樣圖進行試制。樣車試制出來后,宋欽宗又指示兵部,將戰車運送到懷州,讓李綱組織軍隊試用。李綱親自指揮士兵,將戰車推到野外,進行演練。由于車體很笨重,行動起來非常遲緩。士兵們很有想象力,他們形象地稱這輛戰車為“鷓鴣車”,因為鷓鴣鳥的叫聲好似“行不得也哥哥”。最終,這輛花了不少錢制造出來的戰車,因不適用野戰而遭廢棄。李綱大失所望。讓李綱更感到失望的是,朝廷忽然降旨:原先詔令全國各地起兵,向京師集結,以防金人秋天入侵,現令全部停止進兵。

部署防秋之兵,是李綱擔任知樞密院事時,著重做出的一項戰略計劃,是得到宋欽宗批準的。現在自己剛離開朝廷,這個計劃便遭到否定,李綱感到很悲哀。

李綱沉思良久,決定上疏力爭。他在奏疏中說道:“措置防秋之兵,是臣待罪樞府時,伏蒙陛下委令所為。臣以為,中國之軍政不修,幾近三十年矣。軍隊缺額不補者過半,其現存者皆潰散之,且不習戰陣,故金人得以窺伺。金人既陷燕山,長驅中原,遂犯畿甸,來時無藩籬之固,去時無邀擊之威。因廟堂失策,致使割三鎮,質親王,劫取金帛以億萬計,驅虜士女屠戮良民不可勝數,誓書之言,所不忍聞,此誠乃社稷之羞,陛下當嘗膽而思報也!

今河北之敵雖退,而中山河間之地不割,敵馬時常出沒。沿邊諸郡,寨柵相連,兵不少休。太原之圍未解,而河東之勢甚危,旁近縣鎮,皆為敵兵所占。秋高馬肥時,敵騎決須深入,以責三鎮之約及金帛之余數。倘若不起天下之兵,不聚天下之力,解圍太原,防御河北,則必復有今春之驚!宗社安危,殆未可知。故臣為陛下措畫,下達詔書,以集結諸路防秋之兵。所集結之兵,大約不過十余萬人。欲分布于河北沿邊雄、霸等二十余郡,以及中山、河間、真定、大名、橫海五個帥府。此外,尚有腹里十余州軍,需沿河一帶控扼地分,以保護王室,提防海道。其最急者,是解圍太原,收復忻、代,以防御金人與夏人聯兵入侵。不知此十萬之眾全部皆到,能否夠用,能否避免敵馬渡河之驚?

今臣奉命出使,離開陛下尚未多久,朝廷已盡改前日之言。調發防秋之兵既罷,峒丁又罷,弓弩手又罷,士兵又罷,四川福建廣東南路將兵又罷,荊湖南北路與京西諸郡又皆特免起兵。如此,前日詔書所集結之兵,罷去大半。金人若再次聚兵,兩路入侵,不知將何以應對?而朝廷為何不留意于此也?臣以為,朝廷不起兵之原因,大概有五:一、川廣福建荊湖之地遠;二、錢糧犒賞之費多;三、河北敵退,天下已無事;四、太原之圍,敵馬不多,不久將自解;五、有探報說,林牙大石與高麗之師牽制金人,金人未必會再次深入。

若以川廣福建荊湖之地遠,則詔書是在四月下達,當時,三省何不立即制止?今已七月,遠方之兵皆已在道,又令其復回,這豈不是復蹈今春勤王之師約回之弊也?一歲兩起天下之兵,中道而兩止之,天下人會怎么說?臣恐朝廷自此不復能取信四方,而將士解體矣。國之大事在于兵戎,宗社安危之所系,且行且止,如同兒戲,臣深感痛惜。

若以錢糧犒賞花費較多,則今春就因無兵捍衛導致誤國,使得土地、寶貨、人民皆為金人所取。今朝廷吝惜小費,又不做防備,臣恐金人后來所取,又不止于前日所取也。何況防秋詔書曾令各地之兵,要自備糧草以行。如此來看,錢糧犒賞之乏,似非所患。朝廷不深思祖宗大計,而吝惜小費,臣認為不足取也。

若以河北敵退,天下無事,則邊境每日都有警報,說金人聚兵,聲言某月入侵,當取某地。現今強敵臨境,非和非戰,朝夕恐悚,懼其復來。天下果真無事乎?賈誼說,厝火積薪之下,而坐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今日觀之,何止于火未燃也,大概已處于烈焰之旁,而言笑自若矣。

