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宏愿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以五千人擊敗許貢,臨陣斬首,大獲全勝,但他本人卻沒有進駐姑蘇城,而是率軍撤回大雷山。

    他甚至以自己不是吳郡太守,不宜過問吳郡的事為由,將所有的事都交給了蔡瑁和魏騰。有什么事,先由蔡瑁和魏騰處理,處理不了再到大雷山向他請示。

    蔡瑁第一次做太守,魏騰也是第一次做縣令,兩人感激于孫策的信任,都非常賣力。蔡瑁擅于做生意,談判是一把好手。魏騰是名士,和吳郡世家關系密切,兩人聯手,一個談利,一個談義,倒也相得益彰。

    在親眼見識了孫策的胸襟氣度后,陸康相信孫策能夠為吳郡帶來太平,其他人相信孫策能給他們帶來利益,所以都很積極。陸康和高岱忙著籌措吳郡郡學,擴大規模,增修校舍,一心要將吳郡郡學打造成和南陽郡學一樣的學術高地,張允、沈珩接受了蔡瑁的聘請,入太守府任職,朱桓什么也不想,鐵了心從軍,成了孫策身邊的一個參謀。顧徽到孫策身邊做了幕僚,幫孫策掌管文書,迎來送往。只有皋過懶散慣了,只愿意和蔡瑁合作做生意,不想入仕受拘束,依舊做個自在閑人。

    在這幾家的示范作用下,吳郡世家紛紛投效。原本依附許貢或者接到孫策邀請卻沒去的人現在都后悔了,托關系,找門路,一心想跟上新形勢。為了彌補失誤,他們加倍的奉獻,或是用錢鋪路,少至幾百多則千金的送,或者主動獻地,全力支持孫策的新政,或是主動讓利,以更優惠的條件和孫策談合作。幾天功夫,孫策就收到了上千頃的土地、六千多金,各種禮物更是堆積如山,荷包鼓鼓,財大氣粗。

    不得不說,吳縣的有錢人真不少,江東第一都會名不虛傳。

    但孫策還是深居簡出,不僅自己很少去姑蘇城,就連有人上大雷山求見,他也讓顧徽、蔣干接待,自己很多少露面,能隨時隨地見到他的除了蔡瑁只有陸康。

    對這份榮耀,陸康既感激,又有些不安。

    “我真沒時間。”當陸康又一次表示自己怕愧對孫策的信任時,孫策說道:“我馬上就要回陽羨,劉繇正在攻擊丹陽,銅官山里的山賊也不消停,我要趕去處理。等沈友、朱桓征兵結束,我們就走。”

    說到征兵,陸康也有不同意見。孫策擊敗許貢后,將潰敗的郡兵幾乎都遣散了,讓蔡瑁、沈友、朱桓重新征召,不僅要身體好、有戰斗力,還要家庭穩定,有恒產,并且尊重本人意愿,不想從征的不勉強。吳縣雖然人口多,但真正愿意當兵的多是迫于生計,生活無憂的有幾個愿意到戰場上拼命?

    孫策解釋了自己這么做的原因。正因為上戰場有危險,所以不能選那些唯利是圖的人,他們就是了為活命,一旦形勢不利,他們不會堅持。什么人才能冒著生命危險堅持戰斗?有信念的人。什么信念?一是保護家人,守土有責;二是建功立業,富貴可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最艱難的時候也能咬牙堅持,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為了勝利付出汗水和鮮血。

    孫策很誠懇。“陸公,我要的是有信念的士,不是只會殺人的虎狼。我聽說古代的武士也是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從軍征戰的。現在用罪人、奴仆從軍,離士的標準越來越遠,就算朝廷想重振尚武之風,這樣的武人也不可能得到世人的尊敬。我雖然能力淺薄,愿從小處做起,以士的標準要求自己,要求部下,踐行圣人教誨,即使任重而道遠也在所不辭。”

