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糾結的趙溫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張纮笑而不語。

    他最初聽到孫策提出這個要求時比現在的趙溫還要吃驚,不過后來想想也就淡定了。這個目標雖然很高,可是隨著印書坊的增多,只要肯花錢,肯花心思去推進,這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目標。

    宗氏印書坊只是無數新開的印書坊之一,這么多印書坊要生存下去,僅靠幾個做學問的讀書人是不夠的,只有讀書成為一項普通百姓都能參與的事,家家戶戶都有買書、讀書的能力,印書坊才有存在的必要,才有生存的可能。

    當每一戶都有識字的人,能看得懂張貼到里門上的公告,被下級官吏蒙蔽的可能性才會慢慢減小。只有讀書人越來越多,他們那些莫名其妙的驕傲才會被打破,不會因為會讀幾句書就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就應該不勞而獲,衣食無憂,才能沉下心來做一些有益于人、有益于己的實事。

    到了那時候,區區幾個書生名士的牢騷之語豈能撼動孫策的根基。他們現在說的這些話,印的這些書,將來都會成為笑柄,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白紙黑字,想抵賴都抵賴不了。

    “子柔兄,你知道這一篇文章的潤筆是多少嗎?”

    趙溫搖搖頭。張纮舉起一只手搖了搖。趙溫說道:“五金?”

    張纮笑了。“五金倒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那是蔡伯喈這樣的大家才有的潤格,宋忠的潤格是一字一錢。詩賦會更貴一些,根據各人的名聲、水平有所參差。總的來說,最終和書的銷售情況有關。”

    “你的文筆上佳,應該和蔡伯喈相去不遠吧?”

    張纮哈哈大笑。“的確如此,反正我如果卸任,靠賣文為生,溫飽是沒什么問題的。怎么樣,你有沒有興趣露一手?”

    趙溫連連搖頭。他有自知之明,他的學問、文筆都不算出眾,寫出來的文章不會比宋忠出色。況且蜀郡趙家頗有家資,也不需要他賣文謀生。但他卻意識到這背后的危機。如果這個計劃實現,那南陽五年以后能認字的人將達到六十萬人,幾乎和關中總人口持平,各行各業都不缺識字之人,匠師供不應求,各工坊再也不會有缺乏匠師之憂,新產品將層出不窮的涌現。

    到了那時候,天子拿什么來和孫策對陣,殘忍野蠻的涼州兵?一念及此,趙溫的臉忽然火辣辣的,無顏面對張纮。他下意識的轉過頭,看向窗外。

    幾張笑臉從窗外掠過,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發現了張纮,舉起手搖了搖,脆聲喊道:“長史大人,新年好。”張纮揮手致意,臉上洋溢著發自肺腑的笑容。

    “你認識?”

    “南陽幼稚園的孩子。他們每天從我門口經過,都認識我。”張纮收回目光,感慨的嘆息道:“這些孩子很聰明,分得清好壞,知道誰對他們好,誰只是嘴上說說。”

    趙溫翻了個白眼,沒有接張纮的話題,心情卻越發復雜。這些孩子長大了,心里大概不會有什么朝廷,他們眼里的明君只會是孫策,不會是時刻可能率兵攻入南陽的天子。不管朝廷是否同意孫策立國,孫策已經在這些普通百姓的心里立了國。如果天子下詔討伐南陽,他們大概會毫不猶豫的投筆從戎,迎戰天子。

    我是該勸天子迅速搶攻南陽,還是勸天子禪讓,讓太平盛世早點到來?

    馬車來到內城門口,趙溫被一隊騎士吸引住了目光。這些騎士服飾與眾不同,是宮里的虎賁郎。趙溫連忙讓張纮停車,推開車門走了出來。為首的是趙溫認識的光祿大夫趙融,看到馬車停下,他就迎了上來,正好看到趙溫,連忙施禮。

    “子柔兄,我奉旨來送詔書。”

    趙溫心跳有些加速。他不知道天子的詔書究竟是什么內容,是堅持原來的計劃繼續與孫策談判,還是接受了他的建議改弦更張,要強硬對待?一時之間,他竟不敢開口相詢。他回頭看看張纮,張纮正面帶微笑地看著他。

    “子柔兄,到城里再說吧。”

    趙溫應了,示意趙融等人跟著進城,自己返回車中,做了兩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張纮靜靜地看著他。“此人是誰?聽口音像是涼州人,看身形步態像是帶過兵的。”

    趙溫點了點頭。“漢陽人趙融,字稚長,曾任西園軍的助軍左校尉,與馮方是舊相識,現任光祿大夫。”

