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六十二章 繼續挖坑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沒吭聲。楊儀應該就是那位與魏延爭斗的書生吧,這位的確有點傲,不過黃承彥另有深意,分明是覺得我只有算學還有機會,別的都不行,想折服這些荊州豪強有難度。

  這些名士的思維慣性還真是頑固。黃承彥算是務實的了,這么久還沒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

  我和這些土豪見面,難道是坐而論道,又或者非要求著他們效忠于我嗎?我是要奪他們的土地啊。他們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區別只在于主動配合的會有補償,頑固到底的會被從肉體上消滅。老爹對蔡家網開一面,你真以為是看在親戚關系?那是因為蔡家已經認慫,交出了土地。

  孫策上了船,鉆進船艙。陳生投降,黃忠成了樓船校尉,接管整個荊州水師,立刻撥了一艘大型戰船給孫策做座艦,由司馬郭暾負責。郭暾也是孫堅舊部,忠心耿耿,在上次作戰中脫穎而出,如今成為孫策座艦的指揮官,更加盡心盡職。見孫策上船,臉色不好,立刻示意部下散開,不要影響孫策。

  “朝陽,你來一下。”孫策叫道。

  郭暾不敢怠慢,連忙近前行禮。

  “派人通知黃校尉,讓他親自帶隊,包圍洄湖,不得有片板出入。”

  “喏。”郭暾二話不說,轉身去安排。

  跟著進艙的黃承彥愣了一下,看看郭暾的背影,又看看孫策,剛想叫住郭暾,孫策抬手示意他不要阻止。“我不覺得我的口才或者威望比先生好,先生不能說服他們,我也不能。”

  “那……將軍想做什么,用武力制服他們?”

  孫策的目光轉向飛廬兩側的六石強弩。他對黃承彥的期望并不是什么說客或者學者,他看中的是他務實的態度和機械方面的造詣。劉備訪司馬徽,司馬徽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諸葛孔明、龐士元也。黃承彥能將女兒嫁給諸葛亮,足以說明他也是一個務實的人。而他在機械方面的特長用來造龍骨水車太浪費了,改進強弩,甚至提前造出連弩才是他應該做的事。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大炮造不出來,就用弩炮代替。批判的武器終究不如武器的批判來得直接。要對付北方的騎兵優勢,弩是當之無愧的利器。

  但是很顯然,黃承彥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先生毋須擔心。”孫策收回目光,咧嘴一笑。“家父有令,不能再隨便殺人,不過《戰國策》那么多故事,總結起來不過威逼利誘四個字,沒有威逼,只有利誘是不夠的,任何時候武力都是底線,如果說服不了,那就只有動刀。南陽隨時可能發生戰事,我不能在這里耽擱太久,沒時間,也沒興趣和他們慢慢講道理。”

  黃承彥苦笑。“將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若想將襄陽變成南陽的支撐,就不能全靠武力,要恩威并施才行。否則就算你奪了地,有了糧食,襄陽也會叛服不定,不僅不能提供支援,反而可能成為潰瘡。”

  孫策笑了,笑得很神秘。“先生覺得這個潰瘡犯了,疼的是后將軍還是我?”

  黃承彥一愣,如夢初醒。他一拍額頭,放聲大笑。孫堅是豫州刺史,就算拿下襄陽,袁術也不可能讓孫堅成為荊州刺史,控制整個荊州。他更可能自領荊州牧,或者派親信坐鎮襄陽,卻讓孫家父子去中原作戰。既然如此,孫策就沒有必要小心翼翼,先拿下襄陽,解決眼前的麻煩。至于會不會有后遺癥,有什么樣的后遺癥,孫策暫時管不著,由袁術去操心吧。如果將來能重回襄陽,再用心經營不遲。

  黃承彥明白了孫策的意思,不再過問孫策的安排。兩人說了一陣閑話,主要是關于武器的改進。對孫策的要求,黃承彥一口答應。他和孫策討論了很久,發現孫策在機械方面有很多超人一等的見解,對他啟發性非常大,但最讓他覺得暖心的是一句話。

  “民以食為天,你如果能解決幾萬黃巾的吃飯問題,功德足以和任何一位大儒比肩。”