    朝廷尚武也許只是權宜之計,但孫策卻沒有敷衍的意思。武人地位的下降固然有儒家當道的因素,但武人本人素質越來越差也是重要原因。春秋時征戰是貴族的特權,文武不分,武士也是士,征戰立功是提升階層的重要途徑,所以讀書人不僅不反對習武,而且很積極主動,不需要提什么尚武之風,武風就很濃。孔子本人就是高手,射御都堪稱一流。后來戰爭規模擴大,士不夠用了,這才征召平民從軍,現在就更夸張了,罪人、逃犯成了軍隊的主力,兵匪不分,禍害百姓比殺敵還要積極,這樣的人怎么可能獲得百姓的擁護,怎么可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孫策想挽救華夏文化中的尚武之氣,首先就要扭轉這個局面。這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登高一呼,寫幾篇文章,說幾句空話就能實現的,憑重而道遠,也許需要一代人。但他有這個時間,也有這個意愿,可以一步步的去改變。

    吳縣有五六萬戶,按照每戶兩個壯丁計算,他隨時可以征召十萬人,他不相信挑不出幾千符合要求的的士卒。就算少一點也沒關系,他現在培養的是骨干,不需要那么多人,真正到了需要大兵團作戰時,他把這些人提拔成伍長、什長,隨時隨地可以征召五倍、十倍的兵力,而且能保證戰斗力不弱。

    “陸公,我有一個請求。”

    陸康感慨于孫策的遠大志向,越發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欣慰。一個年輕人,而且是讀書有限的武人,能有這樣遠大的志向,要將圣人的教誨付諸實踐,可比那些只會坐而論道的讀書人強多了。他也許不能看到孫策的遠大志向實現的那一天,但是他愿意為此出一份力。

    “只要不違大義,力所能及,我一定全力以赴。”

    “我想請陸公在進行學術研究之余加強各級普及教育,鄉聚的學校都要建立起來,安排合格的先生去授課,比如要求郡學的讀書人輪流去各鄉聚學校任教一兩年,既幫助百姓識字,也能熟悉民情。將來那些孩子長大了,不管是從軍還是進工坊,識文斷字總是好的,就是普通百姓,能看得懂官府的告示也能避免被貪官污吏欺騙。文明不應該是一小部分人高談闊論,而應該是普羅大眾的素質和教養,你說對嗎?”

    陸康撫著胡須,連聲贊同。“將軍有此宏愿,我當然求之不得。不過這可是一大筆開支,你拿得出嗎?”

    孫策胸有成竹。“陸公放心,只要有可能,我會優先提供這筆錢。眼下不想擴軍,也是想節省一些軍費,手頭能寬裕一些。”

    “將軍雖然動輒言利,但這個利卻是關乎道義的大利,我雖老,愿盡綿薄之力,在所不辭。我陸家小有資產,溫飽還不成問題。這郡學祭酒的俸祿我就不要了,拿出來助學吧。”
第七百八十章 烈士暮年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從其所欲,借力使力,原本是太極的精髓,孫策將之用于理政,同樣無往而不利。

    陸康六十多了,再指望他轉變思維有點不切實際,孫策也不想改變。大勢所趨,絕不是陸康一個人能夠抗拒的,更何況不管到什么時候,有一些堅守信念的人也不是壞事。孫策也不希望他的治下全是精致的利已主義者。

    信念還是要有的。他要做的不是毀滅,而是重塑。剔除儒家學說里的腐肉,留下讀書人以天下為己任的脊梁,輔以務實理性的精神,才能重塑一個文明強健的身體。如果連脊梁都打斷了,讀書人就成了犬儒,人人唯利是圖,不惜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背信棄義,踐踏尊嚴,華夏民族哪里還有什么希望可言。

    孫策想把吳會建成自己的大后方,除了開荒屯田、整理水陸道路之外,提高民眾的識字率也是當務之急。如果知識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他的努力最后會只能讓世家獲利,與世家的沖突在所難免。陸康心中有道義,教化百姓已經成為融入他血液的使命,這件事讓他去做最合適不過。以他的身份和名望,誰敢說半個不字?他的學問算不上拔尖,但他德高望重,影響力無人能及。

    用不了幾年時間,工坊有了識字的工人,軍營里多了識字的戰士,再進行各種技能培訓就能事半功倍。如果將基礎教育都由工坊或者軍隊來承擔,這個任務就太重了,投入大,見效慢,不如交給郡學。

