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大宋海賊王最新章節 >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401章 靖康之難(18)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陶宣干登上城墻一看,只見城外大約有三四百金軍騎兵。而遠處塵土飛揚,不斷有騎兵馳奔而來。

  到下午五六點鐘時,大約已有萬騎金兵立馬于護城河邊上。一個手中握著一卷文書的人對著城上大聲喊道:“大王讓我招安你城中官吏軍民,有文字在此,放下繩索來取上城去。我問你們,降還是不降?你們若不降,大王領人馬從絳州掩殺而來,看你們能走到哪里去。”城上人皆不回答。

  那人又問:“你們如何不做聲?今都來攻打你城也。日已晚,且去也。再給你們一夜時間商量,來日此時城已破也。”金軍陸續撤退,去東北方向四五里處安營扎寨。

  此時,城內軍兵漸漸登上城墻,可是百姓與州府官吏沒有一人上城。

  陶宣干找到劉銳,對他說道:“若林經略不上城,何以率官吏軍兵?”

  劉銳說道:“我已派人去請,可是不見人。”

  陶宣干說道:“待我親自去請。”

  陶宣干騎馬來到州府,只見衙門中靜悄悄的。陶宣干問一個看門人:“林經略在否?”

  那人回答道:“已登城。”

  陶宣干馬上回到城墻上尋找,可還是不見其人。他又來到城西,向來往的軍民打聽:“可曾見到林經略?”

  有人回答道:“他身穿白布衣,獨自從此擦城下去矣。”

  陶宣干見林經略已棄城而逃,于是急忙找到兩都監和一監務,對他們說道:“三公不要走,我們可共同守衛城池。”

  陶宣干隨即下城,來到街巷中,挨家挨戶招人。可是,待在家中的非老即小,或婦女輩,壯男全都逃出城去了。

  最后,城內軍民全都登上城墻,但由于人手不夠,只能守御東、南兩城墻,而西、北兩城墻無人守御。

  盡管軍民都登上城墻,但還是有人趁亂擦城逃跑,斬了十幾人仍阻止不住。到了夜里,守衛東南城墻的人,擦城而逃跑者已有十之三四。到四更巡城時,城上守衛者已去之殆盡。

  陶宣干在南門守至五更時,忽然有隨行人員來報告說,劉統制打算從西門出城。陶宣干急忙趕至西門,可劉銳已出城而去。陶宣干于是也出城而逃,剛走了十五里,便聽到金軍開始擊鼓攻城。走了二十五里,天剛放亮,金軍追兵便從后面趕來,將受驚而逃跑的百姓、車乘以及四百余騾馬全都截住。路上逃難的居民婦女扶老攜幼,有人因走散而大聲呼叫,聲音凄厲,令人耳不忍聞。

  當日,因為平陽府官吏皆棄城而逃,留在城內的居民開城以降。

  至此,宋朝在河東倉促設立的東西兩路帥府,即隆德府與平陽府,皆被金軍攻破。由此可知,宋朝在河東的防御非常脆弱。這里有帥臣的畏敵怕戰等主觀原因,如平陽府經略使林積仁之流。但也有兵員不足、糧草匱乏等客觀原因。

  例如,回牛嶺險峻如壁,宋軍本可以控扼此地,打一場勝利阻擊戰。然而,因為糧食缺乏,士兵每日只能吃到兩升豌豆或陳麥,所以皆不愿賣命。士兵們笑著說:“軍食如此,而使我戰乎?”

  金軍來到回牛嶺下,仰望陡峭的山頂,官兵們皆說道:“他們若用箭矢和巨石自上而下攻擊,我們將損傷嚴重,這可怎么辦?”金軍在山下猶豫不決,遲遲不敢發動進攻。

  然而不久,山上的宋軍竟自動散去。金軍于是輕輕松松地跨越回牛嶺,向平陽府挺進。平陽府失陷,標志著宋朝河東地區的防御已全線崩潰。

  十月二十八日,從平陽府等地潰散到絳州的軍兵,聯合本州軍兵在城內放火,制造混亂。城內官吏居民,皆往城外逃跑避難。

  知州李弼傳也乘坐轎子棄城而逃。給他抬轎子的是絳州衙兵,他們將李弼傳抬出城后,拋下轎子,又跑回城內去搶奪金銀財寶。李弼傳一路步行,逃往高樂。

  只有市易務官吏史秉義沒跑,他覺得反正已無法逃脫,索性拿起槍刀殺死和捕獲了十幾名潰兵,兵亂這才逐漸平息。

  潰兵之所以在絳州放火作亂,是因為他們知道這里有軍資倉庫,存有許多金銀財寶。這里有漕司金銀縑帛糧斛約三百萬,河東漕司每年收入都存放于此。另外還有童貫用來平定貨場的匹帛,兩類合計六十萬。所有庫藏寶物,皆被潰兵洗劫一空。

