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七百二十九章 稻梁謀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荀彧接過鐘繇遞過來的文稿,半晌沒說出話來。

    空談道義容易,但人都要吃飯的。他是孤身一人到長安,又在宮里做事,雖然俸祿發不全,但不會愁吃飯的事,區別只在于吃得好一點還是差一點。可是別人不行,有不少官員是拖家帶口來的,他們要靠俸祿生活。本來俸祿發不全也能忍受,畢竟大家都不容易,有口吃的就行。現在朝廷變法,建了不少工坊,為了留住從南陽回來的工匠,朝廷不得不支付工匠們相當于縣令長的俸祿,而且要全額支付,這對官員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堂堂官員不如一個工匠?

    “元常,這只是暫時的困難。”

    “我能理解。”鐘繇苦笑著取回文稿,坐在案后,伸直了腿,虛握起拳頭,輕輕敲著膝蓋。“我苦日子過慣了,書法還說得過去,幫人寫寫碑文,還能賺點小錢,補貼家用。蔡伯喈不在長安,諛墓文的生意還可以。你看,我這兒還積了好幾件呢,你有沒有興趣?”

    鐘繇遞過來幾張紙,荀彧沒理鐘繇。他現在心情很不好,沒心思和鐘繇開玩笑。

    鐘繇接著說道:“可是其他人怎么辦,就算他們自己能忍,回到家,聽家里婦人抱怨不如鄰家的工匠生活好,讀書不如去做工,圣人書不如匠人藝,心里會怎么想?文若啊,變法是好事,可這么變下去,人心會崩壞的啊。”

    荀彧眉頭緊皺,沉默不語。鐘繇是他的摯友,變法的初衷和計劃,鐘繇基本都清楚。現在鐘繇說出這番話來,他很意外。他能理解鐘繇的心情,作為讀書人,又做了官,發現自己生活不如一個匠人,心里肯定不好受。生活上的清苦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有怨言在所難免。可是鐘繇說的話很重,用了人心崩壞這四個字,已經不是一般的抱怨了。他本來以為是丁沖一個人的事,想找個機會將丁沖外放,免得他在天子面前進讒言,現在看來,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孫策遇到過這樣的麻煩嗎?好像沒有。這可能和他與讀書人關系不好有關,劉巴、劉曄這樣的人才都不愿意留在南陽,而是來了長安,這原本是好事,現在看來也是個麻煩。如果不能解決這些人的生活問題,人才的優勢將會變成負擔,不僅無法推進變法,反而會產生障礙。當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會變成洪水猛獸,將他吞沒。

    “元常,你有什么好辦法?”

    鐘繇搖搖頭。“文若,我理解你的良苦用心,我也知道這只是一時的困難。也許一年,也許兩年,情況也許就會有好轉,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學南陽變法有可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僅救不了大漢,反而會毀了大漢?”

    “為什么這么說?”

    鐘繇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尖,沉默了良久,重新抬起頭時,眼神中充滿了濃濃的憐憫。“文若,你真的了解孫策在做什么嗎,你甚至都沒有去過南陽,只憑辛佐治那些的消息,你就擬定了一個方案,有沒有想過這些方案是否合理,又可能有哪些問題?”

    荀彧眉心緊蹙,出現了一個深深的川字。一直以來,他都很自信,就算有再多的困難,他都有信心克服。鐘繇突然提出這個問題,讓他非常不安。如果鐘繇都產生了動搖,那其他人對他還能有信心嗎?天子年幼,與宮外接觸不多。楊彪卻每天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實務,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他肯定比鐘繇還了解變法的利弊。他最近頻頻提出不同意見,是不是已經意識到了變法的問題,在用他自己的辦法進行糾正?

    “你有什么建議?”

    “去找楊司徒商量商量吧,他比我們都了解情況。他的兒子楊修就在孫策身邊,能看到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情況。公達不是也在南陽嗎,你和他聯系聯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既然效法孫策變法,就應該多了解他。如果可能的話,我甚至建議你和孫策本人聯系。他是始作俑者,最了解變法的人非他莫屬。”

    荀彧想了想,目光一轉,突然笑了起來。“我聽說孫策給你寫過一封親筆書信?”

    “沒錯,他的文章粗陋不堪,書法卻妍美之極。”

    “你給他回書了嗎?”