    “該拿的俸祿你照拿,要不然你讓別人怎么辦,不是所有人都有產業可資,還是有不少人需要靠俸祿生活的。你若想助學,將來資助幾個研究項目就是了。”

    陸康倒也不反對,欣然接受。得知孫策最近很忙,也沒多留,匆匆走了。有了遠大目標,他走起路來都比往常精神,當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吳縣已定,接下來孫策要重回陽羨地區,與太史慈作戰。山地作戰,兵力再多也沒用,山中的特殊地形決定了指揮不暢,不可能進行大兵團作戰,只能采取各自為陣、分散作戰的戰術,對將士的要求更高,更需要訓練有素的精兵,不是烏合之眾就能取勝的。

    孫策這些天一直在研究山地作戰,駐兵大雷山,除了訓練戰士們山區行軍、戰斗的基本技能之外,他們也在摸索山地作戰的特殊規律。之前聽祖郎說了一些,在銅官山演練了幾天,各級將領對山地作戰已經有了一定的直觀認識,現在需要進一步深化、細化。

    參與這次集訓的以親衛營為主,很多人將來都會到各營擔任將領,成為戰斗在第一線的中下級軍官,積累戰功,甚至有機會成為中高級將領,是他倚重的骨干。這些人大多粗通文墨,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近半有講武堂進修的經歷,素質遠比普通人高,有提升的空間。

    在訓練山地戰的同時,孫策還在等消息,等不同方向的消息,尤其是丹陽的消息。他在別人面前說得很自信,準備得也很充分,但陳到能不能頂住劉繇的進攻,他也沒什么把握。陳到在歷史上沒什么名聲,甚至沒有傳記,除了統領白毦兵之外也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現在的他武功不錯,統領白毦士也盡職,獨自統兵守城卻是第一次,更別說做太守了。如果他敗給劉繇,孫策一點也不奇怪。

    可是這樣一來,對他以后用人將產生重大影響。原因無他,黃忠、文聘、鄧展等人都留在了荊州,他身邊沒什么宿將,全是沒什么經驗的年輕人,陳到算是年長一些的。如果陳到失手,其他年輕人的信心都會受到打擊,他自己的自信也會受影響,用人的時候難免束手縛腳。

    不留在銅官山和太史慈糾纏,原因之一就是要隨時能夠馳援陳到。只有確保陳到能守住丹陽,至少和劉繇戰成平手,他才能放心入山作戰。

    丹陽的消息還沒來,孫策先收到了祖郎的消息。銅官山一帶的山賊有逃離的跡象,有一部分人撤出了銅官山,在向故鄣南部的山區轉移。眼下還只是一些老弱,但有跡象表明,陳敗、萬秉正在收拾行裝,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不僅如此,伏虎山、石門山的山賊也有類似舉動。

    孫策很意外。太史慈有手段啊,這才幾天時間,不僅掌握了銅官山,連伏虎山、石門山的山賊都受到了他的影響。他到遼東不是避禍,是去拜師學忽悠了吧。俗話說得好,虎不離山,賊不離巢,離開了自己的地盤,山賊底氣就去了一半,若非不得已,誰愿意這么干啊。

    郭嘉倒是有心理準備。“這沒什么奇怪的,大部分山賊都沒什么見識,只知道守著自己那片山頭。太史慈人長得好,武功高強,又有刺史做靠山,得到山賊的擁護是意料之中的事。”

    孫策同意郭嘉的分析。太史慈的確是個人才,正因為他是人才,麻煩才大。有這么一個人留在身后,一旦中原大戰,他能安心北上嗎?

    孫策和郭嘉商量,要不還是趁著太史慈沒轉移,先切斷他的退路,將他困在銅官山?