若以太原之圍敵馬不多,不攻自解,則自春徂秋,攻守半年,不能得知金人實數。姚、種二帥以十萬之師,前去解圍,一日皆潰,而金軍未嘗有所傷衄。不知何以知其兵之不多?以為可以不攻而自解者,臣以為非愚則誣。

至于林牙大石與高麗兵牽制金人之諜報,理或有之,然不可作依靠。金人能否來攻,應取決于我有無充分之準備。因此,屯兵聚眾,正是今日之先務,不可忽也。今河北河東州郡,日告危急,請求援兵皆以三五萬為言。而半年以來,未有一人一騎可以前往增援。防秋之兵尚未集結,又皆遭遣罷,不知此何理也?若必謂不須動天下之兵,而自可無事,則臣誠不足以任此責,陛下何不令建議之人代臣,坐致康平也?

聞范世雄所統湖北兵已至襄唐間,臣依奉圣旨,令其疾速趕赴宣撫司。其它各路,希望朝廷依照原計劃下達詔旨,令其立即出發,但愿不誤國事。”

第378章 李綱出征(5)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然而對于李綱的奏疏朝廷并無回應,李綱見朝廷對自己所奏毫無回應,心里有些落寞不安。幾天后,他覺得意猶未盡,于是又呈上一篇奏疏道:“臣之所以對減罷防秋兵員一事深為惋惜,一則因河北防秋的確缺人,恐有疏虞;二則因一歲之間再起再罷,恐無以示四方之大信。

關于防秋之計,臣前篇奏疏論之已詳,容臣再為陛下論一論不可失信于天下之意。

昔日周為防犬戎入侵,嘗與諸侯約好,有警則以烽火為號,見烽火諸侯則云集。后來,周擔心諸侯未必至,遂舉烽火以試之。待諸侯之兵蜂擁而至,知其試,皆憤怒。諸侯歸后,犬戎入侵,真舉烽火,無復至者。

去冬金人進犯,詔起勤王之師,遠方之兵踴躍赴難。至中途,卻因和議,詔令停止,將士皆憤惋而返。今以防秋之故,又起天下兵,除非不得已,遠方之兵都已上路。今若又復約回,將士卒伍能不解體?以軍法勒令諸路起兵,卻又以寸紙罷之。臣恐此后有所號召,再也無人回應矣。”宋欽宗令諸路防秋兵馬停止向京師集結,其實際原因,并不像李綱所猜測的那樣,而是另有緣故。當時,宋欽宗與宰相徐處仁、吳敏擬定了一個絕密計劃,即試圖通過蕭仲恭策反耶律余睹,讓耶律余睹舉起復活遼國的大旗,然后與大宋里應外合,共同滅金。這項絕密計劃只有很少幾個人知道,李綱當然無從知曉。

蕭仲恭是原遼國樞密使蕭撻不也之孫﹐中書令蕭特末之子。蕭仲恭的母親,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的小女兒,即天祚帝的小姑。蕭仲恭早年曾任由宗戚子弟組成的“孩兒班”班使,后歷任宮使﹑本班詳穩等職。宣和六年冬﹐天祚帝西逃天德軍﹐蕭仲恭任護衛太保,兼領軍事。第二年二月﹐他與天祚帝一同被金軍俘虜﹐后來降金。

六月初,蕭仲恭與趙倫受宗望委派,以使者身份來到東京,向宋朝催要所欠金帛。宋欽宗不想給,但又想不出不給的理由,于是令三省研究對策。三省大臣經過認真商議,最后認為:此前與金人簽訂盟約,是因金人兵臨城下,我被迫而為。金人貪婪而又無信,不可再給與金帛。而且,肅王出使金軍后,被金人強制帶走一直未回,我們也應將金使扣下以相抵。

宋欽宗采納了這個建議。蕭仲恭和趙倫于是便被軟禁在驛館之中。這件事,李綱是知道的,而且也參與了決策。

從六月上旬一直扣留到七月上旬,一個月過去了,蕭仲恭和趙倫見宋朝還沒有放他們回歸的意思,便開始焦慮不安起來,他們擔心一直被扣留在這驛館里。為早日脫身,他倆開始精心策劃,決定設計誘騙宋朝。

一天,副使趙倫悄悄對宋朝館伴使邢倞說道:“金國有個大將叫耶律余睹,本是遼國大臣,后來降金,他現今尚率領契丹精銳之兵。他對于金國有貳心,你們可以聯合他,里應外合,一起進攻金人。”