    “原來是他啊。”張纮恍然,他在洛陽游學的時候聽過趙融的名字,但是沒見過面,當時還沒有西園軍,趙融還是一個剛入仕不久的郎官,以擅長接人待物、廣交朋友著名。“果然是相貌堂堂,一雙眼睛很有神。”

    趙溫干笑了兩聲。趙融是涼州大姓,又通曉軍事,正當壯年,對天子來說是可以大用的臣子,天子派趙融來送詔書,恐怕還有順便窺探虛實的用意。張纮眼睛很毒,一眼看出了趙融的與眾不同。

    進了內城,張纮等人下了車,帶著趙溫、趙融入府,寒喧了幾句。趙融知道張纮就是孫策在南陽的代言人,也不隱瞞,將來意一一說明。天子原則上同意了孫策提出的三個條件,袁詔矯詔的罪名確立,很快就會公布天下,孫堅以官渡之戰功,增邑五百戶,升任驃騎將軍,領交州牧,即日統兵赴交州平叛。只是立國的事有些困難,朝廷召開朝會討論,很多老臣表示反對,群情洶洶,一時難以施行,天子費了好多口舌,最終決定改封孫策為吳侯,以吳郡為食邑,使持節,都督幽冀兗青徐豫荊揚八州,并賜嫁長公主,以朝廷所藏秘書為嫁妝。

    以郡為食邑是封王的標準,也就說,天子除了沒有給孫策正式的名份,實際上已經答應了孫策的所有條件,還希望孫策能夠體諒朝廷的難處。眼下袁譚據冀州,又侵入幽州,如果孫策能夠出兵討伐袁譚,為朝廷平定幽州,天子就有足夠的理由封他為王。

    張纮看完詔書,又查驗了印綬,點點頭。“行,我代孫將軍答應了。”

    趙溫暗自松了一口氣,沒吭聲。趙融卻有些驚訝,接連向趙溫使眼色。趙溫知道趙融的意思,卻裝作看不見。趙融無奈,只得主動問道:“長史,這么重要的事,不需要孫將軍自己決定嗎?再者,這詔書總要孫將軍親自接吧?”

    張纮笑笑。“我是為趙君著想,怕你像士孫君榮一樣有去無回。你放心吧,我已經得到孫將軍的授權,該辦的我自會去辦,一千兩百萬賦稅我也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起運。”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卡文,無更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卡文,一個晚上,寫了刪,刪了寫,一個字都不滿意。凌晨無更,我要休息一下,希望明天上午能有狀態。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滅門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趙融還待再說,趙溫向他遞了一個眼色,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趙融不明其意,卻還是忍住了。趙溫是正使,他只是配合趙溫的副使,不能僭越。

    趙溫隨即和張纮商討一千兩百萬賦稅的使用問題,包括之前楊彪的三萬金。在他出使之前,天子就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最重要的三項是糧食、布匹、軍械。三億一千兩百萬錢看起來很多,能買的東西卻非常有限,尤其是對正在籌備西征的朝廷來說。

    南陽的軍械質量好,價錢也高,即使是朝廷要,張纮也只肯按照標價出售,絕不肯讓價。趙溫反復權衡,最后決定買兩千套。天子不僅有三百多羽林騎,北軍五校還有兩千多騎士,再加上賞賜其他將領,兩千套甲胄根本不夠用,只能滿足天子的基礎要求。

    可這是他能接受的上限,需要的物資太多了,三個多億根本不夠,他必須精打細算。除了騎兵裝備,步卒也需要裝備,射聲營需要強弓硬弩,配備足夠的箭矢,這都需要錢,而且是一大筆錢。僅以箭矢而言,一枝箭十錢,一名弓弩手至少要配備五十枝箭,精稅射手更多。漢軍重弓弩,弓弩手在軍中比例高達三成以上,一萬人的部隊至少有三千名弓弩手,隨身攜帶的箭矢就要十五萬支,加上儲備,沒有兩百萬枝箭矢儲備根本不能出征。僅此一項就要耗費兩千萬。

    孫策說愿意助天子一臂之力,就是指按照標價出售軍械,而且數量限制適當放寬。可是趙溫清楚,軍械的利潤很高,就算孫策敞開供應,他也買不了多少,只能忍忍,均衡配置,盡可能滿足各方面的要求。優良的軍械的確很重要,但只有軍械也無法作戰。比如糧食。一萬人出征,為期半年,又是以騎兵為主,人吃馬嚼,再加上轉運消幫忙,至少需要百萬石糧石,以每石糧食百錢計就需要一個億。關中加上益州的賦稅不足以支撐這場戰事,必須從荊州購買。