  在河東戰區,西路金軍攻勢兇猛,勢不可擋。宋軍已全線崩潰,潰不成軍,一瀉千里。而在另一個戰區即河北戰區,東路金軍長驅穿插,縱橫自如。雖然中山、河間等重鎮依然在宋軍手中,但都已成孤城,形勢也岌岌可危。十月二十六日,侍御史胡舜陟上奏,請求救援中山府。

  他在奏疏中說:“臣見中山知府陳亨伯蠟丸密書,其詞哀切。書中說,真定城破,屠戮生靈不知幾萬人。金人現據高城,愈難追退。臣讀之流涕,暗嘆朝廷何忍其如此,竟未嘗遣一兵一馬為援也!李邈三四十次奏報,皆不見回應,難道朝廷不再愛惜這片土地與這里的人民嗎?只因要與金人講和,便不敢動兵,這是多么失策之舉啊!臣請為陛下言之:古代列國交兵,使者在其間推論利害,以消除兩國之災禍,目的是使兩國和好,使人民得到休養生息。今金人遣使來,而我亦派使去,若彼此按兵不動,乃所謂和也。然而,金人一邊遣使一邊用兵不已,今日陷一城,明日破一邑,漸次而南下,大有并吞席卷之志。

  金人時不時遣一使者來索要寶貨,表面上要議和,實乃使我不為防備也。對于我去之使者,則往往脅之以威,使得他們不敢說話,只準依照金人的意見回奏。而朝廷不察金人議和之真偽,便說議和已定。宣撫司見已講和,亦不遣兵救援,真定因此而失陷。

  所以,陳亨伯說,金人將我議和之使留置寨中,然后任意攻城掠地,而朝廷無人前往解救。金人陰謀屢屢得逞,而我屢屢上當失策。

  今金人集中于中山城下,朝夕必攻城矣。若朝廷又以講和之故,不令宣撫司救援,則中山必失。失中山,則河北諸郡不攻而自下矣。河北若失,則京師不可再為首都,那么宗廟社稷危矣。

  陳亨伯又說,金人既攻城殺人放火,而我師援救之,理不為曲。朝廷若放任諸鎮自存自亡不再顧恤,那么無話可說;若欲保全諸鎮,請速令宣撫司火急遣兵前來救援。

  陳亨伯之言如此直率,可謂急切矣。陛下若繼續聽從大臣之論,認為既已講和,若再派兵救援中山,則妨礙國家大計,那么,只恐怕到時土地與人心兩者皆失之。

  若大臣以為今日無兵,何以為援?那么,臣以為河北之民皆兵也。可讓諸郡縣將庫存錢糧全都拿出來,發給百姓,然后朝廷以高官厚祿懸賞激勵,何患人不為用?就看如何采取措施罷了。

  陳亨伯請宣撫司派兵自深、冀出發,向祁州進軍,與馬忠兵馬會合。宣撫司兵馬自西向東,祁州馬忠兵馬自東向西,中山城內兵馬作為內應。如此用兵則轉禍為福,因敗而成功。

  其言似亦有理,伏望陛下詔三省、樞密院,即刻開會討論施行。”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402章 靖康之難(19)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然而,宋欽宗對此沒做任何回應。兩次大規模救援太原的失敗,已讓他對軍隊徹底失去信心。

  此時,宋欽宗對武力戰勝金人已不抱有任何希望。他寄希望于議和。他與宰執大臣們判斷,若能履行割地賠款條約,金人一定會退師。

  陳亨伯所說的金人將我和議之使留置寨中,指的是宗望留置王云。王云出使宗望軍中,情況不像李若水出使宗翰軍中那樣。一個原因是,宗望與宗翰性格不同,宗望隨和,宗翰威嚴。另一個原因是,王云跟宗望有過一面之交,算是有點交情。幾個月前,宗望退軍回燕京期間,王云與曹曚曾奉命去燕京拜見過他。