    郭嘉反對。與其如此,不如先干掉劉繇。劉繇是太史慈的根本,沒有了劉繇的支持,太史慈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連官方身份都沒有,最好的結果就是在山里做賊。就算他能力再強,還能將這些山賊整合成一支精銳?山間耕地少,他們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哪有錢糧供養那么多大軍。

    顧徽贊同郭嘉的意見。他還說,根本不用擔心山賊,因為山賊之所以是麻煩,有很大因素是地形限制,出了山,沒了地形優勢,他們的實力已經去了一大半,最多也就是騷擾一下而已,很難有什么大的影響力。以孫策目前的策略來看,只要能維持一段時間,等新政的效果出來了,很多山賊就會主動出山投效。有地耕,有飯吃,誰愿意做賊啊。

    孫策將信將疑。郭嘉取來一份報告,丟在孫策面前。報告是陽羨令葛生和守將李術發來的,短短幾天時間,銅官山有千余山賊出山自首。葛生、李術收集了不少銅官山的信息,已經整理成報告,并繪制了一份詳實的地圖提供給祖郎。

    孫策拿起一看,笑了。“這么說,太史慈是不得不走啊。”
第七百八十一章 所托非人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陳敗叉著腰,看著逶迤的隊伍,忍不住又罵了一聲。

    幾天時間,山寨里少了上千人。開始他還派人攔,后來連阻攔的人都跑了,他也懶得再問。好在他的心腹都是當年陽明皇帝的部下,把孫家當仇人,也不愿意投降官府,他的安全還有保障。只是這么多部下叛逃,銅官山的秘密很快就會暴露,山寨已經不安全了,只能撤離。

    經營了這么多年的山寨就這么丟了,陳敗心里像被剜了一塊肉似的,想起來就痛。他不停的咒罵著孫堅、孫策父子。他們簡直就是他命中的克星,孫堅擊敗了陽明皇帝,將他們出將入相的夢想擊得粉碎,孫策打破了他最后一點基業,再次將他變成了喪家之犬。

    麻煩還不僅于此。許家被孫策整得滅門了,許氏宗賊大帥許乾以為是被他連累的,恨上了他,聲稱要找他麻煩。他明明是被許淳連累的,現在卻成了罪魁禍首,還沒地方申辯。知情的許淳父子被孫策殺了,其他人都不清楚內情,只知道是他的部下攻擊孫策的船隊才導致許淳被殺。

    這可太冤了。

    陳敗越想越郁悶,唉聲嘆氣。太史慈快步走了過來,聽得真切,卻裝作沒聽見,大聲說道:“將軍,都準備好了。”

    “子義,還有必要嗎?”陳敗又嘆了一口氣,回頭看了看。“不管怎么說,這山寨都是我們的心血,住了十幾年,和家沒什么區別,一把火燒了多可惜?”

    太史慈笑道:“將軍放心,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放火的。”

    陳敗拍拍太史慈的手臂,想說些感謝的話,卻怎么也說不出口。他們要撤退,太史慈主動留下斷后,吸引祖郎的注意力,為他們爭取撤離的時間。這是一個危險的任務,除了太史慈之外,沒有敢承擔,也沒人能承擔。

    “子義,堅持幾天就行了,不要硬撐。祖郎的實力我們都很清楚,他的部下精銳,裝備又好,我們都不是他的對手,沒必要硬拼。”

    “多謝將軍提醒。請將軍先行,最多三五天,我就會追上你們。”

    萬秉在遠處停住,招手示意陳敗跟上。陳敗默默地點了點頭,和太史慈拱手道別,向山下走去。

    太史慈站在山道上,看著和萬秉繞過幾道坡,漸漸消失在密林之間,轉身回到山寨。山寨里一片狼藉,到處都是被廢棄的東西。千里無重擔,雖然山賊們恨不得什么都帶走,可是為了行軍速度,一些笨重的家具還是被放棄了。一些留下斷后的山賊站在這一堆廢墟中,情緒低落,看到太史慈走過來,有人只是嘆息,有人勉強打起精神和太史慈打招呼。

    太史慈很想安慰他們幾句,卻又不知如何說起。他知道這些人并非不想下山自首,而是不能。他們大多是會稽人,與當年自稱陽明皇帝的許生、許昭關系非常近,不敢去自首,只能安心做賊。其實很多人并不打家劫舍,他們想盡辦法在山里開荒種地,自力更生,只是山里土地稀少,養活不了自己,不得不倚賴許家,聽許家的指使。

