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解圍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數日之內,張遼率部在猗氏、解縣一帶游擊,還去蒲坂走了一趟,襲擊了一個征集糧草的隊伍,斬殺數十人,劫走了不少糧草。

    雖說斬獲不多,影響卻不小。張遼所領的這三百余騎都是真正的精銳,裝備又明顯高出中山軍一大截,不論是個人戰力還是戰術配合,都不是河東世家的部曲能比,衛覬等人派兵圍殲,苦于騎兵數量不足,人少了不是對手,人多了跟不上速度,陷于兩難境地。幾次接觸下來,反倒是張遼追著他們打的時候更多一些,很多保持中立的河東大小家族看在眼里,自然有了想法,征集錢糧的難度陡增,衛覬親自出面都碰了不少軟釘子。

    比起戰場上的勝負,張遼對吳國新政的宣傳作用更大。他不僅是嘴上說說,還給每一個借給他錢糧的人留下了字據,許諾不管到哪一年,只要河東并入吳國疆域,現在所借的錢都可以抵充賦稅,絕不虧欠。這種聞所未聞的新鮮事很快傳播開來,魯肅的兩份公告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縣鄉亭,被無數人討論。尤其是那些沒什么實力的普通百姓,對傳說中的吳王仁道充滿了期待,恨不得吳軍立刻取勝,趕走劉備。劉備給了世家好處,卻沒給他們好處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他們對這位劉皇叔沒有一點好感。

    衛覬見形勢嚴峻,不得不連發幾份急件,請劉備盡快想辦法解決張遼。再讓張遼四處游蕩,河東的人心就散了。

    劉備接到消息,又氣又急。氣的是王凌不識大體,消極怠戰。如果他肯主動追擊張遼,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急的是伏擊不成,反而失去了主動權。魯肅背山立陣,如果他主動進攻,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果考慮到雙方的戰力差距,這一戰就沒什么勝算了,兩敗俱傷勢在難免,甚至可能被魯肅擊敗。

    劉備與司馬懿、裴潛等人反復商量,覺得形勢不容樂觀,必須采取對策。

    裴潛也覺得形勢危急,河東有失守的可能。沒有了河東,劉備還可以退守并州,但他們卻將面臨滅頂之災。即使他們愿意跟著劉備去并州,而劉備也愿意帶著他們,失去了田宅之后,寄人籬下的日子也不好過。一兩個人還能堅持一下,拖家帶口的肯定不行。

    裴潛建議劉備派張飛或者張郃率領精銳騎兵去追擊張遼,就算不能立刻擊殺張遼,也不能讓他如此輕松。王凌是并州人,河東的得失對他影響不大,他自然不會出力。張飛、張郃是劉備部將,他們明白河東得失的意義,會積極求戰的。

    劉備遲疑不決。張飛、張郃肯定會全力以赴,但能不能抓住張遼卻不好說。張遼所領皆是精銳,又一人三馬,速度很快,張飛、張郃兵力少了,無法圍追堵截,兵力多了,又會影響對魯肅主力的作戰。

    司馬懿反復考慮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魯肅滯留不前,卻派張遼游擊作戰,很可能是發現了伏兵。如今張遼已經將消息送到安邑城中,魯肅也知道呂蒙暫時沒有危險,更不會急于進攻,在這里等已經沒有意義,不如主動撤退,保存實力。

    裴潛一聽就急了。“往哪兒退?”

    司馬懿在地圖上點了點。“中軍退守聞喜,前鋒駐安邑城北,看魯肅如何應變,再做下一步決定。如果有可能,在安邑城北決戰。”

    裴潛仔細想了想,覺得有些道理,表示贊同。安邑城南平地多,城北山地多,占據山地作戰,保持對安邑的威脅,魯肅不能不有所顧忌,有可能會主動進攻,如此一來,劉備就可以占有地利。聞喜的情況與安邑類似,而且城北的山地更多更高,更利于防守,萬一安邑戰事不利,還可以退往聞喜再戰。兩地相距不過五十余里,接應也很方便。

    對他來說,暫時放棄安邑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放棄聞喜就行。

    司馬懿緊接著又提了個建議:拜王凌為前將軍,領河東太守。王凌之所以作戰不積極,是因為他沒有利益在河東,讓他擔任河東太守,河東的得失就和他有關了。

    裴潛雖然不太愿意作戰消極的王凌成為河東太守,但他也無可奈何。事實證明,河東軍的兵力雖然不少,戰斗力卻不怎么樣,之所以張遼來去自如,就是因為王凌不肯出力。要想擊敗魯肅,除了靠劉備的中軍,還要借助并州軍,尤其是王凌所領的并州騎兵。

    見軍師和行軍司馬意見相同,劉備也沒有再遲疑,隨即下令撤軍,并通知衛覬撤離鹽池。劉備非常謹慎,讓張飛、張郃各統五千騎兵斷兵,掩護步卒主力撤退,如果有機會,還可以突襲魯肅。

    魯肅沒有追擊。他和劉備保持距離,多派斥候,不給張飛、張郃突襲的機會,不緊不慢地跟到了安邑。

    劉備無奈,只得撤了包圍安邑的人馬,退到安邑城北的山地,保持對安邑城的威脅,等待機會。

    魯肅與呂蒙見面,既沒有夸呂蒙,也沒有責備他,倒是對張遼贊不絕口,夸他任務完成得出色,堪當大任。呂蒙有些不爽,不過從孫策的安排來看,暫時也沒有擴大戰事規模的可能,而且此事又可能涉及到派系斗爭,情況復雜,他只好息事寧人,咽了這口窩囊氣。

    呂小環與王異久別重逢,興奮異常,拉著王異到一旁嘀嘀咕咕,有說有笑。她對王異的兒子也非常好奇,抱著小小的嬰兒,她比上陣還緊張,一連問了王異好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再過九個月,她也要做母親了,卻對如何帶孩子一無所知,恨不得王異告訴她一切答案。