  本來這次宋欽宗是派王云與曹曚再一起去拜見宗望,請求以賦稅代割三鎮。可是曹曚不肯去道:“但速起天下兵,控要害,寇必再至。”宋欽宗對曹曚拒不受命很生氣,令其離開京城,外任宮觀。

  王云在幾個月前被吳敏貶出京城,現又調回。他答應去宗望軍中試探一下金國意圖。

  金國最高決策層遠在東北,因無法及時掌握河東與河北前線動態情況,所以,對于東西兩路大軍進軍事宜,金太宗令元帥府根據實際情況從長措置施行,不必事事請示。兩軍元帥,名義上由金太宗的弟弟斜也即完顏杲擔任,但他留在京師擔任諳班勃極烈,與完顏宗干一同治理國政。元帥府實際設在宗翰軍中,宗翰為副元帥兼西路軍統帥,實際上他是東西兩路大軍的最高指揮官。

  出兵前,宗翰曾召集金軍高級將領在云中元帥府開過一次會,討論對宋政策問題。當時決定,履行宗望代表大金與宋朝達成的議和協定。若宋朝能割三鎮土地并賠款,金軍則停止南下。若宋朝不割讓三鎮,則用武力奪取之。當時,宗翰并沒有渡過黃河的打算,但有與宋朝以黃河為界畫河而治的設想。

  可是,在順利攻占太原和真定之后,宗翰綜合河東河北戰場情況,認為宋朝朝廷腐敗,軍隊不堪一擊,于是在平定軍高級將領會議上重新做出部署,將東西兩路大軍的作戰目標改變為,會師于東京城下。

  王云到達金軍時,正遇上宗望進攻真定城。城破后,他一直留在真定,一直在想辦法摸清宗望對宋朝的真實心意。

  宗望表面上很隨和,其實這人很有心機。為麻痹宋朝,讓宋朝放松警惕不作防備,有一天,宗望對王云說道:“不割讓三鎮也可以,但是,宋朝必須向大金奉上五輅、冠冕以及給大金皇帝奉上尊號,而且必須康王親自前往,和議才可能成功。”

  王云不知是計,信以為真,認為這是一個絕好機會,立即派隨從李裕趕回東京,向朝廷稟報。

  宋欽宗趕緊召集唐恪、耿南仲、聶昌等宰執開會商議,他們認為這個方案可行。宋欽宗于是詔令太常禮官入議金主尊號,命康王趙構出使宗望軍中,命新任尚書左丞王寓擔任副使。

  王寓對出使金軍有些懼怕。門下客李允文向他提出了八個問題,來模擬金人的詰責質問,王寓皆不能對答。

  王寓急忙入宮,向宋欽宗請求辭去副使職務。宋欽宗不答應,王寓一再堅請,且說道:“臣夢祖宗怒,以五輅奉金國。”

  宋欽宗大吃一驚,但不太相信,問道:“祖宗何故不賜夢與朕,而與卿耶?”

  王寓回答道:“臣受命而行,職在臣也,故祖宗賜之夢而警焉。”

  宋欽宗還是不信,又問:“何以驗之?”

  王寓辭窮,回答不上來。此時何粟在場,他叱責道:“王寓狂妄,可退。”王寓惶恐戰栗而退。

  過了兩天,王寓又入宮覲見,向宋欽宗解釋上次做夢之事:“非臣之詐也,乃李允文教臣為此語,且謂臣曰:不托以夢,不能免此行。”

  宋欽宗一聽此言不由大怒,欲嚴懲王寓。

  王寓的父親王易簡曾在東宮做官,與宋欽宗關系比較密切,他聽說此事后急忙上章祈懇免行。宋欽宗于是下旨說:“王寓誑誕避事,追還左丞誥命,付尚書省毀抹,責授單州團練副使,新州安置。父易簡落職與宮祠,并日下出門。”

