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張纮進諫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她跟我說了。”蔡玨白了黃承彥一眼,嗔道:“不過我還想聽你說一遍。這么重要的事,你居然也不給我送個消息,讓我像個村婦一般,險些鬧出笑話。阿楚也是,她既和蔡祭酒交往這么密切,為何家書中從來沒有提及?每次就知道孫將軍、孫將軍,再寵她也沒娶她做正妻啊,有必要這么高興嗎?”

    “孫將軍娶袁衡為妻是袁將軍的遺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得不從。至于阿楚,她喜歡就好了,何必在乎什么正妻、庶妻的,有那么重要嗎?女人嘛,嫁給一個自己想嫁的男人就行,不必太在乎名份。”

    “那是你們男子的心思,我們女子未必這么想。”蔡玨轉頭看向窗外。“既然孫將軍說男女平等,那我待會兒就問問他,他可以娶正妻、庶妻,那我女兒是不是也可以同時嫁幾個人。”

    黃承彥苦笑。看來蔡玨在蔡琰那兒沒占上風,一肚子怨氣沒地方發泄。不過他也有些好奇,孫策提倡男女平等,究竟是為了女子出仕張目,還是真的覺得女子可以與男子并肩,并無本質上的不同?他倒不擔心夫人,蔡玨雖然性子要強,卻不是沒有分寸的人,即使是為了女兒的幸福,她也不會主動與孫策沖突。

    “既然來了,就別急著回去了。明天要去洄湖,后天龐士元大婚,大后天我陪你一起回去收拾行裝,到吳縣和阿楚一起過年。阿楚十六了,也該把事情辦了。”

    “四年前走的時候還是個孩子,現在卻要嫁人了。”蔡玨有些傷感,幽幽地嘆了一口氣。“女大不中留,我忽然有些理解當初阿母的心思了。你說,我……”她欲言又止,靠在車壁上,眼神中多了幾分懊悔。

    黃承彥靜靜地看著蔡玨。“下午沒事,我和你去拜拜她吧。”

    “嗯。”蔡玨低低地應了一聲,起身與黃承彥并坐,將頭靠在他肩上。黃承彥牽過她的手,握在手心,輕輕的撫摸著。蔡玨臉色飛起紅云,手動了動,卻沒有抽回去。

    三里多路,一會兒就到,馬車在大營門口停下,黃承彥先下了手,站在門口的諸葛亮快步迎了上來,拱手施禮。“祭酒回來了。”

    黃承彥很意外,一邊引蔡玨下車,一邊說道:“你在等我?”

    諸葛亮含笑點頭,又向蔡玨施禮問好。“將軍命我在這兒等著,問祭酒和夫人中午有沒有安排?如果方便的話,他想請賢伉儷用午餐。”

    黃承彥轉頭看著蔡玨,蔡玨也有些意外,心里卻非常滿意,給黃承彥遞了個眼色。黃承彥說道:“將軍在哪兒?”

    “在大帳,正和張長史、郭祭酒議事。”

    “那好,我們先回帳,待會兒去拜見將軍。”

    “不用,二位先回帳休息,將軍得了空,會去帳里請。”諸葛亮笑笑,又道:“將軍說了,賢伉儷與眾不同。”說完,向后退了兩步,又拱手作揖,轉身去了。

    蔡玨忍不住笑道:“我們怎么與眾不同了?這什么意思?”

    黃承彥倒是坦然。“等會兒見了面,你當面問他就是了,不必急在一時。走吧,我帶你回去洗漱,換身衣服。我跟你說,我從宛城帶了一些新衣服來,都是新款,你到時候穿上,一定會喜歡。”

    蔡玨斜睨著黃承彥。“你還會買衣服?”

    “哈哈,其實也簡單,到宛城最大最好的衣肆,告訴她們尺碼,所有的新款各買一套就是了。”

    蔡玨忍俊不禁,噗嗤一聲笑出聲來。“窮人乍富,也不怕人笑話。”

    “有什么好怕的?窮的時候都不怕,現在有錢了,更不用怕。”黃承彥挽著蔡玨的手,施施然地向自己的帳篷走去。沿著當值的將士紛紛點頭致意,向黃承彥問好。蔡玨有點不好意思,想掙開黃承彥的手,黃承彥卻不肯放,還附在她耳邊說道:“你看著啊,這些都是孫將軍身邊的精銳,平時看誰都像壞人,可是對我們非常客氣。知道為什么嗎?”

    “我怎么知道。”

    黃承彥微微一笑。“因為他們都想一件我親手打造的武器,當作傳家之寶。”

    蔡玨白了黃承彥一眼。“那你怎么沒想著給黃家留一件傳家寶?”

    “我黃家的傳家寶,就是我的女兒。當然,這里面也有你的功勞。”

    “咄。”蔡玨啐了他一口,又有些黯然。“女兒雖好,馬上就要出嫁了。沒能給你生個兒子,真是對不住你。”

    “說那些干什么。”黃承彥拍拍蔡玨的肩膀。“將來有了外孫,挑一個改姓黃,一樣的。”

    蔡玨欲言又止。

    ——

    孫策面前擺著一份名單,是昨晚到現在出入蔡洲的人以及前后的變化。變化很明顯,在蔡諷離開大營,返回蔡洲后,依然和蔡諷保持聯絡的人只剩下三分之一,大概有七八人。

    張纮、郭嘉坐在對面,默不作聲地看著孫策。名單是郭嘉送來的,張纮看過了,臉上沒什么表情,心里怎么想的,誰也猜不透。

    “果然是墻頭草,隨風倒啊。”孫策輕叩案幾,冷笑一聲:“這些人現在是不是去龐家了?士元有得忙了。奉孝,從軍謀處調幾個人去幫忙,別把士元累壞了,耽誤了洞房。”

    “不僅是龐家,還有洄湖。”郭嘉輕揮羽扇。“那些人眼尖得很,楊儀一露面,他們就能嗅出味道。將軍明天去洄湖,會看到很多似曾相識的面孔。”