邢倞覺得這個建議很好,趕緊入宮向宋欽宗作了匯報。宋欽宗想,遼自亡國以來,或許會有一些皇親國戚或者舊臣試圖復國。若能與他們建立聯系,共同對付金人,那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不知這趙倫所言,是否可信?宋欽宗于是召宰相徐處仁和吳敏來殿共議。

吳敏說道:“蕭仲恭不是女真人,他本是契丹人,將他扣留在此,并無大用。不如好好與他聯絡一下感情,放他歸去,最好能通過他,與耶律大石的西遼建立盟友關系,然后聯合出兵,以破金人。”

宋欽宗覺得有道理,令吳敏親自去驛館考察一下蕭仲恭。

蕭仲恭一見到吳敏,即伏地慟哭。吳敏令左右將他扶起道:“本朝皇帝因金人背盟違約,卻還來督責金帛,很是生氣,群臣也認為金人太過分,故請留大使于此。皇帝以為,大使本是遼國懿親,奉命而來,原非得已。皇帝又說大使良苦,特派我來奉候以慰勞。”

蕭仲恭一邊哭,一邊表示感謝,并佯裝罵金人:“金人反覆無常,從無信義可講。剛開始與臣國約和,取其金帛,然而最后竟滅之,乃立異性,稱藩臣之。”

接著,蕭仲恭走近吳敏,小聲說道:“耶律余睹乃大遼宗室也,每說到天皇創業逾二百年,一朝淪亡,他未嘗不泣。今大朝誠能賜他誓書,約為兄弟,如南朝北朝故事,臣愿回歸后約他舉兵相應,上以報大朝之賜,下以復國家之仇,破金必矣。萬一大朝遲疑不決,那么本朝孤弱,只會被金人隨意擺布。如此,則中原之難,未有窮盡也。”

吳敏沒料到蕭仲恭會提出這樣一個建議,既驚又喜。他感覺蕭仲恭所言句句皆很誠懇,不像是假話。

吳敏于是離開驛館,進宮向宋欽宗做了匯報。吳敏說道:“耶律余睹現為宗翰所部監軍,有兵權,可誘而用之。”

宋欽宗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又召徐處仁來殿商議。

徐處仁說道:“耶律余睹與蕭仲恭皆遼朝貴戚舊臣,被迫降金,他們應當皆有亡國之戚,可以信之。”

宋欽宗見兩位宰相都認為可行,于是密賜耶律余睹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大宋皇帝致書于左金吾衛上將軍、元帥右都監耶律太師:昔我烈祖章圣皇帝與大遼結好澶淵,敦信修睦,百有余年。邊境晏然,蒼生蒙福,義同一家,靡有兵革斗爭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無。

金人不道,稱兵朔方,拘縻天祚,翦滅其國。在于中國,誓和之舊,義當興師以拯顛危。而奸臣童貫等違國擅命,沮遏信使,納結仇讎,許以金繒,分據燕土。金匱之約藏在廟祧,委棄不遵,神人共怨,致金人強暴,敢肆陸梁,俶擾邊境,達于都畿。

惟此之故,道君太上皇帝深悼前非,因成內禪。朕初即大位,惟懷永圖。念烈祖之遺德,思大遼之舊好,輟食興嘆,無時敢忘。凡前日大臣之誤國構禍者,皆已竄逐。思欲興亡繼絕,親仁善鄰,以為兩國無窮之福。此志既定,未有以達。而使人蕭仲恭、趙倫之來,能道遼國與燕云之遺民,不忘耶律氏之德,冀假中國詔令,擁立耆哲。眾望所屬,宜乎國人,無如金吾都監太師者。適諧至意,良用忻懌。嘗聞金吾前為遼國將兵,數有大功。謀立晉王,實為大遼宗社之計。不幸事不克就,避禍去國。向使前日之謀行,晉王有國,則天祚安享榮養。耶律氏不亡,于天祚不害其為忠,而于耶律氏之計,則至忠矣。宗室之英,天人所相,是宜繼有遼國,克紹前休,以慰遺民之思。

方今總兵于外,且有西南招討大帥同姓之助,云中留守尚書愿忠佐之,一德同心,足以共成大事。以中國之勢,竭力擁衛,何有不成?謀事貴斷,時不可失,惟太師圖之!書不盡言,已令蕭仲恭、趙倫面道委曲。天時蒸溽,更冀保綏,謹白。”

