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舊患新憂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初平六年,六月中,南山樓觀。

    正當盛夏,關中炎熱,雖然沒像去年一樣發生嚴重的旱災,入夏以來卻也沒下幾場雨,天子接受大臣建議,早早地就搬到山中避暑。南山有水源,山下還建起了屯田,山中涼爽,不論是居住還是食用都比城里方便。早晚涼爽時還可以騎馬習射,練劍演武。

    只是消息來得慢一些。如果有急事,需要天子立刻做出決斷,司徒士孫瑞、尚書令鐘繇會用快馬送信來,如果沒有急事,兩到三天會有一輛郵車從長安駛來,帶來四面八方的消息。這些消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已經延滯了好多天,再慢兩三天也沒什么關系。

    天臺之上,天子穿著一身貼身的武士服,正與史阿練劍,一招一式有模有樣。王越站在一旁,看著天子與史越對練,眼神欣慰中帶著幾分敬畏。天子悟性過人,短短一年時間,劍法已經小成。如果他能像史阿一樣潛心練劍,超過史阿,甚至超過他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叮——”一聲清脆的長吟,兩劍的劍尖輕觸,天子與史阿同時向后退了一步。史阿倒持劍柄,向天子躬身行禮。天子微微欠身,將長劍遞給一旁的曹丕。曹丕還劍入鞘,抱在懷中。弘農王夫人唐氏帶著兩個宮女走了過來。一個宮女手里捧著水壺,一個宮里手里捧著手巾。唐氏將手巾在水中浸濕,擰得半干,遞給天子。天子接過來,卻沒有擦汗,看看手巾,眉頭微皺。

    “這是白疊布?哪來的?”

    唐氏笑道:“益州來的。”

    天子應了一聲,顏色稍緩,慢慢擦著臉上的汗。“益州什么時候有了白疊布?”

    “據說曹益州從天竺得到了一些種子,在益州試種,收成還不錯。”

    天子點點頭,擦了臉,張開雙臂,慢慢地活動著,在臺上來回走動,放松身體。唐氏正準備轉身離開,天子又說道:“嫂嫂,待會兒令君要來,你準備一些吃食。”

    唐氏眼睛一亮,應了一聲,轉身走了。天子看得真切,嘿嘿笑了一聲。唐氏聽得真切,卻沒有回頭,腳下生風,轉入拐角就不見了。王越與史阿互相看了一眼,也不禁露出淺笑。史阿是荀彧的近衛,對荀彧和唐氏之間的情愫最為清楚。天子待荀彧亦師亦友,如父如兄,不僅不反對,反而時常創造機會讓他們見面,既可能是一片赤子之心,也可能是籠絡荀彧的手段,具體是什么,他們也不敢亂猜。

    天子來回轉了兩圈,看了一眼遠處,見驛道上空無一人,便返回屋里,坐在書案前。案頭擺著一堆書,既有簡冊,也有帛書、紙卷,還有幾部裝幀新穎的書籍,都用青色的布囊包裹著,上面掛著不同的骨簽,分別門類,擺得整整齊齊。天子目光一掃,眉心輕蹙。

    “誰來過?”

    侍者王凌快步走了過來。“回陛下,是伏貴人。她說陛下允了的,所以……”

    天子擺擺手,沒有再說什么。天子取過一冊《鹽鐵論考釋》看了起來,書頁上寫滿了批注,全是蠅頭小楷,工整飄逸。王凌看了一眼,不由得贊了一聲:“陛下書法有鐘令君氣度,簡直可以亂真。”

    天子笑笑,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王凌會意,準備好筆墨、朱砂,悄悄退在一旁。天子很快就看得入神,一手捧書,一手在案上輕叩,節奏忽快忽慢,忽輕忽重,有時停頓半晌,遲遲不動,有時又連點兩三下,然后天子就會放下書,拿起筆,寫下批注,或長或短,或贊或否。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響起輕快的腳步聲,荀彧快步走了進來。門口一暗,一陣淡香撲面而來。天子吸了吸鼻子,忽然驚醒,抬頭一看,連忙起身。

    “令君來啦。你看我,一時入神,居然沒有注意到……”

    “陛下讀書用心,德業有成,臣心甚慰。”荀彧拱手施禮。他掃了一眼案上的書。“陛下還在讀這部書?第三遍了吧?”

