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七百二十四章 以退為進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袁紹氣得來回踱步,連兒子都顧不上了,險些撞倒。劉夫人從里面沖了出來,正好看到郭圖一把抱住袁尚,這才松了一口氣,上前接過袁尚,又瞪了袁紹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是你識人不明,誤用無能之輩,失了揚州,可別傷著我的孩子。”

    袁紹更加生氣,哼了一聲,背過身去。

    郭圖勸道:“夫人,這件事也怨不得主公。揚州乃是偏僻之地,比不得中原人才輩出,英俊薈萃,周氏三兄弟已經算得上揚州翹楚,主公用他們也是迫不得已。為天下者,總得平衡各地勢力,以免偏頗。誰曾想這周氏三兄弟如此無能,竟然接連失手,辜負了主公。揚州若有失,對主公的宏圖偉業頗有影響,主公因此發怒,并非針對少主。”

    得知揚州得失如此重要,劉夫人不敢大意,又聽郭圖稱袁尚為少主,心中歡喜,立刻便緩了顏色。“這揚州不是偏僻之地么,怎么如此重要?”

    “夫人有所不知,揚州雖然偏居江南,但吳越民風剽悍,為天下精兵所在,又是孫氏父子州里。如果被孫家父子占據,可立得十萬精銳。且交州多寶貨,與中原往來大多要經過揚州,孫家父子貪婪,他們占據了揚州,以后這玳瑁、翠羽、珍珠什么的可都要漲價了。”

    劉夫人怦然心動。原來揚州這么重要啊,占據揚州,不僅能為袁紹的霸業出力,還能為家族帶來滾滾財源,這種好事豈能不插一腳。她瞅瞅袁紹,主動走到袁紹身邊,和聲說道:“原來揚州這么重要,難怪夫君生氣,倒是妾身不知輕重了,還請夫君恕罪。”

    袁紹順勢點點頭,輕嘆一聲:“不知者不怪。夫人,時局維艱,創業維難,為了能給孩子們一個太平盛世,我很焦慮啊。可惜尚兒太小,若是再長十余歲,也能為我分擔一些事,那該多好啊。”

    劉夫人笑道:“生長自有時,尚兒不能一夜之間成年,不過我倒有一個人才可以推薦給夫君,也許能為夫君分憂。”

    “那可太好了,夫人說的是誰?”

    “我從兄劉繇。”

    “劉繇啊。”袁紹沉吟著,不置可否。

    劉夫人看向郭圖,郭圖會意,立刻附和道:“夫人說的可是公山之弟,劉繇劉正禮?”

    “郭君也聽說過他。”

    “當然聽說過。”郭圖哈哈大笑。“主公,這劉繇可是個人才,人品與公山不分上下,武略則更勝一籌,他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說著,又將劉繇的事跡說了一遍,極力贊揚劉夫人推薦得好。

    袁紹心知肚明。劉繇既是劉岱的弟弟,劉夫人的族人,早在他的關注之中。郭圖這時候來,自然是給劉夫人這個機會,要不然他不會在劉夫人面前提及此事。正如郭圖所說,劉繇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劉氏兄弟都是他的支持者,劉岱死于黃巾之亂,他理應給劉繇一點補償。比起劉岱,劉繇現在三十多歲,正當壯年,年富力強。比起劉岱,他更有俠氣,曾經為了救從叔而深入賊巢,是個勇士。讓他去揚州,也許有機會挽回不利局面。

    “那就多謝夫人了。”

    劉夫人心意達成,眉開眼笑,說了幾句閑話,帶著袁尚到內室去了。袁紹和郭圖堂上入座。“劉繇可任揚州刺史,那廬江、丹陽、九江和丹陽四郡怎么辦?還有,我聽說周術身體不佳,豫章會不會不保?揚州六郡已經丟了四郡,豫章又是最大的一個郡,若是落入孫策手中,揚州形勢就難以挽回了。”

    “主公所言甚是。不過揚州山重水復,山越星散其間,孫策想控制揚州沒那么容易,沒有十年休想成功。長安讓他去會稽,想必便有困虎兕于牢籠之意。臣以為,在揚州諸郡太守人選這件事上,當與長安配合,以行離間之意。”