    “那些人認不認識不重要。查查這里面有沒有朝廷或者益州的人,如果僅僅是襄陽本地人,掀不起什么風浪,可若是有人推波助瀾,我們就不能不防了。先生,你在明,掌控大局,奉孝在暗,掌控細節,和朝廷斗一場。”

    “喏。”張纮躬身應諾。

    “荀彧那邊有什么消息?”孫策笑道:“他與你有賭約,現在落了下風,應該不會安份守己吧?先生,人逼急了可是什么都干得出來,你千萬別把荀彧當成拘泥之輩。”

    張纮笑了,深有同感的點點頭。他坐鎮南陽,對關中的情況一直很關注,荀彧這幾年的所作所為,他都看在眼里,對荀彧的轉變,他甚至比孫策還有感觸。別的不說,荀彧會迎娶弘農王妃就讓他非常驚訝。

    “將軍放心,我必全力以赴。不過,我現在就有一個不僅拘泥,而且近乎迂腐的建議,如梗在喉,不敢不言,還望將軍與奉孝三思。”

    孫策詫異地看著張纮,又看了一眼郭嘉。聽張纮這意思,似乎想對益州方略有些意見。至于他是針對益州方略本身,還是針對郭嘉想擴大細作規模,就不太好說了。當著郭嘉的面,卻沒有其他人在場,應該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郭嘉也很驚訝,但他隨即反應過來,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子綱先生,不妨直言。”

    “奉孝,我想問你,對將軍而言,當務之急是什么?是益州嗎?”

    郭嘉眨眨眼睛。“以先生之見呢?”

    “是天命。”

    孫策心中一動。“天命?”

    張纮鄭重地點點頭。“沒錯,是天命。我知道,將軍不信天命,將軍更愿意相信民意。不過民意和天命一樣捉摸不定,有時候甚至比天命難以捉摸。天命玄遠,尚有三統五行可以揣摩。民意有何可據?屯田之民是民,世家豪強難道就不是民?”

    郭嘉笑了,剛準備說話,孫策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急著辯解,先聽聽張纮的意見再說。他相信張纮的品德,他不是那種收了襄陽世家好處,要為襄陽世家說好話的人。

    張纮再拜,接著說道:“將軍興工商,減賦銳,建講武、木學、本草諸堂為民求利,于亂世之中建一方樂土,推行教育以開民智,移風易俗,此乃將軍之仁心,無上之功德。關中、河南百姓襁負而至,如百川之歸大海。如果能持之以恒,不出一世,天下太平,必是千秋功業。”

    “但一世功業尚且不易,更何況是千秋功業。移風易俗絕不是一蹴可就的事,襄陽是將軍初戰之地,蔡家是將軍初興之商,如今都遇到了問題,他處又豈能例外?蔡家利欲薰心,襄陽世家見利忘義,將軍殺了他們就能解決問題嗎?”

    郭嘉忍不住問道:“這和天命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系。因為他們依附將軍并非出于天命,而是為了利,將軍以利誘之,他們以利附之。利之于人,豈有足時?譬如蔡家,數年間產業數倍,他們為何還不滿足?貪心不足,巴蛇吞象。今日將軍可以奪走蔡家產業,扶持龐家、楊家,龐家、楊家就一定能吸取教訓,恪守道義嗎?將軍要召杜畿來清查襄陽世家,固然是為長治久安,均衡發展,可是其他人會相信嗎?他們會不會以為將軍是無力還債,掠奪民財。既然連蔡家都可以這么做,其他人又豈能心安?”

    郭嘉臉色微變,有些氣短。“謠言止于智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沒錯,謠言止于智者,可是天下有多少智者?這的確是欲加之罪,可是有人信。將軍高瞻遠矚,為萬民求福祉,為天下求太平,可是他不信,你能奈何?就算你寫再多文章,人手一紙,他就能信嗎?如果此時發生戰事,將軍再向他們借貸,他們還肯借嗎?如果不肯借,將軍是殺人劫財,坐實他們的猜忌,還是放棄既有州郡,退守江東?”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安內為先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眉心緊蹙。他明白張纮的擔心是什么,而且知道張纮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肯定是聽到了風聲,所以明知會被當作迂腐,還是要秉忠直言。

    改革者為什么大多不得善終?事后反思,改革者的初衷大多是好的,措施也未必全是紙上談兵,但最后大多失敗了,不僅被動了奶酷的既得利益集團反對,就連從改革中受益的百姓都反對。

    原因很簡單,輿論掌握在既得利益集團手中,而普通百姓大多是烏合之眾,他們是被輿論裹脅的人,而不是主導輿論的人,即使有幾個理性者也很難有機會發聲。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人性。君不見科學技術昌明的二十一世紀人手一機,獲取信息的渠道無比通暢,朋友圈卻成了謠言的集散地。

    印書坊能夠印行公文又如何,公文能貼到每一里的里門上又如何?冷冰冰的紙能比得上活生生的人嗎?他推行教育,擴大郡學、幼稚園的招生,可是一來這些人相對于整個人口來說還是杯水車薪,二來這些人還沒有在基層扎根,真正的基層官吏還在世家豪強的掌握之中。公文是發下去了,他們如何宣揚的,誰能保證?

    蔡家貪得無厭,龐家、楊家就一定能恪守底線?他讓杜畿來查蔡家,不想給人留下因為蔡諷沒來迎接就打擊報復的印象,但別人怎么看,誰能保證?陰謀論從來不缺市場。這些人表面上不說什么,背地里究竟怎么想,誰也把握不了。能夠冷眼旁觀都是客氣的,以訛傳訛,甚至故意造謠抹黑在所難免。也許沒有人會跳出來反抗,但相互之間沒有信任可言,消極抵抗在所難免。

    這時候對外擴張,大量軍費如何籌集,是增賦還是借貸?如果借不到,是不是要強取?不管哪一樣,都和殺雞取卵差不多。一旦發生這種事,他苦心精營的一切都會付諸東流。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安,對外擴張就是賭博,不管前面贏了多少,只要輸一回,就有可能輸得一無所有。

    孫策看著張纮,淺笑道:“依先生的意思,我該怎么做?”