  半個時辰后,黃忠率領十艘戰船趕來,封鎖了洄湖的出口,又派人將洄湖團團圍住。黃承彥勸降了陳生,黃忠手下現在有三千多人,財大氣粗,不是一般的威風。

  這么大的動靜當然瞞不過楊家的眼睛,孫策的船還沒有進入洄湖,楊家已經如臨大敵。孫策剛剛進入洄湖,船還沒停穩,長子楊慮匆匆趕到碼頭,求見孫策。時間不長,次子楊儀也來了,見楊慮站在岸邊,立刻和楊慮站在一起,昂著頭,圓睜雙目,怒視著飛廬上和黃承彥談笑風生的孫策。

  孫策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別說你現在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就算你已經成年了又能如何?相比之下,他對楊慮的興趣更濃一些。史書上對這位楊慮評價很高,稱為德行楊君,又說州郡屢辟不仕,但隨即又加了一句:十七而夭。這就有點尷尬了。哪個刺史、太守會請一個不到十七歲的少年做官?

  所以,孫策覺得這種記載可信度極低。

  現在,楊慮就站在他面前,看起來應該有十四五歲,身子骨還沒長成,自帶文弱氣質。不過比起一旁橫眉怒目的楊儀,他還算穩重,不卑不亢。

  “楊介呢?”孫策輕拍欄桿。“派兩個小孩子出來迎我,算怎么回事?”

  黃承彥笑而不語。換了之前,他肯定要勸勸孫策,現在知道了孫策的用意,他一點勸的打算也沒有,就等著看戲。楊家派兩個孩子出來迎接,家主楊介等著孫策去見,顯然沒有把孫策放在眼里。如果孫策還不發飚,那他就不是孫策了。

  讓楊家吃點苦頭也好,要不然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危險,還以為天下大平,天天坐而論道,笑話他沒氣節。

  “來人,把楊家家主給我帶來。”

  “喏!”林風應了一聲,帶著十名親衛下船去了。他們看都沒看楊慮、楊儀兄弟一眼,大步流星,直奔楊家大宅。時間不長,他們又回來了,兩個親衛拖著一個中年人快步走來,中年人被拖得踉踉蹌蹌,頭上的冠已經掉了,身上的衣服也扯亂了,一只腳上有鞋,一只腳光著。他一邊奮力掙扎,一邊尖叫道:“黃承彥,這就是你要輔佐的英雄豪杰嗎?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

  -

第六十三章 該殺誰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黃承彥一臉的無所謂。他從來不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相反,看到楊家家主楊介如此狼狽,他還有點幸災樂禍。前幾天他來洄湖,想與楊家合縱的時候,楊介可沒給他留面子,好一頓奚落。

  孫策說得沒錯,如果沒有自保的能力,所謂的面子就是一個笑話。

  楊慮、楊儀趕了上去,一個抓住楊介的一條胳膊,想將他從兩個親衛的手里奪過來。但他們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也掰不開那兩只鐵鉗般的手。

  “放開他!”孫策揮了揮手。

  “喏。”林風應了一聲,使了個眼色,兩個親衛松開了楊介。楊介一下子坐在地上,連楊慮、楊儀兄弟都帶得摔倒,父子三人滾作一團。

  一群楊家部曲從遠處趕來,想上前救護,卻被林風等人攔住。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剛剛舉起手中的長矛,林風就迎了上去,當頭一刀,連人帶矛劈為兩段,人頭落地,鮮血噴濺,一下子嚇住了剩下的部曲。雖說他們也習練武藝,平時也和一些不長眼的盜匪交過手,可什么時候看過如此兇悍殘忍的對手。雖然他們人數占優勢,面對林風率領的十名親衛,卻沒有一人敢上前接戰。

  孫策背著手,踩著跳板下了船,來到楊介父子的面前站定,緩緩環顧四周。

  “楊家家業不小,在這襄陽,除去蔡家、習家,應該輪到你楊家了吧?洄湖南北都是你家的產業,這洄湖就是你家的內湖啊,不錯,不錯。”孫策收回目光,笑瞇瞇地看著楊介。“如果我現在殺了你們父子,搶了你們楊家,把你家的男女老少全帶回營里做奴婢,你會怎么辦?是去襄陽向荊州刺史劉表告狀,還是去長安向天子訴苦?”