    得知呂小環有了身孕,王異也是哭笑不得。有了身孕還行軍作戰,這呂小環倒是比以前更放得開了。看來先帝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呂小環如果回到長安,絕不會有今天。

    寒喧過后,呂蒙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這些天在安邑城中,他可沒閑著,在趙昂的協助下整理了河東的地形,對接下來的戰事做了一番推演,眼前這個局面便是其中之一。

    劉備兵力多,但是戰斗力相對較弱,選擇有利地形以守代攻是順理成章的選擇。由安邑向北,至少有兩片山地,如果強攻,傷亡必然不小,不如另尋他路。具體而言,就是兩個辦法:一是調水師參戰,沿汾水上行,先取臨汾,切斷劉備退往并州的道路。一是招關中的涼州軍參戰,并聯絡白波軍,彌補己方兵力不足的劣勢。

    在后路有可能被截斷的情況下,劉備只能選擇放棄安邑、聞喜,繼續后撤,以固守臨汾為目標。如此,河東大半入手,是戰是守,都有足夠的主動權。

    魯肅聽完,不置可否,問辛毗及其他諸將的意見,包括趙昂在內。

    辛毗撫著胡須,也沒說話。他不贊同呂蒙的意見,但他知道呂蒙心里不舒服,如果當眾反駁他的意見,很可能會激化矛盾。他打算私下里和呂蒙談談,希望他不要意氣用事,耽誤了大好前程。

    張遼、高順等人也不說話。身為降將,他們不想參與魯肅和呂蒙之間的矛盾。趙昂也差不多,盯著地圖,佯作沉思,不發表任何意見。

    見氣氛尷尬,魯肅和呂蒙都有些后悔。這時,一旁的呂小環拉著王異走了出來,笑嘻嘻的說道:“魯都督,諸位將軍,能不能讓我的軍師說兩句?”

    高順、張遼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呂小環這個提議好,既能打破僵局,又不用自己出頭,王異是女子,就算說得不對,魯肅、呂蒙都不至于和一個女子計較。

    果然,魯肅笑道:“王夫人,不,王軍師有什么高見,不妨直言,肅洗耳恭聽。”

    呂蒙也笑道:“都督有所不知,王軍師雖是女子,卻不讓須眉。我聽趙府君說,他之所以能守住安邑,就是拜王軍師的奇計。”

    王異連忙謙虛了幾句。其實她是不想多嘴的,但呂小環卻一心想她露兩手,她推辭不掉,只好恭敬不如從命。況且吳國不禁女子出仕,她也不甘心相夫教子,一輩子不出家門。有機會在這樣的場合表現一點能力,將來也許會有機會。

    “誠如諸位將軍所言,我軍兵力不足,可是這并非不能多,而是吳王愛民,不想增加百姓負擔,征兵很容易,養兵卻難。關中士家雖然大多出自涼州,艱苦耐戰,但他們的訓練不足,尤其是和吳軍相比,差距實在太遠。以前還沒有這樣的感覺,這些天看呂將軍麾下將士作戰,我等深有體會。”

    呂蒙咧著嘴笑了,難得的謙虛了幾句。“夫人過獎了。我大吳精銳皆是如此,不值一提。”

    王異笑笑,接著又說道:“況且關中軍中有不少將校都是宗室,由他們統兵征戰,實在讓人不能放心。安撫使楊君之所以遲遲沒有命他們渡河進擊,或許就是有這樣的擔心。”

    呂蒙頓時面紅耳赤,后悔莫及。

第二千三百零九章 大將氣度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子明啊,你太心急了。”

    晚餐過后,辛毗與呂蒙走上了城墻,提起不久前的會議,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想起那一幕,呂蒙也很后悔。自己的確有些著急了,如此明顯的道理,連王異都明白,他卻忽略了。關中雖定,劉氏宗室的力量猶在,尤其是在軍中,幾乎可以與涼州人、關中人鼎足而立。倉促之間,楊修是無法將他們連根拔起的,需要時間來慢慢替換。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心服,誰也說不準,難保里面會有幾個心不死,想恢復漢家天下的。若他們與劉備勾結,引他們入河東就是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就要算讓關中的人馬進入河東,也應該由楊修來主持,挑選合適的人選,而不是由他來建議。他這么做不僅是與魯肅爭鋒,更是讓楊修為難,還有催迫楊阜、趙昂的意思,一下子得罪了無數人。

    “軍師批評得對,我一定引以為戒。”

    “子明,你還年輕,大王又欣賞你,你的前程毋須擔心,不必急在一時。魯督也是大王器重的大將,大王將你安排到他麾下,就是對你的愛護。今天若是換了其他人,能容忍你的放肆嗎?你和他生隙,大王該如何處置?大王現在要操心的事很多,你不該再讓他分心。”

    呂蒙連連點頭,汗流浹背。

    辛毗沒有再說,他轉身扶著城垛,看著城北的那片臺地,出神片刻。“子明,你剛才對河東的地形分析得很到位,只是看得還不夠遠,應該看得更遠一點。”

    “請軍師指點。”

    辛毗抬起手,指向北方連綿不絕的山巒。“河東不僅是并州門戶,更是唐堯、虞舜的稱帝之地,幾千年來,這里發生了多少朝代興迭,又發生了多少決定王朝命運的大戰,你都清楚嗎?”

    呂蒙閉口不言,心里很不舒服。他敬重辛毗,但他不喜歡辛毗這副教訓人的口吻。他是沒讀什么書,可這不是他的錯,家境貧寒,少年從軍,建功立業是他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他的全部心事都在兵法上,哪有時間去讀那些真假難辨的古史?

    沒有聽到呂蒙的回應,辛毗知道自己也太急了,碰到了這個少年的痛處,暗自嘆了一口氣。他想了想,說道:“子明,知道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嗎?”

    “略知一二。”

    “知道鳴條在哪兒嗎?”