第379章 李綱出征(6)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這封密信寫在黃絹之上,藏于蠟丸之中。吳敏又去驛館,將蠟丸親手交給蕭仲恭,讓他回去后轉交給耶律余睹。

蕭仲恭和趙倫沒想到,宋朝君臣這么容易中計,心中暗自欣喜不已。

吳敏覺得,策反耶律余睹之事事關重大,不容遲緩。第二天早飯后,安排蕭仲恭和趙倫騎馬離開東京。這兩位金使一出城,便快馬加鞭,朝燕京方向狂奔而去。

七月二十六日,即金使蕭仲恭等人離開東京不久,宋欽宗給李綱、劉鞈、解潛、張灝等前線將領下達詔令,要求他們立即出兵,解圍太原。詔曰:“金賊攻圍太原,一百五十余日,其勢危蹙,惟兵與食最為急務。而朝廷于此二者,措置殊未有方。每于警奏,不過督責諸將俾令進師,既不益兵,又無見糧,安能使之必戰?既戰又安能使之必克?進師屢衄,其弊蓋出于此。朕每一念,疾首痛心,寢不能安,食不知味。今聞黠虜筑壘臨城,控扼要害,援師不可進,糧道不得通,勢益危迫。卿等宜究心悉力,廣加詢謀,益兵置糧,不吝爵賞以勸用命,明其政刑以威不恪,須盡速解太原之圍。若稍有誤事,不惟卿等負朕倚注之意,朕于負荷之重,亦豈敢委法以徇私于卿等哉!”當初,關于如何解圍太原,諸將曾在隆德府開過一次會。奇怪的是,作為宣撫使的李綱并沒參加這次會議。河東宣撫副使劉鞈,率部將張俊、苗傅參加了會議。諸將在會上約定,七月下旬各路分頭并進。

現在,諸將見皇上詔令語氣如此嚴厲,誰也不敢怠慢,第二天即七月二十七日,分別組織出兵。劉鞈從平定軍出發,真定府總管、都統制王淵從遼州出發,解潛與折彥質從威勝軍出發,張灝與折可求從汾州出發。四路軍分別從東、南、西南三個方向,向太原進軍。

婁室獲悉宋朝援兵將至,一邊派人速回云中給宗翰報信,一邊下令各軍要偽裝成膽怯害怕的樣子,以誘敵深入,各個擊破。在南邊戰線,婁室要求只派輕兵守衛南關,將強壯兵馬隱蔽起來,并告誡守將道:“解潛自威勝軍北上,必先趨南關。待他到后,我軍則偽遁。”

解潛領兵出威勝軍北上,果然不出婁室所料,取道南關,直奔太原。南關是由南而北,進入太原的必經之地。解潛隨軍攜帶著大量糧食,計劃運到太原城里去支援守軍。

解潛先派人去南關打探一番,回報說只有輕兵守關。解潛令大軍前進,奪取南關。

金人見宋軍來攻,于是假裝逃跑。解潛不知金人詭計多端,以為金人真已逃遁。于是派人回去,陸陸續續將糧食運了過來。這時候,金人主力就隱蔽在附近,但他們很能沉住氣,他們并不急著進攻,他們要等待最佳出擊時機。

不久,糧食基本都運來了,裝載到一輛輛馬車上,解潛令士卒們趕車上路。這時候,金兵突然沖了出來,打了宋軍一個措手不及。宋軍迎戰不利,遂棄糧而潰。這次救援太原,從六月初開始,可以說做了比較充足的準備。組建了以李綱為首的宣撫司領導班子,明確了各路兵馬的指揮將領。各軍也開展了練兵,軍旅甚威。河東百姓對此也很支持,他們很高興地說道:“太原要是解圍,河東就安全了。”

宋朝幾乎動用了全部的機動兵力,有許多士卒來自江、浙、閩、蜀等地。這些士卒與北方戰士相比身材矮小,似乎羸弱不可戰。他們整日在野外練兵,累的腰彎腿瘸。當地人有時在路上碰到他們,問:“你們是干什么的?”他們回答道:“救太原兵也。”

當時,許多人認為,金軍在太原城下人數并不多,他們到處建立營寨,其實都是虛的,只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如果諸路大軍同日進發,金人肯定無法應對,我軍必定取勝。可是,若各路進軍參差不齊,則勝負就難說了。

李綱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要求各路大軍務必于七月二十七日準時出發,向太原進軍。可是,當時各路將領都直接受朝廷指揮,事皆專達,進退自如。李綱這個宣撫使徒有其名。李綱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應該把情況說清楚。這并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要讓皇上知道實情。于是,他在奏章中說道:“宣撫司雖有節制之名,特文具耳。節制不專,恐誤國事。”