    鐘繇微怔,坐了起來,連連揮手。“我可沒時間做這事,我還得寫墓文呢。”

    “郭奉孝就在孫策身邊,你的兩個外甥也在他身邊,你和孫策保持聯系,還怕賺不到這幾個小錢?”荀彧站了起來,拍拍鐘繇的肩膀。“也許孫策一高興,送你夠用一年的新紙都有可能。”

    荀彧走了兩步,突然又轉了回來,雙眼灼灼有神。“元常,你想不想和南陽做點生意?”

    鐘繇佯怒,拍案道:“做什么生意?寫諛墓文雖然沒品,終究還是讀書人的事,怎么能真去從事賤業,做個商人。”

    荀彧微微一笑。“我也沒說讓你做個商人啊,天子很喜歡南陽產的兵器,我想軍中那些將領肯定也喜歡,你如果能從南陽買一些上好的軍械,肯定有人愿意出高價,這里面的利潤可高得很。”

    鐘繇眼前一亮。眼下最有錢的就是軍中將領,最近有個叫張飛的到處找人比武,他有一桿丈八蛇矛,被人稱為神兵,據說就是在南陽時打造的。如果真能從南陽采購一批上等刀劍,再賣給那些將領,倒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這么好的事,為什么你不會做?”

    “孫策在荊州、豫州實行鹽鐵專賣,這樣的利器也許會貢獻幾件給天子,卻不會批量販賣。朝廷出面,此事必不能成,你找找奉孝,也許能打通關節。如果能打探到這些神兵利器的奧秘,那可是大功一件。你有沒有興趣?沒興趣的話,我找其他人去了。馬騰、韓遂說不定已經在做,不抓緊一點,這油水就都被他們刮走了。”

    “你別急,我先試試。”鐘繇笑道:“我如果試不成,估計其他人也沒什么機會。”他拍拍額頭。“唉,君子固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想到我鐘繇會有這么一天。早知如此,我何必留在長安,干脆和郭援、郭武一起去南陽了,說不定也能弄個太守做做。”

    “丹陽太守做不做?你要是愿意的話,我現在就讓你去。”

    “不去!我才不趟這渾水呢。要去我也自己去投孫策,不要朝廷任命,平白惹來殺身之禍。”

    荀彧放聲大笑。
第七百三十章 義俠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出了門,上了車,荀彧臉上的笑容迅速散去,他伏在車軾上,瞇著眼睛,打量著路邊的行人。

    新年將近,路上的行人都走得很快,步履匆匆。他們大多衣衫襤褸,面有菜色,卻很平靜。幾個月前,他剛到長安時卻不是這樣,那時的百姓看不到希望,每天都為了下一頓飯而奔波,為了能活下去,他們不惜鋌而走險,看人的眼神和野獸差不多,充滿危險。京兆尹每天都要派人拖走餓死的人,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工坊的建立解決了不少人的謀生問題,能吃上飯,人心安定,京兆尹已經有很久沒有碰到餓死的人了。

    荀彧的心情不知不覺的輕快了一些。不管有多少問題,能讓幾十萬人吃上飯,這就是成績。若非如此,長安怎么可能穩定,怎么可能成為大漢中興的根基。餓脬遍野,易子而食,用不了多久,長安就會成為一片亂葬崗。

    “別跑,別跑。”路邊傳來一陣叫罵聲,一個少年從車前沖過,險些撞在馬身上。他身子一矮,從馬腹下鉆了過去。一個婦人追了過來,嚇得驚叫一聲,卻不敢像少年一樣鉆過去,連忙停住,匆匆向馬車上的荀彧行了一禮。馬車駛了過去,荀彧遠遠地聽到那女人叫道:“讀書有什么用,那些子曰詩云的空話能當飯吃嗎?明天去金家工坊找點事做,學個手藝,將來若是成了匠師,掙得不比縣令少……”

    荀彧剛剛好起來的心情一下子無影無蹤,心里就像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沉甸甸的。他轉過身,看了一眼那婦人,嘆了一口氣。正在駕車的車夫笑道:“令君,不用看了,這樣的事很正常。讀書也好,做工也好,都是為了吃飯,沒幾個人能像令君一樣心懷天下。與其讓他們去讀書,不如讓他們去做工。”

    荀彧很驚訝,看了一眼車夫。“你也覺得不要讀書?”