    山寨沒了,土地帶不走,就算逃到大山深處,他們一時半刻也無法安生立命。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地方立寨,能不能找到適合耕種的土地,這都是一個未知數。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太史慈經歷過黃巾之亂,也曾經避禍遼東,他知道這些人的悲哀。他們其實沒什么野心,就是想過點安生日子,但生于這個亂世,就連這最起碼的要求也那么奢侈。

    也許我應該告訴他們,像他們這樣的小人物根本不在朝廷的關注之列,早就被詔書赦免了。實在不行,換個名字也能重新生活,如今流民四起,官府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可是他不能。如果這些人知道了出山自首是這個結果,他們會一夜之間跑得無影無蹤,他的任務也就全毀了。

    “將軍,怎么了?”徐巖走了過來,看看太史慈,低聲說道。

    “哦,沒什么,看到山寨這模樣,心里不太好受。”

    “可不是么,原來雖然苦點,多少還有點家的模樣,現在倒好,跟過了賊似的。”徐巖抹了一下臉,又自我解嘲的笑道:“看我這話說的,我們不就是賊嘛。”

    太史慈同情地看著徐巖。徐巖不是本地人,他也是青州東萊人,還讀過一點書,原本在郡里做郡兵,后來鬧黃巾,他隨青州刺史焦和出戰,焦和不懂軍事,打了敗仗,徐巖被黃巾俘虜,就投了黃巾。結果黃巾又敗,他輾轉流落到江南,成了銅官山的山賊。因為懂軍事,他做了個小頭目,眼下是太史慈的副手。

    “你現在不是賊了,他們也不是。”太史慈說道:“你們都是劉使君招募的義士,你是都尉,等擊敗孫策,你就可以出山了。”

    “那倒也是,等袁家坐了天下,我們就不是逆賊了,我們都是從龍之臣,對吧?”徐巖突然興奮起來。“唉,將軍,你說袁盟主坐了天下,你能做多大的官,能不能封侯?”

    太史慈眼神微縮,一時竟不知如何作答。袁紹坐了天下,我能封侯嗎?劉繇封侯肯定不成問題。劉家與袁紹有姻親關系,劉繇又立下如此大功,封侯拜將是意料中的事。可是我能封侯嗎?袁紹隱居洛陽的時候非天下知名不能見,眼界高得很,我只是一個青州布衣,名聲又不太好,袁紹能看得上我嗎?

    太史慈想起了他曾為之效命的東萊太守蔡伯起,堂堂的南陽名士,出身名門,求他辦事的時候禮賢下士,平易近人,等辦完事,刺史張琰要報復他的時候,蔡伯遠卻不肯出面保護他,使他不得不拋下老母,遠走遼東。

    劉繇會不會和蔡伯起一樣,用我時如至寶,棄我時如敝履?

    太史慈看起莽莽叢林,一時惆悵,茫然不知所歸,覺得自己的努力沒什么意義,最后都是一場空。在這世家掌控一切的天下,一個寒門士子就算有才能,又能如何,能持天三尺,登天子階,立不世之功嗎?

    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太史慈的思緒,一個斥候快步奔來,徐巖迎了上去,兩人耳語了幾句,徐巖匆匆走了回來。“將軍,祖郎出動了,正向這邊摸過來。”

    太史慈精神一振,將所有的雜念都拋在一旁。“準備迎戰。”
第七百八十二章 有壓力,有動力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祖郎舉著小圓盾,將自己的臉遮去大半,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圓盾上蒙了一塊黑布,掩去了光滑如鏡的盾面,減少了反光的機會,將暴露的可能降到最低。

    太史慈神乎其技的射藝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種地形,能射遠的弓弩手才是真正的主宰。只要箭矢足夠,一個神箭手能輕松對付幾十人。哪怕是只隔幾丈遠,箭可以輕松射到,但步卒要想走過去卻得費半天勁,等趕到那兒,對方早就跑了。

    “小心點,再小心點,別出聲,誰出聲誰死。”祖郎一邊觀察對面的山頭,一邊輕聲說道。他一左一右還有兩個親衛,和他一樣,都舉著小圓盾,但他們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身后的兩名強弩手,每人手中一具四石弩,弦已拉好,箭裝在箭槽里,手指搭在弩機上,隨時可以發射。