宋欽宗接到李綱奏報后,猶豫不決。當時,東京城里連月大雨不止,有人對宋欽宗說道:“天降大雨,乃陰氣太盛之故。”宋欽宗馬上聯想到李綱,覺得陰氣太盛,是不是因為授予李綱的兵權太重?他將此想法告訴徐處仁,徐處仁回答道:“李綱只不過一書生耳。夷狄,才是中國之陰。今太原兵圍未解,不以此為憂,而憂李綱乎?”

宋欽宗于是降旨,要求各路軍馬聽從宣撫司指揮。可是,諸將領根本就沒把李綱放在眼里,各軍仍直接受朝廷指揮。

這天,李綱得知解潛初戰不利,遭金人突襲,糧食盡失,他心頭不禁一震。接著,又獲悉劉鞈在壽陽與金軍主力遭遇,兵敗而潰退。李綱隱隱預感到,這次救援太原,成功的希望很是渺茫。解潛雖然在南關一帶丟掉了軍糧,但所幸兵員損失并不太大。他下令各軍抓緊時間收攏潰散之兵,他打算集中兵力守住南關,在此與金軍較量一番。

讓解潛最為擔心的是,官兵們都有一個臨陣脫逃的老毛病。怎樣來治理這個老毛病呢?這讓解潛有些煞費苦心。他忽然想起兵法上有一個說法,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受此啟發,解潛想出一招,就是將防御堡壘建筑在深溝大壑之前。這樣,當敵人進攻時,官兵們后退無路,只能選擇死守。解潛還效仿韓信背水一戰的陣法,將兵營建在背水之處,以激勵官兵奮勇作戰,以求死里逃生。解潛很清楚,面對強敵,只有殊死作戰,才有獲勝之可能。

第380章 李綱出征(終)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在戰前動員會議上,解潛鄭重告誡諸將道:“大戰在即,禍福握于自己之手。迎敵者賞及子孫,退走者誅及妻子。如立奇功,定有高爵。”解潛希望以此鼓舞士氣,嚴明軍紀。

然而,對于這些賞罰政策,三軍將官們根本就聽不進去,他們都在下邊小聲議論道:“過去,童宣撫也曾有此言。可實際上怎么樣呢?明明是戰死者,往往被上報說成是逃跑;而對于奔潰者,則立賞招安。今日之令,也恐怕是空話罷了。”不久,戰斗打響了。

金軍在南線指揮作戰的將領叫完顏拔離速,是銀術可的弟弟。前不久,姚古也是被他所敗。剛開始,拔離速用于沖鋒的金人并不很多,似乎帶有試探性。但宋軍對金兵很懼怕,交戰不久,老毛病又犯了,前軍有些官兵就不顧軍令開始潰退。后軍見狀,人心也開始浮動。堡壘中的官兵為求自脫,紛紛抓著繩子往溝壑底處逃竄。結果混亂中墜落而死者重疊累積,幾乎填滿溝壑,約有幾千人。

拔離速見宋軍已亂,于是果斷下令鳴鼓大進。金軍抓住時機,將預備隊也投入戰斗,他們越戰越勇。而宋軍越來越抵擋不住,最后全線崩潰,潰不成軍。連解潛所在的中軍也四處潰散,他身邊僅剩下數十騎親兵,保護著他從山間小道,一路逃奔隆德府。從此,解潛所部戰斗力基本喪失。拔離速指揮金軍乘勝前進,很快便兵臨威勝軍城下,知威勝軍張堯佐不戰而降。

解潛所部是正面救援太原的主力軍。主力軍潰敗所造成的影響往往是很大的。當時,威勝軍、隆德府以及汾州、晉州、澤州、絳州等地百姓聞聽官軍敗北,紛紛扶老攜幼渡過黃河,往南而奔。太原以南、黃河以北地區,州縣幾乎皆空。