    天子出征肯定不止一萬人,但趙溫只有這么多錢,只能先滿足天子直屬主力的需求。這些人未必能決定戰爭的勝負,但他們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天子的安全。

    趙溫年近花甲,官至司空,這輩子都沒這么費心費力的算過賬,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讓天子滿意。讓他聊以安慰的就是張纮作主,以兩套精工制作的新式甲胄作為貢品,獻與天子,再送兩套金絲錦甲。不過這種定制的甲胄和錦甲需要穿用者的尺寸,否則不合身。張纮要求趙溫向朝廷請示,盡快把天子的身高、腰圍之類的尺寸送過來,如果打算賞賜給別人,還需要受賜者的尺寸。

    趙溫滿心歡喜地答應了。

    ——

    吃完飯,趙融隨趙溫回到驛舍,剛進房門就忍不住問道:“子柔兄,你為什么答應張纮代接圣旨?這不合禮制。”

    趙溫示意趙融稍安勿躁,先入座,吩咐人上了茶,兩人對面而坐,趙溫喝了兩口茶,才抬起眼皮,神情嚴肅地看著趙融。“稚長,你實話對我說,這次出使是你主動請纓,還是天子的意思?”

    趙融不答反問。“子柔兄這么說,是因為我是涼州人嗎?”

    趙溫垂下眼皮,看著裊裊茶霧出了一會兒神。“稚長以為,你和士孫君榮相較,如何?”

    趙融惱怒不已。“我一介武夫,如何能與士孫君榮那樣的名士相提并論。子柔兄,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妨直言,何必拐變抹角?”

    “我在吳郡時,見過士孫君榮。”趙溫斟字酌句。“他被孫策軟禁,說是因為與袁氏滅門有關,但到目前為止,孫策也沒有殺他。”趙溫抬起眼皮,看了趙融一眼。“據我所知,你和袁紹的關系匪淺,朝廷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追究你,孫策卻未必這么客氣。”

    趙融神色微凜,卻猶自嘴硬。“我與袁紹有什么關系?”

    趙溫一聲輕嘆。“當年的西園八校尉還在世的只有三人,曹操與孫策交過手,馮方在吳郡屯田,你覺得孫策會不知道你?稚長,孫策對關中情況的了解超過我們對他的了解,你不該來,張纮第一眼就看出你與眾不同了。”

    趙融的眼角抽了抽,沒再說話。他是涼州人,原本在朝中并不受重視,后來攀上了袁紹,才在西園八校尉中占據一席之位。如今袁紹死了,他惴惴不安了很久,恰好天子有意用兵涼州,著意籠絡涼州世家,他作為天水趙家的代表,意外的得到了重用。這次天子派使者到南陽傳詔,他主動請纓,就是想了解一下孫策治下五州的兵力部署,以便回朝后向天子匯報。可是他忘了一點,天子不想對袁紹余黨趕盡殺絕,孫策卻沒這個顧慮,一旦知道他的身份,他很難脫身。如果被孫策軟禁,他就無法參與西征了。

    這可是天水趙家難得的機會,他不想因小失大。

    “趁著這次機會,看看能不能買一些軍械吧。”趙溫意味深長地看了趙融一眼。“雖然貴,但質量的確好,戰場上能保命。”

    趙融也正有此意。“張纮那邊能夠通融嗎?”

    “你可以試試,但是不要報太大希望。”趙溫咂了咂嘴,有些牙疼。有些話,他不能直接對趙融說。他懷疑南陽的黑市也在張纮的控制之中,就是為了牟取暴利。一套騎兵軍械的黑市價是五十萬,是普通甲胄的百倍,批量裝備是根本不可能的,將領自用卻非常合適。為了能在戰場上多一分生存機會,將領們不會介意這幾十金,但據他所知,這些甲胄在孫策軍中是制式裝備,如果都是這么貴,即使富如孫策也裝備不起。

    張纮愿意提供軍械給朝廷就是要把一大半的錢再收回去。即使官價五萬也非常貴,利潤必然豐厚。如果不是為了天子的安全,他才不肯花這冤枉錢呢,寧可去買淘汰下來的舊軍械。

    趙融正在此意,向趙溫打聽了一番。他在來南陽的路上遇到了馬超,知道馬超從南陽買了不少軍械,加上之前在韓遂軍營里也看到,早就眼饞了。這次來南陽也有意買一些,但他不清楚行情。問過趙溫,這才知道南陽軍械這么貴,不禁咋舌,很是抱怨了幾句。