    車夫揚了揚鞭子,鞭子發出清脆的炸響,鞭梢卻沒有碰到馬一點。馬小跑起來,拉著車轔轔向前。

    “令君,我不是這個意思,治理天下,當然還是需要讀書人的。沒有令君,長安怎么可能安定下來。可是對很多人來說,就算讀了書,他們也不可能成為令君,讀書就是謀生之道,與做工的區別就是輕松、有面子,圣人之道只是嘴上說說罷了。這還是好的,遇到那些品性差的,手里有了權力,不僅談不上報效君王,說不定還會欺負小民,這樣的人不讀書也許更好一點。讓他們做工,自食其力,多少有點用處。”

    荀彧覺得有理。“你讀過書嗎?”

    “識得幾個字,卻不敢說讀過書。”車夫哈哈笑道:“不瞞令君說,前些日子為了活命,我也做了不少惡事。令君變法,建了好多工坊,有了活命的途徑,我這才棄惡從善。家中老母感激令君恩德,讓我來長安做個車夫,說是若有機會為令君駕車,萬萬不能收錢,所以待會兒你就不要給我錢了,否則我沒法向老母交待,回去定被責罵。”

    荀彧打量了車夫一眼。車夫年約三旬,高大魁梧,面貌粗豪,的確有些悍勇之氣。“足下已然成年,還怕老母責罵?”

    車夫挑挑眉。“縱使年紀再大,老母終究是老母。我雖然讀書少,這點道理還是懂的。”

    荀彧感慨不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敢問足下高姓大名。”

    車夫朗聲大笑。“不敢,不敢。令君,你這可抬舉我了。我哪有什么高姓大名啊,我姓鮑名出字文才,新豐縣人。你若是去過新豐,也許聽過我的名字。”

    荀彧眉頭微挑,笑了起來。“原來是你啊。我雖然沒去過新豐,卻聽過你的名字,只是沒見過。幸會,幸會。”

    “哈哈,有辱令君清聽,慚愧慚愧。”

    荀彧和鮑出閑聊了起來,問了問鮑出家里的情況。鮑出的父親早亡,寡母將他們兄弟五人拉扯大,他是老三。原本家里困難,地早就賣了,寡母幫人家洗衣漿補勉強渡日,兩個兄長成年后做點零工,生活才好了一些。董卓西遷長安,長安大亂,有錢人都跑了,做零工都沒機會,只好撿野菜、采蓬米,后來洛陽人越來越多,野菜、蓬米都沒了,為了活命,他們就只好做賊。鮑出是新豐有名的游俠,頗有威信,有寡母管著,他不敢做謀財害命的事,就組織了一群人黑吃黑。最近長安變法,建了不少工坊,兄弟五個都進工坊做工,生活才算有了著落。寡母感激荀彧,就讓鮑出來長安趕車。打聽到荀彧在宮里當差,鮑出就在宮門口守著,希望有機會能為荀彧效勞。

    荀彧感慨不已,一時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他變法的初衷是為了朝廷,從來沒有想過這些普通百姓,但最感激他的居然是這些人。鮑出居然還特地從新豐趕到長安來趕車。新豐離長安可不近,鮑出又守在宮門口,放棄了不少機會,少賺了不少錢。

    “鮑君,你這么做,我怎么承受得起……”

    “令君不必如此。能為令君駕車,是我鮑出的榮幸。這長安城里想為令君效勞的人多了,令君偏偏又不怎么出宮,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哈哈,這一次,我鮑出也算是在長安闖出名頭了,不知道有多少游俠兒愿意交我這個朋友呢。令君,待會兒你可千萬別客氣,收了你的錢,我會被人罵的。”

    荀彧笑笑,沉默了片刻,說道:“鮑君,長安像你這樣的義俠多嗎?”

    “義俠?”鮑出轉頭看了荀彧一眼,笑出了聲。“令君,你太客氣了。”

    “盜尚有道,何況是俠。”荀彧淡淡地說道:“鮑君,我想請你做我的侍從,你愿意嗎?”

    “當真?”