    袁紹權衡良久,沒有吭聲。他聽得懂郭圖的意思。荀彧在長安變法,王允失去了權柄,他已經無法直接控制朝廷。孫策接受朝廷任命,遠赴會稽,顯然是以退為進,向朝廷示誠。他一直不肯承認天子,很可能成為朝廷下一個目標,成為被圍攻的對象。屆時北有公孫瓚,西有賈詡等西涼人,南有孫家父子,東面還有陶謙,形勢非常不利。

    要破朝廷布下的包圍圈,只有像孫策一樣,以退為進,承認天子,承認朝廷,以換取時間。田豐、審配等人已經分明向他進諫過,但他一直沒有松口。一直以來,他都說劉協不是先帝血脈,并以此為理由代行天子之命,發給州郡的文書都以詔書自稱,現在改口,不僅自打耳光,顏面盡失,以后也無法再以詔書自稱,還要受制于長安的詔書,束手縛腳,難得如意。

    郭圖深知他的心意,所以一直沒有明說。現在揚州形勢大壞,容不得他們再猶豫,所以郭圖也改變了心思,希望他能退一步,與長安媾和,緩解危機。只是郭圖說得婉轉,不像田豐、審配等人說得那么直接罷了。

    形勢不由人啊。袁紹有些后悔。當初就不該放荀彧走,誰想到他去長安居然搞出這么一出來,本來已經威嚴掃地的朝廷居然占據關中,站穩了腳跟,還和孫家父子連橫。雖說這無異于玩火自焚,卻給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再不低頭就是眾矢之的。雙拳難敵四手,猛虎不架群狼,就算他得天下士心,面對這四面包圍之勢,也覺得棘手。

    配合朝廷將孫策困在揚州的確是個辦法。當今天下,除了他之外,實力最強的就是孫家父子,孫堅雖然是父親,心計卻不如孫策遠甚。如果能將孫策困在揚州,不參與中原的事務,他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只是……這真的不舒服啊。

    袁紹越想越生氣,有時候難免又有些惋惜。怎么自己沒有孫策這樣的兒子呢,反倒讓袁術占了便宜,平白多出一個對手。自己有兩個成年的兒子和一個外甥,也算是不錯的人才,可是和孫策比起來,除了袁譚和孫策在伯仲之間外,次子袁熙和外甥高干都遜色得多。

    如果尚兒能快些長大就好了。袁紹沉吟著,暗自嘆了一口氣,緊握的拳頭慢慢放開。

    “劉正禮也是宗室,表劉正禮為揚州牧,若是朝廷識相,便將廬江、九江、丹陽太守讓與他們,看他們有沒有本事從孫策手中奪回來。至于豫章,讓元才(高干)去吧。聽說許子將在那里,寫信給他,請他關照高干。”

    “主公英明。”
第七百二十五章 好消息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天子站在廊下,垂著手,一動不動。

    唐姬站在一旁,輕聲細語地解說著最新收到的情況,提醒天子待會兒要注意的事項。朝廷收到了冀州牧袁紹送來的表,雖然這封表奏中看不出一點應有的謙恭,但象征意味卻很濃。

    袁紹承認天子,承認朝廷了。不管他內心是否愿意,他至少低頭了。在形式上,朝廷又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保持了疆域的完整。從現在開始,天下只有尾大不掉的權臣,沒有割據自立的叛臣,所有人都承認正朔在長安。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荀彧謀劃的大局就完成了第一步,足以證明人心思漢,大漢天命未絕,還有中興的機會。

    荀彧說,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小心謹慎。這個是好消息,但一旦處理不好,很可能就會成為壞消息。袁紹低頭還只是表面文章,只是一封表奏,而且還要向朝廷討要揚州牧和豫章太守兩個官職,該給朝廷的貢奉卻絕口不提,連客氣話都沒有。不僅如此,這里面還有一個陷阱:他為會稽周氏三兄弟請謚。這是逼朝廷表態,要借朝廷的刀來割孫家父子的肉,當然也可以看作借孫家父子這塊石頭來試朝廷的刀。

    斗爭才剛剛開始。這封表奏一旦公布,蟄伏了很久的黨人肯定會聞風而動,逼迫朝廷表態。而那些雖然心向朝廷,但容易沖動的讀書人也會以為形勢大好,迫不及待的想要更進一步,早點實現天下太平。

