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九百零二章 天生騎將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的笑容僵住了。他沉默良久,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那個夢是假的嗎?”

    孫策搖搖頭。雖然那與普通意義上的夢不一樣,但也可以歸于夢境,而且隨著時間流逝,那個時空的人和事漸漸模糊,越來越像一個夢境了。

    莊周夢蝶,蝶夢莊周,誰知道哪個才是夢?

    “既然不是假的,將軍又何必擔心別人看破?”郭嘉放緩了語氣,重新露出笑容。“就算有些離奇,總比含糊不清的讖緯更真實吧?如果你都患得患失,那袁紹豈不是寢食不安?怪不得他要搞把寶刀。”

    孫策忍俊不禁,“噗哧”一聲笑了起來。

    前不久,細作送來消息,說袁紹遇到了一件奇事。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神人送給他一把寶刀。醒來之后,發現枕邊真有一口刀,和夢中神人所授的寶刀一模一樣。這口刀上還有兩個古字:思召,聯起來正好是他名字中的紹字。

    不用說,這自然是他為自己編造神話,暗示自己天命所歸。

    比起云山霧繞、難以確指的讖緯,這把寶刀的確看起來更靠譜。上面都刻了字,自然非袁紹莫屬。但細究起來,這其實比讖緯更不靠譜。讖緯畢竟是現成的,編也是古人編的,只是看你怎么解釋而已。這個夢卻是袁紹自己說的,可信度近乎于零。

    為什么要編造一個謊言?當然是心虛。對袁紹來說,當他需要一個神話來證明自己天命所歸的時候,正說明他的自信已經遭到了重創。否則以他的實力還需要編什么神話,郭泰死前引的那句詩就足夠了,不必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孫策的夢是真的——就算他的夢是假的,他帶來的思想也是真的,南陽、吳郡的新政就是最好的證明。袁紹的夢是假的,他那口思召寶刀百分之百是贗品。既然如此,孫策有什么好不自信的?就算他不至于狂妄到認為穿越就代表天命所歸,可以不勞而獲,坐擁天下,他也不用對任何人自卑。

    他有宏觀上的優勢,他有一身出類拔萃的武藝,他身邊聚集了這么多的文臣武將,就算在細節上有所不足,不是那么優秀,也不能說明他虛有其表。

    沒有人十項全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是很自然的事。

    “知我者,奉孝也。”孫策感慨地輕嘆了一聲,莫名地輕松了很多。他依然會盡可能考慮周全,但他不用擔心會被人笑話,尤其不用擔心在郭嘉等人面前露怯。而這正是讓他覺得最累的一點。

    “與騎兵交鋒,步卒可能力不從心,最后還要靠騎兵決定勝負。將軍,把彥明(閻行)等人叫來商量商量吧。他最近對騎戰比較用心,頗有心得。能和幽并騎兵一較高下的,只有涼州騎兵。”

    孫策點點頭。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關鍵時刻,還是需要群策群力。論騎戰,他身邊的人中以閻行、馬超實戰經驗最豐富,其他人都略遜一籌。

    馬超和關羽一起偵察去了,孫策讓人把閻行、麋芳叫了過來,說明自己的用意,征求閻行、麋芳的意見。麋芳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個人騎射還行,指揮騎戰的能力不能和閻行這樣的西涼將領相提并論,還是多聽聽比較好。

    閻行有點緊張,但他沒有推辭,穩定了一下情緒后,他開了口。

    “將軍,騎兵作戰和步卒作戰不同,正如騎戰與步戰不同,變化快,猶如高手對決,如果能把握住機會,一擊命中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特別是在混戰時,騎兵不可能像步卒一樣密集布陣,高手突陣的機會更多,以一敵十,甚至以一當百的情況是完全有可能出現的,斬將奪旗甚至比步卒作戰更容易。”

    孫策又驚又喜。“你不要急,慢慢說。”

    “喏。”閻行定了定神,又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細說起來。

    相比于步卒陣地的穩定,騎兵的陣形變化更快,幾乎一直在移動,而且是高速移動、整體移動。步卒作戰時可以列陣而戰,主將站在中軍,遠離戰場,可以通過旌旗、金鼓、傳令兵等掌握整個戰場的形勢。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會親自上陣,比較超脫,對武藝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騎戰不同。騎兵數百人、數千人在整個戰場上移動,僅憑金鼓、旌旗是很難及時掌握情況的,命令也不可能很復雜,如何作戰,關鍵還是看指揮將領。與步卒可以依靠執行軍法的親衛來彈營陣形不同,騎戰時沒有執行軍法的空間和可能,只能靠指揮將領的個人魅力。