    趙溫也很無奈。南陽鐵官守備森嚴,沒有張纮的手令,任何人都無法入內,原本主持南陽鐵官的黃承彥更是被孫策調到了吳郡,嚴加保護。黃承彥父女抵得上十萬大軍,可是在孫策之前,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價值。

    每次想到這件事,趙溫就非常失落。

    ——

    下邳,淮浦縣,陳家莊園。

    新任下邳相劉成坐在馬背上,瞇著眼睛,打量著對面塢堡上的人影。在他身后,站著一千郡兵和兩千從附近鄉亭征發來的壯丁。有退役老兵郎充當軍侯、都伯,又經過幾個月的剿匪,這些人儼然已經是一支訓練有數的精銳,人數雖然不多,卻井然有序,殺氣騰騰,讓人不敢掉以輕心。

    陳珪站在角樓上,看著莊園外的郡兵,后背一陣陣的發涼。陳應全身戎裝,站在陳珪身邊,咬牙切齒。“這賊子簡直無恥,要拿我陳家百余口的人頭向孫策獻媚。父親,讓我殺出去,砍了他的首級,然后再殺孫策,為兄長報仇。”

    陳珪沒吭聲。他不是陳應,沒有那么天真。打敗劉成也許還有幾分可能,打敗孫策卻一點可能性也沒有。孫策就在徐州,一旦發怒,率主力前來,陳家就不是死幾個人的問題,而是要滅族了。

    “仲龍,放下吊橋,打開大門,我出去見見這位劉國相。”

    “父親。”

    陳珪伸手按在陳應肩膀上,一聲長嘆。“仲龍,凡事可再不可三,我們已經盡力了,與其玉石俱焚,不如隱忍一時,且看天道如何輪回。”

    陳應咬咬牙,恨恨地點點頭,轉身向轱轆走去。他親自扳動轱轆,放下吊橋。陳珪已經下了角樓,讓人打開城門,部曲、鄉黨靜靜地看著陳珪,眼神復雜,有悲哀,有恐懼,有憤怒,更多的卻是如釋重負。陳珪看得清楚,臉上卻什么表情也沒有。自從知道袁紹兵敗官渡,他就知道會有這一天。如果不是陶應能力有限,只怕他連新年都沒機會過。

    下邳、廣陵被孫策封鎖了一年多,人心、士氣早就崩潰了,豫州世家不是戰死,就是被捕,首級被巡示各縣,噩耗陸續傳來,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能接到兩三起。這些人大多是豫州、徐州的精英,都是能影響一州一郡的名士、豪強,現在卻像喪家之犬,一個接一個的被砍下了首級。

    既然連袁紹都不是孫策的對手,他們又怎么可能幸免?學問再好,道德再高,也抵不過孫策手中鋒利的戰刀。好在與董卓相比,孫策不那么嗜殺,只誅首惡,不及其余,只要不反抗,一般不會殺人滿門。

    莊園大門打開,陳登走出莊園,走過吊橋,來到劉成的面前,拱拱手,淡淡地說道:“明府履郡,尚未恭賀,光臨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劉成端坐在馬背上,一動不動。“你既然一箭不發便開門,想必知道我為何來此,又何必多此一問?”

    陳珪暗自嘆息。“珪自取禍殃,不敢茍活,只愿明府能暫歇雷霆之怒,不要殃及無辜。”

    “無辜?這莊園里有無辜的人嗎?”

    陳珪面色一寒,眼皮控制不住的猛跳。他慢慢抬起頭,盯著劉成。“明府是要趕盡殺絕,滅我陳氏?”

    劉成毫不退縮地看著陳珪,歪了歪嘴,抬起眼皮,看著重新關門的大門和拉起的吊橋,不緊不慢地說道:“陳珪,你大可放心,我不會濫殺無辜的人,該死的,一個也不能活。不該死的,一個也不會枉殺。只是你如果想和我討價還價,那可就想錯了。你回去吧,我擊鼓三通,三通鼓罷,如果你們還不開門就縛,即以抵抗論處,我會下令進攻,你陳氏還能剩下幾個人,我就不敢說了。”

    說完,劉成也不看陳珪,下令擊鼓。

    雄渾的戰鼓聲一起,陳珪臉色大變。他死死地盯著劉成,唇邊的胡須顫抖著,恨不得撲上去咬劉成一口。劉成卻看都不看他一眼,撥轉馬頭,來到郡尉林雨面前。

    “三通鼓罷,如果陳家還不投降,立刻發起攻擊。”