    呂蒙搖搖頭。他只是聽過這個故事,卻沒有認真研究過,哪里知道鳴條在哪兒。

    辛毗笑了笑,輕輕跺跺腳。“就在這兒,安邑就曾經的夏都,鳴條之戰就在安邑西的山地之間。你研究過附近的地形,不妨猜想一下,具體的戰場會在哪里,雙方又是如何交戰的,商湯為何勝,夏桀為何負。”辛毗轉身看看呂蒙。“你搞明白了這些,或許對你有所益處。須知吳王和商湯一般,亦是興于吳楚之間,先得冀州,而后西進取河東。”

    呂蒙驚訝不己。“當真如此?”

    “當然,這都是書上記載的。”辛毗眼神閃爍,又笑道:“吳王與商湯相似之處甚多,這里面也有不少道理,值得深思。以史為鑒,這可是大王最推崇的事,你身為大王寄以厚望的將領,理當奉行。”

    “喏。”提及吳王,呂蒙不敢再使性子,躬身受教。

    辛毗下了城,來到魯肅所住的公廨。

    魯肅還沒睡,披著衣服,一手舉著燈,一手在呂蒙繪制的大型地圖上輕輕移動。聽到辛毗的腳步聲,魯肅回頭看看他,笑道:“軍師出馬,想必馬到成功。”

    “少年意氣,哄兩句就好了。”辛毗走了過來,看看地圖。“都督還在考慮戰事?”

    “子明雖然意氣,能力卻是有的,這張幅地圖做得很好。”魯肅向后退了幾步,仔細端詳著地圖,又道:“不遜你手下的那些參軍,將來給他安排軍師怕是困難,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

    辛毗莞爾一笑。“那是大王要操心的事,我才不管呢。都督,關中軍暫時不能調用,你打算如何解決河東的戰事?”

    “暫時還找不出比子明更好的方案,所以我想來想去,或許應該等一等。”

    “哦?”

    “你想想,是在河東與劉備決戰好,還是在并州與劉備決戰好?”

    “當然是要河東。”辛毗脫口而出,隨即又意識到了魯肅的意思。“只是都督,如此一來,這可便宜沈子正他們了。”

    魯肅放下燈,在案后坐好,提起茶壺,為辛毗倒了一杯茶,又為自己倒了一杯,端起到嘴邊,卻沒喝。他垂著眉,看著茶湯中翻滾沉浮的茶葉,出了一會兒神。“如果能擒住劉備,讓人占點便宜又何妨。這么大的功勞,本來也不是你我能獨吞的。”

    辛毗一愣,隨即恍然,連連點頭。“都督說得對,擒殺劉備,便是首功,并州不足論。”他歪著頭,打量著墻上的地圖,沉吟片刻,又道:“這么說,還得勞動一回白波軍,讓他們截住劉備后路才行。”

    魯肅點點頭。“白波谷有地利可用,白波軍也有一定的兵力,只是裝備和訓練太差,正面作戰的能力不夠。僅靠他們遠遠不夠,最好能有人去協助他們,就像這次子明突入安邑,助趙昂守城一樣。”

    辛毗心中微動。“都督打算還讓子明去?”

    “你覺得呢?”

    “子明只有兩千多人,怕是不夠。”

    魯肅呷了一口茶,微微頜首。“是的,所以我在考慮是為子明增兵,還是讓士平高順去。佐治,你的建議呢?”

    辛毗迎著魯肅的目光,無聲地笑了笑。“士平是將才,守白波谷綽綽有余,只是有些可惜,他是折沖將軍,手下又有陷陣營,自然應該折沖陷陣,攻堅克固,才能立足于我大吳朝廷。要不然的話,別人還以為他這折沖將軍是都督舉薦所得呢。”

    魯肅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就讓子明去。你與白波谷聯絡一下,看看他們有多少可用之兵,還缺多少人,又需要哪些物資,屆時讓子明一起帶去。”

    辛毗大喜。呂蒙如果能帶著物資去白波谷,在白波谷立足就容易多了。這一戰下來,不說給他增的兵,僅是白波軍中就能挑出一兩營人馬,呂蒙很快就要升任統領萬人的大將了。最近建業傳出消息,吳王有意調整將領,在戰區督之上增設大都督,魯肅如果升任大都督,騰出來的這個戰區督自然是呂蒙的。

    “都督胸襟,令人佩服。”

    魯肅笑笑,舉起茶杯,向辛毗示意了一下。兩人相似而笑。

    魯肅很快再次召開會議,商量河東形勢。

    辛毗講解了最新方案,魯肅移鎮安邑,親自與劉備對峙,高順為別部,蔣欽為副,攻取涑水下游的諸縣,然后沿黃河北上,進入汾水流域,再逆水而上,直抵臨汾。

    呂蒙增兵兩千,連同本部共五千人,由張遼、龐德率騎兵配合,攜帶相應物資,間行趕往白波谷,與白波軍聯手,擇機攻取平陽、襄陵,然后與高順夾擊臨汾,切斷劉備退往并州的道路。

    趙昂留任河東太守,抓緊時間安排春耕,統計戶口。按照吳制,太守不掌兵,另設郡尉掌兵,河東郡尉暫由蔣欽兼任,原由蔣欽負責的弘農防務轉由此次守顛軨坂有功的鄧當負責。

    分配完任務,辛毗又重點講解了各部需要注意的問題,尤其是呂蒙與高順之間的配合。高順要打得激烈,聲勢越大越好,但進展不能太快,以便將劉備的注意力吸引到西部。呂蒙則要注意隱蔽,盡可能不要驚動劉備,安全到達白波谷,在劉備反應過來之前完成任務。保密工作做得越好,時間維持得越長,攻擊越有突然性,成功的希望越大。

    聽完安排,眾人都有些意外。

    高順不敢相信自己這么快就有獨立作戰的機會,還以蔣欽為副將。蔣欽和呂蒙一樣,是吳王親自調教出來的年輕將領。他提出了異議,希望魯肅以蔣欽為將,他為副將,卻被魯肅堅決的拒絕了。蔣欽也適時的表示,堅決執行都督的命令,全力配合高順作戰。