    將領的個人魅力哪兒來?首先是勇氣,看他能不能身先士卒,沖鋒在前。騎兵作戰,前后都是騎在馬背上的人,騎兵將領也不例外,不像步卒將領可以站在指揮車上或者指揮臺上俯視戰場,騎兵騎兵將領必須沖在隊伍的最前面才能觀察形勢,躲在親衛后面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怕死的將領指揮不了騎兵;其次是看將領的直覺。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沒有多余的時間讓你斟酌考慮,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判斷出對方的弱點在哪兒,稍一遲疑,機會就有可能轉瞬即逝。

    最后當然是武藝。沒有強悍的個人武藝,你不可能在高強度的對抗中活下來,就算發現了對方的破綻,你也沒能力抓住并且擴大。文臣可以指揮步卒,但文臣卻無法指揮騎兵,善用騎兵的將領往往都是武藝出眾的高手。

    “太史子義曾經說過,中原騎兵能戰勝草原騎兵,靠的不是騎射,而是突擊。比起騎射,突擊更考驗勇氣,更考驗紀律,當然也更考驗武藝。如果能集結一些武藝高強,又敢于短兵相接的騎士,由精通騎戰的將領指揮,哪怕只有幾十人也能在亂軍之中斬將奪旗,以少勝少。”

    孫策揚揚眉。“彥明,如果將白毦士交給你指揮,能承擔這樣的任務嗎?”

    閻行眨了眨眼睛,顯得有些遲疑。孫策見狀,鼓勵道:“彥明,言者無罪,你不用有什么忌諱,說不說在你,用不用在我。”

    閻行鼓起勇氣。“將軍,我覺得最適合沖陣的人不是我,而是將軍你。”

    郭嘉咳嗽了一聲,剛準備說話。孫策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等閻行說完。郭嘉只好閉上嘴巴。

    閻行接著說道:“論武藝,將軍不僅自己勇冠三軍,身邊還有郭武、陳武這樣的勇士;論威信,所有的將士唯將軍馬首是瞻,死不旋踵;論直覺,將軍捕捉戰機的能力出類拔萃,堪比霍驃姚。有此三者,將軍足以成為最優秀的騎將,決勝于兩陣之間,橫行于萬眾之中。”
第九百零三章 閻行論戰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瞟了瞟郭嘉。他嚴重懷疑閻行是被郭嘉招來忽悠自己的。

    但郭嘉臉色很難看。看他那樣子,如果有實力一刀捅死閻行的話,他一定非常愿意。要說他們是同伙,那郭嘉就是演技派了。郭嘉有一眼看穿人心的天賦,但他不喜歡演,也不屑演,更沒必要在他面前演,所以孫策只看了一眼就否決了自己的猜測。這不是郭嘉安排的,恰恰相反,他強烈反對閻行的提議。

    孫策稍微想了想,就理解了郭嘉的心情。一直以來,郭嘉和張纮都反復提醒他不要逞匹夫之勇,不要冒險,要持重,怎么可能建議他充當騎將,進行更冒險的沖陣。

    但憑心而論,閻行的建議很實際。孫策本尊的確具有成為優秀騎將的條件。他有過人的武藝,有超強的親衛團,在屬下中有足夠威信,最難得的一點是他擁有出類拔萃的直覺。

    武藝可以練,威信可以培養,但直覺是天賦。霍去病就是典型。他不學兵法,卻在第一次出征時采用了騎兵突擊的戰術,開創了一個時代。十八歲出道,二十四歲將星殞落,短短六年時間,卻是漢武帝時代甚至整個華夏文明史上最燦爛的將星之一。

    孫策十八歲出道,二十一歲渡江征討,二十六歲遇刺身亡,不到六年就平定江東,奠定了孫吳立國的基礎。他的成就不如霍去病,那只是他的起點和霍去病不同,但成長軌跡驚人的相似,都是天才型的將領。