  楊介瞪著孫策,臉上的怒氣漸漸變成恐懼,因氣憤而漲紅的臉也漸漸蒼白。

  孫策如果這么做,他到哪里去求公道?荊州刺史劉表在城里,還能活幾天,誰也不清楚。天子在長安,被董卓劫持,也做不了主。更何況他在襄陽還小有實力,到了長安算個屁啊,別說天子,連皇宮都進不去。

  孫策蹲了下來,雙手抱在胸前。“長安太遠,所以天子的死活,你可以不管。劉表初來乍到,你也可以不把他當回事。現在你遇到了麻煩,該向誰求救呢?”

  楊介的臉更白,白得一絲血色也沒有。正如孫策所說,他根本無處求援,只能任孫策宰割。忽然之間,他意識到自己之前對朝廷、對劉表的態度大有問題。看起來,天子也好,劉表也罷,都與他無關。可是沒有了天子,沒有了劉表,他的安全同樣沒有了保障。

  不僅楊介心情復雜,黃承彥也很震驚。孫策的手段很暴戾,但是他的問題卻非常犀利。各地豪強一直與朝廷爭利,與州郡抗衡,但他們卻忘了,一旦天下大亂,州郡沒有能力維持一方平安,誰又能獨善其身?

  他看向孫策的背影,心頭升起一絲敬畏。孫策很年輕,但是他的見識卻超過了很多人。他也許讀的書少,不會引經據典,但是他看問題總能一針見血,一兩句話就將對手逼到墻角。就像高明的武者,沒什么花哨的招法,但是一出手就直指要害,勝負立判。

  這樣的人如果擁有強大的武力,天生就是領袖,可遇不可求。

  孫策轉頭看向楊慮。看著這位被尊為“德行楊君”的少年,他由衷的覺得悲哀。十七歲的少年,就算品德高尚,充其量也就是個三好少年,怎么可能十七歲就州郡禮聘,三公辟召,無非是襄陽豪強之間互相標榜,然后又出了個習鑿齒,把這些言過其實的傳言記下來,寫成了書而已。

  典型的文人作派,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大門一關,老子天下第一。至于真相如何,他們根本不關心。

  不愿面對現實,或者說不敢面對現實,這是文人的通病,由漢代發端,以后更甚。

  楊慮被孫策看得不安。在這個同齡人的注視下,他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連呼吸都變得非常艱難,更別提說話了。若非多年讀書,涵養氣度,他此刻說不定會哭出聲來。他低下頭,避開了孫策的逼視,將楊介扶了起來。

  孫策也跟著站了起來,轉頭看看小臉煞白,咬牙切齒的楊儀,突然笑了一聲:“聽說你擅長算學?”

  楊儀哼了一聲,想表示自己的氣概,只是被孫策的氣勢所迫,這一聲悶在了喉嚨里,沒能出來。

  “這樣吧,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能回答得出來,我就放過你們楊家。回答不出來,你們就乖乖地跟我合作,交出土地,如何?”

  楊儀緊張地看向父親楊介。楊介咬咬牙,點了點頭。楊儀用力的點點頭。“你……你說。”

  “假設有兄弟二人,各娶妻一人,有田百頃,家大業大吧?兄種田,辛苦勞作,供一家食用。弟讀書,養浩然之氣,傳圣人之業。種田者長年勞累,夫妻二人生子女四人。讀書者歲月悠閑,夫妻二人生子女六人,皆男女各半。為方便你計算,子女生則不計父母。十畝地可供一人食。請問多少世之后會有缺糧的危機,此時又有多少人耕地,多少人讀書。”

  楊儀皺起了眉頭,掐著手指,迅速計算起來。孫策看在眼里,倒是很意外。這小子不用算籌,居然想心算?怪不得黃承彥都說他擅長算學,這是天生的。

  過了一會兒,楊儀抬起頭,目光卻有些游移。

  “有答案了?”孫策笑笑。“說吧。”

  “十畝能供一人食,百頃可供千人食。傳至第七代,兄之苗裔一百二十八人,弟之苗裔……一千四百五十八人,共一千五百八十六人,超過五百八十六人,有斷糧危機。”

  孫策點點頭。“照這么說,如果殺掉五百八十六人,這個家族就能維持下去?”

  楊儀的額頭沁出了冷汗。他不想回答,卻被孫策逼視著,不得不點了點頭。

  孫策無聲地笑了起來。“那你說說,我們是該殺那些辛苦種地的,還是該殺那些傳圣人之業的?”