    呂蒙則不是相信自己能得到如此重用。他看向辛毗,辛毗卻搖搖頭,又瞟了一眼魯肅,以示這是魯肅的決定,并非他的影響。呂蒙很慚愧,慷慨激昂的表示,一定遵照都督的指示,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

    唯一失落的是呂小環。計劃中的大戰無疾而終,她只是跟著張遼轉了一圈,沒經歷幾場戰斗就結束了,實在不過癮。她本想向魯肅請戰,卻被王異勸阻了。王異說,魯督能如此重用高將軍,又怎么可能讓你閑著?之所以不安排,必然是別有重任。

    果然,魯肅說,毌丘興、張繡率領兩千多騎兵即將趕到,按照吳王的命令,他們將成為本督直屬的騎兵。有了獨立的騎兵營,本督還需要一個親衛騎督,隨本督迎戰劉備,不知道呂夫人愿不愿暫時屈就?

    呂小環樂得合不攏嘴,連聲答應。“愿意,愿意。”

    高順、張遼見狀,當即表示愿精選百余精銳騎士贈送給魯肅,供魯肅組建親衛騎。這些人都是并州北部邊疆的騎士,精通騎射,又敬佩呂布的勇武,肯定會聽從呂小環的命令。

    魯肅欣然笑納。

第二千三百一十章 欺軟怕硬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為了掩人耳目,避開劉備的斥候,呂蒙收起戰旗,隨高順一起出發,在白波谷派來的向導的帶領下,繞過聞喜,經稷山,輾轉趕往白波谷。

這一路并不輕松,不是在河谷里穿行,就是在山脊上前進,剛上完坡,轉眼又要下坡,平坦的地方屈指可數。步卒還好一些,騎兵可是吃盡了苦頭,接連摔死了幾十匹戰馬,讓不少騎士怨聲載道,嘀咕著不如騎驢。相比于高大強壯的戰馬,征來馱貨的驢倒是走得很平穩,幾乎沒有損失。

聽著報怨,呂蒙的臉上發燒。在地圖上看地形很輕松,真正走起來,才知道這地形有多麻煩。他明白了孫策的擔憂,也明白了魯肅的用意。河東已然如此,并州的地形只會更險,即使吳軍善戰,遇到這種地形也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必遭覆敗。

半路上,他也沒閑著,留心收集相關的消息,即使對方是目不識丁的普通一卒,他也很客氣的請教。經詢問得知,安邑城北的這片高地就叫鳴條山,又叫鳴條崗,本地人稱為隴,據說古代打過仗。不過具體哪個古代就不好說的了,有人說很久很久以前,是黃帝那時候,有人說是是大禹開龍門那時候,也有人說是商湯——他們稱之為湯王,在安邑東有一座山,就叫湯王山。

呂蒙按照辛毗的指點,在腦子里一點點的勾畫當地的地形,猜想歷史上戰事的過程。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可是行軍途中卻找不到人問,那些將士還不如他呢。張遼也不怎么懂,反倒是龐德略知一二。他是吳王的義從騎督,經常在吳王左右,零星聽過一些。

雖然不成系統,呂蒙還是求之若渴,多次向龐德請教,直到把龐德肚子里那點貨掏得干干凈凈。龐德對呂蒙說,你真要想知道這些,不如直接寫信給大王。大王會告訴你該讀哪些書,甚至可能直接把相關的書籍送給你。他身邊的那些侍從平時有什么問題,都是直接向大王請教,大王從來不覺得煩。

呂蒙覺得有理,又覺得很有壓力。他算是吳王最早的侍從,如今獨立領兵了,卻疏忽了學習,再過幾年,等那些年輕人出仕了,自己怎么和他們競爭?

——

汾陰。

高順在城外扎下大營,派人進城勸降。

汾陰令裴邯是聞喜人,按輩份算是裴潛的族兄,為人孔武有力,通曉武藝,原本在聞喜縣做縣尉。劉備入河東,裴家雞犬升天,他也升任汾陰令。汾陰是汾水入河之外,地勢之重要不言而喻。

早在魯肅渡河的時候,裴邯就做好了準備。江東水師聞名天下,肯定會走汾水入河東,所以他集結了五千多人,儲積了足夠一年的糧草。張遼入境時,他緊閉城門,如今高順來攻,他也沒有投降的興趣,直接砍下使者的首級,掛在城頭上。

高順大怒,下令攻城。

汾陰雖是縣城,卻因為地理位置重要,城防比一般的縣城高大堅固,城上又有充足的準備,蟻附攀城是不行的,必須要有攻城器械。蔣欽帶了工匠,但沒有足夠的材料,便命人上山伐樹,打造攻城器械。因為有掩護呂蒙的任務,高順不怕動靜大,就怕動靜不大,不僅征發了附近的百姓,連鄰縣的皮氏都接到了征伕、征糧的命令,一時間,方圓百里之外人心惶惶。

劉備很快收到了消息,與司馬懿、裴潛商量,要不要分兵增援汾陰。

裴潛擔心裴邯的安全,也擔心汾陰的安全,自然建議增援。他對劉備說,如果汾陰丟了,高順就有可能沿汾水而上,再取皮氏,直到臨汾。春天到了,天氣越來越暖和,江東水師很快就能趕到戰場,汾水將是水師必經之路,甚至比涑水還要重要。

司馬懿也覺得有地利可用,魯肅縱使發起攻擊,也無法速勝,不如分兵去增援汾陰。如果能有機會擊潰高順,也可以提振一下士氣。只是要留心不要被魯肅騙了。高順如此興師動眾,恐怕不僅僅是為了攻汾陰,還可能是誘敵之計。

劉備覺得有理,但他畢竟有明顯的兵力優勢,只要小心一點,別中了魯肅的伏擊就行。他留下剛趕到的王蓋堅守大營,親率四萬步騎趕去汾陰。他本打算帶張飛、張郃去汾陰,可是正如司馬懿所說,被任命為河東太守后,王凌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不再做壁上觀,主動求戰,劉備無奈,只得帶上王凌,留下張飛。