    “陛下,待會兒若是司徒楊公有什么過激的言論,陛下不要正面答復,盡可能讓司空士孫公去解決。如若不行,荀彧會想辦法說服他。”

    天子點了點頭。“朕知道了。會議之后,朕會單獨召見他,聽聽他的意見再做決斷。”

    唐姬欣慰地應了。天子單獨召見荀彧,可見他已經有了與丁沖等人對抗的勇氣,開始主動出擊了。

    天子與唐姬告別,走過走廊,來到殿上。楊彪、士孫瑞和荀彧等人已經在殿外等著,司徒掾劉巴、侍中劉曄也在,這兩個年輕人是剛到長安不久的年輕俊杰。他們的到來給了天子很大的鼓舞。

    看到天子出現,侍中丁沖高呼唱喝,楊彪等人依次上殿,向天子行禮。天了還禮,請他們入座。楊彪心情大好,剛坐下便大聲說道:“恭賀陛下,冀州剛剛送來表奏,袁紹迷途知返,再奉朝廷正朔。”

    荀彧上前,將收到的表送到天子面前。天子打開看了一眼。內容他已經知道,現在只是走個形勢。可是看到真切的字體出現在眼前時,他還是有點激動,不失稚氣的小臉上泛起了微紅。

    “這都是諸卿運籌之功。”天子蓋上表,努力讓自己恢復平靜,保持聲音的平穩。“對袁紹所請之事,諸卿以為當如何處置為好?”

    楊彪說道:“臣以為不妥。劉繇雖是宗室,又有仕宦經驗,品德才干也算上佳,但他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甚至沒有做過縣令長,突然讓他領一州,恐怕能以勝任。不如任他為揚州刺史,觀其行跡,如果能勝任,再轉為州牧不遲。至于豫章太守,眼下周術并無過錯,似乎不宜代換。且高干為人如何,有無才干,都不清楚,不宜驟任太守,不如委任一縣,察其德才。”

    天子心中暗自點頭。楊彪到底是老臣,這一手軟硬兼施,做得不錯。看似駁回了袁紹的所有請求,但又沒有完全否決。讓劉繇做揚州刺史比揚州牧更合規矩,回了袁紹的面子,又讓袁紹無話可說,但實際上好處又給了袁紹,讓他不至于狗急跳墻。

    “司徒擬任高干哪一縣?”

    “南昌。”

    天子不置可否,心里卻笑了一聲。果然不出他所料,南昌就是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令隨時可以接管豫章太守。周術是袁氏故吏,說不定會主動讓賢,直接把權利交給高干,自己拱手而治。據他所知,揚州六郡的太守不是袁氏故吏就是黨人中堅,只有陸康是例外,所以他被陳登趕走了。

    只可惜,這幾個袁氏故吏和黨人都是虛有其表的廢物,一個個被孫策打得鼻青眼腫,沒幾個月的時間就有三郡落入孫策之手。不管怎么說,揚州都已經不是朝廷的揚州,就看孫家父子和袁紹怎么斗,不管誰贏誰輸,對朝廷都有好處。

    當然了,最好還是孫策贏。畢竟孫策還把朝廷當回事,南陽運來的貢賦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終于有錢有米過年了。除了錢糧之外,南陽送來的紙也非常不錯,兵器也很精致,天子都非常喜歡。

    “廬江、九江、丹陽三郡,該如何處置?”

    楊彪沉吟片刻。“陛下,臣以為孫堅取廬江、九江有太尉朱公之令,取錢糧以助軍事,并無不當。孫策為周昕所阻,殺周昕也勉強能說得過去,擅取丹陽則不可。朝廷宜委任干才赴任,不能讓孫策肆意妄為。”

    天子看了荀彧一眼,心道荀彧果然對楊彪很了解,知道楊彪會冒進,做出不切實際的判斷。孫策占了丹陽,他能讓出來?這時候正是需要孫策與袁紹對抗的時候,豈能刺激孫策。萬一再把他逼急了,撕破那層遮羞布,與朝廷決裂,丟臉的只會是朝廷,不會是孫策。

    就眼下而言,不管派誰去丹陽,孫策都不會放手。只有會稽一郡,他是無法打破袁紹堵截的。為了讓孫策能平衡袁紹,朝廷明知孫策不是什么良善之輩,還要扶持他。這很無奈,但這就是事實。

    天子轉過頭,看向士孫瑞等人。“諸卿以為呢?”