    只不過他自認是贗品,所以在郭嘉和張纮的勸說下,漸漸忘記了這種天賦。細想起來,這種天賦并沒有真正的消失,正如真正的孫策從來沒有真正意義的消失,他一直在這個身體里面,只是隱藏得更深,等待著爆發的機會。這就像本能,可能被理性控制,卻從來不會真正消失。

    孫策迅速權衡了一下,笑道:“彥明此言,我愧不敢當。我指揮騎戰的機會不多,經驗太少,不及彥明、孟起萬一。”

    閻行躬身道:“將軍所言甚是。行軍作戰,以謀為上。我并非鼓動將軍冒險,只是希望將軍能相信自己,萬一戰機出現,大可直取之,不會因為瞻前顧后而錯失戰機。虎豹狩獵,從來不會與對方纏斗,總是待機而動,一擊必中。如果沒有機會,則不妨耐心等待。”

    郭嘉的臉色好了一些,又道:“常言道知己知彼,你對我們的對手有何見解?”

    閻行笑笑,露出不加掩飾的自信。他拱拱手。“祭酒莫急,我正要說起。不過我了解的信息有限,如果有訛誤之處,還請祭酒指正。”

    郭嘉笑著擺擺手,示意閻行往下說。孫策也很滿意。與性格外向張揚的馬超相比,閻行穩重內斂得多。難怪韓遂那么器重他,為了讓閻行為他效忠,又是嫁女兒,又是反間計。

    “三千烏桓騎兵固然是精銳,但袁紹所派的三員將領但遠遠談不上合適。劉和是劉虞之子,能得烏桓人支持,但他出身貴胄,又是儒生,初臨戰場,驟遇強敵,能否決勝負于瞬息之間,尚有疑問。淳于瓊人到中年,有領兵經驗,但他的武藝如何,有沒有統領騎兵的實戰經驗,也是未知之數。至于文丑,從斥候營打探到的消息來看,他武藝過人,又有統領騎兵的經驗,反倒是這三人中最值得重視的對手。但他出身寒微,又不像劉和那樣有恩于烏桓人,能不能讓烏桓人信服,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此三人各有長短,如果能因人設計,分而擊之,未嘗不可破。”

    閻行停頓了一下,又說道:“若三人各自為政,我有把握擊敗他們任何一人。若其合而為一,我愿為將軍前驅,與之周旋。”

    孫策覺得有理。“彥明,你再說說。如果遇到劉和,你打算怎么對付他?”

    “突襲之。攻其不備,直取中軍。能勝則勝,不勝則走。”

    “如果遇到淳于瓊呢?”

    “陣而后戰,與之纏斗,在混戰中找機會。”

    “如果遇到文丑呢?”

    “游擊,不間斷的**,不讓他們休息。待其部下松懈,掌控不力,出現破綻,再一舉破之。”

    孫策點點頭,和郭嘉交換了一個眼神,心中暗喜。閻行果然經驗豐富,智勇兼備。從他的回答來看,他這些天可沒閑著,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孫策又讓麋芳、郭武等人發表意見。麋芳統領親衛騎,有一定的統兵經驗,聽了閻行的分析,大有收獲,支持閻行的意見,愿與閻行一起指揮親衛營迎戰。郭武、郭援兄弟雖然個人能力強,可是對統領騎兵作戰沒什么概念,只知道領著人沖鋒。聽了閻行的講解,才知道一個真正的騎將還需要哪些技能,知道自己離一個真正的騎戰高手還有一段距離,紛紛表示愿意佩服。

    孫策沒有立刻做決定,他讓親衛騎、白毦士做好出擊的準備,又和郭嘉商量了一番。郭嘉也同意閻行的分析,但他還是不贊成孫策親自冒險。他覺得把這件事交給閻行就行,哪怕損失大一點,只要能取勝,損失也能彌補回來。

    孫策聽完,輕聲說道:“奉孝,我也不贊成冒險,但行軍作戰哪有不冒險的。家父尚且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我為人子,怎么能一味持重,錯失戰機?”

    郭嘉嘆了一口氣。“將軍,我理解你的難處。不過正因為如此,我才不贊成你冒險。令尊功成名就,人到中年,再讓他改脾氣已經不太可能。你年輕,還有精進的機會。況且你已經到了這一步,難道還想把重任推回令尊的肩上嗎?萬一令尊不諱,奈何?”