    “守邊安內,穩定形勢,繼續推行新政。”

    孫策向前挪了挪。“先生詳言之。”

    “四年前,將軍在襄陽開始興工商,新政由此起見。蔡家是將軍扶持的第一個榜樣。如今蔡家唯利是圖,不僅不支持將軍,反而為了一己私利,壟斷印書坊牟取暴利,置將軍開民智的本意于不顧。將軍予以打擊是必要的,派杜畿來查而不是簡單的付諸殺戮也是英明之舉。但這么做還不足以消除疑慮,且不論龐家、楊家會不會繼蔡家后塵,僅他們兩家與將軍的關系就足以讓人懷疑將軍的公正。”

    孫策想了想,苦笑。“先生所言甚是,瓜田李下,我有點弄巧成拙了。”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張纮說道:“將軍明日去洄湖,后天去龐家,這都是與襄陽世家正常的交往,只要不涉及利益,心中無私,大可直道而行。蔡家有過,也不必諱過飾功,讓杜畿去查,只是查完之后要予以公布。印書坊要建,但不能只讓襄陽書院建,大可將印書技術公諸于眾,誰想建就建,自主經營,自負贏虧。如此一來,為了爭奪市場,書價自然下降,將軍的目的也就實現了。”

    孫策連連點頭。張纮這個處理辦法很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

    “蔡家要查處,但蔡家的債不能賴。”張纮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為安撫眾人之心,我建議將軍公布一個還債計劃,在年底之前將第一批還債發放到位,本息都擺在明處,一示將軍守信,二示眾人以利。如今南陽諸家都有閑錢在手,只要有利可圖,會有人愿意借錢給將軍的。”

    孫策忽然說道:“先生,我有一個主意。”

    張纮很詫異。“將軍,你有什么主意?”

    “關于債務的事。”孫策笑了起來。他欠了不少人的債,蔡家也是債主之一,而且是大債主。他處理蔡家,自然有人懷疑他想賴賬。張纮提議公布還債計劃,今年先還一批,以安眾人之心,這當然是個不錯的辦法,但這個辦法還不夠完美,還可以進一步規范。“我們可以將債務變成一種票據,只要借了一定數額的錢給我,都可以拿到相應的票據,注明什么時候還,本息多少,讓他們心里有數,不必疑神疑鬼。這些票據既可以當作還款時的憑證,也可以轉讓。這樣的話,如果誰急需錢周轉,就不需要來催債,真接將這些債劵轉讓給愿意接受的人就行。”

    孫策把關于國債的大致構想說了一遍。張纮聽了,頻頻點頭。“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把事情擺在明處,按期還款,猜忌自然會少一些。”

    “這件事就由先生主持,如何?”

    “多謝將軍信任,我就當仁不讓了。”張纮轉身對郭嘉說道:“到時候還要請軍謀處通曉經濟民生的賢士多多襄助。”

    郭嘉哈哈一笑。“先生有命,焉敢不從。不過,我現在最關心的還是先生所說的天命。”

    張纮也笑了。“奉孝莫急,其實我現在說的就是天命,只是還沒點題而已。”

    “哈哈,是我心急了。”

    張纮收起笑容。“將軍推崇孟子,常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這是百姓之福,但百姓愚昧,若剛剛溫飽,又要增賦銳或征發從軍,有生死之憂,凍餓之虞,他們何以體會將軍的良苦用心?輕則牢騷滿腹,重則舉家遷離。必待數年之后,生活安定,家有余糧,子女讀書識字,然后方知將軍仁德。”

    “所以先生建議以安民為重,不宜急于拓邊?”

    “將軍所言正是。常言道:三年耕而有一年余,九年耕而有三年儲。南陽推行新政四年,方能支援將軍決戰于官渡。如今將軍大獲全勝,數年積儲也消耗殆近,正當休養生息,不宜輕開邊釁。五州之地,天下之半,將軍若能據之數年,兵精糧足,進可全取天下,退亦能觀天下之變,又何必急在一時?萬一受挫,人心浮動,反而不美。將軍推崇的那位亞歷山大遠征萬里,看似功業赫赫,可是一朝身故,萬里江山分崩離析,難道這是將軍愿意看到的結果嗎?將軍,欲速則不達,可不慎哉。”

    孫策看著郭嘉,笑而不語。張纮終于挑明了心意,他就是反對郭嘉冒進。

    郭嘉似笑非笑。“先生所言,的確是老成之策,可是君子見機而作,一味持重,也有可能失去戰機。”

    張纮頓了一下,用手指輕輕叩了一下案幾。“我反對出征,卻不等于坐守。除了征戰,將軍還有很多事可做。百發百中固然神勇,但持滿不發,不戰而屈人之兵,未嘗不善。”

    “比如?”

    “名義。將軍還缺一個名義,名不正則言不順,將軍以鎮北將軍統領五州不合常理,難以服眾,可若是朝廷予以確認,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孫策明白了張纮的意思。他現在的身份是鎮北將軍領會稽太守,這個職務肯定是不能統領五州的。麾下的文武也好,百姓也罷,只把他當作臨時負責的官員,不會認為是他的臣民,現在接受他的管理,一是被他的武力所震懾,一是被利益所誘。一旦他在戰場上受挫,利益又不能讓他們滿意——這幾乎是必然的結果,沒有人會滿足的,蔡家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五州隨時可能分崩離析。屆時分領各州的大將不是被當地豪強裹肋著自立,就是被當地豪強擠走甚至殺害,更有可能,他們也想過一把逐鹿天下的癮。既然出身寒門的武夫孫策可以,別人為什么可以?

    張纮舉亞歷山大為例,堪稱精準。亞歷山大死后,他麾下的大將就割據自立了。如果有了朝廷確認,那情況不一樣了。一是他可以名正言順的控制五州,二是他和麾下諸將確立了君臣關系,有利于內部團結,以后再有人想自立,多少會有些顧忌。

    當然,他以后想自立也麻煩。

    “朝廷能夠同意嗎?”