    “大帥,你就放心吧,我們盯著呢。”強弩手連勝信心十足,正想再夸耀兩眼,一看祖郎殺人般的眼神,立刻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忙改口。“校……校尉。”

    “以后再聽到你喊一聲大帥,老子割了你的舌頭。”

    連勝連連點頭,像啄米的小雞。“唉,唉,校尉。”

    “我們現在不是賊了,是孫將軍麾下的精銳,懂了沒有?”祖郎敲敲連勝的腦袋,又拍拍連勝手中的強弩,晃晃手中的圓盾。“如果我們還是賊,能有這些利器嗎?”

    “是,是。”連勝扶住被祖郎敲歪的盔,連聲答應。

    強弩也好,圓盾也罷,都是孫策為他們裝備的武器,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東西。他們也能做弩,但山中條件簡陋,做出的弩射不遠,射不準,與孫策提供的制式軍用弩完全不是一個檔次。這小圓盾是全鋼打造的,比他們的藤質、竹盾不知強多少倍,不僅能擋箭,還能用于戰斗。至于親衛營裝備的戰刀、甲胄,那就更不用說了。即使祖郎是涇縣最著名的大帥,手下有近五萬人,也沒有這么多的好東西。有錢也買不到啊。如果不是祖郎投降孫策,他就算搬個金山來也買不到足夠的裝備。

    所以祖郎現在極端反感別人稱他為大帥。這不僅是在提醒他曾經是山賊的事實,更是暗指他的部下是烏合之眾,不夠訓練有素。投降孫策近兩個月,他原本還沒什么感覺,反正大家一樣訓練,可是進山幾天,他感覺到了壓力。孫策的訓練效率明顯更高,進步神速,照這個速度,用不了一年半載,他擅長山地戰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所以祖郎要求部下端正態度,不能再把自己當山賊,一定要像孫策的部下一樣用心訓練,不僅要吃苦,還要多動腦子,想想怎么提高自己,別像以前一樣眼前只有這片山。俗話說得好,名不正則言不順,端正態度首先要從糾正稱呼開始,任何人不準再叫他大帥,只能稱他校尉。

    命令才宣布了幾天,很多人還沒習慣,祖郎對此很苦惱。

    身后響起沙沙的腳步聲,祖郎回頭看了一眼,左手握緊了盾牌,右手握緊了戰刀,渾身繃緊,就像一頭欲撲的豹子。

    “是我,別射箭。”祖向及時出聲。

    “阿白,你怎么跑這兒來了?”祖郎沒好氣的說道,往旁邊挪了挪,讓出一個問題。祖向擠了過來,和祖郎趴在一起,看了一眼遠處燈火搖曳的山寨。“大……校尉,我們什么時候進攻?”

    祖郎冷冷地盯著祖向,最難改口的就是他。好在他及時改口了,要不然還真沒辦法處置。盡管如此,他還是不太滿意。“誰說我要進攻了?”

    祖向吃了一驚。“不進攻,你把我們拉到這兒來干什么?大半夜的不睡覺,凍死人了。”

    祖郎沒理祖向,心里卻暗自嘆了一口氣。祖向是他最親近的人,他每次參加軍事會議,祖向都會參加,但他的心思顯然不在學習怎么作戰上,孫策和部下商討軍事時說的那些話,祖向幾乎一句都沒聽進去。只要他聽了一點,就不會問這樣的蠢話。

    同樣都是人,一雙眼睛兩只耳朵,為什么差距這么大?孫策部下的一個百人將都比祖向聰明,只要有機會參加軍議都會豎起耳朵聽,有的還帶紙筆記錄,回去還要再研究,膽子大的還會主動向上官請教。自己手下這些人倒好,就知道吃喝拉撒睡,根本沒想過怎么做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將領。

    “你知道陳敗、萬秉他們去哪兒了吧?”