    “第五遍。”天子舉起手,在荀彧面前晃了晃。“不過越看問題越多,正等令君前來請教呢。”

    荀彧微微一笑。“既然陛下這么感興趣,何不征著者入朝,為朝廷效力,陛下也好朝夕請益?”

    天子微怔,隨即眨眨眼睛。“他能來嗎?”

    荀彧笑道:“不來,對陛下無害。萬一來了,那可是益處良多。陛下,你說呢?”

    天子笑了,將荀彧引到席前,兩人隔著書案,對面而座。天子正準備斥退王凌等人,荀彧用眼神阻止了他。天子會意,剛剛揚起的手順勢伸向案上的水杯,摸了一下,說道:“漿溫了,換杯涼的來。”

    王凌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天子打量著荀彧,似笑非笑。“怎么,袁紹敗了?”

    荀彧點點頭,一聲輕嘆。“不僅敗了,而且死了。”

    “死了?”天子一愣,眼珠轉了轉,追問道:“怎么死的?”

    “在官渡作戰時,被孫策臨陣突襲,受了重傷,撤退過河時傷重不治。具體的情報還在路上,估計要幾天才能到。不過……”荀彧臉上的笑容散去,露出幾分擔憂。“袁紹從官渡撤退時,孫策便遣大將魯肅進駐洛陽。按照時日計算,魯肅此刻應該已經到了洛陽城。太尉……恐怕趕不上了。”

    天子眉心微蹙,咂了咂嘴。“又慢了一步。令君,你說孫策這是什么意思?洛陽是舊京,他搶占洛陽,是擊敗了袁紹,以為無敵天下,欲問漢鼎嗎?”

    荀彧搖搖頭。“臣一時亦不敢斷言。孫策行事無一定之規,很難揣測,會不會擊敗袁紹之后自認無敵,有問鼎代漢之意,在得到確切的消息之前,不宜輕易決斷。不過,他對朝廷有所不滿卻毋庸置疑。”

    天子眼神閃爍。“因為郭異等人的案子遷延不決?”

    “這件事可能是原因之一,不過不是關鍵。孫策明白袁紹才是矯詔的主謀,在他擊敗袁紹之前,矯詔案不會有明確的結果。等他擊敗袁紹,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那……還有什么?”

    荀彧抬起頭,直視著天子。天子被他看得不解。這時,王凌捧著換過的果漿走了進來,跪坐在一旁,將漿瓶和杯子一起放在案上,他動作很小心,很慢,既像是輕手輕慢,又像是故意拖延時間。荀彧看了他一眼,說道:“陛下,攻占洛陽的是黃忠,進駐洛陽的卻是魯肅,陛下以為這是為什么?”

    天子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他轉向王凌,和顏悅色地說道:“彥云,太傅最近身體可好?”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1代人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王允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氣若游絲,只有微微起伏的胸口證明他還活著。

    王蓋、王景等人都跪在床前,王凌也在其中。他有些不安,小心地躲在后面。床頭點著油燈,可是那點燈光根本看不了太多的地方,只能照見王允的臉,其他人臉上的神情都有些晦暗難明,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王凌也有著急。天子要來拜訪王允問策,王允這半死不活的樣子,怎么見駕?

    “叔安留下,其他人出去說話。”王蓋轉過身,對王景等人說道,眼光從王凌臉上掃過,起身出去了。王定跪著不動,王景、王晨魚貫而出,王凌遲疑了一下,起身看看王允,也跟了出去。他走出房門,王蓋等人正站在庭中魚池旁,看似賞花看魚,各自沉默,但王凌看得出他們一個個心神不寧,根本沒有這樣的閑情逸志。

    聽到王凌的腳步聲,王蓋轉頭看了他一眼,清咳了一聲:“諸位兄弟想必已經從各自的門路了解到了山東的事,我就不饒舌了,簡而言之,袁本初敗于官渡,損失折將,短期內,他大概是不可能踏足河南了……”

    “他永遠也無法踏足河南了。”王凌說道。

    王蓋眉頭緊皺,神情冷漠。“彥云,袁本初損失雖然不小,冀州畢竟是大州……”

    “袁本初已經死了。”

    王蓋面色大變,嘴巴張了張,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重新打量著王凌。王允退出朝政,以太傅的閑職養老,他們兄弟幾個因此進入朝堂,卻都無法進入真正的天子權力圈,只有王凌比較順利,因為弓馬純熟,經常陪天子演武,得到天子欣賞,成了天子身邊的散騎侍郎。天子在南山避暑,王凌隨侍左右,其他人卻都留在長安城里。

    “彥云,我記得你今天并不休沐,怎么突然回來了?”