剛剛出城不久,劉備收到一個消息:魯肅有新的援兵到,是兩千多騎兵,由兩個將領指揮,一個姓張,另一個姓比較怪,姓母丘。劉備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是毌丘,頓時有點頭疼。他知道毌丘興,這是一個河東人,隨賈詡學習過兵法,據說曾向天子進破吳之道,后來天子率騎兵突入兗州,就是由他那個建議而來。除了低估了吳軍的戰斗力之外,幾乎沒什么明顯的破綻,是一條好計。

孫策派這個人回河東,是對河東勢在必得啊。

劉備提醒張郃、王凌,吳軍騎兵數量雖小,但裝備好,訓練精,戰斗力不弱,毌丘興又是河東人,熟悉地形,通曉兵法,你們千萬不能大意。

張郃沒說什么,王凌卻有些不以為然,私下里對妹夫郭淮說,劉備被孫策打怕了,一點信心也沒有,四五倍的兵力還不敢正面迎戰,如何能戰勝孫策?毌丘興不過是河東一寒門匹夫,賈詡也就是一個玩弄陰謀的謀士,哪里懂什么兵法。先帝就是錯信了他們才戰敗的。

郭淮比較謹慎。他對王凌說,用兵以謹慎為先,張飛、張郃都是武藝精湛,又精通騎戰的將領,他們都對吳軍騎兵非常忌憚,可見中山王所言不虛。況且從吳軍的戰績來看,吳軍騎兵的確沒遇到什么對手,倒是屢次以少勝多,不宜大意。

王凌瞅了郭淮兩眼。郭淮的父親郭蘊曾任雁門太守,熟悉邊事,郭淮又從小對軍事感興趣,這些年收集了不少吳國講武堂的戰紀,深入研究,對吳國戰史的了解遠在他之上。帶上郭淮,就是希望他能為自己出謀劃策,時時提醒自己,免得中了吳人的奸計。

“伯濟,那你說說吳軍究竟強在哪兒,能以一敵十嗎?”

“步卒不好說,騎兵卻有可能。”

“為什么?”

“有篇文章,好像是閻行所作,專門分析了騎戰與步戰的不同。他說騎戰變化更快,更依賴于將領的能力和經驗。戰斗的重心都圍繞雙方將領展開,如果能擊殺對方的將領,就能迅速擊垮對手,起到以寡敵眾的效果。”

王凌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卻故作不屑。“我以為有什么呢,鳥無頭不飛,蛇無頭不走,三軍不可無帥,這么簡單的道理誰不懂?”嘴上這么說,轉身就穿上了金絲錦甲。這金絲錦甲是他花費巨資買來的,因為不是量身定做,不是很貼身,而且損壞了也沒人能修補,所以他一直藏在箱子里,輕易不拿出來,連郭淮都不知道。倒不是他舍不是錢,而是這玩意兒難買,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

得知劉備率部來援,高順心中歡喜。他和蔣欽商量說,劉備放棄地利,趕來汾陰,自然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兵力,想以眾凌寡。如果都督出城,劉備很可能又退回去了,不如請都督暫時不要出城,你我先迎戰,纏住劉備,再請都督出手。

蔣欽也有此意。進入河東之后,河東與中原迥異的地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劉備步步為營,據險而守,戰事必然僵持,短時間內很難結束。既然劉備主動離開了陣地,正是重創甚至擊殺他的好機會。從時間上來算,呂蒙此刻應該也快到白波谷了,就算劉備現在逃往并州,呂蒙也來得及截住他。

取得一致意見后,高順隨即向魯肅匯報,請他暫時不要介入戰場,由他和蔣欽迎戰劉備,爭取拖住劉備,到時候再請魯肅出手,并提交了一份作戰方案。他不太習慣這些程序,請蔣欽幫忙,最后也是兩人聯名簽署。

魯肅收到消息,與辛毗商量之后,覺得可行,同意了高順的作戰方案,命將士們做好出擊的準備,尤其是騎兵,長途跋涉而來,人和戰馬的體力消耗都很大,要抓緊時間休整,恢復體力,迎接戰斗。要么不敗,要戰就打疼劉備,最好能干掉他。

收到回復后,高順撤汾陰之圍,在城東南的董亭擺下陣勢,迎戰劉備。

劉備很謹慎,比高順預期的來得晚了兩天。他派出大量斥候,連續不斷的從安邑傳回消息,一旦發現魯肅出城,他就打算放棄救援,退守鳴條崗。得知魯肅一直沒有出城,他既有些慶幸,又有些沮喪,有一種被魯肅鄙視的感覺。

得知高順、蔣欽在董亭列陣,劉備決定好好打一場,三四倍的兵力,對手又是剛剛投降魯肅的高順,真正的吳軍只有兩三千人,如果這都不能取勝,他還有什么堅持的必要,直接投降孫策算了。

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董亭之戰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董亭在一道土崗上,是安邑通往汾陰的官道所在。

土崗并不算太高,也就三五丈的模樣,隨地勢起伏,當中是官道,修得很寬,大約有五十步,最初本是漢武帝到汾陰祭祠后土時修的御道,年久失修,當年的御道早就沒了模樣,只剩下路基。

高順就在官道上立陣,步卒在前,弓弩手、弩車和剛剛造好的拋石機都安排在土崗上,而他的將臺就安排在官道西側的董亭中,居高臨下,俯瞰整個戰場。蔣欽則在東側的土崗上,兩人相距百余步,遙遙相望。近千騎士被安排在土崗上,面前是平緩的土坡,以便出擊時能借著土坡加速。

高順的陣地并不算很大,但依據地形安排,很是緊湊。蔣欽看在眼里,暗自佩服。如果由他布陣,他也能布出類似的陣地,但他的這些知識大半來自于講武堂的教材,那是無數人總結出來的經驗,高順卻是多年積累的經驗所致,由此可見,這人平時很用心,不是匹夫之勇。