    “當然是真的。我想找一些像你這樣的義士,為我出入市井,了解民生。你也知道的,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宮里,對外面的事了解有限。如果你們能幫我收集一些消息,讓我對民生多一些了解,做什么決定時也好心里有數,考慮得更周全一些。”

    “行,能為令君效勞,我求之不得。三天之內,我給令君回復。多了不敢說,二三十人總是有的。”

    荀彧點點頭,不知不覺的挺起了腰。鮑出拉住韁繩,馬車緩緩停住。司徒府到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 有所不能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楊彪背著手站在廊下,眉頭緊皺,臉色如鍋底一樣,黑得讓人害怕。掾吏們悄悄地避開了,免得招惹了他,無端受累,只有劉巴站在一旁,拱著手,雖然也皺著眉,臉色卻很平靜。

    朝議結束,得知天子單獨召見荀彧,楊彪的心情就不太好。他知道自己的提議將被擱置。天子不會直接否決,但是也不會同意,丹陽太守的任命會一直懸著,默認孫策對丹陽的控制,然后等著孫策和袁紹發生沖突,殺得死去活來。

    用心沒錯,但未免太過懦弱。袁紹固然有不臣之心,孫策又何嘗是個純臣。他已經掌握了豫州,荊州很快也會落入他的手中,如果揚州再被他控制,實力將超出袁紹。荀彧想驅狼吞虎,他卻覺得這是養虎為患,等孫策坐大,朝廷再后悔就遲了。

    有人匆匆來報,荀彧來了,正在往里面走。

    楊彪苦笑道:“他還真是追得緊,一點也不耽誤。”

    劉巴說道:“楊公,他來了更好,你們可以面對面的溝通,免得有什么誤會,為他人所乘。”

    楊彪點點頭,轉身上堂。劉巴下堂迎了出去。出了中門,荀彧正好上臺階,與劉巴拱手作禮,笑道:“子初,這些天過得如何,適應長安的氣候嗎?”

    “還好,屋外冷,屋里還可以。”

    “楊公體貼下屬是出了名的,你運氣好。換了別處可就沒這么自在了,劉子揚有沒有向你抱怨?宮里現在吃緊,連木炭都供應不全,你能不能請司徒想想辦法,再增加一些配額。”

    “楊公已經在想辦法了,安排人去南山伐木燒炭。不過南山太遠,如果能請陛下開放上林苑,那就方便多了。一來一回,能省不少時間。”

    荀彧一口答應。“行,這件事我來說,應該不是什么問題。”

    兩人說著,已經來到堂上。楊彪示意荀彧入座,問清荀彧還沒有吃午飯,便讓劉巴安排點酒食。荀彧也不客氣,他忙了大半天,還沒吃午飯,的確有些餓了。楊彪看在眼里,又心疼又好笑。

    “你是不是特意挑這時辰來的?”

    荀彧也笑了。“楊公慧眼如炬,我就不掩飾了,能省一頓是一頓,這頓多吃點,連晚飯都省了。”

    “聽說你學留侯辟谷,過午不食,想成神仙啊。”楊彪瞅了荀彧一眼,輕聲說道:“年紀輕輕的,就想著避嫌,我真不知道你是少年老成,還是暮氣太重。”

    荀彧收起笑容,一聲長嘆。“楊公,我也是迫不得已,只要能為變法減少一些阻力,不管是少年老成還是暮氣太重,我都無所謂。楊公為此操勞,承擔了絕大部分的事務,不知道要承受多少非議,我才能在宮里清閑。避些嫌疑,也是免得給楊公添麻煩。”

    楊彪眼神閃了閃,輕撫胡須,原本陰沉的臉色好了很多。荀彧或許做事方式有些軟弱,但人品無可挑剔。他示意荀彧不要急,多吃一點,自己順便整理一下思路。等荀彧吃完,他才不緊不慢地開了口。

    “文若,犬子德祖有家書來,孫策打算在丹陽屯田養兵。丹陽出精兵,再有了糧食,就算袁紹破了豫州,也無法過江。江陵、丹陽在手,長江天險為孫策所有,江東固若金湯,朝廷再想收回來可就難了。”

    “楊公,德祖有沒有說他計劃多久?江南卑濕,丹陽又在下游,時常有澇災。屯田之前必修水利,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楊彪遲疑了片刻。“說是兩到三年時間。”

    荀彧笑而不語。楊彪不解,露出些許不悅。“文若這是何意?”