    士孫瑞不緊不慢的開了口。“陛下,楊公所言甚是,的確不宜助長孫策風氣。不過丹陽民風剽悍,易動難安,山越為禍已有數十年,普通人怕是難以勝任,否則必為刁民所害。司徒府選任官吏時還是謹慎一些好,被人趕回來事小,送了性命可就不好了。”

    楊彪冷笑一聲:“陛下,司空思慮周全,臣感激不盡,臣一定小心遴選,選才何必司徒府,如果司空府有什么合適的人才,也不妨推薦一二。”

    士孫瑞笑著搖搖頭。“司徒府人才濟濟,司空府望塵莫及。舉賢不避親,司徒不必有太多顧慮。”

    楊彪再拜。“臣舉薦侍御史朱皓出任丹陽太守。”
第七百二十六章 孤獨的天子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士孫瑞撫須不語,眉宇間露出一絲不耐煩。天子看得分明,心中疑惑。朱皓是太尉朱儁次子,比其兄朱符更像朱儁,忠貞能干,也是知兵之人,的確能勝任丹陽太守。以朱儁與孫家父子的關系,孫策應該也不會拒絕他,為何士孫瑞這副表情?

    哦,明白了。荀彧的計劃就是退守關中,讓孫策與袁紹兩虎相爭,相互制衡,朝廷坐收漁翁之利,爭取休養生息的時間。現在將朱皓安排到丹陽,就是在孫策和袁紹之間插一腳,隨時可能成為其中一方的目標。就算孫策能夠容忍朱皓,袁紹也不能容忍,如此一來,朝廷就和袁紹發生了沖突,反而讓孫策得利。這一舉動看似高明,其實違背了荀彧的計劃,有冒進的嫌疑。

    “孫策雖然年少輕狂,才干還是有的,丹陽暫時由他兼管也沒什么不好,太守任命不要急在一時,如今各地陸續有人才進京,其中必不乏干才,緩一緩,也許會有更好的人選。楊公,你說呢?”

    楊彪不以為然,正待反駁,坐在他身后的劉巴扯了扯他的衣擺。楊彪又將涌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來議事之前,劉巴就提醒過他,眼下朝廷不僅需要孫家父子的道義支持,更需要南陽的物資支援,不宜與孫策翻臉。楊修、閻行、馬超等人都在孫策身邊,已經得到了孫策的初步信任,假以時日,他們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孫策。現在激怒孫策,這些人輕則失去孫策的信任,重則有生命危險。一旦出事,韓遂、馬騰肯定會生事。現在朝廷正指望他們攻取漢中,不宜節外生枝。

    楊彪雖然不完全贊同劉巴的意見,但他也知道,劉巴與荀彧、天子年齡相當,他們的想法更接近,而他自己年紀稍長,想法未必能和他們一致,聽聽不同的意見總是好的。有什么分歧,也可以私下里先溝通好,不必表面在眾人面前,給其他人可趁之機。朝中等著他們幾個鬧矛盾的人多著呢。

    “唯!”楊彪改了口,躬身領命。

    天子松了一口氣,隨即又問起了漢中的進展。楊彪說,張則接到詔書,聯合了漢中的幾個家族,正在與張魯聯絡,進展還算順利。張魯有意脫離劉焉的節制,但是他擔心他母親的安危,需要一點時間,估計年后就能有結果。目前張魯已經透露了不少消息,劉焉的確有不臣之意,居然造了乘輿才能用的車輛,有千余輛之多。不過他不得人心,益州反對他的人很多,只要朝廷運作得當,有機會收回益州的控制權。

    天子暗自嘆息。劉焉枉為宗室,卻包藏禍心,當初就是他提議改刺史為州牧,本以為是出于忠心,沒想到他全為了自己著想。

    天子心情不太好,又問了一些其他的事。士孫瑞見狀,特意說了一些好消息。朝廷詔令發布之后,各地人才陸續來到長安,關中外出逃難的百姓也回來不少,這其中最令人興奮的就是從南陽回來一批工匠,他們原本在南陽各工坊做事,熟悉南陽的新技術,對提高關中作坊的水平有好處。他已經從中挑了一批技術最好的,準備充實到朝廷控制的作坊中。