    孫策皺皺眉,琢磨著郭嘉的言外之意。郭嘉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明白,雖然老爹孫堅還在,但他才是孫家的頂梁柱。孫堅如果戰死,對孫家影響不大,他可以接過孫堅的責任。可要是他死了,孫堅卻無法接過他肩上的擔子。

    “將軍,我不是反對你冒險,以小博大,以弱敵強,行險在所難免。但勇不可恃,險不可久,你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責任,就算決戰疆場,你也應該做指揮全局的大將,不應該做沖鋒陷陣的斗將。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恃勇斗狠。”

    孫策點沉思良久,點點頭。“奉孝所言甚是。”
第九百零四章 夜襲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柴桑。

    劉繇勒住坐騎,盯著遠處大營零星的燈火又看了一眼,深吸了一口氣,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因為是夜襲,所以沒有震天的戰鼓,沒有招展的旌旗,烏云密布,星光黯淡,一切都籠罩在深沉的夜色之中。傳令兵將劉繇的命令傳達到一個個將領耳中,隨著一聲聲低喝,無數隱隱約約的身影在黑暗中蠕動起來,混在一起,就像潛藏在深淵里的怪物,充滿危險。雜亂的腳步聲響了起來,又迅速被夜風吹散。

    今天是除夕夜。劉繇一直沒有反擊,耐著性子等了大半個月,就是想等今天這個機會。他把各種因素都考慮好了。今天不僅天上沒有月光,而且風很大,吹的又是北風。風大夜黑,適合突襲。吹北風,周瑜在上風,他在下風,周瑜大營里的聲音能吹到他耳中,卻聽不到他的部下行動時發出的聲音。

    更重要的一點是江面上的水很急,浪很高,就算周瑜想撤退也沒那么容易。夜間行舟會有很多不可知的危險,逆風行舟更危險,恐懼從來都是最強大的武器,驚慌失措、落水而死,將導致不可估量的損失。

    劉繇抬起手,擋住越吹越緊的北風,盯著遠處的大營,生怕漏過一點點細節。

    過了好一會兒,遠處的大營突然響起激烈的銅鑼聲,這是遇襲報警,說明大營遭到了攻擊。緊跟著,大營西北方向火起,迅速蔓延,照亮了天空,即使隔著這么遠,劉繇也能看到隱約的人影。

    劉繇笑了,輕踢戰馬,向前急馳而去。

    許劭緊跟其后,趴在馬背上,緊緊地抱著馬脖子,生怕摔下去。雖然這姿勢不怎么雅,不符合他名士的身份。可性命要緊,顧不得那么多了。天這么黑,也沒幾個人看得見。

    攻擊開始了,劉繇安排在周瑜大營西北方向的伏兵一擊得手,用火箭攻擊周瑜的大營。天干物燥,風又這么大,一旦火起就很難撲滅,而且會順著風勢燒遍整個大營。而在周瑜忙于救火的時候,真正的主力會在南側發起進攻,殺入周瑜的輜重大營。

    一虛一實,足以讓周瑜焦頭爛額,顧此失彼。不管他是選擇救火還是選擇守營,最后都會一敗涂地。即使周瑜選擇撤出大營,輜重被燒補,周瑜也只能選擇撤軍。

    劉繇對自己的這個計策很滿意,甚至有些得意。即使是許劭聽了他這個計劃后,也表示贊同,覺得成功的希望非常大。

    劉繇趕到大營前。在火光的映襯下,他看得更加真切,周瑜的大營里人影紛亂,無數士卒從帳篷里奔了出來,有的沖向著火的方向,有的呆立在原地。

    西北的火勢越來越大,報警的銅鑼聲一陣緊似一陣。與此同時,下令各營戒備的戰鼓聲也響了起來,在夜風中搖擺不定。劉繇暗自冷笑,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準備好的士卒齊聲大呼,沖向不遠處的大營。他們一邊奔跑,一邊互相點燃手中的火把,由一為二,由二為四,火把數目迅速增加,擴展成一片火海。大營里的周瑜軍將士慌亂起來,不少人趕到營柵前布防,有人將長矛伸出營柵,準備刺擊,更多的則拉開弓箭,準備射箭。劉繇的部下奔到大營前,冒著大營里射出的零星箭雨,奮力扔出了手中的火把。一部分人則沖向營門,搶起手中的大斧猛劈。