    “楊公,若不是德祖被孫策騙了,就是孫策被人騙了。兩到三年能夠屯田成功,丹陽屯田的條件難道比關中還好?楊公在關中屯田,覺得幾年能夠自給自足?”

    楊彪將信將疑,他還真不清楚丹陽的情況。他看向劉巴。劉巴不動聲色地說道:“若以常理論,丹陽地勢卑下,人口又少,欲在丹陽屯田,沒有五年時間難見成效。可是令君別忘了,孫策與眾不同,他也許能別出蹊徑,兩到三年就能成功。”

    楊彪很尷尬。劉巴這句話是在替他辯解,其實是證明了荀彧的分析。丹陽不可能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看到屯田效果。他不熟悉丹陽的具體情況,楊修也不熟悉,很可能被孫策騙了。至于孫策被人騙了,他不太相信,因為孫策做事精細,他提前三個月就派人查訪丹陽地形,不可能不了解丹陽的實際情況。

    雖然是同齡人,但楊修閱世太淺,不如孫策狡詐。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莫名其妙的成了孫策的輜重營主管。當然也不僅僅是他,馬超、閻行都被孫策籠絡住了,閻行甚至成了孫策的騎將。

    卑賤者多能,高門子弟有見識,卻往往眼高手低,不如出身卑賤者通曉實務。

    “孫策與眾不同,是他特立獨行,敢為天下先,并不是他有鬼神之能。只要我們敢于放棄那些繁文縟節,他能做的,我們也能做。楊公、子初及司徒府諸賢為屯田想了那么多辦法,難道孫策還比諸位更高明?不過……”荀彧話鋒一轉。“楊公,正如子初所言,孫策別出蹊徑,在南陽主政不到一年時間,南陽軍械就成為天下利器。他如果能找到合適的人,丹陽屯田迅速取得成果也是有可能的。”

    “怎么說?”

    荀彧看看楊彪,又看看劉巴。“楊公,司徒府有通曉農學的人才嗎?”

    楊彪搖搖頭,又點了點頭,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已經明白了荀彧的意思。南陽軍械為什么能提升那么快,原因就在于黃承彥父女,木學堂、南陽鐵官都是他們一手操辦的,新紙、四輪馬車和拋石機也不例外。術業有專攻,一個專業人才抵得上一群普通人才,如果孫策找到精通農學的人,屯田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也不是不可能。楊修不是說了嗎,祖郎推薦了一個叫鮮于程的人主管屯田事務,這人就是研究農學的。

    “人才難得啊,我們如果能找到這樣的人就好了。”楊彪嘆惜道:“可惜,關中沒有第二個趙過。”

    荀彧不緊不慢地說道:“就算有第二個趙過也沒用,孫策可以支付黃承彥二千石的俸祿,楊公能這么做嗎,就不怕有樊遲問稼穡之譏?”

    楊彪微怔,目光一閃,在荀彧臉上停留了片刻,忽然笑了起來。“原來你繞了半天,在這兒等著我啊。”
第七百三十二章 義利之辨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荀彧笑著拱拱手,連稱不敢。

    楊彪撫著胡須,收起笑容。司徒是外朝官,司徒府的大門是敞開的,士子們有意見,隨時可以到司徒府求見。他這個司徒大部分時間不是處理公務,而是接待,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司徒府有掾吏六七十人,大多是讀書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變法在讀書人中引起的反應。

    長安穩定,建起了工坊,有不少工匠從南陽返鄉。這本來是好事,這些工匠有技術,對提高關中工坊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有重大幫助,但他們提出的要求高得離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這其中又以木學堂的匠師最為顯著,一個普通的匠師居然要三四百石的收入,相當于一個縣長。

    讀書人苦讀數年,又在宮中或者州郡做幾年掾吏,才有機會被任命為縣令長,前前后后需要十多年時間。一個匠師居然也能拿到這么多錢,而且在官員俸祿都不能按期全額發放的情況下,他們卻能按月拿到工錢,這不能不讓讀書人義憤,尤其是宮中和各府的官員,對此極為不滿,怨言很多。

    三四百石的收入已經引起這么大的議論,一個通曉農學的人拿二千石的俸祿又會有什么反響?趙過發明代田法,每畝能增產一石,官不過搜粟都尉,千石而已。孫策可以讓黃承彥拿二千石的俸祿,長安可以嗎?作為變法的主要執行者,司徒楊彪能承受這樣的輿論壓力嗎?