    “對朝廷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辦法。”張纮說道:“朝廷與將軍相安無事,才有可能立穩腳跟,重整旗鼓。天子雄心勃勃,敢為天下先,效仿子嬰,閉關自守,承認將軍割據一方的可能性不小。”

    郭嘉反問道:“那以后呢,就這么對峙著?”

    “雖說現在不敢斷言,但統一乃是大勢所趨。將軍這么想,天子更會這么想,否則他如何面對天下人,如何面對列代先帝?朝廷所據之地大多貧瘠,冀州被袁譚占據,只有益州能供應朝廷,以一州之地供應半個天下,益州也支撐不了太久,是以天子一定會行險,會急于求成,以求改變這個對他不利的局面。既然是行險,就難免會出意外。”

    張纮停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郭嘉。郭嘉咧了咧嘴,笑得有些勉強。張纮又轉向孫策,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天子出了意外,將軍可不戰而勝。如果天子居然冒險成功,和將軍對峙疆場,也不過是上蒼送給將軍的機會罷了。”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不需要理由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看看張纮,又將目光轉向郭嘉,郭嘉垂著眼皮,不緊不慢地搖著羽扇。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將軍,我覺得可以試一試。”

    孫策也覺得可以試一試。成了,他可以名正言順的割據五州。不成,也可以讓張纮等人死心。意見是張纮提的,但有如此心思的人絕不止張纮一個。這也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分歧,只是緩急不同罷了,試試也不會有什么損失。

    “既然如此,那就請先生費心。”

    “多謝將軍。”張纮嘴角微挑,眼神欣慰。

    孫策看到諸葛亮站在門口,知道是黃承彥夫婦回來了,便對張纮、郭嘉笑道:“政務付先生,軍事付奉孝,我要應付家事去了。債劵的事,先生抓緊,最好能在離開襄陽之前交到他們手中。如果需要人幫忙,直接找奉孝就是了。”

    “喏。”張纮與郭嘉躬身領命,互相看了一眼,轉身出帳。郭嘉很客氣,拱手讓張纮先走。張纮謙虛了兩句,還是先行一步。兩人出了帳,張纮慢了半步,與郭嘉并肩而行。“多謝奉孝。”

    “先生客氣了。”郭嘉笑道:“先生,你覺得債劵這主意如何?”

    張纮撫著胡須,微微頜首。“將軍是天縱之才,這主意的確好。奉孝也有襄贊之功吧?”

    郭嘉連連搖頭,哂笑道:“我可不敢掠人之美。將軍有沒有與人商量過,我不太清楚,但我是剛剛聽說,而且和先生一樣,覺得這主意非常不錯。如果能行之有效,以后就不缺錢了。”

    張纮微怔,轉頭看著郭嘉。郭嘉笑容燦爛,眼神狡黠。張纮恍然大悟。怪不得郭嘉愿意支持他的建議,原本在這兒等著他呢。他忍不住搖了搖頭。“奉孝啊,你這是欺負我年紀大啊。”

    “先生這么說,我簡直無地自容。你正當不惑,誰敢說你年紀大?你不怪我少年莽撞,我就感激不盡了。不過先生你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安排在長安的細作打聽消息,先生能做出這樣的判斷嗎?如果先生的計劃成功,以后可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爭鋒,這情報工作更是不可或缺。安排細作要提前準備,等不及啊,越早布局,越有機會搶得先手。”

    張纮點點頭。“你說得也有道理。大軍可以不動,這情報卻不能疏忽,知己固然重要,知彼卻要靠細作,花點錢也是應該的,只是要適可而止,要不然你可要受累。”

    “多謝先生關心,我現在身體好著呢。”郭嘉說著,夸張的舉起胳膊,擼起袖子,亮出肌肉。張纮忍俊不禁,笑著拱拱手,和郭嘉作別,回自己的帳篷。

    ——

    孫策在帳中獨坐了一會,權衡張纮的建議。張纮雖然沒提益州方略,但他顯然不贊同主動出兵益州。他更傾向于守住五州,等待朝廷主動來攻,避免在道義上授人以柄。

    道義重要不重要?要看對什么人來說,對某些人可能不重要,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很重要。孫策介于兩者之間,他更相信實力,但他也不敢說道義一點也不重要。這實際上關系到一個政權合法性的問題,而這偏偏又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歷史上的曹操很看重這一點,所以他沒有邁出最后一步。歷史上的曹丕不在乎這一點,所以他一繼位就逼著漢獻帝禪讓,完成了王朝更替,還說了一句得意忘形的話,看似威風,實則愚蠢之極,沒到五十年,司馬氏就照著他的模樣又演了一遍,將曹魏改成了司馬晉。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纮的考慮又有其合理性,畢竟這個時代君權天授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的。

    又過了一會兒,諸葛亮來報,黃承彥夫婦已經換了衣服,洗漱完畢,可以去見了。孫策收回心神,整理了一下衣服,出了帳。不遠處,麋蘭和尹姁站在門口,一邊說著閑話,一邊看著這邊,見孫策出帳,兩人都掩唇而笑。

    孫策有點尷尬,指了指尹姁以示威脅。麋蘭和黃月英沒見過面,尹姁卻和黃月英是好閨蜜,知道蔡玨是什么脾氣,也理解孫策此刻的心情,這才拉了麋蘭在這兒看戲。

    尹姁聳聳肩,攤攤手,晃著脖子,一臉幸災樂禍。

    孫策只好裝沒看見,走到黃承彥的大帳前,拱手站定,咳嗽了一聲:“祭酒,夫人,孫策特來請教,不知祭酒和夫人是否方便。”

    帳門掀起,黃承彥走了出來,拱手施禮。“見過將軍。這如何當得?”

    “當得,當得。”孫策輕笑道:“剛剛得罪了蔡公,夫人沒生氣吧?”

    黃承彥笑著搖搖頭。“將軍請帳內說話。”

    孫策拱手致謝,隨黃承彥進了帳。蔡玨穿著一身新衣站在帳中,目光灼灼地打量著孫策。孫策趕上一步,一揖到底。“策見過夫人,問夫人安好。”

    蔡玨打量著孫策,不緊不慢地說道:“禮下于人,必有所求。我既無萬貫家財,又無驚人學術,不知道將軍想從我這兒求些什么?”