    “陛下想來探望叔父,命我回來通傳。”王蓋等人不約而同的松了一口氣。天子登門探望,說明王允的地位暫時不會有什么影響。王凌看在眼里,有種說不出的沮喪。這幾個兄弟反應太遲鈍了,還沒嗅到真正的危險。他們以為天子來是干什么,僅僅是探望老臣,安撫黨人這么簡單?“荀令君已經得到消息,袁本初在官渡時被孫策突襲,受了重傷……”

    王凌把他聽到的消息說了一遍,王蓋等人聽完,個個臉色蒼白,面無人色。袁紹敗了,他們已經很失望了,沒想到情況遠比敗了嚴重,袁紹居然死了。這個后果很嚴重,嚴重到之前的所有準備都失去了意義。袁譚的名望、影響力遠遠不能和袁紹相提并論,他能不能穩住冀州都不好說,更別提反攻河南了。

    去年大概也是這個時候,他被孫策擊敗,成了孫策的俘虜,在汝南囚禁了大半年,不久前才被袁紹贖回去。這樣一個人,還能指望他反敗為勝,擊敗孫策?

    “小聲點。”王蓋指指屋里,示意大家聲音小點,別被王允聽到。得知袁紹不敵孫策,兵敗官渡,王允已經氣得舊疾復發,只剩一口氣了。如果知道袁紹死了,他說不定現在就會斷氣。當年志同道合的黨人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他一個病人,黨人還能有什么希望呢,指望士孫瑞、荀彧嗎?他們早就變心了。

    “天子來看望叔父,并非表示對老臣的敬重。孫策擊敗袁紹后派魯肅進駐洛陽,皇甫太尉鎮守洛陽的計劃已經夭折,如果處理不慎,朝廷隨時可能和孫策翻臉。”王凌轉了轉眼睛,目光落在王蓋、王景的臉上。“二位兄長,叔父這般模樣,我該如何回復天子?”

    王蓋、王景交換了一個眼神。王蓋強笑道:“彥云,這不是在商量么?你有什么意見,不妨說來聽聽?”

    王景也附和道:“對,你在陛下身邊,消息靈通,也有機會向天子進言。如果有什么好主意,我們自然會依從。”

    王晨沒說話,只是深深地看了王凌一眼。他清楚王凌不是甘居人下之人,他不會滿足于做一個散騎侍郎,他想走得更遠。王允已經病入膏肓,他不僅無法成為他們的助力,反而成了阻力。王凌一直想搬開這道攔路石,現在機會終于來了。

    王凌躬身道:“二位兄弟應該還記得,當初天子下令徹查郭異等人,是叔父暗中阻止。黃子琰戰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天子即刻遷皇甫義真為太尉,命其進駐洛陽,也是被叔父阻止。就連用封賞孫堅、孫策父子麾下諸將的機會拔高周瑜、黃忠等人,挑撥他們與孫策的關系,也是叔父暗中籌劃。現在袁紹戰敗,魯肅進駐洛陽,擊敗黃子琰、搶占洛陽的黃忠卻被閑置,孫策此舉意在向朝廷示威,朝廷征之則力不從心,有覆敗之危,不征則養虎為患,有縱容之嫌,進退兩難,需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此人……非叔父其誰?”

    王蓋臉色很難看,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捻著胡須不說話。王景陰著臉,沉著道:“彥云的意思是讓我阿翁抵罪嗎?”

    王凌搖搖頭。“叔父是朝廷重臣,一世英名,不能就此毀于一旦。陛下也沒有這個意思,否則也不會親自登門探望了。可是兄長有沒有想過,黃子琰投降,袁本初敗亡,叔父臥病在床,不能理事,和三十年前黨錮之禍,李元禮(李膺)、杜周甫(杜密)等人入獄身亡何其相似?”