    荀彧借孫策說事,把這個問題擺在楊彪面前,自然不是為難楊彪,而是提醒楊彪,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頂不住輿論壓力,變法也就無從談起,只是表面上熱鬧。

    楊彪半天沒吭聲。他雖然不是黨人,但他經歷過黨議,知道輿論有多少厲害。長安來了那么多讀書人,他們都渴望著朝廷給他們安排官職,如果朝廷不安排他們,反倒重視工匠、農夫,整個輿論很快就會轉向,黨議說不定會重現,他會首當其沖,成為眾矢之的。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卻不能不考慮后果。兩次黨錮已經擊垮了大漢,再來一次,不用袁紹、孫策打,朝廷自己就完了。

    “文若,我這個司徒可是坐在積薪之上啊。”

    荀彧躬身施禮。“非楊公,何人能擔此任?楊公的辛苦,陛下是知道的,將來天下人也都會知道。”

    楊彪苦笑著擺擺手,捻著手指沉默了片刻。“文若,子初,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一起說來聽聽。”

    荀彧看向劉巴,似笑非笑。

    劉巴笑笑。“說難其實也不難,解決辦法有兩個:其一,南陽木學堂的匠師收入雖高,卻也不是全由木學堂支付,他們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技術轉讓的費用,并不需要孫策承擔。我們也可以這么做。其二,效仿入粟拜爵的故事,用封爵代替收入。人所欲者,不過富貴二字。孫策能讓他們富,卻不能讓他們貴,這是朝廷才有的特權。對于無須應酬往來的工匠、農夫來說,百石足以衣食無憂,再多二三百石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如爵位來得吸引人。如果朝廷發布詔書,通農學、能屯田的人可以封爵,我想會有不少人自高奮勇,毛遂自薦,如果百川之歸大海。”

    荀彧撫掌而笑。“子初果然是經國濟世的良材,這個辦法好。”

    楊彪說道:“可這還是難免讀書人的非議啊。”

    劉巴遲疑了片刻。“楊公,孫策最不喜歡的就是坐而論道、夸夸其談的讀書人,這些人就算離開長安也沒有其他去處,一時的非議,楊公毋須太在意。等將來關中形勢緩解,再重建太學,讓乃心學問的讀書人安心做學問、修史,他們自然明白楊公的一片苦心。”

    楊彪接連嘆了幾口氣。“文若,子初,我擔些罵名沒什么,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么做的后果?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你我在這里談的可是全是利啊。那些讀書人難道僅僅是一些讀書人嗎?他們懷揣著對朝廷的忠誠而來,為的是義,我們卻要將他們拒之門外,這不合適啊。至于南陽郡學做的那些學問……”楊彪連連搖頭,顯然極不贊成。

    劉巴沉默不語。他也是讀書人,不遠千里來到長安,最能體會那些讀書人的感受了。如果他自己遭遇這樣的對待,他也會非常憤怒。但他對楊彪的看法也不能認同。楊家所傳的《歐陽尚書》是今文經,南陽郡學的邯鄲淳、胡昭等人的治學方法卻是古文經一路,而且走得更遠。楊彪對此不滿,恐怕還是今文經對古文經的歧視。時至今日,今文經的弊端已經如此顯著,他還抱著這樣的觀念不變,未免過于守舊。

    荀彧不動聲色地看了劉巴一眼,淡淡地說道:“司徒所言甚是。然,君子固窮,夫子厄于陳蔡,七日不食猶鼓弦而歌,若真能有志于道,又怎么會因一時貧困而生怨言?這樣的人傳不了大道,一時得失聚散無關大局,今日散之,明日再聚之便是。”

    楊彪搖搖頭,神情凝重。“文若,此言差矣。孫策出身卑賤,讀書少,唯利是圖還情有可原,你可是荀君后人,家常淵源,怎么和他和一般見識?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是為政根本。雖說治平用道德,亂世用權謀,卻也不能忘了教化。世祖勸學,誘之以俸祿,尊之以爵位,養士百年,這才有今日士風,如果因為眼前的困難,棄道德如敝履,就算撥亂成功又能如何,升平尚不可得,況乎太平。”