    “喏。”林雨躬身領命,回頭大聲下令,郡兵們轟然應喏,刀盾兵舉起盾牌,拔出戰刀,弓弩手上弦搭箭,做好射擊的準備。壯丁們喊著號子,將準備好拋石機推了上來,一步步逼向莊園外的小河。

    陳珪看在眼里,再次悲嘆。他不敢再怠慢,三通鼓的時間并不長,更要命的是如果陳應控制不住情緒,下令射擊,那就等于宣戰,再想投降就遲了。他轉身向莊園奔去,一邊走一邊揮手,示意陳應不能攻擊。但是他還是盡了,城頭一聲吶喊,戰鼓聲炸響,數十名弓弩手射出了手中的箭,尤其是望樓上的強弩,短矛般的箭矢呼嘯而至,直奔郡尉林雨。

    林雨早有準備,揮了揮手,親衛擁上前,用牛皮大盾護住了他。

    “噗噗!”兩聲悶響,弩箭射在牛皮大盾上,兩面大盾被洞穿,大盾后的士卒被射殺,悶哼一聲,嘴角帶血。林雨看了一眼那兩枝弩箭,冷笑一聲。“好大的膽子,小小的莊園居然配備這樣的強弩,是想謀反啊,來人,傳我的將令,開始攻擊!”

    一聲令下,戰鼓聲一變,強勁而急促,如狂風暴雨。伴隨著激烈的鼓聲,強弩手開始射擊,一蓬箭雨躍上空中,撲向陳家莊園,尤其是角樓,受到了重點打擊,數十枝弩箭呼嘯而至,進行壓制式射擊。

    聽到戰鼓聲響,陳登腿一軟,險些摔倒在地。他停住腳步,看著從頭頂飛躍而過的箭雨,渾身冰涼,嗓子一甜,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他高舉雙手,仰天大呼。

    “蒼天無眼啊,我陳氏滿門忠烈,卻落得如此下場。”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我對你有信心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看著匣中陳珪兄弟父子的首級,聽林雨解說完交戰的經過,尤其是聽到陳珪臨終前的感慨,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滿門忠烈?這玩笑開得有點大。你如果說自己是烈士,勉強還能接受,忠卻一點也不靠邊。

    林雨有點心虛,求助地看了劉成一眼。劉成靜靜地站在一旁,一言不發。孫策看到了林雨的眼神,擺擺手。“該殺的就得殺,不過滅人滿門的事要謹慎,影響不好。”

    林雨松了一口氣,躬身答應。“喏。”

    “劉國相,你說呢?”

    劉成點了點頭。“將軍所言甚是,陳珪兄弟父子自然是該死的,但陳氏族人以及部曲、奴婢罪不至死,這么殺有干天和,也容易讓人非議,有公報私仇的嫌疑。”

    “聽到沒有?”孫策看看林雨。林雨是林風的弟弟,原本與是個游俠兒,武藝不錯,作戰也勇猛,原本隨林風駐守吳郡,今年剛剛被推薦出仕,孫策安排他來下邳做郡尉,是希望他能發揮所長,沒想到這小子立功心切,殺心太重,居然將陳家滅了門。

    “聽到了,聽到了。”林雨連聲答應,不敢回嘴。

    “功過相抵,賞賜沒有了,還要罰。”孫策坐了回去,拍拍案幾扶手。“以后每個月到郡學聽兩次課,爭取一年時間內把孟子讀完。有什么不懂的,向劉國相多請教。做郡尉不是在軍中做都尉,要控制住自己的殺心,即使是迫不得己,非殺不可,也是殺一儆百,不能濫殺,明白嗎?”

    “明白,明白。”林雨笑嘻嘻地連聲答應,退在一旁。

    孫策命人為劉成、林雨設座,商量善后事宜。林雨這件事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雖然他加強了軍中將士的文化學習,大多數人都識文斷字,讀寫公文命令無礙,但畢竟是軍隊,文化修養總體偏低,就算是講武堂也以講授兵法為主,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殺死對手。做郡尉不是一回事,雖然也難免會遇到窮兇極惡的對手,但大多數時候還是普通百姓,就算有錯也罪不至死,如果都像林雨這么搞,難免會有無辜者。

    警察和軍人畢竟不是一個概念,這個時代的人不清楚,他卻非常清楚,既然已經看到了這種不良苗頭,當然要予以解決。這退役老兵回家做亭長的確是一個加強控制的好辦法,但思維和做事方式要加以調整,否則不利于內部團結。