    王蓋沉默片刻,一聲輕嘆。“不知不覺,又是三十年,一代人了。”

    “沒錯,五德始終,四季輪回,人亦如是。如今孫氏父子稱雄東南,袁譚繼位河北,皆是年富力壯之輩,叔父以花甲之年,久病之身,想和他爭長短,難免力不從心。與其勉為其難,不如急流勇退,猶不失善始善終。陛下天性寬仁,必不能忘叔父之忠誠,以寒老臣之心。”

    王景輕輕點頭。“是啊,長安雖好,畢竟不是家鄉,說不定回到祁縣,吹吹家鄉的朔風,喝喝汾水,他的身體還能好一些。”

    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便默契地達成協議。王允老病,又退出朝堂,如果袁紹得勢,他或許有機會重掌朝政,袁紹已經死了,這個希望就永遠破滅了。就算袁譚得勢,掌權的也是郭圖、沮授等人,不可能是王允。既然如此,不如趁早退出。天子感受舊恩,自然也不會虧待他們幾個。

    “彥云,我和你一起去南山。”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清白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王允嘴里突然發出急促的喘息聲,正側耳傾聽外面說話的王定轉頭一看,見王允不知什么時候睜開了眼睛,正試圖坐起來,只是力有不逮,搖搖欲倒。他咬著牙,努力堅持著,原本灰敗的臉漲得紅通。

    王定連忙上前扶住王允,又沖著外面喊了一嗓子。王蓋等人飛奔而來,幾步搶到床前,看著突然精神起來的王允,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神看出了不安,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床前。

    “彥云,你……過來。”王允指指王凌。

    王凌連忙走到王允床邊。王允握住王凌的手。雖然天氣悶熱,但王允的手卻很冷,王凌很自然的想到了蛇。他在南山時見過這種讓人生畏的生物,感覺非常不好。

    “袁本初是不是……死了?”

    王凌眨著眼睛,欲言又止。王允苦笑道:“我剛剛夢到他了,他渾身是血,和袁隗、袁基一樣。他不敢一個人上路,要等我一起。呵呵,臨事而懼,外勇內怯,他這毛病一輩子也沒改掉,死了依然如此。”

    王凌等人臉色大變,都覺得背后陰森森的。袁氏被誅,他們對背后的原委都一清二楚。

    “彥云,我王氏子弟雖然都通曉武藝,卻以你最為突出,本想找機會安排你領軍,可惜……”王允頓了頓,喘了幾口氣。王蓋連忙取過水,遞到王允嘴邊。王允喝了兩口,將王蓋的手推開,眼睛盯著王凌。“天子偏安,袁氏中途而廢,‘風雨漂搖,維音嘵嘵’,天下大亂在即,儒生無益于事,能平天下者唯兵強馬壯耳。你既在天子左右,當助天子平天下,興太平,切不可見利忘義,違背本心。豈不聞圣人云,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王凌心有同感,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叔父放心,我一定謹遵守叔父教誨。”

    王允又轉身看向王蓋等人,目光從四人臉上一一掃過,帶著些許不舍。“天子聰慧,又有荀文若輔佐,若上蒼護佑,不失為中興之主。爾等雖不如彥云,卻也不可妄自菲薄,當為蒼生盡綿薄之力。文為案牘之吏,武為執戟之卒,不可有畏難之心,茍且之意,違此言者,非我王氏子弟。”

    “喏。”王蓋等人心中清楚,這大概就是王允的遺言了,紛紛拜倒,痛哭失聲。

    王允吁了一口氣。“取紙筆來,我當上書天子。”

    “阿翁……”

    王允抬起手,打斷了王蓋,凄然一笑。“大丈夫直道而行,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事雖不成,我問心無愧,臨行自陳,不使腐儒污我清白。”

    王蓋還待再說,王凌卻明白了王允的意思,示意王晨速取紙筆來。王凌上書天子并不是要請罪,他是要自己給自己作史,不讓別人有抹黑他的機會。蔡邕在襄陽著史,仰仗孫策供養,以后寫到王允肯定沒什么好話。王允留下這篇自陳,按例會在宮中留檔,將來蔡邕著史,總不能偏離太遠。就算蔡邕視而不見,他們也可以將這篇文章流布天下,自證清白。

    王晨取來紙筆,交給王蓋。王蓋端身而坐,秉筆撫紙,恭聽王允口述。

    王允出了一會兒神,腦海中浮現起自己的青春歲月,一幕幕清晰無比。他神情漸漸平靜下來,就連原本渾濁的眼睛都變得明亮了幾分,灰暗的臉上散發著自信的光芒。“臣允,太原祁縣一鄙人也。幼承家訓,五歲誦詩書,習灑掃。八歲入小學,誦圣人之言,受籩豆之教……”