  楊儀緊緊地閉著嘴巴,額頭青筋暴露,一聲不吭。楊慮的臉色也非常難看。這時,楊介慘笑一聲。

  “承彥兄,你說得對,是我錯了。”

  -

  -

第六十四章 改造,從娃娃抓起(中秋節快樂!)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問題并不難,甚至算不上考校楊儀,孫策的意思也不新鮮,黃承彥上次來就提過。只不過說的人不同,份量就完全不同。楊介可以不理會黃承彥,卻不敢漠視孫策。孫策身后不僅有黃忠等一千余人,十艘戰船,更有孫堅和兩萬大軍,幾萬黃巾也在趕來的路上。

  這個計算結果是對是錯并不重要,重要是的楊介看到了孫策的決心。他不是黃承彥,也不是劉表,他不僅有殺人的實力,而且有充足的理由。這個理由冠冕堂皇,讓你想反駁都無從反駁起,特別是對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來說,這個理由極具蠱惑性。

  遇到這樣人,如果沒有實力對抗又不想死,唯一的選擇就是認慫。楊介自認沒有舉家赴死的慷慨,所以很干脆地認慫了。否則就算孫策不殺他,幾萬黃巾軍也會要他的命。

  見楊介服軟,黃承彥適時出面說情,孫策也借坡下驢,放緩了口氣。他對楊儀說道:“其實還有一個辦法,你想過沒有?”

  楊儀雖然聰明而驕傲,畢竟是個孩子,被孫策嚇得不輕。雖然孫策說得很客氣,他還是唯唯喏喏的連連點頭。“請將軍指教。”

  “最直接的辦法是未雨綢繆,讓一部分人離開家園,去外面的世界打拼。天下很大,我們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眼前這幾畝田,而應該著眼于天下,將我大漢文明傳播到四海八荒。”

  楊介點點頭。“將軍好氣魄。”他說得很客套,但楊慮、楊儀兄弟卻眼前一亮。就算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有幾個不仰慕那些遠征萬里、揚威天下的壯舉,更何況他們兄弟正當年輕氣盛,一心想建功立業。楊家在襄陽算一方豪強,放眼整個南郡就不行了,更別說荊州甚至大漢,積極進取幾乎是本能,孫策一下子拋出天下這么誘人的目標,他們豈能不動心。

  這就是眼界啊。如果能跟著孫策征服天下,立功封侯,現在拿出土地支持他屯田也是值的。

  看到兩個兒子眼中的神采,楊介暗自嘆了一口氣。孫堅運氣好,生了這么一個好兒子,能文能武,能哄會嚇,論得了大道,耍得了流氓,簡直和建立漢家四百年天下的高皇帝一樣天縱其才。

  也許這是楊家的機會?連黃承彥都主動依附,應該錯不了。

  楊介心里有了打算,立刻改變了態度,熱情地邀請孫策與黃承彥去莊里做客。孫策讓黃承彥和楊介商量細節,他卻和楊慮、楊儀兩兄弟說起話來。被他連哄帶嚇,這兩兄弟乖巧了很多。

  “將軍,我能向你請教一個問題嗎?”楊慮看起來很苦惱。

  “請教談不上,互相探討吧。”孫策笑道:“不過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

  “豈敢,豈敢。”楊慮羞澀地笑笑。“將軍讓舍弟算那個題,莫非是說大漢如今的困局是讀書人虛耗糧食所致?難道天下人不該讀書,都去種地?可是我覺得,沒有讀書人,只有農夫,戶口也一樣會增加,最后還是人多地少啊。”

  孫策看著楊儀。“你也是這么想?”

  楊儀忙不迭地點頭,此刻的他像楊慮的小跟班。

  “你說得沒錯,沒有讀書人,戶口也一樣會增加,最后還是人多地少。我那個問題是一個經過簡化的問題,為求語出驚人,難免矯枉過正,有些夸張。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得多,天下讀書人可沒有這么多。”

  楊慮悄悄地松了一口氣。

  “不過,如果把讀書人當成寄食者的代表,這個道理依然是成立的。天下土地總量自有定數,就算是不斷墾荒,也不會無限制的增加,能養活的人基本上有個極限。多一個寄食者,就會少一個農夫。因此,寄食者的比例也有一個極限,對不對?”