在劉備的大軍趕到之用,高順帶著幾個親衛,與蔣欽一起巡視陣地,與每一個都尉、軍侯閑聊,聽取他們的意見。

高順的部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他的舊部,大半是一年多前才調撥給他的關中人、涼州人,經歷了在弘農西與蔣欽、雒水畔與徐盛的兩場戰斗,當時的戰斗雖然激烈,畢竟是山地作戰,是狹小地形的爭奪,并非這種開闊地的大規模戰斗,而且對方又有三四倍的兵力優勢。能不能取勝,他們心里沒底,甚至有人懷疑高順要用他們的命去換取富貴。

面對質疑,高順也不反駁,也不解釋,只是細心的關照他們不要慌,要保護好自己和同伴,按照平時訓練的方法戰斗即可。看到高順和往常一樣的面容,這些將士也漸漸平靜下來,等待著戰斗的開始。

中午時分,劉備進入戰場,看了一眼高順的陣地,啞然失笑。

“這高順是不是傻,投石機、弓弩手都安排在中間,不怕失手傷了自己人?”

司馬懿瞇著眼睛,看了很久,搖搖頭。“大王,高順這么做,應該是放棄了進攻,抱定固守的心思。畢竟僵持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

劉備贊同司馬懿的分析。對他來說,威脅最大的不是眼前的高順,而是身后的魯肅。魯肅所領步騎都是真正的吳軍,戰斗力更強。如果兩軍僵持之際被魯肅突襲,己方很可能會潰敗。為了防止出現這個局面,他讓張飛、王凌率領八千騎兵在身后的孤山列陣,多派斥候,一旦發現魯肅出現,立刻通報,好讓他有時間決定是戰是走。

司馬懿并不贊同劉備的這個決定,安排騎兵阻擊是必要的,可是將八千騎兵全部用來防備魯肅則未免過于謹慎。魯肅只有兩千騎,讓張飛負責阻擊就足夠了,王凌還是應該隨主力行動,保持一定的沖擊力。萬一高順撤退,王凌也可以追擊,擴大戰果。騎兵全部留在孤山,純以步卒應戰,并非上策。

但劉備固執己見。他對司馬懿說,你別小看吳國的騎兵,吳國的騎兵雖然少,戰斗力卻很強。孫策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騎兵的裝備和訓練,最好的裝備都是先裝備騎兵的,馬鐙、馬甲,一丈五尺長的長矛,這都是為騎兵準備的,而且孫策麾下有很多武藝高強的騎將,在這些人的帶領下,吳國騎兵素以精練著稱,常常以少勝多。

司馬懿對吳國騎兵的戰史并不陌生,但他還是覺得劉備過于緊張,只是不好說什么。

兩國對壘,雖然急于求勝,劉備卻沒有立刻投入戰斗。遠道而來,將士們需要時間恢復體力。他扎下大營,樹起營柵,命人殺牛犒賞士卒,又賜每人酒兩升,可以助興,卻不至于喝醉。他又聚集都尉、校尉以上的將領,宣布賞格,激勵士氣。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劉備就下令造飯,朝食之后,全軍出擊。劉備先派出兩隊人馬,各五千人,繞到高順身后設置陣地,做出進攻的架勢,牽制分散高順的兵力,然后將大軍分作五個方陣,各三五千人不等,正面兩個方陣各四五千人,作為進攻的主力,背后兩個方陣,各三千人,掩護后翼,自己則率領一萬從幽州帶來的精銳作中軍,一旦出現戰機,立刻投入戰斗。

朝陽從孤山上升起的時候,劉備下令攻擊。

前軍的兩個將領各派一千刀盾手,手持大盾,緩緩上前,準備建立掩護弓弩手的盾陣。通常情況下,對方都不會讓他們輕易得手,或是用弓弩射擊,或是用騎兵、步卒進行反沖鋒,阻止他們立陣,所以最先上陣的的往往傷亡極大,總要付出不少犧牲才能立起盾陣,每一個先上陣的人都很緊張,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著回來。

可是今天很反常,高順沒有下令反擊,戰鼓聲不緊不慢地敲著,土崗上下的士卒各守崗位,看著中山軍上前,沒有任何反應。

劉備站在將臺上,心中生疑,不明白高順在搞什么鬼。司馬懿也不太明白。即使是以防守為主,看著對方立起盾牌也不是什么上策。一旦盾陣完成,弓弩手上前射擊,防守的壓力無疑要大得多。

難道高順想憑近身白刃戰取勝?這倒是有可能,聽說高順有陷陣營,器甲精練,擅長突擊陷陣,戰斗力很強,用來對付以河東部曲為主組建的大軍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就算陷陣營精練,人數畢竟有限,出擊次數一多,積累的傷亡也很可觀,未必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劉備、司馬懿揣測高順用意的時候,前軍順利立好盾陣,弓弩手上前在布陣,開始射擊。在幾次調整后,又將盾牌向前移動了三十余步,離高順的陣地只剩下五十步。這已經是弓弩手最佳的射擊距離,即使是普通弓手也能射出足以致命的箭矢。

出人意料的順利讓前軍將領格外興奮,先后擊鼓,請求出擊。

劉備雖然心中狐疑,還是同意了前軍的請求,下令發起沖擊。前軍將領收到回復,立刻敲響戰鼓,各派五百刀盾手、長矛手上前突擊,希望能撕開土崗下的防線,沿著官道突入陣中。這些黃土崗上面平整,四周卻很陡,爬是爬不上去的。

當刀盾手沖過弓弩手的陣地時,高順終于發出了第一道命令。鼓聲一緊,土崗下立陣的步卒齊聲大喝,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準備迎戰,土崗上的弓弩手開始射擊。三五十步的距離,又居高臨下,不用擔心對方會沖到自己面前,他們心態很從容,在鼓聲和軍侯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射擊,將一陣箭雨傾泄到沖陣的中山軍士卒的頭上。

突擊的中山軍士卒苦不堪言。箭從上方射來,他們必須將盾牌舉在頭頂。沖陣時為了防備對方的箭陣,盾通常都做得比較大,相應的份量也不輕,舉在身前時可以憑借腰背的力量,問題不大,舉在舉頂,姿勢就有些別扭了,更要命的是胸腹因此暴露在正對面的敵人面前,除了胸甲,無遮無擋。

胸甲不是每個人都有,即使有,如此近距離的射擊還是很危險。

“發!發!發!”