    “求一至寶。”

    蔡玨故意轉頭看著黃承彥。“黃家有寶嗎?我怎么不知道。”

    黃承彥笑而不語。孫策笑得更加燦爛。“夫人是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有至寶而不自知。”

    “將軍是說我有眼無珠,不識荊山之玉么?”

    “豈敢,夫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夫人境界脫俗,視富貴如浮云,視至寶如常物,自然與我等俗人不同。”

    蔡玨哼了一聲。“久聞孫將軍武藝高強,戰無不勝,攻無不破,人稱小霸王,沒想到孫將軍如此能言善辯,難怪我女兒數年不歸。”

    “此乃策之過也。令愛滯留太湖,一心造船,數年不歸,只為有朝一日我華夏士子可以伏波萬里,橫行天下。如今初見成效,囑我延請夫人與祭酒同至太湖,共履碧波,敘離別之情,享天倫之樂,呈膝下之歡。還望夫人莫要推辭。”

    “我生來不喜漂泊,離不得家鄉,奈何?”

    “令愛已經擇一佳處造屋,與家鄉無異,且家人團聚,其樂融融,豈不比舊屋老樹更親近?夫人如果不舍,我派人將貴府拆下,搬到太湖依樣重建便是。”

    蔡玨點了點頭,神情稍緩。“將軍盛意拳拳,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拆屋就不必了,萬一哪天我女兒受了委屈,我們一家人回來還有個地方棲身。”

    “多謝夫人。”孫策松了一口氣。這一關算是過了。他身邊的這些女子中,最委屈的莫過于黃月英,以她的的家世和才華,若非真有感情,怎么可能屈身為妾。蔡玨心里肯定憋了一肚子火,他沒辦法給黃月英名份,只能在其他方面補償了。

    孫策入座,說了幾句客套話,隨即把剛剛和張纮等人商量的事說了一遍,讓蔡玨安心。他派杜畿清查襄陽世家,但絕非針對蔡家,借的債也絕不會賴,很快就會有一個正式的還款計劃出臺,以后按章辦事,逐年還款。蔡玨也明白,孫策這已經給蔡家留了面子,蔡家想和以前一樣借著壟斷的地位大發橫財已經不可能了。他們夫妻原本對蔡諷的貪婪也不太滿意,現在得知蔡家不會有覆家之禍,便也不再勉強了。

    蔡玨話不多,看著孫策和黃承彥說話,見孫策雖然言辭不夠典雅,卻英氣勃勃,威猛中又帶著幾分謙和,態度也非常誠懇,言語間對黃月英的歉疚發自肺腑,不像是偽裝,心里的怨氣也淡了不少。不過她最終還是問了孫策一個問題。

    “孫將軍,你說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樣求學、做事,甚至可以做得比男子更好,理當與男子平等相待。那我想問一句,男子可以娶妻妾,女子也能同時嫁幾個人嗎?”

    看著蔡玨咄咄逼人的眼神,孫策皺起了眉頭,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知道蔡玨心中怨氣未消,不僅僅是對黃月英只能做妾,還對他納妾有意見,漢代不強求一夫一妻,但納妾也絕非常態,納妾通常有一定的條件,比如不育,沒有子嗣,或者妻子不能照料丈夫,才會同意丈夫納妾。納妾——而且納很多妾——通常會給人留下好色的不好印象。曹操給世人印象不佳,最后甚至鬧到和丁夫人和離,就是因為他納卞夫人為妾。在卞夫人之前,他已經有一個妾劉夫人,生了曹昂兄妹,按理說,他沒有理由再納妾。黃承彥娶蔡玟,只生了一個女兒,有理由納妾生子,但黃承彥也沒有納妾。

    孫策如果只有黃月英一個妾,蔡玨也許還能接受,現在他還有袁權、尹姁等人,她心里自然不舒服。

    孫策沉吟了好久。“夫人,這個問題……說實話,我也無法作答。我可以找幾個理由證明可以,也可以找幾個理由證明不可以,但這些理由都不是絕對的。與其強行作答,我寧愿不回答。如果有女子想同時嫁幾個人,而那幾個人又都愿意接受這種局面,我尊重他們的選擇,不予干涉。”

    蔡玨盯著孫策看了好一會兒。“你愿意做這樣的男子嗎?”

    這一次,孫策沒有任何猶豫,堅定地搖了搖頭。“不愿意。”

    “為什么?”

    “不為什么,就是不愿意。我不是圣人,做不到事事都無可指摘。愿意就是愿意,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不需要理由。”

    話一出口,孫策忽然感覺到一陣前所未有的輕松,一絲笑容從嘴角綻放。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杜白頭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見孫策無端而笑,而且笑得非常自然、放松,看起來出奇的開心,與剛才多少帶幾分客氣的笑容完全不同,蔡玨有點摸不著頭腦。“將軍為何發笑?”

    “開心就笑了,何必需要理由。”

    蔡玨忍不住嘲諷了一句。“想不到將軍如此曠達,不拘俗禮。”

    “在夫人面前,拘禮豈不等同虛偽?”孫策不露聲色的頂了一句。“夫人有祭酒這般不落俗套的名士丈夫,有阿楚這般不好女紅的聰明女兒,想必也不是在乎俗禮之人。”

    蔡玨一時語塞,面色微慍。

    孫策也沒有再說什么,拱手施禮。“中午設薄酒,請祭酒與夫人賞光。”說完,略帶矜持地笑笑,起身告辭。出了帳,他張開雙臂,比劃了兩下,長長的吁了一口氣。“走,去演武場,活動活動筋骨,然后再到漢水游兩圈。”

    “喏。”諸葛亮應了一聲,關照楊儀跟著,自己趕回大帳準備武器、服飾。

    蔡玨在帳中聽得清楚,有些狐疑地看著黃承彥。“馬上就要中午了,還去比武、游水?”