這時,李綱仍在懷州。眼見形勢在不斷惡化,他很焦慮,可又無能為力。因為他無法有效行使宣撫使指揮權,無法掌控全局,他所能做的就是上奏朝廷,將自己的建議反映上去。他一方面指出節制不專之弊,另一方面,他也看出了軍事部署上的缺陷。分路進兵,因各路之間缺乏協同,實際上變成了孤軍深入,很容易被金人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李綱建議立即調整軍事部署,將兵馬集中起來,從一個方向展開進攻。恰好這時候范世雄率領著湖南兵到達懷州,李綱推薦范世雄擔任宣撫判官。李綱表示,若朝廷采納其建議,等到大軍集結完畢,他愿親自領軍開赴前線,與金人決一死戰。然而,前方戰事很激烈,后方朝廷高層斗爭更激烈,朝廷政局忽然發生大變。八月三日,太宰徐處仁和少宰吳敏兩位宰相,被宋欽宗一并罷免。唐恪升為少宰、何栗任中書侍郎、陳過庭任尚書右丞、聶山同知樞密院事。李綱的好友許翰,被免去同知樞密院職務。

政局的突然巨變,讓李綱大吃一驚。特別是將唐恪晉升為少宰,更讓李綱不可思議。李綱領兵離開京城時曾特意對宋欽宗說過,唐恪是小人,不可重用。當時宋欽宗滿口答應,可現在為什么又變卦了呢?李綱很不理解,很失望,心情忽然消沉起來。

徐處仁在擔任太宰之前,曾在北京大名府擔任留守,社會聲望較高。太學生與京城百姓都認為他比較老成,性格剛廉,又富有政治經驗,若讓他出任宰相輔佐年輕皇上,肯定能有所作為。臣僚們對他也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等他擔任太宰進入決策中心之后,他并沒貢獻出什么嘉謀良策,人們對他很失望。

徐處仁從三月初擔任太宰,到八月初正好五個月。這五個月,正是宋朝多事之時,也是宋朝扭轉危局的關鍵時期。各地符檄如雪片般飛來,急需朝廷做出英明決斷。可是,諸多復雜的政治軍事外交等問題,弄得徐處仁有些暈。他雖然有從政經驗,但他缺乏處理國家危難所需要的政治遠見與睿智。對一系列問題的處置,要么不及時,要么出現重大失誤。比如,為防金人秋天再次入侵,種師道建議集中諸道兵力屯駐在河陽一帶,守住黃河防線。但徐處仁不予采納,他認為金人既然已撤,豈能復來?不宜先自擾以示弱。其政治眼光之短淺,政治洞察力之暗弱,由此可見一斑。

徐處仁出任宰相,是吳敏向宋欽宗推薦的。吳敏覺得自己年輕,資歷較淺,擔心不能控制朝廷局面,于是廣招賢能,大造聲勢。徐處仁初到朝廷時,與吳敏、李綱政見比較一致,合作還算順利,但后來他和吳敏之間出現嚴重分歧。吳敏年輕氣盛,風流倜儻,喜歡攬權,但處理政事經驗很不足,當辦事人員將各種軍政文牒呈報給他請他做出批示時,他竟茫茫然不知如何裁處,只是說:“依舊例可也。”徐處仁與吳敏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糟糕,每次開會議事,二人都互相詆訾,互相拆臺。吳敏曾向吏部推薦了幾名官員,其中有自己的親戚。徐處仁審查名單時,毫不客氣地將吳敏親戚的名字一筆勾掉。

這天,散朝后,吳敏氣沖沖地來到東府即都堂,找徐處仁商量名單之事。吳敏剛坐下,二人交談了沒幾句,就激烈爭論起來。當時,徐處仁正拿著毛筆起草文件。一怒之下,他將毛筆猛地朝吳敏扔了過去,正中吳敏面額,唇鼻皆黑。

這件事很快傳遍朝廷內外,影響很壞。唐恪、耿南仲、聶山早就想將徐處仁和吳敏趕下臺,由他們取而代之。這時候,他們抓住這件事不放,趁機指使御史中丞李回上奏彈劾徐處仁與吳敏。李回上奏道:

“太宰徐處仁,當初因蔡京推薦而得到重用。自金人退師,陛下以其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提拔為太宰。然而,其器局凡陋,不識大體,智識滯暗,不通時變,完全不能領導百官。少宰吳敏,其實是蔡京死黨。其在相位,悉效蔡京,意在專權固寵。徐處仁與吳敏不和,致使天下之事日漸壞缺。現今,金人猖獗,重兵壓境,河東之役師老糧匱,天下之憂日甚一日。徐處仁與吳敏,誤國負恩,罪在不赦。伏望陛下亟罷二奸,別圖任用。”

首頁747576777879808182838485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坦克剛大木所寫的《大宋海賊王》為轉載作品,大宋海賊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大宋海賊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大宋海賊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大宋海賊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大宋海賊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