  “對,對。”楊儀掐著手指,又開始算起來。“一夫挾五口,耕百畝,以畝產二石計,可產兩百石。五口之家,設有一丁一女一大男一大女一未使女,一丁年食二十石八升,婦與大男年各食十三石七斗三升,大女與未使女年各食九石,五口共計六十六升三斗八升,又去雜用,約余百石,可以養活另一個五口之家。粗略估計,寄食者不能超過一半。”

  孫策看著楊儀吧啦吧啦的一通口算,著實有些吃驚。他見過這樣的孩子,學過珠心算的人比這還夸張,連指頭都不用扒,但楊儀肯定沒有學過珠心算,這年頭連那種算盤還沒出現呢,只有擺在盤子里的算珠。

  這貨天生是個做會計的料。諸葛亮讓他籌劃糧草實在太對了,可惜這年頭的人有點本事就想做官,學而優則仕嘛,圣人教導了。官大一級壓死人,誰不想往上爬啊。楊儀最后毀就毀在這權利欲太強上。

  我得把這風氣扭過來。

  “你太厲害了。”孫策挑起大拇指。“虧得我有自知之明,沒有和你比算學,要不然我肯定輸。”

  楊儀咧著嘴笑了,還有點不好意思。

  “還回到原本的話題,寄食者的比例是一定的,那是讀書人多一些好呢,還是工匠多一點好,又或者是游藝雜耍的人多一些好?”

  楊家兄弟互相看了一眼,異口同聲的說道:“當然是讀書人多一點好。”

  “我也贊成讀書人多一點好。不過,讀書人與讀書人也有區別。有的人讀書是為了明理,有的人讀書則是為了做官。你們說,是為了明理而讀書的人多一點好,還是為了做官而讀書的人多一點好?”

  楊慮板著臉,一本正經的說道:“讀書就是為了明理,人可以不做官,但不能不明理。”

  楊儀卻舔了舔嘴唇,尷尬地笑了笑,沒說話。

  孫策看在眼里,笑在心里。這兄弟倆雖然相親相愛,但稟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楊慮相對淡泊,楊儀卻更功利些。他看著楊慮,追問道:“如果你楊家沒有莊園,在耕種自食和做官食祿之間,你選哪一個?”

  “我選耕種自食。”楊慮遲疑了片刻,但還是給出了答案。“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孔子稱其賢,我愿意做這樣的賢者。”

  “你呢?”孫策轉頭看向楊儀。

  楊儀舔了舔嘴唇,嚅嚅地說道:“我自問道德不如兄長,不敢學顏回,我愿學子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瑚璉之器,傳夫子之道。”他抬起頭,盯著孫策。“將軍,若是讓你選,你選誰?”

  孫策笑了。“你們兄弟志向高遠,我一個也不敢比。如果一定要我選的話,我選子貢。”

  “為什么?”楊慮不解。

  孫策難得的嚴肅。“大丈夫立世,道德、事功不可偏廢,學顏回,成了亦不過獨善其身,上不能輔國,下不能養家,父母妻子衣食不全,有德無功。若是不成,便流于虛偽,只有大言不慚。學子貢,成了可以兼濟天下,不成也能縱持一家生計,沒有大功也有小功,不至于一事無成。”

  話音未落,楊儀就鼓掌附和。“將軍言之有理,我亦是這么想。”

  -

  -

第六十五章 不怒自威(謝書友紫星璇玉萬點打賞!)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洄湖之行以箭拔弩張始,以賓主盡歡終。

  看到兩個兒子對孫策景仰有加,楊介也覺得孫策與一般年輕人不同,既有少年的沖勁,又難得的沉穩,學問雖然差一些,眼界卻高人一籌,難怪龐德公、黃承彥對他贊賞有加。

  即使如此,楊介也沒有放棄和孫策討價還價的打算。楊家的土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可能拱手白送,能爭取一點好處是一點。

  黃承彥之前得到了孫策的交底,知道孫策并不打算把所有的事都做到位,要給袁術留點麻煩,便故作隱晦的提醒楊介,我上次來就是想聯合你們一起談判,只有襄陽各家全部聯合起來,才有足夠的實力與孫策抗衡,才能爭取到更多的利益。一家一家的和他談只會被他各個擊破,占盡便宜。