    天子很高興,又多問了幾句。楊彪見狀,也說了一件事,大儒盧植的弟子劉備也來了長安,他曾在孫策麾下任職數月,通曉孫策練兵方法,頗有見識,武藝也不錯,可以獨當一面。據他自己說,他也是劉氏血脈,中山靖山劉勝之后,只是支系疏遠,現在已經是平民了。

    天子非常感興趣,便問楊彪劉備在何處。楊彪說,劉備就在長安訪友,他身邊有個勇士叫張飛,頗有武藝,曾去軍中與諸將較技,連敗數十人,與溫侯呂布交手數十合,雖然最后落敗,但呂布對他也是贊不絕口。他不僅武藝好,還有一件奇特的長矛,形狀古怪,聞所未聞,一時在長安引為奇談。

    “竟有如此奇人奇兵?朕當見一見。”天子連聲說道,露出幾分他這個年齡應有的稚氣。

    荀彧嘴角微挑,露出一絲淺淺的笑意。天子看得真切,卻什么也沒說。

    雖然不時有分歧,但總的氣氛還是和諧。結束之后,楊彪、士孫瑞等人退下,天子將荀彧留了下來,兩人在宮里一邊慢慢地走,一邊輕聲交談。

    “令君,袁紹總算讓了一步,你可以將家人全部接來長安了,一家團聚,比什么都好。”

    “多謝陛下關心,臣正有此計劃。”

    “朕其實也不完全是為了你,朕有自己的私心。朕從小只有姊弟三人,如今兄長為奸人所害,只剩下姊姊與我相依為命。唐貴人來了之后,姊姊有了伴,我卻還是一個人。看你的年紀,你的兒子應該和朕差不多大,如果能進宮與朕作個伴,那該多好。”

    “犬子愚鈍,只怕有負陛下清望。”

    天子笑了一聲:“令君謙虛了。令郎多大了?”

    “比陛下長兩歲。”

    “哦,這么說,和朕的姊姊年齡相同。”天子點點頭。“開蒙了嗎,讀的什么經?”

    “剛讀了些《論語》《孝經》,還沒得來及讀經。他資質一般,在學業上難有成就,臣打算讓他轉攻木學,做些實務。”

    天子笑了。“木學?這太可惜了吧。”

    “陛下,剛才楊司徒提及劉備和他身邊的勇士張飛,臣想補充幾句,也許能說明臣為什么要讓犬子修習木學。”

    天子頓時來了精神。聽說張飛與呂布比武,他好奇得狠。呂布是公認的勇士,還沒聽說過誰能和他交手數十合的,通常都是一兩合就分出勝負,而且從無敗績。張飛能與呂布戰至數十合,還得到呂布的夸獎,這的確不容易。

    “張飛武藝的確精湛,但他能與呂布交手數十合,得益于那柄奇形長矛。那矛長一丈八尺,矛頭長四尺,彎曲如蛇,堅韌鋒利,不僅可以當作長矛刺擊,還兼具刀劍的劈砍功能。他與人交手時總要將矛頭包起來,以免傷人。呂布不信,要他全力以赴,結果一交手,呂布手中的戟頭就被他砍斷了,只能手持戟柲與他爭斗。若不是點到為止,呂布說不得還會傷在張飛矛下。呂布與其說是稱贊張飛的武藝,不如說是稱贊那件奇形長矛。”

    天子轉過身,眉頭輕挑。“四尺長的矛頭,兼具刀劍的劈砍功能,這是……長鎩吧?”

    荀彧面色不變。“陛下,如果禁軍都能這樣的利器,陛下還有何憂?”

    天子瞅了荀彧片刻,眼珠轉了轉,神色略緩。“現有的工坊造不了這樣的利器?”
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要急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荀彧也不說話,轉身從身邊的郎官的手中取過一柄長戟,倒持戟柄,遞到天子面前,對天子說道:“陛下試著劈砍一下,看看戟柲長短有什么影響。”

    天子不解,接過長戟,按照荀彧的要求,先以正常姿勢砍了一下,然后又手持長戟中部試了一下,恍然大悟。這柄長戟是步卒用戟,只有八尺長,與人身高相近,手持末端劈砍的時候,已經能感覺到戟柲變形較大,與手持中部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是一丈八尺長,戟柲變形更厲害,幾乎到了無法操控的地步。要想做出這么一丈八尺的長矛,絕不是加長矛柄這么簡單,需要有更好的工藝和材料。

    誰都知道矛戟越長越占便宜,可如果戟柲軟得沒法用,那再長也沒有意義。孫策能打造出長一丈八尺的長矛,說明他的工藝水平優勢明顯,南陽軍械聞名天下并非虛言。

    “司空不是說有一些工匠從南陽回來嗎,他們造不出這樣的兵器?”