  宋欽宗重新任命剛擔任知樞密院事不久的馮澥出任副使,知東上邠門事高世則擔任參議官,令他們立即著手準備,隨康王出使宗望軍中。

  十月二十九日,種師道忽然病逝于家中,享年七十有六。宋欽宗親臨祭奠,為之慟哭。下旨輟視朝五日,賜種師道衣衾、棺槨、龍腦、麝臍以入殮,贈開府儀同三司。

  種師道是北宋亡國前最難得最清醒的軍事家,他曾多次給宋欽宗獻策。一次是姚平仲劫營失敗后,他建議:“今晚再遣兵分道劫寨,必在金人意料之外。就算仍不能取勝也不要緊,只要以后每晚都派數千騎兵去劫營,不出十日,金軍必定遁去。”第二次是金軍北撤時,他建議乘其渡黃河時襲擊,不然,他日必為國之后患。第三次是出任河北宣撫使時,他建議朝廷調遣關中、河北、河東各路兵馬,沿著滄、衛、孟、滑一線設防,集中優勢兵力以防金兵。第四次是他臨去世前不久,他判斷金人必將大舉入侵,建議宋欽宗趕緊離開東京,前往長安,以避敵之鋒芒。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對種師道這些很有價值的建議,宋欽宗竟一個也未采納。

  宋欽宗完全不懂軍事,他身邊的重臣也沒有一個是“略知兵者”。這些似乎也很正常。最不正常最可怕的是,宋欽宗與他的重臣們聽了軍事行家種師道的軍事建議后,都“笑且疑”!

  種師道肯定是憂憤成疾而死。當時,不少有志之士聞聽噩耗,皆仰天嘆息曰:天亦豈無意哉!

  《靖康小雅》有詩贊揚種師道曰:壯哉此翁,謀深氣勁。終始一節,佑我三圣。百戰之余,所料必勝。提師入援,賊詟威令。疊畫良策,眾莫之聽。割地增幣,丑虜益橫。萬里長城,恃為藩屏。倏嗟不祿,亂何有定。旌旗無光,兵民凄哽。余烈昭昭,方策獨盛。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403章 靖康之難(20)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十一月三日,康王趙構入宮,向宋欽宗辭行。這個時候去宗望軍中議和,風險肯定很大,極有可能被宗望扣做人質,結果很可能會象肅王趙樞那樣一去不返。對此,宋欽宗與康王心里都清楚,但心照不宣。宋欽宗很擔心康王膽怯不肯前往,所以對其撫慰甚厚,并將太上皇決定禪位時賜給自己的那條玉帶也轉賜給了康王。

  第二天,康王趙構與知樞密院事馮澥等一起奉玉輅離開京城。馮澥等人奉玉輅先行一步,康王則在城北定林院做短暫停留,等候尚未準備好的冠服以及禮物等。

  十一月五日,宗望在真定府向宋使王云正式攤牌。宗望讓王云速回東京稟報朝廷,要求宋朝必須在十五日之內,將割地詔書送到宗望軍中。不然,十五日后大軍將渡過黃河,直奔京城。

  王云大吃一驚,急忙馳馬而回。走到相州時,他對相州知州汪伯彥說道:“金人情狀甚乖,本州宜多積糧斛,預作防備守御之計。我竊聞虜寨中人說,此次渡河至京城下,恐怕要呆到來年夏初,方可回師。”王云向汪伯彥再三囑咐叮嚀,方才離去。

  汪伯彥是崇寧二年進士,這年五十七歲。考中進士之前,他就很有才名,被祁門知縣王本看中。王本特筑英才館,請他去當塾師。王本還把親侄兒秦檜從南京接到祁門,跟著他讀書。據說,秦檜在英才館讀書時,曾有人預言道:祁山小邑,一書院有二宰相在焉。

  汪伯彥原在京師朝廷任職,因向宋欽宗獻“河北邊防十策”,被宋欽宗召見,并任命為直龍圖閣、知相州。真定府失陷后,宋欽宗下詔遷真定帥府于相州,由汪伯彥統領。

  王云到達磁州時,又將上述所言對磁州知州宗澤說了一遍。

  王云走后,宗澤對身邊人說道:“王云奉使賣國,盡為金人大張聲勢。我要將此奏報朝廷,請你們不要信其說。”

  途中,王云遇到馮澥。馮澥得知情況有變,于是與他們一同返回。

  王云、馬識遠、楊渙、趙希顏等人,與馮澥一起來到城北定林院拜見康王。王云說道:“當時我說是和議成功后,大王方可前行。”

  馮澥說道:“如此說來,是李裕之言虛妄矣。”

  隨著王云等人回到京城,朝廷內外很快得知:金人必欲得三鎮,不然則進軍京師。消息迅速傳遍京城,人們皆大為震驚。

  其實,金人這時候對割三鎮已經沒什么興趣了。他們胃口大開,企圖吞并宋朝更多的領土,掠奪更多的財富和美女。金軍的戰略目標早已明確,那就是兩路大軍會師于東京城下。宗望讓王云回東京稟報朝廷,說必須割三鎮才能議和,很顯然是在迷惑宋朝,使宋朝放松警惕不做防備。王云稀里糊涂地中了宗望的詭計,馳馬回京奏報。宋欽宗與眾多大臣們也都掉入圈套,以為割三鎮就可議和,就可讓金人退兵。