    ——

    韓遂輕輕放下孫策的親筆信,又接過蔣干遞過來的禮單,瞟了一眼,也放在案上,曲指輕叩。

    “孫將軍好大的手筆。一千套軍械,兩百套馬鎧,這么貴重的禮物,我如何承受得起。”

    韓遂臉色很平靜,平靜得有些不正常,讓蔣干心里很沒底。蔣干苦笑道:“將軍,禮物再重,也無法彌補孫將軍的懊悔之情。孫將軍與令郎一見如故,引為知己,令郎臨陣殞身,孫將軍如折手足,痛不可當,與當初聞三弟噩耗一般無二,當日便息戰求和,贖回令郎遺體收斂……”

    蔣干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他原本在河東,正與賈詡商談合作的事,韓銀陣亡之后,孫策立刻派人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送到河東,又附了一封親筆信,讓他趕到長安來一趟,向韓銀當面解釋這件事。他知道這件事非同小可,處理不好會影響孫策的整體戰略,所以立刻向賈詡辭行,星夜兼程趕到長安,拜見韓遂。他要成為第一個向韓遂通報這個消息的人,不給任何人可趁之機。

    韓遂低著頭,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抬起頭,他雙眼通紅,臉上全是淚痕。蔣干看在眼中,這才松了一口氣。韓遂傷心才正常,長子死了哪有不傷心的,如果不傷心,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不肯接受孫策的歉意。傷心了,落淚了,說明他的心結打開了,承認了事實。

    韓遂取出手巾,擦了擦臉,啞著嗓子說道:“子翼剛才說,孫將軍的三弟出了意外?”

    “哦,這件事說來話長。”蔣干把孫翊的事說了一遍。這是他路上就想好的說辭。心結唯心可解。上陣搏殺,傷亡在所難免,不管他是韓遂的兒子還是孫策的弟弟都有可能陣亡。孫策為了換回孫翊的遺體,釋放了刺殺他的何颙,卻不肯放回被何颙牽連的張邈。為了換回韓銀的遺體,他送回了韓荀。韓荀當然不能和何颙相比,但孫策因此放棄了圍殲袁紹的機會,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大。可以說,孫策沒有把韓銀當普通將領,而是和孫翊一樣看待,韓銀的陣亡絕非孫策有意而為之,真是一場意外。

    這一點比任何厚重的禮物都重要。孫策不怕韓遂的報復,但他也不想平白無故的和韓遂結仇。

    “殺我兒的張郃是何等樣人?”

    “此人是河間鄚人,與名士張超是同族,家傳的武藝,河北有名的高手,家中部曲善使古戟,號為大戟士,被袁紹授以重任,作為親衛騎。令郎子義說將軍當年入京,袁紹無禮,一直想尋袁紹的晦氣,孫將軍當時就提醒他注意這個張郃,苦勸不得,只得為令郎準備最好的軍械。唉,佳兵不祥,如果他沒有這么做,也許令郎也不會出這樣的意外。孫將軍現在一提起這件事就后悔莫及。”

    韓遂聽了,一聲長嘆,心里最后一絲懷疑也煙消云散。說來說去,都是韓銀自己作死,怨不得孫策,孫策能做的都做了。誰能想到韓銀會被自己的長矛殺死?除了佳兵不祥之外,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釋。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無往不利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韓遂設宴,為蔣干洗塵。新喪長子,心情不佳,韓遂只喝了兩杯就退席了,由成公英作陪。

    蔣干以前就見過成公英,知道他是韓遂的心腹,對韓遂的影響力甚至還超過韓銀、閻行。他趕來長安見韓遂,與成公英交流也是流程之一。要化解這個麻煩,不僅需要打消韓遂心里的芥蒂,還要在韓遂身邊形成一個良性氛圍,不能讓人有機會在韓遂面前進讒言。成公英無疑就是最好的人選。

    “元杰兄,熟悉麹義嗎?”蔣干舉起酒杯,向成公英示意。

    “有所耳聞。他這次也出戰了嗎?”