    火把越過營柵,落在大營里,照亮了營柵旁士卒驚慌的臉,他們手忙腳亂的滅火,卻無濟于事,更多的火把落入大營,引起更大的慌亂。

    遠處傳來一聲歡呼,營門被劈開,劉繇的部下們蜂擁而入,沖入大營,到處放火。

    劉繇松了一口氣。到了這一步,他已經成功了大半。就算周瑜有天縱之才,他也無力回天了。

    形勢正如劉繇事先預計的那樣,當營門被攻破,存放糧草的囤倉被點燃,周瑜的部下已經亂成一團,有的想救火,有的想阻擊,卻無法兼顧,既沒能擋住劉繇的部下進攻,也無法控制住火勢。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后,他們撤退了,留下熊熊燃燒的大營。

    聞著糧食燒焦的糊味,劉繇心里說不出的暢快。他看著漸成火海的大營,對許劭說道:“子將,這次能襲營成功,你有功。”

    許劭撫著胡須,一聲輕嘆。“燒了這么多糧食,實在可惜,如果能運回城去多好。”

    劉繇哈哈大笑。“子將仁厚,不過周瑜怕是不同意,只好燒了。周瑜缺糧,只能撤退,我們趁勝再取廬江,還能趕得上春耕。廬江地肥,適合種稻,秋天收獲的糧食比這些燒掉的糧食更多。如果能早一日消滅孫策,收復揚州,也許就離天下太平不遠了。”

    “是啊。”許劭附和道:“孫策不死,天下難安。”

    許劭抬起手,捂上火鼻。風越來越大,火勢更猛,灰燼漫天飛舞,落在他們頭上、身上。劉繇早有準備,掏出一塊絲帕蒙在臉上,遮住口鼻,又掏出一塊遞給許劭。許劭接過蒙好,這才覺得呼吸舒暢了一些。

    過了一會兒,火勢漸漸小了,被照亮的天空也暗了下來。劉繇咦了一聲,皺了皺眉,回頭看了一眼許劭,眼中閃著疑惑。許劭不解其意。“怎么了?”

    “子將,你不覺得這火……不太對勁嗎?”

    許劭沒這感覺。這火有什么不對勁的?

    劉繇顧不上和許劭解釋,他策馬沖進大營,讓人用長矛挑開一個快要熄滅的火堆。長矛剛剛伸進去,劉繇的臉色就變了。這是一個草堆,不是糧食堆,灰燼的下面沒有糧食。

    “換一個。”劉繇大喝著,搶過一桿長矛,策馬奔向下一個火堆,用手中的長矛撥開灰燼。

    接連幾個都是草堆,以江邊割來的蘆葦為主,沒有一粒糧食。

    劉繇的眼神慌亂起來,額頭沁出一層細密的冷汗。許劭看在眼里,心中一陣慌亂。這時,劉繇突然勒住坐騎,轉身看向柴桑縣城方向。許劭下意識的轉過頭,頓時大吃一驚。

    遠處的柴桑城燈火通明,在夜色中像一朵燦爛的蓮花,與他們出發時的情景截然不同。

    剎那間,許劭一身冷汗透體而出,北風一吹,透體生寒。

    柴桑失守了。
第九百零五章 韜光隱晦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周瑜登上柴桑城頭,荀攸緊隨其后。在身高八尺有余的周瑜映襯下,只有中等身材的他很不顯眼,像是周瑜的影子。

    將士們站在兩側,拱手行禮,用火熱的目光看著周瑜。在默默的等待了十幾天后,周瑜一出手就輕松拿下了柴桑城,幾乎沒有遇到什么象樣的抵抗。城里的士卒不僅少,而且沒有防備,他們沖上城頭的時候,守城的士卒不是趴在城頭看景就是貓在角落里打盹。

    比起江陵之戰,這一戰更加輕描淡寫。原本孫策撤走的時候,很多將領還懷疑周瑜能不能完成任務。現在周瑜用戰績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完成任務,而且能完成得非常漂亮,非常輕松。