  楊介心領神會。

  黃承彥接著又說,天下大亂,南陽是天下之中,將來必然是各方勢力爭奪的重地。袁術占據南陽,幾萬大軍的給養、軍械就是一門大生意,就算是分一杯羹也能讓襄陽各家吃得飽飽的。一旦南陽發生大戰,襄陽必然會受到波及,即使是為了襄陽自身的安定和平,襄陽也應該配合孫策的計劃,做南陽的戰略緩沖。

  聽完黃承彥的分析,楊介終于放下了最后一絲糾結,表示要堅持支持孫策,安頓好遷來的黃巾軍,并盡快解決襄陽戰事,恢復和平。

  孫策滿意而歸。

  楊介低頭,接下來的習家也很自然的轉換了態度。黃承彥再次登門拜訪,終于和諸家達成了協議,最后為孫策募集到了一千三百多頃耕地,考慮到冬天將近,春耕還有一段時間,具體的條件可以慢慢談,各家又主動提示,可以先借十萬石糧食給孫策,供黃巾軍過冬。

  雖然知道各家不是什么善人,這些都不是免費的午餐,孫策也沒有拒絕,欣然笑納。

  因為他真的需要這些土地和糧食,而且很急。

  三天后,劉辟率領第一批黃巾軍將士趕到襄陽。孫策奉命到宛口迎接。站在飛廬上,他看到了逶迤而來的黃巾軍,立刻哼了一聲,心里很是不爽。

  黃巾軍數量有限,最多三四千人,和他估計的萬人有很大差距。

  孫策沒有下船,命人去傳劉辟上船相見。過了小半個時辰,黃巾軍將士在岸邊停住,烏泱泱的一大片,劉辟才不緊不慢地來到岸邊,下了馬,又不上船,當著孫策的面,對幾個部下喝斥了一通。

  郭暾、林風等人勃然大怒,就連黃承彥都連連搖頭。劉辟這么做,自然是做給孫策看的,對孫策沒有親自迎接表示不滿。林風幾次用眼神請示孫策,要去教訓劉辟一番,卻被孫策制止了。

  孫策也不爽,但他不會簡單的和劉辟對罵。那是潑婦才干的事,檔次太低。

  見孫策安坐飛廬之上,不動如山。黃承彥非常滿意,撫著胡須,笑而不語。黃月英偎著父親,不時的瞟一眼孫策,又瞟一眼父親,嘴角帶笑。剛剛入職的小書佐龐統站在孫策身后,眼珠滴溜溜的亂轉,想說什么卻一直沒敢說。

  磨蹭了好一會兒,劉辟終于上了船,立刻換了一副笑臉,老遠就拱手打招呼。

  “辟也何德何能,居然勞駕少將軍來迎我,孫將軍真是太給我面子了。”

  等劉辟走到面前,孫策才離席而起,走到船邊,仿佛才看到那些黃巾軍似的,露出幾分詫異。“劉將軍,這里有一萬人嗎?”

  劉辟笑瞇瞇地說道:“少將軍說笑了,這里只有三千人,哪有一萬人。”

  孫策“哦”了一聲,沉思半晌,又道:“你們就這些人馬?”

  “少將軍嫌少?”

  “當然嫌少。”孫策轉過頭,第一次正眼看劉辟。“三千人,就算一人能種三十畝,也不過能耕種九百頃土地,而且他們會忙得無暇練兵。一旦有戰事,他們還能上陣嗎?”

  劉辟臉上的笑容一僵。“少將軍有一千頃耕地?”

  “準確地說,是一千三百頃。”黃承彥走了過來,接過話題。“這還只是襄陽五十里范圍以內的,一旦攻克襄陽,將軍與邔國、宜城一帶的豪強商議,再籌措三五千頃土地不成問題。”

  “足下是……”

  “沔南黃承彥。”

  聽到黃承彥三個字,劉辟臉上的表情立刻變得復雜無比。他和龔都接到孫堅的命令之后,商量了很久,覺得孫堅父子此舉應該是讓他們來做炮灰,土地什么的根本就是個誘餌。他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這么快就搞到這么多土地,除非他們將襄陽的豪強全殺了。