    楊彪頓了頓,緩了顏色,語重心長的說道:“文若,子初,我年已半百,大概是看不到升平之世了。茍利于國家,我可不在乎身后名,你們卻是朝廷的希望所在,不能亂了方寸。尤其是你,文若,天子年幼,正需要你耐心輔佐,潛移默化,教以圣王之道,導之為堯舜之君,任重而道遠,動轍言利,絕非上策。履霜堅冰至,可不慎哉。”

    荀彧頭皮發麻,楊彪雖然說得溫和,這個指責卻是他承受不起的。他拜伏在地,汗如漿出。“謹遵楊公教誨,彧必當晨昏警惕,戰戰兢兢,不敢須臾有忘。”

    劉巴皺著眉頭,悄悄地嘆了一口氣。
第七百三十三章 劉曄獻計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荀彧來司徒府是商量丹陽太守的人選事宜,那是關系到全局的部署,不能大意。可是在楊彪慎終追遠的深謀遠慮面前,揚州的爭奪也只是眼前小事。涉及圣人教誨,被楊彪教訓了一頓,荀彧難免有些惶恐。在楊彪面前,他畢竟還是后輩。

    但道理好講,事情卻還是要一件件的辦。長安的現狀就是如此,錢糧都很緊張,如果要提高讀書人的待遇,只能從軍隊和工坊抽調。軍隊關系到朝廷眼下的安全,工坊關系到朝廷將來的發展,哪個都不能減弱。想來想去,楊彪也沒什么好辦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廷的底子實在太薄了,變法剛剛推行,正是還沒掙到錢,卻要到處花錢的時候。

    三人反復商量,最后劉巴提出一個建議,對鹽鐵、戰馬等重要物資實行專賣,先收回來,再交給指定的幾家經營,讓他們先交納一定的費用,解決朝廷眼前的危機。至于那些讀書人,現在的確沒那么多官職安排他們,而且也不宜一概授以官職,可以進行分流,選拔一些學問好的去教書。關中現在有近百萬人,沒讀過書的人兒童很多,能安排一些人就業。讓軍中再接收一部分,宮里再接收一部分,與各工坊聯絡,再請他們接收一部分,幾方聯手,應該能解決不少問題。

    最后,他們又談到了丹陽的問題。楊彪堅持不能放任孫策占據丹陽,荀彧沒有直接反對,最后提出一個建議:行文洛陽,讓太尉朱儁在參加比武的人才中挑選適合的人去丹陽上任,最好是青徐兩州的士人。楊彪雖然覺得荀彧有點滑頭,施緩兵之計,卻也覺得朝廷的確不宜與孫策發生直接沖突,勉強接受了。

    最后,荀彧提到一個重要問題:揚州可以暫時讓給孫策,交州卻必須控制在朝廷手中,州刺史、郡太守都要換成朝廷信得過的人,而且要搶在孫策留意交州之前。控制了交州,將來孫策如果有什么異動,就可能從背后牽制揚州,讓孫策三面受敵。

    楊彪覺得有道理,欣然答應。

    談完事,楊彪讓劉巴送荀彧出府。兩人一邊走一邊談。荀彧問了很多南陽的情況,自承對南陽的事務了解不淺,希望劉巴能夠多提意見。劉巴謙虛了幾句,對荀彧說,他雖然在南陽考察過一段時間,但是沒有具體任職,所得的印象也比較膚淺。要想真正了解南陽的新政,最好還是找那些在南陽做過官的人,比如楊弘。楊弘他接觸到了南陽的很多政務,感觸比較深,可以讓他回來。此外,南陽有不少外地士子,比如潁川的趙儼,關中的杜畿,可以想辦法和他們進行接觸,了解一些情況。

    劉巴最后提醒荀彧,你可以和劉曄接觸一下,他從九江來,對九江、廬江的情況比較了解,也許會有幫助。荀彧覺得有理,再三感謝,和劉巴拱手作別。

    ——

    對荀彧的來訪,劉曄一點也不意外。寒喧過后,聽完荀彧的苦惱,劉曄笑了。

    “聞說令君大父是潁川四長之一的荀神君,令君可知在朝廷能夠直接任命的官員中,什么人和百姓接觸最多,離得最近?”