    劉成對孫策的觀念非常贊同,本來有些意見,現在也消了大半。他向孫策匯報下邳國的情況。經過陶應的努力,豫州世家已經基本清剿完畢,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恢復民生。青徐是黃巾大亂的重災區,徐州沒有青州嚴重,但損失也不小,再加上笮融之亂、劉和入主時發生的幾次戰事,下邳的人口損失比較大,大概只剩下以前的六成。劉成希望孫策下令遷到江南的徐州百姓回家,彌補人口不足的問題。

    孫策沒有立刻答應劉成。徐州固然重要,但江東更重要,讓人口回流必然會影響江東的發展,這和他向南的戰略有沖突。劉成站在下邳相的角度看問題,高度不夠,情有可原,他要從整體戰略考慮,不能隨意更改,尤其是徐州刺史還沒有敲定人選的情況下。

    和劉成、林雨談了半天,招待他們吃了一頓便飯。劉成和林雨告辭以后,孫策和當值的諸葛亮、楊儀閑聊,問他們應該如何處理徐州的事。徐州的人口本來就不多,現在損失又這么大,如果不管不問,跨海擊遼東的戰略實現會有困難。

    諸葛亮是瑯琊人,對徐州比較熟悉。他提出一個建議,從地理上來說,青州、兗州、徐州應該整合考慮。這三州以泰山為中心,就像是泰山延伸出去的三個角,泰山既將三州分隔開來,又起到溝通串聯的作用。考慮徐州的問題應該以泰山為中心,統籌三州進行考慮。在兗州尚由曹昂控制的情況下,青州、徐州更不能分開。青州是前線,耕地有限,人口損失比徐州還要嚴重,糧食供給的負擔大部分要依靠徐州。如果徐州不能迅速恢復,勢必會影響向北進攻的戰略。

    孫策表示同意。“人口不足,徐州如何才能盡快恢復?”

    諸葛亮說道:“徐州的耕地本來就算不多,出了名的地小人眾,最盛時五十七萬余戶,二百七十余萬口,就算損失六成,尚有二十余萬戶,一百余萬口,足以耕種徐州的土地。有所不足,也可以通過增加耕牛,使用新式農具來解決。只要這些人能安居樂業,糧食產量的減小不會太嚴重。徐州沿海,大部分耕地集中在泗水以西,泗水以東的灘涂地并不適合耕種,倒是適合養豬,可以將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到泗水以西,耕種產量高的良田。在泗水以東建一些養豬場,派一些人看守就行,豬食性雜,吃野草就行,肉可以補充糧食不足,皮可以制革,民用、軍用都可以。”

    諸葛亮侃侃而談,隨口報出一串串的數字。孫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這就是舉一反三的天才,只要引對了路,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太年輕了,過了年才十六,如果是二十六,現在就能將徐州交給他負責,肯定比陶氏兄弟出色。

    他們正說著,郭嘉快步走了進來,滿臉喜色。“將軍,張長史有消息來,他已經和趙溫談妥,朝廷詔書已下,趙溫在南陽等長公主的車駕,屆時一起前來傳詔。”

    孫策聽了,也很高興。“朝廷答應我們的條件了?”

    “基本上都答應了,只有一點區別,改封將軍為吳侯,以吳郡為食邑,卻沒有給將軍王爵,說是要等將軍平定幽冀,立下不立之功再封王。”

    郭嘉說著,將張纮的書信遞了過來。孫策看了,啞然失笑。朝廷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到了這一步還死死拽住最后一塊遮羞布不放,不肯封王,也許天子還沒有最后認輸,還指望著拿到那些軍械、糧食后能平定涼州,然后率涼州精銳出關,橫掃關東。

    要平定涼州,三億哪夠,三十億還差不多。

    孫策曲指一彈書信。“有了詔書,進攻幽州就名正言順了。奉孝,你來得正好,我們剛剛在商量徐州的事,孔明建議在徐州屯田,你一起聽聽,出出主意,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做徐州刺史。”

    郭嘉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將軍,現在不宜調整徐州刺史人選,還是由陶商擔任比較合適。”

    “我擔心他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可以安排得力助手。陶應已經轉任九江太守,再把陶商調離,會有人疑心將軍涼薄,對收拾人心不利,就連丹陽人都可能有意見。等上兩三年,再將陶商轉任他職,順理成章。”

    孫策想想,覺得郭嘉所言也有道理。徐州現在需要安定,需要休養生息,不宜動作太大,尤其是發生了陳氏滅門事件之后。陶商才能一般,也沒什么野心,這種人最適合做傀儡了。在這段時間內,他大部分時間都會留在徐州,諒陶商也沒膽量搞事。

    “誰做他的助手比較合適?”