    “他戰死在龍淵。”蔣干呷了一口酒。“臨死前,他委托孫將軍將他埋在汝南故土。孫將軍答應了,卻沒來得及問他祖居何縣,麹家移居涼州多年,汝南知曉麹家的已經不多,如果元杰兄能幫助打聽一下,讓麹義早日入土為安,那就最好不過了。”

    成公英駭然。“敢問其詳。”

    蔣干把當時的情況說了一遍。成公英聽說孫策親自率部突陣,感受到當時的緊張情況,再來理解官渡之戰便多了一分感觸。孫策實力不如袁紹,不得不全力以赴,即使如此,他也是將韓銀安排到最后,當作勝負手,并沒有像使用閻行、馬超那樣委韓銀以重任。馬超身為孫策的義從騎,幾次突陣,官渡之戰時更是隨孫策突擊,重創袁紹,危險不言而喻。閻行獨領一部,游弋于疆場之上,隨時可能與數倍于己的胡騎相遇,更是險相環生,即使如此,閻行還是屢建戰功。

    和他們一比,韓銀真是不堪大用。

    “幾次作戰,西涼勇士都幫了孫將軍大忙,孫將軍非常感激,本想與韓馬二位將軍結百年盟好,沒想到出了這樣的意外,實在遺憾,愧對韓將軍。當初他還希望少將軍返回西涼,能與馬孟起并肩,平定涼州,重開絲路,現在……”蔣干嘆了一口氣,說不出的遺憾。“只能讓馬孟起獨任其職了。”

    成公英吃了一驚。“馬孟起要回涼州?”

    “是啊,如果我猜得不錯,他可能已經在路上了。從韓將軍這里離開后,我就要去見馬將軍,和他商談相關事宜,準備用南陽絲帛和他交換戰馬。這件事本來也要與韓將軍談的,現在少將軍不幸身故,孫將軍也不好意思開口了。”

    成公英聽得心驚肉跳,經過涼州的絲帛數量很大,利潤豐厚,如果讓馬騰獨吞了,對韓遂不是什么好消息。他打量了蔣干片刻,忍不住問道:“南陽絲帛數量那么大,馬家吃得下嗎?”

    蔣干猶豫片刻。“元杰兄,告訴你一件事,你自己聽聽就行了,千萬不能外泄。”

    見蔣干說得嚴重,成公英不敢大意,連忙答應,承諾絕不外傳。蔣干說道:“孫將軍已經造出了能在海上通行的大船,以后荊豫揚三州的商貿大部分會從海上走,不再取道涼州。之所以和馬家合作,只是為了戰馬。”

    成公英盯著蔣干半晌沒說話。這的確是個大秘密。據他所知,朝廷一直在謀求安定涼州,一方面是穩定后方,保證關中的安全;一方面是重開商路,利用荊豫的商品牟利,尤其是絲帛。南陽改進了織機,絲帛的產量增長很快,成本迅速下降,轉運絲帛販賣的利潤更加豐厚。如果孫策將大部分生意改從海路,朝廷的計劃就落空了。平定涼州需要大量的錢糧,如果花了錢卻沒有得到期望的收益,朝廷原本就虛弱的元氣很可能就此斷絕,對孫策來說自然是莫大的利好。

    這是孫策為朝廷挖的一個坑。蔣干把這個秘密告訴他,自然是孫策要向韓遂表示誠意。孫策愿意和韓遂、馬騰結盟就是為了購買戰馬,有韓遂制衡馬騰,馬騰就不能隨意提價,在這種情況下,與韓遂結怨,讓馬騰一家獨大對孫策有百害而無一利。

    成公英是聰明人,他明白了蔣干的意思。說一千,道一萬,其他都是假的,利益才是真的。即使韓遂不相信蔣干的解釋,他也應該相信孫策出于利益的考量。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孫策都沒有必要對韓銀不利,這確實是個意外。

    “馬騰本是關中人,他在涼州根基有限,恐怕未必能滿足孫將軍的要求。”成公英有意無意地提醒道。

    “的確如此。不過馬超驍勇善戰,天賦極佳,又有孫將軍的支持,就算時間久一點,十年左右也能平定涼州。江東缺馬,這終究是個軟肋。韓將軍是涼州名士,影響力非馬將軍可比,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奈何出了這樣的事……”蔣干嘆了一口氣。“韓將軍坐鎮關中,護衛天子,閻行鎮洛陽,韓將軍的其他幾個兒子年少,一時難當大任,孫將軍沒有其他選擇,只好讓馬家勒索了。”

    “閻行坐鎮洛陽?”