  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就更不能去了。去了不是接收土地,而是和襄陽豪強拼命啊。

  商量到最后,他們決定敷衍一下孫堅,由劉辟率領三千步卒趕到襄陽。三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孫堅要想一口吞下他也沒那么容易,就算損失了,汝潁黃巾也不至于大傷元氣。

  可是黃承彥說,孫策不僅搞到了一千三百頃土地,將來還能搞到更多。如果是孫策自己說,他未必肯信,黃承彥是誰,他還是略知一二的,僅憑黃承彥站在孫策身邊,一副幕僚的樣子,就足夠證明孫策所言不虛了。

  一千三百頃土地,足以供養一萬三千壯丁,或者兩千戶五口之家。不管怎么說,孫策對他們的承諾沒有打折扣,可是他們卻辜負了孫策的一片心意,只帶了區區三千士卒。

  “少將軍,三千人……不夠啊。”黃承彥轉身對孫策低語,聲音正好能讓劉辟聽到。“襄陽幾家聯合起來,也有三四千部曲,再加上軍械、糧食方面的優勢,三千黃巾根本守不住這些土地。要不……讓他們回去吧。”

  孫策轉頭瞅了一眼劉辟,點了點頭,還沒說話,劉辟立刻知道大事不妙。他急中生智,連忙搶上前去。“將軍,這三千人只是一部分。為了盡快趕到襄陽,協助將軍攻城,這三千人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更多的人馬正在路上,再過幾天就到了。”

  “有多少人?”孫策的臉色好看了一些。

  “有……”劉辟看著孫策,豎起一根手指,慢慢又豎起一根,見孫策臉色還是不太好,又豎起一根,咽了一口唾沫,怯怯地說道:“三……萬,不夠的話,我們還可以聯系青州黃巾,邀他們一起來。”

  -

  -

第六十六章 勸降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這才給了劉辟一個笑臉。

  三萬人夠了,來得太多暫時也養不起。飯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件件的做,不能操之過急。有了這三萬黃巾在襄陽屯田,兵和糧都有了基本保障,應該能彌補南陽本地的不足。

  “先生,麻煩你帶劉將軍去看看扎營的地方和準備好的土地,安頓他們住下,好好款待。”

  “喏。”黃承彥點頭答應。

  孫策轉身對劉辟說道:“劉將軍,黃先生會帶你去看住處和土地,還有為你們準備的過冬糧食,你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問他。時間緊張,攻擊襄陽在即,我還要回營商討軍務,就就不陪你們了。”

  劉辟嘴里苦澀,知道孫策不滿意,但錯在自己,看了臉色也怨不得別人。他連忙說道:“少將軍,我們來就是為了助陣的,扎營安頓的事,我派人隨黃先生去看就是了。我與你一同去拜見令尊,聽候指示。”

  孫策和黃承彥商量了一番,很勉強地接受了劉辟的建議。

  劉辟如釋重負,暗自拍了拍狂跳的心口。這要是被孫策趕回去,他可怎么向幾萬饑寒交迫的黃巾軍將士交待啊。一不小心,被他們宰了當肉吃都有可能。

  孫策帶著劉辟趕到大營,拜見孫堅。劉辟不敢照實說,生怕孫堅一刀砍了他,一口咬定龔都率領主力正在趕來的路上。孫堅也沒多想,這件事是孫策負責的,孫策滿意,他就滿意。

  黃巾軍也許不能和孫堅的嫡系部隊相比,卻比他吞并的荊州兵強多了。他們的到來讓孫堅有了足夠的信心,立刻部署攻城的準備。

  孫策一邊在孫堅身邊學習,一邊安排人進城勸降。不管怎么說,攻城畢竟是對攻方不利,如果能不戰而勝,無疑是最理想的結果。尤其是他做了那么多的鋪墊,連蒯越的家人都抓了過來的情況下,逼蒯越投降已經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任務最后落在了習竺的肩上。

  論當前的實力,被孫策洗劫之前的蔡家無疑是襄陽第一世家,但是論資歷,習家卻是襄陽最牛的世家。東漢初,習家先祖習郁追隨光武帝劉秀起兵,征戰天下,官至大鴻臚,封襄陽侯,現在的習家池就是習郁當年所建,至今還是習家的產業。就算中間沒有再出過什么大官,延續一百五六十年的家族底蘊也不是普通的家族能比。