  十一月七日,中書舍人孫覿上奏,懇請宋欽宗當機立斷,放棄三鎮。孫覿原任侍御史,因上奏論太學生伏闕之事,指責李綱要挾皇上,而被吳敏貶出朝廷,到和州(今安徽和縣)任知州。不久前,剛被宋欽宗召回朝廷擔任中書舍人。

  他在奏疏中說道:“臣蒙恩召還,不勝區區憂國之心,本以為新宰相當國,對北方邊事必有一定之論。然而,起居郎胡交修曾對臣說,金使王汭來請割三鎮之地時,他正好侍立于殿,曾親聞王汭之語。王汭說:今日得三鎮,明日就可撤軍而去。如朝廷不許,則國相領兵自河東而來,屯兵于南郊,包圍城之西南;皇子郎君領兵自河北而來,屯兵于北郊,包圍城之東北。大軍若來,且不說攻城,京城方圓五百里之內,燔燒蕩盡,鳥獸將不能聚屯。

  王汭退下后,皇上問宰相唐恪:三鎮怎么辦?唐恪回答說:不給,則必來;給之,臣不能保其不來。皇上問了三次,唐恪三次都如此回答。皇上大怒:卿是宰相,何不做出決斷!唐恪仍如此回答。

  臣聽說此事,不禁嘆息而言道:當初,金人冒死而來,仰見中國之甚大,四方勤王之師日至。若將相持重,嚴兵固壘,不出一兵,使其對我莫測深淺,而與之講和,則可以萬全矣。可惜李綱狂謀謬算,出兵劫寨,一敗涂地,傳笑四方,而后金人輕視朝廷,始欲割三鎮以勒索陛下。宰相既知金人必來矣,來則何以待之?

  三鎮乃河朔重地,一旦棄之,則京師無藩籬之衛,陛下不得一日高枕而臥矣。今京師無山險關隘之固,只有一條黃河可做防御。然而,防守黃河的將吏望見金軍騎兵揚塵即遁逃而去,如獸駭鳥驚,不知所在。

  而今,宰執大臣遲疑不決,害怕承擔棄地之責;將帥無能,缺乏干城御敵之功。萬一金人舉國而來,屯兵城下,有如王汭所說,臣恐社稷之憂不止三鎮而已也。陛下當權衡禍福輕重,獨斷而行之。寧失三城,無使京師危而悔也。”

  宋欽宗思來想去,也不愿承擔割地予敵的歷史罪名。他下詔召集文武百官開會,討論并表決是保存還是放棄三鎮之地。詔曰:“朕屈意議和,無所不至,雖袞冕、車輅、名號之類,猶無所惜,蓋欲保守祖宗之地土。而金人必欲得三鎮,今欲與之,其利害如何?欲不與之,其利害如何?朕當從眾而行之,不敢自任可。

  令御史臺告報百官,初八日于尚書省集議以聞。宰執親戚不參加,所有臣僚不得觀望。令百官庭議,系宗社安危,各要見得真實利害。若割三鎮或不割,各如何保無后患;割之而來,不割之而來,各如何備御,不得鹵莽。朕無固定之見,只從眾議。”

  十一月八日,一百二十多名朝廷官員來到延和殿開會。他們各自上前領取筆與紙,然后按照文武序列,列隊于廊廡兩旁。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404章 靖康之難(21)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諫議大夫范宗尹首先明確提議,請割三鎮給金人,以紓解災禍。他說道:“既然朝廷之前已愿棄地,已與金人達成協議,那么今日怎可不棄三鎮?如果不守約定,那不恰好給金人提供了出兵的理由?”說到急切之處,范宗尹伏地痛哭流泣。

  有七十名官員當場表態,支持范宗尹的意見,包括耿南仲和吳開,也主張棄地議和。只有何栗、梅執禮、孫傅、呂好問、洪芻、秦檜、陳國材、喻汝礪、宋齊愈、曹輔、陳陽庭、馮栗、李若水等三十六人,認為不可割地。李若水剛回京沒幾天,也伏地慟哭。

  可笑的是,另外還有十幾人竟持兩可之說。

  主張割三鎮的理由是:朝廷既然已答應將三鎮割給金人,就應該履行諾言。今若不給,是中國失信于金人,不如姑且給他們。如果金人繼續猖獗進兵,則天怒人怨,其師出無名,可不戰而屈也。

  反對割三鎮的理由是:國家歷經三代始得河東,可謂得之不易。河北乃天下之四肢,且陵寢在焉。四肢茍去,豈不成為廢人?何況天下者,乃太祖太宗開創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石敬塘割地之事,豈可遵循乎?