    黃承彥撫著胡須,打量著蔡玨,含笑道:“夫人,你讓他緊張了,激起了他的戰意。我和他相識這么久,還是第一次看到他有這樣的反應。關心則亂,他對阿楚很是用心。”

    蔡玨莞爾,嘴角微挑,有幾分掩飾不住的得意。

    ——

    張纮與郭嘉一起,結合軍謀處的幾個對經濟比較有經驗的軍謀,根據孫策的建議,很快研究出了一個債務清還計劃,只是在如何制作債劵遇到了麻煩,暫時無法施行。有人提出了防偽問題,如果只是一張紙,沒有合適的防偽辦法,偽造的債劵幾乎是必然的事。就算將債劵的面額定得比較小,成本和收益之間的差額也非常可觀,肯定會有人進行冒險。

    在技術無法保障的情況下,張纮暫時擱置了發行債劵的計劃,只是擬定了還款方案。根據這個方案,所有的債務都將逐年歸還,并支付百分之五的利息。這個利息當然不如經商獲利豐厚,但沒有風險,不受累,又有利可圖,還是比較公平的。

    張纮將計劃報與孫策,經過反復商討,最好確定了一個草案。第二天,在訪問洄湖的時候,孫策就當從宣布了這件事,并邀請出席的襄陽世家與張纮接洽,對草案進行商定,爭取商量一個大家都能認可的方案來。聽了草案的內容,感受到孫策按計劃還款的誠意,襄陽世家吃了定心丸,情緒穩定多了。

    接著,孫策又公布了印坊的工藝流程,從現在開始,只要有資金,任何人都可以開設印坊,但必須向各郡太守府注冊登記,接受監督,并承接相關的官方訂單。

    消息一出,最開心的就是各縣紙坊的坊主。可想而知,一旦大量的印書坊開工,打破壟斷,書價下降到普通百姓都能購買的地步,紙張的需求必然猛增,他們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為了籌集資金,擴大生產,不少人打起了債劵的心思,打算將手里的債權出售,換取資金,趁著冬閑之際招收工人,擴大生產。孫策的講話剛剛結束,他們就開始尋找潛在的目標進行談判了。

    借著這個機會,張纮公布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計劃,尤其是公布了一批需要重大資金投入的項目,邀請南郡、南陽的世家、工坊代表齊聚襄陽,召開會議,商討稅制改革的問題,尋找合作伙伴。

    此言一出,氣氛更加熱烈,紛紛圍上來打聽相關的細節,想從中分一杯羹。

    楊介見此情景,福至心靈,當即向孫策請示,希望承辦這次會議。他可以負責所有客人的食宿,提供所需的物品,只有一個要求:此次會議要以洄湖命名。

    孫策欣然答應。

    作為嘉賓之首,離孫策只有咫尺之遙的蔡諷黯然神傷。如果不是自己托大,這些好處都將是蔡家的,現在全從眼前溜走了,名利雙失。不僅最好的機會與他無緣,等杜畿趕到之后,他還將首先接受清查,名義上是大公無私,先從與孫策關系近的人查起,實際上就是要拿蔡家開刀,殺一儆百。

    雖然心里像黃蓮一樣苦,蔡諷卻沒有抵抗的勇氣,蔡家印坊連夜開工,印出數百份邀請書,通過郵驛送往荊州各縣。襄陽本地世家近水樓臺,搶占先機,紛紛趕到魚梁洲求見張纮,探聽口風,尋求合作。

    張纮應接不暇。

    ——

    樓船在碼頭緩緩停住,下了錨,系緊纜繩,放下跳板。

    杜畿提著衣擺,快步下船,雖然跳板晃動,他的步伐卻穩健異常。顧徽在案邊等著,一眼就認出了杜畿,上前行禮,報上姓名和職務。

    “將軍在哪里?”

    “在大帳里等候使君。”

    “引我去。”

    顧徽躬身領命,帶著杜畿快步向大營走去。杜畿的步伐又快又急,顧徽有些跟不上,只得提起衣擺,一路小跑。杜畿看了他一眼,放慢了腳步。

    “你姓顧,又是吳郡人,莫不是與蔡伯喈弟子顧雍同族?”

    “顧雍是我從兄。”

    杜畿有點詫異。“你在將軍身邊多久了?”

    “兩年有余。”

    “一直做文書?”

    “是的。”

    杜畿沒再說什么,來到大營,進了中軍,孫策正在帳前看郭武等人較技,見杜畿走來,他將手里的長矛交給郭武,招呼杜畿進帳。杜畿繞過郭武等人,走進大帳,說道:“將軍居然還有心思演武,真上讓人意外。我在路上就聽到消息了,說襄陽熱鬧得很,不少人都在往這邊趕。”

    “是熱鬧,不過和我沒什么關系,子綱先生已經忙得不知道白天黑夜了。”孫策哈哈一笑,引杜畿入座。“看你走路帶風,看來身體還好。多久沒休息了,家人還好嗎?”

    “多謝將軍關心,我很好,家人也好。來該帶來拜見將軍,可是我走得匆忙,沒來得及。我讓他們先去吳縣了,到時候再向將軍致意。”

    “全部去了?”孫策有點驚訝。杜畿是刺史,雖然不算兩千石,卻是一方大吏,自然要將家屬送到吳郡,但送人質并不需要全部送過去,只要有直系親屬就行。“你是忙不過來吧?”

    杜畿笑了,撓撓頭。“將軍召我來襄陽,我估計這段時間會比較忙,年前未必能結束,很難趕到吳縣,所以就讓他們一起去了。”

    孫策看著杜畿鬢邊的幾莖白發,皺了皺眉。“伯侯,我希望你做杜白虎,不希望你做杜白頭。你剛剛而立之年就有白發,能堅持多久?要注意休息,不要每件事都親歷親為。”

    “創業維艱,江南初定,大批流民和黃巾舊部到江南屯田,千頭萬緒,不能大意。不過將軍也不用擔心,現在已經穩定多了,我會清閑一些。”

    “清閑?”孫策才不信呢。他如果能清閑一些,又何至于將家人全部送到吳縣去,這是打算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啊。這種態度是好的,但難以持久。“你刺史府的掾吏來了嗎?”