    荀彧搖搖頭。“荊州、豫州推行鹽鐵專賣,治鐵技術是官營的,控制在孫策的手中,民營作坊沒有這樣能力,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

    天子心情有些低落,將長戟還給郎官,向前走了幾步。“令君,讓令郎去做匠師,是不是太委屈他了?”

    “陛下,臣以為這才是孫策的獨到之處。”

    “怎么說?”

    “陛下,黨人清議從何而起?太學招生三萬人,為什么沒能為國家育才,卻造成了處士橫議,以輿論裹脅朝廷?因為那些人讀書就是想做官,可是朝廷根本沒有這么多官職,學子們仕途無望,又無謀生之能,自然對朝廷失望。朝廷花費重金,卻造就了一批反對者。如果提倡木學,讓一部分人轉攻木學,學成之后無需朝廷安排官職便可以自食其力,還能像南陽一樣造出四輪馬車、新紙以及丈八長矛這樣的利器,于國于己皆有利,何樂而不為?”

    “話雖如此,只怕沒幾個人愿意啊。”天子一聲輕嘆。“令君思慮深遠,為國家不惜讓令郎為工匠賤業,忠心可嘉。若人人皆能如令君一般,大漢何愁不興。”

    “陛下,君子德風,小人德草。移風易俗,導民向善,本來就是朝廷百官職責所在。臣既蒙陛下信任,為陛下參謀,自然應該以身作則。司徒楊公、司空士孫公也是如此想,只是擔心引起非議太多,連及陛下,所以我等商議行而不言,且先試一試,待初見成效,再由朝廷下詔推行。”

    天子思索良久,說道:“這件事牽連甚廣,又與圣人教誨不合,的確要謹慎些。諸卿為朝廷分謗,朕甚是感激。”

    “陛下圣明。若能輔佐陛下中興大漢,臣等就是受點委屈也是心甘情愿的。”

    天子嘆息良久。“剛才在殿下,楊公說到劉備時,你似乎有些不同意見?”

    荀彧輕笑一聲:“陛下,臣與劉備早就認識,對他略有了解,容臣為陛下解說一二。”他把劉備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有些情況是他自己了解的,有些情況則是戲志才安排的細作打聽來的。他也好,戲志才也罷,以前還沒怎么在意劉備這個人。后來劉備到了長安,他們才把他提升為重點關注目標。戲志才還特地安排人去涿郡了解劉備的背景,只是時間比較倉促,還沒有消息傳回來。

    但劉備到青州以后的事,他們了解得七七八八,特別是今年劉備幾次反復,他們一清二楚。

    聽完之后,天子皺起了眉頭。“這是個反復之人,豈能大用?楊公是不是被他蒙騙了,居然如此賞識他。”

    “陛下,人有忠奸,才有長短,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用得好,能化害為利,用得不好,好人也會辦壞事。劉備這種人留在朝廷是無法信任,讓他出鎮一方卻足以攪動形勢。”

    天子揚揚眉,想了一會,無聲地笑了起來。“沒錯,反正天下已經夠亂了,再多個劉備也無妨。令君,你計劃讓他去哪里?”

    “劉備志大才疏,不是孫策的對手,在孫策麾下幾個月,被孫策支使得團團轉,還奪走了關羽。可他性情堅忍,屢敗屢敗,且能向對手學習,在豫州數月,進步明顯,練兵之法頗有章程。又擅偽飾,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仁人志士,他都能傾心結交。如果讓他回幽州協助劉伯安(劉虞),應該不弱于公孫瓚,或許可以穩住幽州,讓袁紹有所顧忌。”

    天子點點頭。“沒錯,得罪了袁紹,又被孫策排擠,他也只能回幽州了。有同窗之誼,又與背棄之惡,他和公孫瓚終究是貌合神離,無法共處。如此一來,他只有與劉虞合作才能站穩腳跟。”

    “陛下對天下形勢了然在胸,可喜可賀。”

    “可惜孫策太精明了,要不然把他派到丹陽去也不錯。”天子輕笑一聲:“你覺得朱皓這個人選如何?”