    在將士們敬畏的目光下,周瑜巡視了一番,部署了防務,在北門停下。

    遠處大營的火光已經漸漸黯淡,但兩側卻亮起了火把,由柴桑城一直延伸到江邊,仿佛兩條鐵臂,鎖死了劉繇的去路。那是文聘和李通的人馬,他們奉命截斷劉繇的去路,不讓他有撤退的機會。北面就是大江,別說沒船,就算有船,劉繇現在也不敢渡江。

    “這一戰,多虧公達。”周瑜輕聲說道。

    荀攸不聲不響,淡淡的笑容在嘴角一閃,還沒來得及綻放就消失了。過了一會兒,他才淡淡地說道:“我只是提了一個建議,具體安排都是將軍一手操辦,何謝之有?將軍,柴桑剛剛易手,城中人心不安,將軍還是要小心些,切不可輕率,以免發生意外。在控制城中防務的同時還要約束部下,免得壞了名聲。”

    周瑜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這次戰斗是他指揮的,但方案是荀攸提的。只是荀攸過于低調,議事的常常一言不發,很多人都以為他只是憑借荀家的名聲尸位素餐,私下里怨言不少,尤其那些知道荀攸曾經和何顒一起在本草堂住了半年多的人。

    “公達,等我拿下江南四郡,你還是去幫孫將軍吧。郭奉孝雖然聰明過人,但他好行險……”

    “將軍,拿下江南四郡,你也不能解甲歸田,將來還要取益州。孫將軍讓我留在這里,不是讓我幫你,而是需要你幫他。他以腹心待你,你不必自疑,守好本份就是了。”

    周瑜轉頭看了荀攸一眼,眼神有些疑惑,隨即自嘲地笑了一聲。他雖然和荀攸相處了這么久,但是憑心而論,他真的不清楚荀攸在想什么。他想和荀攸交朋友,但荀攸卻沒有這樣的打算,非公事不談。

    這人……有過朋友嗎?

    ——

    劉繇看著柴桑城,背后炙熱,胸口卻一片寒意。

    柴桑城悄無聲息的易手,說明城里有內應,周瑜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就等著他出城。

    他想趁周瑜不備,出城襲營,卻沒想到會正中周瑜下懷。周瑜的人是怎么進城的,他不知道,有多少人,他也不知道。他不僅敗了,而且連敗是怎么敗的都不清楚。

    攻石城不下,他可以接受。攻城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守城也守不住,而且是以這種方式失守,前后還不到一個月,這讓他無法接受。他突然對自己產生了嚴重的懷疑。我連孫策手下的將領都無法戰勝,還能戰勝孫策嗎?我拿不下石城,又守不住柴桑,我還能奪回揚州嗎?

    劉繇像泥胎木偶一般,面如死灰。

    見劉繇半天沒動靜,許劭急了,連忙來扯劉繇。“使君,大勢已去,逃生要緊。留在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快走吧。”

    “走?”劉繇慢慢回過神來,一聲長嘆。“我還能去哪兒?”

    “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去?南可入山,北可渡江,趁著夜色還能走,等天一亮,想走都走不掉了。”

    劉繇看看過處的火光,一聲長嘆。夜色果然是最好的掩護,不過不是掩護他進攻,而是掩護他逃跑。事到如今,也顧不得那么多了,現在還有機會,天亮了,大軍合圍,想走也走不了。

    只是這樣一來,他能帶走的人寥寥無幾,比撤離石城時還要狼狽。

    劉繇不敢聲張,和許劭一起,悄悄地脫離大軍,狼狽南逃,遁入廬山。

    ——

    芍陂。

    夜風呼嘯,吹得人渾身冰冷。

    孫策用力搓搓手,想將手搓得熱一點,再焐焐臉,但這顯然是徒勞,手還沒碰到臉就被風吹熱了。他嘆了一口氣,用力搓了搓臉,暗自咒罵了兩句。

    除夕夜也不能安生,當兵真是不容易啊。這都是袁紹鬧的,要不是他瞎折騰,自己現在要么在姑蘇,要么在平輿,喝著小酒,看著歌舞,晚上還有美女暖被窩,不知道多舒坦,哪會像現在這么苦逼。大半夜的不睡覺,在這兒吹喝西北風,等著山賊襲營。