  這時,中書舍人孫覿又呈上一份劄子道:“臣聞毒蛇螫手,則壯士斷腕。金人乘中原久安無備,傾國而至,當順而撫之,以幸無事。而劫寨之臣,猖狂妄作,挑發兵禍,以遺國家,此可謂手足之害,陛下當亟去之。若去之不果斷,則腹心之患必矣。

  現金軍南下,橫穿河朔二千余里,所過州縣,無一人一騎奮起反抗者。朝廷若以黃河為邊防,孰能御之?

  今日自大臣侍從到縉紳士大夫,不是不知道三鎮之地不得不割給金人也,也不是不知道割三鎮之地便可以緩兵紓禍也。只是因為元祐覆轍在前,誰也不肯為考慮國家安危,而使自己與家人遭受莫大災禍。當初,新黨對舊黨復仇,以棄地之罪而削除名籍,投竄嶺海,禁錮子孫,累赦不宥,可為殘酷之極也。所以,他們皆卷舌不言,都是為自己打算的。

  臣以為,割地之后,兩國休兵,便可有時間整頓內政以強國勢,選將勵兵以固國防,興衰撥亂以實現中興。假如以失三鎮為悔,追責首議之臣,無論是坐牢還是流放,臣實甘之如薺,不敢辭也。

  臣又聞擇禍莫若輕,擇福莫若重。今日之事有禍無福。河北陵寢與河南孰重?三鎮之地與京師孰重?陛下知所輕重,判然不疑,則當亟去手足之患,無重腹心之累矣。”

  最后,宋欽宗決定聽從眾議,割地以舒難。于是,重新派遣康王趙構與王云,攜帶禮物北去宗望軍中,割地請和。

  此時,河東西路金軍已到達澤州、潞州一帶,河北東路金軍已到達慶源城下。

  西路軍宗翰所部從隆德府一路南下,目標指向懷州。婁室所部在占領平陽后不久,接到宗翰命令,也向懷州疾速挺進。

  懷州知州是中奉大夫直秘閣霍安國,他是去年九月末來此上任的。

  霍安國曾擔任燕山府路轉運判官。那時,郭藥師曾揚言,他一人便可守衛燕山之地,不必麻煩朝廷再安排軍帥。那時,主管燕山防務的除了郭藥師外,還有詹度,二人因爭權而鬧矛盾。諸同事皆不贊成郭藥師所言,只有霍安國贊成。霍安國還將此事鄭重奏報朝廷,結果因此而罷官。

  對邊防之事,霍安國頗為了解。來到懷州上任后,他曾多次對同僚說道:“金人必為朝廷所患,此州亦不可不備。”

  霍安國打算增修城墻,疏通護城河,修理武器制造裝備,積極備戰。去年十月間,河間府轉運司發來文件說:“金人將聚兵南來,懷州要有所防備。”

  可是,許多官員對加強城防不以為然,他們說道:“本州離邊境有千里之遠,金軍豈能很快便至此?”

  去年十二月初,童貫自太原府回京,走得很匆忙,到達懷州時天色已晚,但童貫下令不做停留。參議官節度使范訥、翰林學士宇文虛中、中書舍人王云,皆跟隨童貫夜過懷州。宇文虛中是霍安國老朋友,曾悄悄囑咐霍安國一定要加強防備。

  今年二月,簽書樞密院路允迪,受命前往宗翰軍中割讓太原之地。他曾在懷州盤桓數日。當時,宗翰令銀術可繼續包圍太原,自己則率主力南下,前鋒已越過南北關。社會上傳聞說,金人已獲知路允迪出使,必須見到他才停止進軍。于是,懷州士民數千人來到路允迪住處,請他趕緊離開懷陽去見金人。路允迪于是到達高平,見到宗翰,一起北去。