    “陛下說得有理。如果是劉備,讓他去丹陽沒什么問題,縱使不成,他也能保身。朱皓卻不行。朱皓雖有才干,但性情坦蕩,防人之心不密,與君子相交如魚得水,與奸詭相處則易被禍。就算孫策看在朱公面上不殺他,袁紹也不能容他,朝廷不僅無法占據丹陽,反而白白損失一個干才。若是孫策一怒之下與朱公決裂,關東便有傾覆之勢,朝廷將徹底退出關東,再也無法居中調度。眼下朝廷實力有限,只能坐視袁紹與孫策相爭,以收漁翁之利,卻不宜與任何一方發生直接沖突,引火燒身。”

    天子聽得很仔細,受益良多。荀彧的意見有些他已經想到了,卻沒有荀彧想得周全。袁紹固然不能容忍朱皓,孫策也不能,不管是誰出手,朱皓最后都難以幸免,朝廷白白損失一個人才,又對不起太尉朱儁。

    “楊公忠介,只是心太急了。”

    “陛下,楊公是社稷之臣,感激先帝,憂心國事,又不忍見百姓受苦,想早些結束這亂世,有些著急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有些事是急不來的,俗云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大漢積弊甚重,正如重病沉疴之人,不能用猛藥,需得慢慢調養。”

    天子笑了。“沒錯,我們有時間,不要急,也不能急。”
第七百二十八章 暗流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荀彧出了殿,在宮門口站了一會,又停住了,轉身走向郎官當值的廬舍。丁沖正在里面辦公,見到荀彧,他愣了一下,連忙起身行禮。

    荀彧拱了拱手。“侍中忙嗎?”

    丁沖遲疑了片刻,打量了荀彧兩眼,露出不太自然的微笑。“令君……有事?”

    “不敢,有件事,我一直拿不定主意,想聽聽侍中的意見。”

    “令君請坐。”丁沖很高興。荀彧是天子面前的紅人,有事向他請教,這太給面子了。他連忙招呼荀彧入座,又忙著倒水。“令君莫怪,陛下勵行節儉,宮里各項開支都能減則減,我們這里只有白水。”

    “無妨。”荀彧倒不講究,接過丁沖倒來的水,呷了一口,捧在手里里捂著。他看看四周,嘆了一口氣。“國家艱難,諸君都受苦了。木炭是不是不太夠,冷得很啊。”

    丁沖哈哈一笑,連忙謙虛了幾句,擺出一副君子固窮的模樣。朝廷荷包不鼓,各種開支能省則省,從天子開始節儉,他們這些侍中、郎官當然也苦。怨氣肯定是有的,但誰也不會擺在臉上,要不然難免會被人落下道德不高的口實,名聲有虧。至于背地里怎么抱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能讓荀彧看到他們的艱苦,這也是好事,說不定荀彧轉頭吩咐一下,他們的條件就能改善一些。尤其是年關將近,說不定能多分點年貨什么的。

    “前些天去孟德那兒,聽他說你最近太忙,都見不著你了。是不是最近人手緊缺,連休沐都排不過來?”

    丁沖眼神微閃,強笑道:“是啊,前段時間的確有點忙,也沒時間過去。我正想著哪天去他營里看看呢,聽他說最近練兵頗有成效,還得到了車騎將軍的嘉獎呢。”

    荀彧笑了起來。曹操最近名聲漸顯,他練兵練得好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軍紀好,嚴禁擾民,抓住就重罰。其他諸部都不如他,不管是涼州兵還是并州兵,擾民的事常有發生。天子幾次提起他,丁沖作為天子身邊的近臣,不可能不知道。

    有曹操為中介,又都是豫州人,荀彧和丁沖寒喧了幾句閑話,聊了一些在長安的同鄉、州里人的閑事,氣氛漸漸融洽起來,荀彧話鋒一轉,說起了來意。“方才御前議事,幼陽也聽到了,這丹陽太守的人選,你有什么高見?”