連續幾聲短促有力的怒喝,在崗下立陣的士卒射出了一陣箭雨。如此近的距離,射手們幾乎不用瞄準,手不停揮,連續射擊,當長嘯結束,幾息的時間便射擊七八枝箭。沖在最前面的中山軍士卒中箭,像麥子一般,被割倒一片。

“突!”一名隊率一聲暴喝,挺著長矛沖了出去,幾步便到了中山軍士卒面前,用力猛刺,鋒利的矛尖刺破中山軍的札甲,穿透他們的胸膛,鮮血飚濺。更多的長矛手沖出,如下山猛虎,猛沖猛打,不管面前的敵人如何反應,只是用長矛猛刺。

沖陣的中山軍士卒以刀盾手為手,原本還可以憑盾牌掩護與長矛手對攻,可是現在要防備頭頂的箭矢,盾牌高高舉起,能對付長矛的只剩下手中的環首刀。刀不如矛長,單手握刀也不如雙手握矛有力量,高下立現,長矛手大獲全勝,輕而易舉的將一個又一個中山軍士卒刺倒在地。見敵人如此不堪一擊,原本還有些緊張的士卒心情大好,越戰越勇,號呼酣戰,將中山軍逼得步步倒退,沒有還手之力。

土崗下,一場一面倒的屠殺正在上演,幾十步外的中山軍弓弩手卻無能為力。雙方攪殺在一起,他們無法射擊,生怕誤殺同伴,只能向土崗上射擊,壓制吳軍的弓弩手。即使如此,效果也不怎么好,以低射高,他們只能拋射,吳軍弓弩手只要將盾牌舉在頭頂就行,幾乎不影響視線。

激戰不過一刻,中山軍的第一次突擊告破,扔下兩三百具尸體,狼狽撤退。

但這次慘敗并沒有引起中山軍前軍將領的重視,他們以為這只是第一次試探不成功,再試幾次就好了——這種事情很常見,沒什么好奇怪的——在大致詢問了相關情況后,他們隨即發起了第二次沖擊。

第二千三百一十二章 破綻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半天時間,中山軍發起沖鋒十余次,傷亡兩三千人,僅倒在陣地上回不來的就超過千人,卻始終無法突破高順的陣地。

損失太大,前軍將領不敢再攻了。部曲是私兵,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傷亡太大會嚴重削弱自己的話語權,沒有人愿意白白犧牲。他們將消息送到中軍,請劉備做出指示,其實就是希望換人上陣消耗高順的兵力和箭矢,讓自己喘口氣,以便有時間救治傷員,減少損失。

得知傷亡這么大,劉備、司馬懿也很驚訝,命人叫來幾個參戰的軍侯詢問詳情。軍侯們打了敗仗,有的還受了傷,心情很沮喪,顛三倒四的說不清當時的情況,劉備很上火,幾乎要罵人。他一直沒敢高估這些河東部曲,卻沒想到他們這么蠢,吃了虧都不知道為什么。

還好司馬懿細心,反復詢問,互相參照,最后拼湊出了真相。

高順并不是簡單的防守,而是防守反擊,只是他將反擊的范圍控制在陣前五十步的距離內,利用地利和士卒精練的特點,形成了局部壓倒性優勢。限于地形,中山軍每次只能派數百人,最多千人進行進攻,高順卻可以派出兩到三倍的人進行防守,而且利用土崗的高度形成攻擊,迫使突擊的中山軍將士不是成為崗上弓弩手的目標,就是面對崗下步卒的強力反擊,難以兼顧,傷亡慘重。

在崗下安排步卒反擊之外,高順對細節把握得也極佳,幾乎將己方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又利用了河東部曲訓練不足,沒有真正的野戰經驗的劣勢,進一步拉大了雙方的差距。

得出這個結論,司馬懿也很吃驚,不得不重新審視高順這個對手。高順也許沒什么學問,但他的戰場經驗豐富,心思也縝密,不能以等閑武夫視之。

聽完司馬懿的分析,劉備也變了臉色,心中不安,又懷疑是不是司馬懿書生氣發作,受挫之后走向另一個極端,將高順看得太厲害了。他考慮了半晌,決定親自到前線,用自己的中軍試一試。中軍的裝備和訓練都遠超普通士卒,戰斗經驗也豐富,絕非河東部曲可比。

考慮到蔣欽所部也是精銳,劉備選擇了高順負責的陣地。他相信,就算遇上陷陣營,他的中軍也可以不落下風。

司馬懿觀察了實際地形后,對剛才的分析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他對劉備說,高順有地利可用,弓弩手與刀盾手、長矛手互相配合,三十步以內有明顯的優勢,要想抵消這個優勢,只能派足夠多的兵力一起壓上,一鼓作氣,連續攻擊,不給他們休息的時間,消耗他們的體力和箭矢。如果分批次攻擊,等于送過去讓他們殺,在箭矢消耗完之前基本沒有成功的機會。雙方兵力是四比一,而傷亡卻達到了十比一以上,對己方非常不利。

劉備深以為然,下令調集更多的弓弩手,又集中了許多厚重的大盾,并調了兩千中軍步卒到前陣,準備強攻。又命右側的將領停止進攻,組建防守陣地,以免蔣欽趁隙突擊。

看到劉備中軍的戰旗出現在陣前,身后站著甲胄整齊的數千士卒,蔣欽立刻發出旗號,提醒高順小心。他曾對高順說過劉備與吳王的瓜葛,也說過劉備處處學吳王的事,但他擔心高順不夠重視,吃了劉備的虧。兵力懸殊,又被對方重兵圍困,士氣非常重要,重大損失更不可承受。