    經過兩天偵察,斥候營發現了尾隨而來的山賊,為首的叫鄭寶,是太平寨的頭領。他和芍陂的水賊張多聯手,準備趁著大年夜襲擊孫策的大營。孫策自然不擔心這些不成器的東西,既然他們愿意前來送死,他樂得將他們一網打盡,免得滿山溝的去追。

    可是這西北風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腳步聲響起,郭嘉走了上來。孫策轉頭看了一眼。“你來干什么,不是讓你在帳里好好休息嘛。這點小事,不用你來參謀。”

    “睡不著。”郭嘉走到孫策身邊,看看四周。四周漆黑一片,一點動靜也沒有。“將軍,我覺得還是應該示弱,不應該示強。”

    孫策瞅瞅郭嘉,沒吭聲。他們為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一直沒能統一意見。郭嘉提出了甲乙計,一個示強,一個示弱。郭嘉本人提議示弱,避免與袁紹提前決戰,他則傾向于示強,嚇阻袁紹,讓袁紹不要輕舉妄動。目的一致,只是思路不同。

    “袁紹勢大,不僅將軍忌憚他,朝廷也忌憚他,陶謙、公孫瓚、賈詡也都忌憚他,不希望他進一步強大,將軍這才有機會尊王攘袁。如果將軍這次示強,那眾人擔心的對象就會成為將軍,他們就算不會袁紹結盟也會防備著將軍,或作壁上觀,等著將軍與袁紹兩敗俱傷。袁紹本已信心不足,若被將軍擊敗,他有可能會向朝廷示弱稱臣,做尺蠖之屈。他在長安黨羽眾多,內外響應,朝廷不可能不予以安撫,尊王攘袁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如此,將軍四面受敵,處境將更加困難。”
第九百零六章 人活1口氣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孫策知道郭嘉說得有理,示弱的確比示強更穩妥,袁紹很享受唯我獨尊的感覺,而且極易自我膨脹,只要他肯示弱,袁紹就會將重心重新調整回北方,他也能因此爭取到一兩年時間。示強有可能會嚇住袁紹,但那只是暫時的,隨后肯定會引來更猛烈的攻擊。

    示弱合理,但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而且總覺得這么示弱未必能解決問題。他都已經從中原退到江東了,還要怎么弱?難道把豫州拱手相讓?就算他肯把豫州讓給袁紹,將荊州讓給朝廷,他們也不會罷手吧。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還要示弱?

    孫策不贊同郭嘉的意見,但他沒有急著決定。他知道郭嘉不是小心謹慎的人,如果有機會,他也會冒險。他之所以極力反對,還是因為示弱明顯弊大于利,得不償失,又沒有必要,所以不贊成這種帶有相當沖動性的冒險。

    “奉孝,我再想想。”

    “將軍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是的,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在郭嘉面前,孫策不需要掩飾自己的心情。

    “好吧,希望過幾天,將軍能說服自己。”郭嘉聳聳肩,突然伸手一指。“來了。”

    孫策順著他的手看去。果然,黑暗中亮起一個光點,看起來像螢火蟲似的,不注意看還真發現不了。不過孫策并不擔心,幾千蟊賊而已,想動他的大營簡直是自不量力,他根本不需要親自出戰,部署好戰事,讓部下去執行,他在這里控制全局即可。

    雖然大營里沒什么火把,鴉雀無聲,和休息了沒什么兩樣,但一萬多將士沒有一個休息的,一半人在營外埋伏,一半人在大營里待命,只要他鼓聲一起,這些人就可以投入戰斗。

    兩人默契的停止了爭論,說起了閑話。正反意見都已經說得很透,現在的分歧是選擇。這一點上,他有足夠的主動權,郭嘉有建議權,但不能代替他做出選擇,最后決定權還在他手上。

    孫策想起了豫章的戰事。賀齊還沒有消息來,應該還沒分出勝負。周瑜也沒有消息來,不知道他是什么情況。柴桑是扼守長江的要塞,但在此之前,天下爭霸之勢未成,柴桑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周瑜身邊不僅有荀攸這樣的謀士,還有李通、文聘兩員大將,劉繇應該占不到便宜。

    區別只在于周瑜什么時候能拿下柴桑。圍城這種事最沒譜,也可能一兩個月,也可能經年累月。如果拖上幾個月,春耕之前還沒拿下,就算周瑜不撤退,也不可避免地要擔誤時間。到了夏初再不退,就必須撤兵。夏天悶熱,雨水也多,不適合作戰,尤其是對攻城方來說。

    “奉孝,你對荀公達這個人怎么看?”