    “沒錯,閻行先后立功,孫將軍對他非常信任,已經決定讓他掌騎兵,隨魯肅坐鎮洛陽。”

    成公英沒有再說什么。孫策讓魯肅、閻行坐鎮洛陽,這個舉動蘊藏著非常強烈的象征意味。洛陽是大漢故都,孫策悍然派人進駐洛陽,也就意味著他不會再屈從朝廷旨意,輕則為權臣,重則豎起代漢的大旗,向天下人表明他建立新朝的野心。

    爭霸天下,騎兵必不可少,而這偏偏是孫策的軟肋,所以他明知會被馬騰勒索也只能與馬騰合作。可想而知,有了這個機會,馬家崛起之勢無人可擋,馬援的故事又要重演一遍了。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關系重大,成公英也不敢擅作主張,以更衣為借口起身離席,來到后院,向韓遂報告。韓遂聽完,沉吟半晌。“元杰,即使孫策擊敗了袁紹,他的聲望也不如袁紹,袁紹尚且受挫,何況他,這時候進駐洛陽,是不是太冒失了?”

    “將軍,孫策此舉看似激進,實則留有余地,更多的是向朝廷表示憤怒,并沒有真正與朝廷決裂。作為一個剛剛弱冠的年輕人來說,他已經足夠穩重。袁紹受挫,就算他想韜光養晦,朝廷就能不對付他嗎?既然不能示弱,索性示強,未嘗不是一種策略。”

    韓遂點點頭,用力拍了拍憑幾扶手。“元杰,你去和蔣干談,總不能我死了長子,卻讓馬騰獨得絲路之利,再怎么說,也該讓我分一杯羹。”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爭勢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荀彧放下王允的自陳表,一聲長嘆,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王允死了。他的功和過,都寫在這一份自陳表中,雖不免有辯解之詞,卻是王允的內心寫照。不管別人怎么看他,他問心無愧。如果說有遺憾,大概也只是殺袁隗、袁基等人,他做了袁紹手中的刀,做了一件完全沒有意義的事。

    “令君,如何處置為好?”天子打量著荀彧,臉色平靜。

    荀彧十指交叉,思索了好一陣,才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太傅一生當得起直道而行四字,陛下還是宜依故事遣使祭拜,以慰老臣之心。這份自陳表就留在宮中存檔,功過是非,留與后人評說吧。”

    “也罷。”天子點點頭,將王允的自陳表交給近侍,讓他們存檔。看著近侍離開,他忽然說道:“令君,你還記得孫策要借宮中圖籍的事嗎?”

    荀彧詫異地看著天子。他當然記得這件事,但他覺得很不妥,所以強烈反對這件事。宮中圖籍是朝廷尊嚴,豈能外借。天子此刻再次提起這件事,是鐵了心要借了?

    “今年關中雖然沒有像去年一樣的大旱,但雨水不如往年,歉收是必然的事。袁紹敗亡,孫策又搶占了洛陽,朝廷該怎么辦?令君,用不了幾日,孫策的報捷文書就會送到長安,你覺得還能像上次一樣拖延數月不理嗎?”

    荀彧眉頭緊皺,頭有點疼。天子說得有理,如今沒有人能夠牽制孫策了,置之不理形同縱容,孫策搶占洛陽,已經形成既成事實,朝廷不表態就等于示弱,只會讓孫策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為所欲為,會讓朝廷更加難堪。一旦朝廷威嚴掃地,到時候有野心的就不止孫策一人了。

    朝廷必須及時表態,可是怎么表態?孫策已經占了洛陽,朝廷能讓他退出去嗎?孫策與袁紹這場戰事如何定性?袁紹矯詔在先,又主動率部攻擊孫策,他當然不可能是正義的。可孫策就是正義的嗎?他們父子坐據三州,四分天下有其一,雖然沒有像袁紹一樣以詔書行事,可他的危害也遠遠大于袁紹。

    進亦難,退亦難。王允死得真及時,他不用再考慮這些事了。剎那間,荀彧居然有些羨慕王允,至少他走的時候朝廷還保留著起碼的尊嚴,還可以給他身后哀榮。

    “陛下,袁紹敗亡,孫策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他派兵進駐洛陽,異志已萌,就算陛下愿意忍辱負重,他也未必肯輸糧入關中,朝廷不過自取其辱而已。臣以為,孫策雖勝,損失亦巨,朝廷攻雖不足,守則有余,與其委屈求全,不如整軍備戰,以示朝廷不可辱之意。若孫策知進退,則朝廷再借以部分圖籍,以示安撫不遲。”

    天子目光一閃。“若孫策不知進退,朝廷當如何應付?”