  李綱受命擔任河東河北宣撫使時,將宣撫司機關設在懷州。后來,李綱被免職,宣撫副使劉鞈也被免職,宣撫司工作由宣撫判官折彥質代理,后來又晉升折彥質為龍圖閣直學士宣撫副使。

  這天,霍安國獲悉金人正在向懷州方向進軍,于是去拜見折彥質,尋求對策。折彥質說道:“宣撫司兵馬久在城里,困倦甚矣。過一兩日,欲去西山下演習,稍微舒豁一下。”

  第二天,折彥質果然領兵出城,在距城二十五里的太行山下演練軍隊。這天,恰逢李若水從金軍中奉使而回。他們二人在一起悄悄密語了很久,直到晚上才回城。

  這天晚上,懷州河內縣丞范仲熊來見折彥質。折彥質對他說道:“今日有圣旨來,說不再另外派遣大河守御使,只令我一人主管。河陽出現擾亂,令我前往撫定。聽說河陽人情惶惑已超過懷州,我須親自前去。”

  第二天,折彥質領兵離開懷州,去往河陽。

  范仲熊見折彥質不顧懷州安危領兵而去,于是去拜見知州霍安國道:“金人即將來也,折彥質卻走了。”

  霍安國也很氣憤道:“我將寫奏疏彈劾此人。現今懷州有糧食有器甲,不容易被打得破。到時候大家都要上城,劃分地段分別守御,共同抗敵。”范仲熊表示贊成。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405章 靖康之難(22)
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作者:坦克剛大木加入書架

  次日一早,范仲熊忽然聽到門外大路上人聲喧鬧,有人說道:“金人來也。”

  范仲熊遂派人出門打探。不久,打探的人回來說道:“安撫已下令開了城門,人們爭相出城。”

  范仲熊于是去找河內知縣趙士傅,趙士傅對他說道:“金人來也,為之奈何?”

  范仲熊問道:“何以知之?”

  趙士傅說道:“城上已送來金人文告,說將領稱作先鋒都統勃極烈。”

  范仲熊于是前往北城,見霍安國正坐在城墻上閱讀一份文告。這份文告,是金人派一名投降的澤州書吏送到城上來的。前面數百字說大金有道中國背盟,接著說晉、絳等地都已投降,令懷州速降。

  霍安國問范仲熊:“如何回答?”

  范仲熊看了看文告道:“先到城下去見一見金人再說吧。”霍安國同意。范仲熊于是縋城而下。

  不一會兒,過來一個燕京人向范仲熊拱手行禮。又過了一會兒,來了三十多名金人騎兵,也向范仲熊拱手行禮。

  范仲熊問道:“你們出兵而來究竟是何意?”

  一個騎馬的金人做了回答,但因語言不通,只得令那名燕京人進行翻譯,其大意是:“大宋背盟,我軍因此而來。我大金皇帝有一統天下之志,國相也是當今英雄。現今,我軍已攻取太原、晉、絳等州,太原如此堅固都被我軍攻取了,你們懷州何勞攻也?你回去告訴知州,讓他趕緊持投降書前來拜見大都統婁宿孛堇。”

  這金人又問范仲熊:“你是何身份?”

  范仲熊簡要做了自我介紹。那個燕京人又對金人補充道:“他是《唐鑒》一書作者的孫子也。”

  金人又問范仲熊:“你與范仲淹是什么親戚?”

  范仲熊回答道:“不是什么親戚。”

  金人于是讓范仲熊回去,說:“你回去與州主商量好了,如果來日辰巳間還不出城投降,我們便攻打城也。”

  范仲熊回城與霍安國商量了很久,覺得應盡力避免交戰。他想來日親自去見一見金軍都統婁室,霍安國同意。

  第二天一早,范仲熊又縋城而下,來到金軍營帳拜見都統婁室。

  婁室問:“帶來投降書了嗎?”

  范仲熊回答道:“不曾帶來。”

  婁室又問:“何故不肯拜降?”