    “來了。”

    “那好,你把他們都叫來,我聽他們匯報,你在一旁聽著。”孫策笑道:“我看看你都挑了一些什么樣的人才。伯侯,刺史不僅有監察的責任,還有舉薦賢才的責任,你如果身邊沒有幾個得力助手,那就是失職。用一個不稱職的人做刺史,那就是我的失職。如果你因為工作累出病來,以后誰還敢為我效力?”

    杜畿很尷尬,心里卻是暖洋洋的。“這個……臣的確不算稱職。”

    孫策擺擺手,讓顧徽再跑一趟,去把杜畿的屬下叫來。他這幾年沒和杜畿見過面,但他對杜畿的情況卻不陌生。杜畿是個能吏,智勇雙全,江南四郡能這么快穩住局面,他是有功之人。但他既不是儒生,又不是循吏,法家色彩比較濃,很容易被人當作酷吏,現在又領著兩千兵,兼文兼武,荊南的讀書人都不太喜歡他,不太愿意接受他的辟除。

    手下沒有本地掾史配合,一是工作難開展,人生地不熟的,這個刺史不好做。二是所有的壓力都背在一個人身上,工作壓力非常大。也就是杜畿,換一個人,能不能堅持今天都不好說。

    “荊南四郡人才多么?”

    “人才是有,只是臣無識人之明。”杜畿嘆了一口氣,露出疲憊。

    “不是沒有識人之明,是得罪了人吧?”

    “嗯,是臣不善為人處事,性格又急躁了些,與同僚相處不太愉快,辜負了將軍的厚愛。”

    “都跟什么人發生過沖突?”

    杜畿漲紅了臉,求饒地看著孫策。“將軍,給臣留點退路吧。”

    孫策咧嘴一笑。“杜伯侯,你覺得你還有退路嗎?關中,你是回不去了,做了四年荊州刺史,被你抄了家的豪強數不勝數,江夏黃氏都栽在你手里,你把荊州人也得罪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再想和他們拉攏關系,是不是有點遲了?不要想退路的事了,我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你只管往前走就行,只是不要急。”

    “喏。”杜畿大聲應道:“多謝將軍。”

    “至于那些人,他們有眼無珠,自絕前程,我又何必給他們退路?”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毒舌虞翻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有荀彧、劉巴的例子在前,孫策早就對所謂名士沒有太多奢望。與其勉強弄來找別扭,壞了名聲,不如放生。不過他也是不是圣人,做不到心無芥蒂,你看不起我,不肯為我所用,我也可以不用你。

    孫策讓杜畿寫一份名單。杜畿知道,這份名單到了孫策手里,那些人就算不倒霉,仕途也會受阻。他雖然也不喜歡這些人,卻也不愿意做得太過份,所以他反復斟酌,只說了三個人的名字,都是志大才疏,眼空一切的無能之輩,就算沒這件事,他們也很難在孫策麾下受到重用。

    孫策沒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知道杜畿心里有顧忌,卻沒說什么。究竟是哪些人,他只要想知道,總可以查得到,但杜畿不肯睚眥必報,有君子之風,他不能勉強,免得壞了杜畿私德。

    孫策讓諸葛亮把諸葛亮記下名單,然后問起荊州的情況。說到政務,杜畿打開了話匣子。

    “將軍,荊南雖然不如荊北富庶,但潛力不小,應該加以重視。長沙乃是魚米之鄉,盛產稻米,自不待說,零陵、桂陽、武陵也絕非窮鄉僻壤,雖多丘陵,也有不少土地分散在山陵之間。山中多有木材,又有礦產,地圖呢,快拿地圖來,我指給將軍看……”

    見杜畿說得興奮,孫策不禁莞爾,這是一個能吏,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耿直漢子,不過要愛惜,不能讓他英年早逝。整治完襄陽世家,應該讓他休息一陣子了。

    諸葛亮取來地圖,鋪在案上,杜畿移到孫策對面,指圖而說,膝蓋不知不覺的向前移,碰到了孫策的膝蓋猶不自知。他低著頭,指著地圖的郡縣,口若懸河,人口、物產、道路,如數家珍,說到興奮處,摘下頭上的冠擱在一旁,幾縷白發在一頭油膩的頭發中格外顯眼。

    “桂陽南行,可直抵番禺。零陵南行,入漓江可入蒼梧,入潭水可入郁林。武陵地方廣大,與益州南部接壤,民風剽悍而質樸,威恩并用,可為精兵。若放任不任,則難免為敵所用,終至潰爛……”

    孫策連連點頭。杜畿這幾年帶兵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在山地戰上的能力完全不弱于專業的將領。將來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他也可以統兵上陣。

    正說著,顧徽帶著杜畿的隨行掾吏來了。杜畿為孫策介紹,這些人沒有一個是知名人士,話也不說,看起來都和杜畿有幾分相似。他們顯然沒料到孫策會接見他們,被顧徽叫來,還以為出了什么事,神情驚懼不安,一副等著挨批的模樣。

    孫策請他們入座,吁寒問暖,詢問各人的特長、家庭情況。得知他們大多出自單門寒族,有的人已經做了一輩子的小吏,不禁感慨。他對杜畿說,長史張纮在籌建政務堂,你可以推薦幾個合適的人選到政務堂任教習,將他們一輩子的經驗教給更多的年輕人。這些經驗都是書上不寫的,除了傳授給子弟外,人死了就沒了,現在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提升基層官吏的辦事能力。

    杜畿表示贊成,當即就推薦了兩個年齡較長的老吏。孫策讓諸葛亮記下他們的名字,等會議結束,再領他們去見張纮。

    兩個老吏感激涕零。他們完全沒想到自己會有一天成為政務堂的教習。師道尊嚴,這可是難得的榮光。他們先向杜畿拜謝,又再三向孫策表示感謝,高興得語無倫次,都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