    祖向點點頭。祖郎手里有一份葛生、李術送來的地圖,是綜合出山自首的山賊提供的信息繪制的,有了這份地圖,銅官山的地形了如指掌。陳敗、萬秉向哪個方向去了,他們猜都能猜得出來,有目的的派了幾個斥候一打探就知道了。

    “我已經派人把消息送給許乾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會在半路上截擊陳敗他們。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拖住太史慈,不讓他去支援。”

    “我們為什么要幫許乾?”

    “我們不是幫許乾,我們是幫自己。”祖郎耐著性子解釋。挑動山賊互斗,讓他們無法共處,以賊制賊,這是孫策的既定方針。山賊們各自為政,太史慈無法將他們整合起來,威脅就小多了,這比他們親自動手殺人效果更好。

    初次聽到這個方案的時候,祖郎嚇出一身冷汗。他原本就是山賊,太清楚這一招的殺傷力了。各部山賊之間原本就為爭奪地盤明爭暗斗,如果孫策再有意從中挑撥、刺激,內訌會更加激烈。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更何況是實力相當的山賊。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這是最可能的結果。

    這也堅定了祖郎擺脫原有身份的信念。他有一種預感,雖說這一片千山萬谷,山賊數不勝數,但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孫策的對手,最后都會像銅官山的陳敗、萬秉一樣死無葬身之地。與其如此,不如依附孫策,不僅不會有危險,反而有機會建功立業,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過好日子容易,建功立業卻難,這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能總把自己當作賊,要不然永遠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阿白,長點腦子,今天看我怎么調戲太史慈,一舉搞定銅官山、伏虎山的這群山賊。”
第七百八十三章 以賊制賊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太史慈心中隱隱不安。他抬起頭,又一次仰望夜空。

    月已西斜,東方泛白,很快就要天亮了。

    可是祖郎一直沒有進攻。

    對面的山林黑漆漆的,非常安靜,與往常沒什么區別,但是太史慈清楚,那里藏著至少一千人,也許更多。他親自去偵察過,甚至遠遠地地看到了祖郎本人,只是離得太遠,祖郎的自我保護意識又非常強,他沒有把握命中,也沒有把握全身而退,只能放棄。

    祖郎的部下裝備了射程一百六十步的四石弩,而且不止一具,一旦他暴露位置,立刻會成為目標。他們裝備的圓形鋼盾能提供極佳的防護能力,除非近在咫尺,他的箭根本無法射穿。這讓他很頭疼。他的武功非常好,長短皆能,射藝精湛,可是面對一群軍械精良的對手,他的優勢變得很微弱。

    反復權衡后,他放棄了個人行動,決定引祖郎入伏。山寨里準備了大量的引火物,只要祖郎進入山寨,一聲令下,眾人同時放火,四面放箭,祖郎就算軍械再好也難逃一死,到時候這些軍械就成了他的戰利品,他可以建立起一支屬于自己的力量。

    可是他等了大半夜,祖郎也沒有進攻,如果負責監視的斥候一直沒發消息,太史慈甚至懷疑他們已經撤走了。就算祖郎能夠截殺斥候,也很難把所有的斥候一網打盡,以至于一個消息也發不出。

    祖郎究竟想干什么,總不會是等天亮再發動進攻吧?太史慈百思不得其解。

    “將軍,將軍。”一個士卒貓著腰,快步走了過來,蹲在太史慈身邊,大口大口地喘著氣。

    太史慈心里咯噔一下,有種不祥的預感。這人是徐巖的部下,在另一個方向設伏。他突然趕到這兒來,又是這副模樣,難道是徐巖受到了攻擊?他隨即又鎮定下來,徐巖不是無能之輩,就算遇襲也不會一點動靜也沒有就被人干掉,應該是出了別的事,只不過比較緊急而已。

    太史慈強按心中不安,等士卒喘勻了氣,才淡淡地問道:“什么事?”