    “傳檄天下,宣布孫策為逆臣,召天下州郡勤王,太尉駐潼關,陛下守藍田,以示兩路進討之意,再命袁譚、曹昂取其北,曹操取其西,縱使不勝,以足以令孫策不敢輕舉妄動。”

    天子想了想,笑了起來。“令君,你這算是連橫還是合縱?”

    荀彧苦笑。“陛下,此計既非連橫,亦非合縱,只不過是無奈之舉,只能取一時之效。當務之急,還是當平定涼州,開拓西域商路,以商貿之利養兵。荊豫揚三州雖富,卻無戰馬,朝廷背靠涼州,若能收涼州士馬為己用,未必無一戰之力。陛下有自強之意,天下方不敢輕視朝廷,大漢方有中興之機。若一味示弱,人人以為朝廷可欺,爭相與孫策交易,幽并涼之良馬會聚于東南,朝廷豈有幸存之理?”

    天子沉吟良久。“令君所言甚是,上兵伐謀,舉國爭勢,三面合圍,力雖有不足,勢足以屈人。縱使喚不勝,閉關自守,亦不失高祖奠基之業,可保炎漢之火不滅,總比做傀儡強。”他抬起頭,目光炯炯地看著荀彧。“涼州出名將,涼州三明威震天下。皇甫規、張奐有清名于世,子弟皆為朝廷效力,段颎卻誤入歧途,名聲受污,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是不是該有所提拔,以示朝廷忘過記善之意?我聽說賈詡與段颎同為姑臧人,曾托段颎之名而脫身,若能因此說服賈詡,則并州亦可為朝廷所有。”

    荀彧略作思索,頜首贊道:“臣以為陛下此言可用。不過為段颎正名之前,不妨先為董卓正名。”

    “為董卓正名?”

    “是的。陛下還記得李儒寫過的那篇文章嗎?”

    天子點點頭。他當然記得。那篇文章已經在長安傳得人人皆知,引起了軒然大波,王允因此臥床不起,再也沒有公開露過面。只不過朝中黨人勢力不小,李儒又是依附董卓的小人,所以明知李儒所說都是事實也沒有人會公開贊同李儒的說法,更談不上為董卓翻案。現在荀彧提出這一點,的確需要勇氣,也是機會到了。袁紹戰敗,王允身死,黨人勢力受到重創,沒多少人敢站出來強行阻撓。

    “賈詡也曾是董卓故吏,牛輔是董卓的女婿,董越是董卓的從子,胡軫等人皆是董卓舊部,如果朝廷肯為董卓正名,他們必然感激朝廷。”

    “可是臨洮董家被皇甫太尉滅了門。”

    荀彧不以為然。“這是報應,董卓動輒殺人滅門,這是上蒼對他的報應。朝廷為董卓正名,并非說他無過,即使是李儒的文章也不敢這么說,只是記取董卓之功,予以安撫之意。牛輔、董越皆是茍且之輩,只顧自己的富貴,何曾有為董卓報仇的勇氣。他們降了,賈詡獨木難支,再為段颎正名,他自然不會拒絕。否則就算他有意,也會顧忌牛輔、董越等人,不敢有所表示。”

    天子連連點頭,笑道:“還是令君考慮周全。就依令君的建議去做。如果賈詡等人也能與朝廷共進退,則孫策欲取良馬就更難了。”他轉了轉眼睛,又道:“令君,討平涼州,當以何人為將?”

    荀彧打量著天子,苦笑道:“陛下心中已有人選,又何必再考校臣?”

    天子有點不好意思,難得地露出幾分羞澀。“那……令君以為可行否?”

    “陛下,這不是可行不可行的事,而是勢在必行。高祖、光武取天下,皆身當鋒矢,陛下欲中興大漢,又豈能例外。臣不會阻止陛下,臣只是希望陛下不要爭于求成,更不要以萬乘之尊逞匹夫之勇。大漢中興,需要的是有知人善任,敢于擔當的英主,而不是沖鋒陷陣的勇士。”

    天子若有所思,微微頜首。“令君放心,朝廷有溫侯這樣的騎將,我又何必身自挑戰。”

    荀彧心里一塊大石頭落了地,躬身而拜。“如此,則天下之幸。”
首頁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