    “呂岱。”

    孫策笑了。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呂岱在他身邊一年多,做事穩重,既有大局觀又細心,是個能獨當一面的人才,況且他是廣陵人,由他來協助陶商,最能安撫徐州人心。

    “行,就他了。”

    孫策隨即讓楊儀出去找呂岱。郭嘉又對諸葛亮說道:“孔明,你兄長外出游歷,可曾回來?”

    “快了,年前有書來,說是等天氣暖和些,道路好走了,他就準備回徐州。”

    “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先去了遼東,后來又一路向西,去了漁陽、廣陽一帶。”

    “現在在哪兒?”

    “上次書信里說在代郡,現在在哪兒也說不準,可能會進入冀州。”

    郭嘉點了點頭,沒有再問。過了一會兒,呂岱跟著楊儀走了進來。他還不知道孫策找他有什么事,拱手施禮。孫策開門見山,問他如何治理徐州比較適合。呂岱想了一會兒,提了幾點意見,和諸葛亮的說法大致接近,只是他的著眼點是安撫徐州人心。

    “讓你去刺史府協助陶商,怎么樣?”

    呂岱也沒多想,點頭答應。郭嘉見狀,提醒道:“呂定公,將軍讓你去刺史府可不是做將軍的耳目,而是做將軍的爪牙,你知道這里面的輕重嗎?”

    呂岱愕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轉頭看著孫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的確如郭嘉所說,只是以為去監視陶商,做孫策的耳目,沒想到孫策會讓他實際負責什么事務。刺史府是負責全州事務的——至少名義上如此——他出仕不久,只在劉和主政的時候做過一段時間郡吏,還沒有負責具體政務,現在突然要將一州事務交給他,他有些忐忑。

    “將軍,我……怕是難荷重任。”

    孫策擺擺手,示意呂岱不要緊張。呂岱的確沒有太多的實踐經驗,但他這一年參加了無數次會議,有些會議記錄還是經他之手整理的,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理論,只是缺少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罷了。以他的性格,這不是什么難事,若非如此,郭嘉也不會推薦他。能將他的幕府各項事務安排得妥妥貼貼,還能管不好一州?

    “定公,我對你有信心,你也要對自己有信心。”

    呂岱熱血上涌,躬身領命。“喏。”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平穩過渡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葛驛山。

    陶商下了車,抬頭看了一眼山坡上的嬌俏身影,松了一口氣。他讓隨從在山下等著,自己拾步登山。天氣回暖,前兩天剛剛下了一場春雨,原本枯黃的山坡迅速披上了綠裝,多了幾分生氣。幾朵野花在路邊的草叢中悄悄綻放,雖不起眼,卻透著無盡生機。

    陶商的心情莫名的好了些,他且看且行,還在一叢野花前駐足欣賞了片刻,好半天才來到甘梅面前,含笑致意。“妹妹安好,這個新年過得不錯吧,聽說你進了孫家祠堂?”

    甘梅一襲深綠色的春衫,更襯得膚白如玉。她巧笑嫣然,欠身施禮。“托阿兄的福,還算不錯。只是我進入徐州這么久,直到現在才見到阿兄,阿兄這地主之誼可是有所欠缺。”

    陶商苦笑。孫策進入徐州快兩個月了,但一直在廣陵、下邳境內,沒有進入東海,名義上說是廣陵、下邳還有一些叛亂未平,需要進一步肅清,可他心里卻有另外的想法。當初他父親陶謙臨終時,將徐州一分為二,南部的廣陵、下邳歸陶應,附孫策,北部的瑯琊、東海歸他,附袁紹,兩面下注。計劃不錯,但他沒想到事情的變化會這么快,沒到一年時間,袁紹官渡大敗,居然傷重不治,陶謙的計劃也徹底破產。

    這讓他的處境變得極為尷尬。袁紹死了,袁熙被沈友擊退,黃河以南的大半個青州都被沈友奪了,瑯琊、東海自然也不例外。但孫策一直沒有明確對他的處理,如今到了徐州也遲遲沒有進入東海境。他不知道孫策在想什么,生怕一來就被孫策扣住,所以一直在觀望,直到甘梅發出邀請。

    “妹妹就不用取笑我了。我的處境,你應該很清楚,不是不肯來,是不敢來。”

    “怕將軍殺你?”

    陶商自嘲地笑笑。“我可不就只剩一條命了。”

    “那你就不用擔心了。”甘梅掩唇而笑。“將軍體諒姑父的一片苦心,也知道你的無奈,并無追究之意,你這徐州刺史還可以繼續做下去。”

    陶商訝異地看著甘梅。“我還能繼承做徐州刺史?”