    “看不透。”郭嘉搖搖頭。

    孫策很驚訝。還有郭嘉看不透的人?

    郭嘉看起來有些尷尬。“呃……荀公達情況特殊,他從小父母雙亡,由大父撫養,十三歲又失去了祖父,年輕時吃了不少苦頭。幼年失怙的孩子不僅會比普通孩子察顏觀色,而且擅長掩飾自己的心情,反正也沒人關心,叫苦只會被人譏笑。”

    孫策瞅瞅郭嘉。郭嘉在笑,卻不像平時那樣玩世不恭,眼神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孫策沒有再問。郭嘉雖然不是父母雙亡,他的母親還在世,但他小時候也沒少受苦。世家也有貧富不均,也有勢利之人,并不總是相親相愛,一團和睦。

    郭嘉在說荀攸,其實也是在說他自己,只不過他和荀攸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他是放浪形骸,游戲人生,不在乎任何人。荀攸則是將自己保護得嚴嚴實實,恨不得能隱身。

    “荀公達心里還有朝廷嗎?”孫策說道。他之所以拒絕周瑜的舉薦,就是擔心荀攸心里還有朝廷,一旦掌握了兵權,將來會成為障礙。

    郭嘉沉吟了片刻。“應該不會。”

    “為什么這么說?”

    “我想不出他有什么理由效忠朝廷。說君臣之義,征辟他的大將軍何進死了,少帝也死了,當今天子年幼,對他沒有任何恩惠。說道義,他和何顒很親近,思想偏向于黨人,對朝廷只有恨,沒感情。說家族之義,荀家似乎也沒照顧他什么,他和荀文若并不親近。”

    孫策有點意外。郭嘉的觀點和他不一致。如果這么說的話,那他可能就犯了一個錯誤。正當他想是不是要把這件事告訴郭嘉,聽聽他的意見時,有一隊人舉著火把向中軍來了,從移動的速度來看,應該是騎兵。他除了在營外安排了五千步卒之外,還讓親衛騎和義從營跟著去了,一是協作追擊,二是居中聯絡。四條腿的馬總比兩條腿的人快。

    這么快就有結果了?孫策精神一振。這是這一萬兩千多江東子弟兵第一次實戰,他很好奇這些人究竟能做得怎么樣。為了這支子弟兵,他可是不惜血本,拿出了壓箱底的資源。不僅裝備了最新的軍械,還安排了數百名有經驗的老兵擔任各級軍官。

    過了一會兒,十名白毦士入營,來到孫策面前,帶著一個俘虜。俘虜四十多歲,體格魁梧彪悍,不像弱手,就是現在看起來有點狼狽,被白毦士用繩子反綁著雙手,拖曳而行,踉踉蹌蹌,氣喘吁吁。

    “鄭寶?”孫策打量著這個賊,和情報中的鄭寶的形象有點像,但他不敢相信。外面還沒開打呢,就把賊首擒住,未免太夸張了。

    “老子就是鄭寶,你是誰?”鄭寶掙扎了一下,咽了口唾沫,啞聲說道。

    孫策很無語。郭援趕了過去,飛起一腳,踹在鄭寶的腳彎處。“有眼無珠的東西,在將軍面前還敢放肆,不想活了?”

    鄭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膝蓋鉆心的疼,他卻咬著牙,不敢吭一聲,勉力仰起頭,打量著孫策。“孫策?嘿嘿,我還以為剛才那個勇士是你呢,沒想到你躲在這兒。就憑你這膽氣,也敢自稱小霸王?”

    郭援大怒,拔刀出鞘,正準備一刀砍死鄭寶。孫策也愣了一下,隨即擺擺手,示意郭援退下。他走到鄭寶面前,背著手,打量著鄭寶,笑嘻嘻地說道:“你都被我生擒了,還這么囂張?”

    “被你生擒了又能怎么樣?就算你殺了老子也沒關系,老子是為袁盟主效力的,將來他得了天下,還得追封我,封我兒子當官。可是你呢,你躲得了初一,還能躲得了十五?”
首頁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