高順也看到了劉備的戰旗,不敢大意,一邊回復蔣欽,一邊瞇著眼睛,打量著兩三百步外的戰旗,看著戰旗下劉備和中軍精銳的身影,嘴角挑起淺笑。才打了半天,劉備就親自上陣,看來是真心著急,生怕安邑城里的魯肅追出來,將他截在城外。

兵力相差這么多,劉備還這么緊張,他是真的怕了吳軍,怕了吳王。可即使如此畏懼,他卻還是不肯放棄,不肯俯首稱臣,也算得一時梟雄。

看到劉備調集弓弩手,又準備大盾,高順知道自己和部下即將面臨一場惡戰。有時候笨辦法就是最好的辦法,當密密麻麻的人群擠壓過來,就算有再好的武藝也不頂用,只能如野獸般互相撕咬,再精銳的士卒也很快會力竭,然后被殺死。

看來劉備雖然畏懼吳王和吳軍,可是面對其他人時,他還是夠狠的。他不去攻擊蔣欽,集中兵力來攻擊我,想必是把我當成了軟柿子,要用的我首級祭旗。

高順心中暗自冷笑,開始發布命令,調整戰術,同時命令騎兵做好準備。變陣時,大量的將士轉換位置,還有不少民伕夾雜其中,極易產生混亂,正是騎兵突擊的好機會。他居高臨下,看得清楚,劉備身邊沒有多少騎兵,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破綻,不用太可惜了。

劉備明明有萬余騎兵,為什么身邊只有兩三百騎?高順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但視線所及之內,他看不到更多的中山騎兵,即使有危險,他也要試一試。他只是關照騎兵將領不能戀戰,也不要以劉備為目標,以免被纏住,一旦情況有變,立刻撤回來,避免無謂的傷亡。

如果張遼在就好了,以他的能力,一定能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高順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遠處的陣地,命人搖旗擊鼓,所有的戰鼓都敲起來,把聲勢造得很大,以便掩飾騎兵出擊時的馬蹄聲。

聽到土崗上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劉備都有些緊張,擔心高順會搶先發起反擊。他命令親衛營提高警惕,密集防守,以免被騎兵突襲。高順是呂布的部下,對騎兵的應用不會陌生。他居高臨下,肯定也能看到自己身邊騎兵數量不足,若是派騎兵突襲中軍,他會很危險。

司馬懿既興奮,又緊張。第一次親臨戰場,兩三萬人分布在方圓幾百步之內,旌旗招展,戰鼓雷鳴,傳令兵來回奔馳,最近的人說話都要扯著嗓子喊,這種感覺是坐在書齋里體會不到的。看著一隊隊的將士轉換陣型,即將發起新的攻擊,有一種說不出的刺激。

就在這時,他的坐騎突然不安起來,揚了揚脖子,又向后退了兩步,馬蹄刨得黃土飛揚。司馬懿緊張起來,用力勒住韁繩,嘴里發出“吁吁”的聲音,安撫戰馬,卻未能奏效,就在他焦急的時候,劉備的戰馬也出現了異常,正在聽一個剛趕到的傳令兵匯報軍情的劉備抬起頭,看了一眼,突然厲聲大喝。

“騎兵!”隨即連聲下令。“親衛騎,親衛騎,準備反擊!”

聽到騎兵兩個字,司馬懿心里咯噔一下。他很想踩著馬鐙站起來,以便看得更清楚一點,但他的坐騎正自不安,他的騎術也沒好到那個程度,只能勉強坐穩,哪里敢站起來。況且他雖然比普通人高不少,可是眼前有好幾面戰旗隨風搖擺,很難看到前面的情形。

就在司馬懿著急的時候,劉備又喊了一句:“不好,他們沖著弓弩手去了。”

司馬懿的腦子里“嗡”的一聲,心跳如戰鼓一般急促,血全涌上了頭,一直以來擔心的事終于發生了。劉備幾乎將所有的騎兵都留在了孤山,身邊只有三百親衛騎,是為了保護劉備本人的,沒有余力迎戰高順的騎兵。沒有騎兵迎戰,僅憑步卒自己,除非有堅實的陣地,很難確保安全。

變陣就是最危險的時候,高順抓住了這個機會。

轉眼間,整個戰場就亂了,驚叫聲此起彼伏。司馬懿屏住了呼吸,踢馬向前幾步,回到劉備身后,正好看到一隊騎兵的尾巴在山坡上一閃即沒,他看不到那些騎兵,但他能看到馬蹄踢起的滾滾煙塵,直沖云霄,徑直穿過前陣,向正在移動的弓弩手們殺了過去。

前陣的步卒打算攔截,但騎兵的速度太快了,沒等他們到位,騎兵已經從他們之間的空隙穿了過去,幾十個跑得快一些的步卒人單勢孤,被戰馬撞倒,被長矛挑飛,被長刀砍倒,而山坡上的弓弩手又抓住了步卒們移動時出現的空擋,射出一陣密集的箭雨,間夾著幾十攻投石機投出的泥彈。這些泥彈都是用草袋裝填黃土組成,砸在地上或盾牌上,轟然有聲,草袋里面的黃土飛散,讓人睜不開眼睛,無法呼吸。

看著高順騎兵和弓弩手的默契配合,司馬懿叫苦不迭。劉備這次可能挑錯了對手,高順的部下或許不如吳軍,卻絕非弱旅,不僅比河東部曲強太多,就算和劉備率領的中山軍主力相比也不遜色。

我們都被高順騙了,我們的優勢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河東部曲缺乏訓練和實戰經驗,面對普通對手還能以數量取勝,面對這些訓練有素的精銳和狡猾的對手,他們不僅幫不上什么忙,反而成了累贅。圍攻安邑這么久都沒奏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河東怕是守不住了,河內可能也會失陷。司馬懿黯然神傷,心情沮喪到了極點。

首頁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491492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