    荀彧略一思索,撫掌而嘆,握著劉曄的手。“子揚所言甚是,我怎么把這件事給忘了。多謝子揚提醒。我會向陛下推薦子揚,請子揚在陛下面前言說方略,共襄盛舉。”

    劉曄喜出望外。他是新來的侍中,在天子身邊時間還短,還沒等到單獨侍駕的機會,只希望荀彧能將他的意見轉告天子,沒想到荀彧要讓他當面向天子進言,這可是難得的表現機會。他連忙拱手稱謝。

    “多謝令君。”

    荀彧很高興,又與劉曄交流了一些看法,越說越投機,越說越高興,當即起身趕往天子所住的偏殿。天子倒是知道劉曄這個新來的侍中,聽說他有好的建議,也很滿意,立刻命人招劉曄來見。劉曄很快到了,向天子行禮,自報家門。

    天子勉勵了幾句,誠心向劉曄請教國事。劉曄也不謙虛,躬身說道:“陛下,山東大亂,州郡各自為政,互相攻伐,強者有二:袁氏父子據冀州、兗州,孫氏父子據豫州、荊州,看似勢均力敵,其實不然。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登高一呼,天下影從,袁紹自以為天命在已,革命之心昭然。此逆臣也,朝廷當討之。孫氏父子出自寒微,孫堅以軍功起家,蒙先帝賞識,位登二千石,爵封列侯,討董時身先士卒,勇冠諸軍,驅董卓,掩皇陵,凈皇宮,為忠臣典范。此忠臣也,朝廷當撫之。”

    天子連連點頭。“孫堅的忠勇,朝廷也是知道的。只是其子孫策野心勃勃,恐非朝廷之福啊。”

    “陛下圣明,孫策的確有可能成為朝廷之患,但絕不會是現在。”

    天子大喜,看了一眼荀彧,身體前傾。“子揚細細說來。”

    劉曄舉起三根手指。“臣有三個理由。其一,孫策未必忠,卻是個孝子。孫堅忠勇,他在世一日,孫策縱有再大的野心也不敢自立。孫堅正當壯年,如無意外,至少可以活二十年。二十年之內,孫策不會有異動;其二,孫家父子出身卑微,不為世人所重,雖然占據豫州、荊州,但支持者甚寡,尤其不得各州郡大族支持,有若浮萍,需要時間慢慢經營,急則生變;其三,袁氏父子強盛。臥虎在側,百獸躡行,梟鷹在天,百鳥收聲。在袁氏父子覆滅之前,孫策縱有野心也不敢自取其禍。有此三者,孫策不得不委屈求全,避退會稽,行尺蠖之計,隱忍待時。”

    天子不斷地點頭稱是,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悄悄地吐了一口氣。荀彧也非常高興,隨即提到了他與劉曄商量過的問題。他知道答案,卻沒有直接稟明天子,將這個機會留給劉曄。劉曄非常感激,侃侃而談。

    “陛下,臣剛才的三個理由中便有一條可解眼下難題。孫氏父子缺少人才,又有心借朝廷之勢,必不會拒絕朝廷任命的縣令長。豫州、荊州皆是大州,有縣近百,一縣需令長一人,主簿、縣丞、縣尉三人,安排數百人綽綽有余。如果一來,朝廷可解人滿為患之難,孫氏父子根基穩固,足以與袁氏匹敵。”

    天子沉吟著,有些不解。“將人才送往孫氏父子麾下,豈不是養虎為患?”

    “陛下,這些人都是陛下詔書所拜,前程富貴盡在朝廷之手,他們豈會依附孫氏父子?將來不管是在荊豫為官,或是在朝廷控制的州郡為官,都會心向朝廷。以過數年歷練,脫穎而出,朝廷一紙詔書即可得能臣無數。就算有人見利忘義也是少數,不足為患。如果人心在漢,孫策又豈能自斷根基,逆眾而行?”

    天子想了想,笑了起來。“好一個借雞生蛋之策。不意宗室中竟有這樣的人才,令君,你覺得如何?”

    荀彧笑道:“恭賀陛下得一賢才,此乃朝廷之福。”
首頁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