    丁沖沒有立刻回答。他知道荀彧肯定有事找他,說曹操、談州里人的鄉誼都不過是引子。他捧著熱水,思索了片刻。“楊司徒不是推薦了朱文淵么,其父朱太尉是孫家父子的舊君,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這是國事,不能全靠私誼。要說私誼,丁君與孫將軍有恩,比朱文淵更合適。”

    丁沖哈哈一笑,連連搖手。“令君說笑了,我不過傳了幾句話而已,談不上什么情誼。”他頓了頓,又道:“不過丹陽溝通大江南北,是兵家必爭之地,的確需要一個通曉權變的人鎮守。朱文淵有才干,性情通達,能與君子交,卻不善與小人斗。他守丹陽的確不太合適。”

    荀彧若有所思,卻不表態。丁沖打量了他片刻,接著又說道:“況且朱太尉與孫家父子有君臣之誼,讓朱文淵去丹陽,袁紹會疑心朝廷偏袒孫策,說不定又要節外生枝。”

    荀彧微微頜首,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是啊,我也有這個擔心,只是沒有更好的人選。”他抬起頭,看著丁沖,面帶微笑,話鋒一轉。“幼陽到宮里也有好幾年了吧?”

    丁沖臉上泛起微紅,終于等到這句話了。雖然荀彧什么也沒說,但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白,荀彧希望他去丹陽做太守。他又不傻,丹陽是個漩渦,他才不想往里面跳呢,可荀彧主動來找他足以說明荀彧注意到了他的存在,這次不成,下次有外放機會的時候也會優先考慮他。他故作鎮靜,擺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中平四年入宮,今年是第六年。才疏學淺,眼看天下大亂,陛下與令君為國事操勞,卻不能分憂,真是慚愧。”

    “哈哈,幼陽自謙了。”荀彧笑出聲來,指指丁沖。“你這么說,怨氣很重,我可承受不起啊。”他笑了兩聲,又恢復了平靜,多了幾分感傷。“以前董卓作亂,陛下年幼,若無幼陽等人護持,誰知道會是什么結果。如今定都長安,朝野粗安,天子圣明,正是君臣并力,撥亂反正的時候,幼陽不可妄自菲薄。如果幼陽愿意去丹陽做個太守,我可以向司徒進言,請他考慮一下。”

    丁沖連連搖手,堅辭不肯。荀彧惋惜不已。兩人又說了一番形勢,荀彧起身告辭。

    丁沖將荀彧送到門外,看著荀彧出了宮,不由得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會哭的娃子有奶吃啊,乃公終于要出頭了。天天悶在這宮里,守著個窮天子,都快成廢物了。”

    荀彧出了宮,來到鐘繇的住所。鐘繇正在書房里伏案抄寫,見荀彧進來,連忙起身相迎。荀彧一屁股坐下,重重的嘆了一口氣。鐘繇笑道:“文若,這是怎么了?”

    “我剛從宮里來。”

    “出了什么事?”

    “元常,我問你,是誰在天子面前說我的家事?是不是丁沖?”

    鐘繇一愣。“你的家事?這話從何說起?”

    荀彧把天子要他將家眷接到長安來,還想讓他的兒子荀惲入宮伴讀的事說了一遍。他從來沒有在天子面前提及家人,天子忽然提出這樣的要求,絕不僅僅是關心這么簡單。天子也許是想表示對他的信任和器重,可這個辦法卻是一個最不好的辦法。他資歷甚淺,主持變法的事已經引起不少非議,如果兒子進宮,甚至更進一步,與皇室有了姻親關系,他就坐實了權臣之名,不被人彈劾才怪。

    了解他家情況的人不少,但有機會在天子面前提及的人卻不多,唐姬、鐘繇都不會這么做,最可能的就是丁沖。

    鐘繇聽完,恍然大悟。“很有可能就是他。宮里生活清苦,丁幼陽又是個貪財之人,一定是想謀求外放,到地方上刮取民脂民膏了。文若,這事也不能完全怪他,如今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全,讀了那么多的書,最后還不如一個工匠,有意見的人可不僅是丁幼陽一人。你看,我正在給人寫諛墓文呢,要不然過年連新衣都買不起。”
首頁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