  范仲熊回答道:“我們彼此皆為臣子,須各自理會。假使大金派一個臣僚守一城,撞著別國兵馬便以城降,你以為如何?若懷州沒得到大宋皇帝詔令就歸降,恐怕國相聞知,亦非所喜。”

  婁室笑了笑道:“說得是也,這樣我就不攻打懷州了。”

  范仲熊說道:“雖然都統不攻打懷州了,可是,恐怕你們后隊不知,請給我一份文書。”

  婁室說道:“我大金國不使文字,只一人傳一箭,命令后隊不要打懷州。”婁室說完,即令人護送范仲熊回城。

  霍安國于是立即將情況如實申奏朝廷,以待朝廷指令。過了一天,聞聽宗翰領兵從隆德府方向朝懷州而來。霍安國遂派范仲熊出城前去迎見宗翰,勸他停止進軍。

  范仲熊到達西山腳下,在距離懷州約三十余里處遇見宗翰。

  范仲熊說道:“兩朝已結盟好,誓不相攻,沒想到國相元帥竟親自領軍遠至于此。我想,國相元帥必有與中國商量之事。大軍所至,百姓未曉,如有所諭,請告訴我,我將報告懷州安撫使霍安國,請他上奏朝廷,皇上將另派親信臣僚前來理會。”

  宗翰說道:“還有甚事需要理會?你大宋上皇,數年前遣人自海上與大金結盟,共滅契丹。當時約定九州土地人民歸你大宋,子女玉帛歸我大金。及至各自興兵,你大宋并不曾收得九州,卻是我大金取了燕山府。為這以前盟約,我將土地人民一齊交割與你,是我有大恩德于你大宋也。你既不感謝我,卻還將營平兩州戶口都收在你大宋地界里。我因為見百姓父母妻子離散,情實不忍,遂派人送文書去向大宋取兩州戶口。可你大宋既不發遣,亦無回文,不肯依約辦理,我們無奈只好興兵。

  那時,是我先興兵而來。待我軍兵臨汴京城下,你上皇便不做皇帝,卻叫太子為主,太子見我兵勢浩大,害怕京城被攻破,遂派使人將三關四鎮之地獻給我大金。我信以為真,便領兵而回,還下令不讓士兵擄掠,這是我又有大恩德于你大宋也。

  然而,你大宋卻又背盟約,密諭三鎮堅守不附,又召天下兵援救太原,因此我今日再次興兵,師出不可謂之無名。

  我本想將你大宋土地一并吞沒,可因為大金皇帝有圣旨,讓只以黃河為界。如此來看,你懷州應該屬于我大金管轄之處,應該歸降。我本想現在就進兵,可因州縣須要人民,若縱兵多殺人民,則州縣將變為空城。你替我告知懷州知州,讓他早點來降,以保全家屬與州縣人民。”

  范仲熊回答道:“大宋皇帝與大金皇帝最初結盟時,本州并不曾得到朝廷以黃河為界的文字,請你們派人至大宋皇帝處理會。”

  宗翰說道:“還何須派人去理會?如今,我大金兵馬正準備前去打破汴京,活捉你趙皇帝也。”

  范仲熊回答道:“如此,恐怕也非國相所望。況且彼此皆是大國,勝負未可知。假使情況最后真如國相所言,則非大金之福。”

  宗翰不解地問:“為甚卻不是大金之福?”

  范仲熊回答道:“如今我便一一分析給國相聽聽。若是趙氏為君,則大金可以確保歲幣,趙氏必不肯再有不相承順之事。若是廢了趙氏,作為中國之地,必須要有中國人做主,若是有人趁機興兵奪得皇位,則是創業之主,與大金既無盟約,亦無恩義,其必不肯將歲幣交與大金,亦不肯割三關四鎮。自此,歲歲用兵,幾時能了結?不過,也可能有人對國相說,戰爭所獲多于歲幣。請國相仔細思量,此豈是忠言?戰爭所得即使再多,也被他人自行拿去。而國內因久用兵,民心怨恨,國相必然要對局勢負責,所以不如接受歲幣,安穩為大。以仲熊所見,不如與大宋皇帝商量,將三關四鎮歸大金,每年再增添歲幣,其余事宜,皆可商議。”

  宗翰想了想道:“也是。給我三關四鎮,每年再給歲幣二百來萬。這樣你立刻派人去大宋皇帝處奏說,我且留軍在懷、澤之間,等你回報。已出發在前的先鋒隊伍可能不知此事,我將陸續派人喚回待命,并令他們不得胡亂殺人。”

  范仲熊于是回城,將金人回文交給霍安國,并向他做了詳細匯報。霍安國當即派人火速去往東京,將情況奏報朝廷。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首頁798081828384858687888990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坦克剛大木所寫的《大宋海賊王》為轉載作品,大宋海賊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大宋海賊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大宋海賊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大宋海賊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大宋海賊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大宋海賊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