    士卒伸手一指遠處。“將軍,那邊有火光,陳大帥、萬大帥可能有危險。”

    太史慈一怔,身體一動,剛想站起來,又放棄了,只是心頭一片灰暗。他明白了祖郎為什么不進攻了,祖郎根本就沒打算進攻,他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釘在這里,不能脫身。他真正要對付的目標是陳敗、萬秉,那些人大多是老弱,還帶著大量的輜重,行動緩慢,戰斗力也弱,撤離了熟悉的山寨,他們正是惶恐不安的時候,一旦遇襲,必敗無疑,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可惡。”太史慈握緊拳頭,恨恨地罵了一句。與其說是罵祖郎,不如說是罵自己。一心等著祖郎入彀,沒想到最后卻上了祖郎的當。祖郎沒被困,他卻被困在了這里,祖郎就潛伏在對面的山林里,他如果趕去救陳敗,就只能強行殺過去,能有幾個人活著離開,誰也不知道。

    可是不救,他剛剛取得的信任就會崩塌。他信誓旦旦地要與陳敗等人并肩作戰,最后卻只能看著陳敗等人中伏而不能救,以后誰還能信他?

    還有什么路可走?太史慈在腦子里將附近的地形過了一遍,卻什么收獲也沒有。他清楚,既然祖郎能摸到山寨附近,必然是了解了附近的地形,信息來源很可能就是張仲那樣出山定居的山賊。他們在銅官山生活了十幾年,對銅官山的地形了如指掌。

    也許祖郎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做向導。

    太史慈抬起頭,看著越來越亮的地平線,心頭卻是一片黑暗。

    ——

    陳敗坐在地上,看著許乾提著滴血的戰刀緩緩走來,嘆了一口氣,扔掉長刀和盾牌。長刀已經卷口,盾牌也已經破裂,戰了半夜,他已經全力以赴,就等著太史慈來援,但太史慈沒有來,生機已絕。

    陳乾在陳敗面前站定,將長刀架在陳敗的肩上,緩緩拖動,拭去刀上的鮮血。他剛剛一刀砍下了萬秉的首級,刀上不僅有殷紅的鮮血,還有白色的骨頭碎片。

    “陳大帥,你派人襲擊孫策船隊,嫁禍給我兄長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一天?”

    “許將軍,我已經解釋過很多次,那不是我的計劃,是你兄長的計劃。你殺了我也不能為你的兄長報仇,只會讓孫策得意。”

    “他也不會得意多久。”許乾冷笑道:“我遲早會殺了他,讓你們一起對質。”

    “我能有一個請求嗎?”

    “你說吧,畢竟是十幾年的朋友,只要不過份,我愿意滿足你的要求。”

    “我想問石大帥一句話。”陳敗看向不遠處的石堅。石堅是石門山實力最強的山賊,他選擇這條路,就是因為他得到了石堅的承諾。在太史慈的斡旋下,石堅答應讓他通過石門山,保證他的安全。但石堅背叛了他的承諾,將他出賣給了許乾。

    石堅站在遠處,一動不動。許乾嗤之以鼻。“你們都是我許家供養的,什么時候要聽太史慈的?也就你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才會輕易改換門戶,誰給你吃的就聽誰的。太史慈給了你什么好處,你居然和他勾結起來,陷害我許家?”

    陳敗斜睨著許乾,無聲地笑了起來。“虧你還是許家的人,眼光這么短淺,只看到太史慈。你不知道太史慈是誰派來的嗎,你不知道派太史慈來的人又是誰派來的嗎?你殺了我,太史慈不會放過你,派太史慈來的人也不會放過你,你許家就算不死在孫策的手里,也會死在其他人手里。”

    許乾不屑一顧。“我管他是誰派來的,就算他是天子派來的也沒用,陽羨是我許家的陽羨,伏虎山、銅官山、石門山也是我許家的山,誰都別想奪走。太史慈不來惹我便罷,惹了我,連他一起殺。等殺了你,我就去找孫策的麻煩。你在黃泉路上慢慢走,等他一等。”

    說完,許乾雙手握刀,高高舉起,一刀砍下。

    陳敗的首級落地,滾出好遠,一直滾到石堅的腳下。石堅蹲下身子,拾起陳敗的首級,看著陳敗死不瞑目的雙眼,輕輕嘆了一口氣,伸手在陳敗的眼皮上抹了一下。

    “陳兄,別怪我,要怪就怪這亂世吧。”
首頁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