  習竺就是習家當代家主習詢的弟弟,以才氣著稱。在襄陽世家中,習家以學問著稱,一百多年后,寫《漢晉春秋》的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就是習家后人。習鑿齒在《襄陽耆舊記》中大吹特吹襄陽前賢,其中就有這位習竺,稱之為“才氣鋒爽”。

  習竺當然沒有習鑿齒說的那么有才,如果他看到《襄陽耆舊記》這部書,估計會臊得無地自容。不僅是他,那本書里提到的很多人都會如此。不久的將來,大批關中和中原學者來到荊州,進行學術研究,成為引領魏晉風度之先的荊州學派,這里面幾乎沒有襄陽學者的身影,更沒什么習詢、習竺。

  所以人要青史留名,自己有用沒用有時候并不重要,關鍵是要子孫有用。

  習家因為托大,最后才向孫策低頭,談判的時候多少有些吃虧,現在立功的機會來了,習竺主動請纓,要進城勸降。孫策沒什么意見,孫堅更不可能有意思。與襄陽世家接洽的工作一直是孫策在負責,他就是坐收好處而已。

  習竺坐著牛車,帶著一個小僮,瀟瀟灑灑進了城。

  孫堅攻破樊城,荊州水師和峴山守軍不戰而降,孫堅大軍圍城,劉表已經陣腳大亂。看到請了幾次也沒理自己的習竺上門,不用習竺開口,劉表就知道大事已去,襄陽豪強全部倒向孫堅了。

  他覺得不可思議。這些襄陽豪強一向自恃實力雄厚,連他這個名士都看不上眼,怎么會向孫堅那個武夫低頭?他請習竺上座,委婉地問起其中原由,習竺哪能說是孫策用刀逼著他們低頭的,一本正經的高談闊論,為孫策吹噓了一通,又是什么禮賢下士啊,又是什么見識過人啊,虧得他還有分寸,沒說孫策學問好,要不然孫策臉皮再厚都撐不住。

  這些都是虛的,劉表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他投降,孫堅能不能保證他的安全。

  習竺信誓旦旦。孫將軍說了,只要劉使君能夠獻出襄陽城,絕不會傷害你的人身安全。如果你愿意留在荊州,他可以向后將軍推薦你,多了不敢說,一郡太守肯定不成問題。

  劉表松了一口氣。他就不指望在袁術給他一個什么太守了,他現在只想安全的離開荊州。幾個月前,他信心滿滿地來到荊州,在蒯越、蔡瑁的支持下順風順雨,一度以為自己也有機會逐鹿中原,為朝廷效力。幾個月過去了,他意識到自己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太平盛世,他也許能造福一方,現在是亂世,荊州又是兵家必爭之地,他根本守不住。

  也許該換個地方了。

  ——

  劉表請習竺在前堂暫坐,起身來到內室。

  蒯越正在等他,蒯祺站在一旁,眼睛紅腫,神情悲憤。劉表微微皺眉,沒有理會蒯祺,直接將目光轉向了蒯越,嘆息道:“異度,形勢逼人,我怕是要辜負你的一番心意了。”

  蒯越默默地坐著,一聲不吭。

  劉表沉默了片刻,又道:“異度,孫堅父子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習竺來做說客,習家自然依附了孫堅,我們還能依靠誰?別再堅持了,蒯家三百多口在他手中,萬一他真的殺人,我怎么對得起你和子柔。”

  “使君,你不用擔心家父了。”蒯祺插嘴道:“他已經死了。”

  劉表大驚失色,這才意識到蒯祺發怒不是針對他,而是另有原因。“子柔死了?”

  蒯越抬起頭,目光陰冷如刀。“子柔從兗州回來,剛進葉縣就被人劫殺了。”

  劉表倒吸一口冷氣。蒯良去向袁紹求援,肯定會躲著袁術,行蹤非常隱蔽。從葉縣走就是要避開宛城,怎么會被人劫殺?是意外,還是有預謀的伏擊?

  “使君,蔡瑁已經背叛了你,袁術也知道了你和盟主聯絡的消息,他不會放過你的。如今之計,只有固守待援。盟主已經派東郡太守曹孟德率領兩萬大軍星夜兼程,趕往南陽,只要我們能堅守襄陽,拖住孫堅,就是立了一功。不僅襄陽可以守住,南陽也唾手可得。”

  -

  -

首頁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