    “當然,只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姑息養奸了。”甘梅頓了頓,又道:“淮浦陳氏的事,你知道了吧?”

    陶商點點頭。“知道,我的門檻都快被人踩爛了,所以我躲出來了。”他有點明白孫策的意思了。淮浦陳氏是徐州數得上的大族,陳珪的叔祖父陳亶官至廣漢太守,叔父陳球官至太尉,陳珪本人官至沛相,連續三代二千石,還出過三公,這樣的家族在徐州屈指可數,影響力非同小可,居然被滅了門,整個徐州的世家都震動了。如果這個就叫不姑息養奸,那他這個刺史就等于會在柴堆上,隨時可能引火燒身。

    陳氏被滅門的消息傳到東海,群情激奮,不少人鼓動他與孫策為敵,發兵響應袁譚,阻止孫策進入東海郡。陶商雖然不是什么能臣,卻也不傻。他才不相信那些人呢,他們是擔心步陳氏后塵,被孫策鏟除,可不是為了他。他當然也沒必要為了這些人和孫策叫陣,這不是自尋死路么。

    袁譚是孫策的俘虜,他能打得過孫策?

    “我能力有限,恐怕難孚重任。”

    “那你有什么計劃,卸去徐州刺史,離開徐州?”

    陶商不吭聲。他當然不甘心,這是父親陶謙留給他的基業,總不能三年喪期未滿就丟了。他是長子,不能像弟弟陶應那樣灑脫。如果可以放棄,他也不會這么糾結了。

    見陶商沉默,甘梅說道:“做事要有始有終,勉力做滿一任吧。然后是留任還是調任,再依形勢而定。將軍知道你有難處,為你安排了幾個助手,你不用太操心。這幾年,他會長駐青徐,有什么事,他會為你撐腰的。”

    陶商嘴里發苦,點了點頭。他這個徐州刺史還可以繼續做,但只剩一個名義,還是孫策給父親留下的一點體面。不過事到如今,他也不能指望太多,做完這一任,喪期也滿了,想必父親也能理解。

    見陶商應了,甘梅也放下了一個負擔。她笑道:“聽說將軍當初曾在這里與劉和大戰,你能不能為我講講那場戰事,讓我也能想象一下將軍當年的風采?”

    “敢不從命。不過我只是聽仲允說過,并沒有親身參與。”陶商環顧四周,看看泛著春綠的山峰,講起了一年多前的那場戰事。

    ——

    孫策設宴接待陶商,雙方把酒言歡,其樂融融,看不出一點芥蒂。見陶商如此坦然,孫策也放了心。雖說陶商沒什么反抗的實力,但他真要不配合,或者掛印而去,畢竟臉上不好看。陶謙和孫堅是同僚,后來又是盟友,陶謙剛死了一年多,他就強奪徐州,難免會讓人非議,有絕情之嫌。

    他遲遲沒有直接和陶商聯絡,就是這個原因。做足了勢,讓陶商感覺到壓力,然后再讓甘梅出面邀請說和,溝通意見,維持表面上的和諧,不讓任何人找到把柄。至于實際權力,他早有安排,徐州四郡國的守相和郡尉都換上自己人,就連刺史府都掌握在呂岱手中,陶商安安穩穩做個傀儡,渡過權力交接期。

    第二天,陶商帶著呂岱返回東海,安排迎接孫策的相關事宜。

    孫策又在下邳停留了幾天。在這幾天時間內,劉成發布公告,通報了陳氏被滅門的原委,將陳氏與袁紹、劉和等人勾結的事詳詳細細地解說了一遍。對林雨誤判形勢,殺戮過重的事也沒有隱諱,原原本本的道來。孫策隨即讓陶商以安東將軍、徐州刺史的名義下達公文,宣布對林雨的處罰,并警告境內所有文武官員,要分清敵我矛盾,不得以貪殘好殺為能。

    與此同時,孫策以都督八州軍事的身份發布招賢令,在徐州辟除掾吏。

    隨著公文陸續送達各鄉里,越來越多的百姓了解到了詳情,也感受到了孫策的誠意。淮浦陳氏的悲劇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除了少部分人兔死狐悲,大部分人并沒有太真切的感受,相反,孫策推行新政的決定讓他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三月中,大批糧食、耕牛、農具送到徐州境內,陳氏漸漸被人遺忘,春耕開始了。記住本站網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 ”,就能進入本站
首頁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