    晚飯后,孫策請張纮、虞翻、郭嘉、周瑜等人來議事。

    剛剛完婚的龐統也列席參加,雖然他與荊州的事務沒什么直接關系,可是作為孫策的心腹,他多了解一些情況不是壞事。他成親之前就做好了搬家的準備,行李都打理好了,成親第二天就搬到了樓船上,新婦張子夫與秦羅、尹姁作伴,閨蜜重逢,有說不完的話,有時候甚至顧不上龐統。龐統就住在孫策旁邊的帳篷里,聽到消息就來了,見了杜畿,份外親熱。他們都是入幕比較早的一批人,相識多年,但這兩年卻一直沒機會碰面。龐統成親,杜畿也是公務纏身,只派人送了禮物來,卻沒能親自參加婚禮。此刻見面,自然要祝賀一番。

    沒過一會兒,張纮也來了。一見杜畿,他就說道:“伯侯,你推薦的那兩人不錯,精通吏務,人又樸實,話雖不多,眼睛卻很毒。你杜伯侯是白虎,他們是老狗,有他們看門守戶,可以安臥矣。”

    杜畿笑道:“能讓長史滿意,我就心安了。”

    張纮看見了杜畿的白發,嘆了一口氣,拍拍杜畿的肩膀。“伯侯啊,你也要注意身體。將軍的大業剛剛展開,正需要你這樣的能吏,你才而立之年就白了頭,我們壓力很大。要不你來政事堂吧,你比我勝任祭酒。一個人縱使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多教幾個弟子出來才是正道。”

    杜畿笑著還禮。“多謝長史關心。有了長史主持的政事堂,我以后就不會這么累了。”

    “要想不累,不僅要看得開,放得下,還要注意養生。”郭嘉搖著羽扇,晃晃悠悠地走了進來,繞著杜畿轉了半圈,微微一笑。“將軍說得沒錯,的確有點虎氣,沒有你這樣的白虎,鎮不住那些荊蠻。”

    杜畿略作思索,就猜到了眼前這位是誰。“足下想必是軍謀處郭祭酒吧?”

    郭嘉晃晃手里的羽扇。“如假包換。我跟你說啊,你若想強身健體,可以看看這蔡大家所注的《天下至道談》,多加練習,必有奇效。咦,對了,你成親了嗎?有妻妾幾人,可有子女?”

    杜畿有點尷尬。“成親數年,尚未有子女。”

    “哦,那你可得抓緊了。”郭嘉收起笑容,上下打量了杜畿兩眼。“是忙,還是……那個不行?如果是不行的話,那你更得練練了。”

    杜畿面紅耳赤,不知如何作答。虞翻推帳而入,瞥了郭嘉一眼,說道:“郭祭酒,你怎么在這兒?你夫人到處找你。”

    郭嘉臉色大變,顧不上調侃杜畿,轉身就沖了出去,人還沒出門就大叫道:“夫人,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啊。”

    張纮忍著笑,搖搖頭。虞翻卻是放聲大笑。笑聲未落,郭嘉又沖了進來,臉色很不好,羽扇刮得呼呼響。“虞仲翔,你過份了啊。”

    虞翻不以為然,撫著頜下短須,笑盈盈地說道:“祭酒如此懼內,看來這房中術練得也不怎么樣啊。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傳你神行之術,將來萬一夫人發怒,你打不過,還可以跑啊。”

    郭嘉眼睛一翻。“敬謝不敏,不勞你關心。你還是想辦法先娶妻生子再說吧。”

    虞翻嘿嘿一笑。“我是那種生不出兒子的人嗎?只是還沒遇到合適的女子罷了。妻者齊也,須得般配,方能子嗣強壯,若是強弱懸殊,子嗣要么稀少,要么體弱,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不如不找。等我找到合適的女子,你看我會生多少兒子。”

    郭嘉惱羞成怒。他妻子鐘氏性強,兒子郭奕身體卻不太好,這是他最不舒服的兩件事,平時很少有人敢當著他的面提,現在虞翻不僅提了,還把兩件事混為一談,暗諷他房中術半通不通,頓時不快。

    虞翻轉身打量了杜畿兩眼。“你雖然疲憊了些,卻精完氣足,不是少子之人。不過勞逸結合還是需要的,要不會子女先天體弱,將來難免早夭。”

    杜畿更加無語。郭嘉只是輕佻,這虞翻卻是嘴毒,有這么說話的么?我兒子還沒出生,你就說他可能早夭?就算不是說我,影射郭嘉也過份了吧。

    這時,孫策走了出來,正好聽到虞翻這番話,順口問道:“仲翔,你還懂醫術?”

    虞翻得意地揚揚眉。“醫者易也,當初伏羲造易本就是仰俯天地,內察諸身,通曉易經的人涉獵醫術如探囊取物。我虞家五世傳易,豈能不通醫術。”

    “那你剛才說夫妻當般配也是出于醫理。”

    “自然,我虞仲翔何曾有胡言亂語之時?”他又對郭嘉說道:“郭奉孝,你雖說修道不精,畢竟也有小成,趁著現在年輕再生幾個,你就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了。至于你家那小子,雖然先天體弱,卻還不算太差,趁著年幼好好調理,將來活個五六十歲還是沒問題的。”

    郭嘉哼了一聲,不屑一顧。孫策見了,在案前入座,低聲對郭嘉說道:“奉孝,仲翔雖說尖刻,這句話倒是至誠之言,你不要掉以輕心。”

    “他還沒生兒子呢,等他生了兒子再來教訓我不遲。”

    “他只是沒生而已,他要生起來,可能真的收不住。”孫策笑道。虞翻是三國奇人,是文士,卻又精通武藝,還有近乎奇技的神行術。精通易經,還真的通曉醫術,當然最讓人驚訝的是他能生,僅是兒子就有十一人,這可是歷史明文記載的,至于有幾個女兒,那就不清楚了。而他對郭奕下的評語也非常到位,郭嘉、郭奕父子都早夭,郭嘉三十八,郭奕沒有具體的生卒年月,但從他的官職來看,可能不會比郭嘉好多少。這可能和郭嘉生郭奕時體弱有關,郭奕屬于明顯的先天不足。

    郭嘉瞅瞅孫策,又看看虞翻,欲言又止。
首頁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