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1將難求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你熟悉這些名士么?”孫策倒了一杯水遞給張敞。

張敞受寵若驚,雙手接過,呷了一口,溫熱的水沿著喉嚨直到腹中,不僅嗓子舒服了很多,心里也熱乎乎的。他在公孫模麾下任司馬這么久,公孫模從來沒給他倒過一杯水。孫策雖然年輕,少年富貴,成就遠非公孫度兄弟所能企及,卻如此禮敬他一個降將,縱使是籠絡人心也難能可貴。

張敞苦笑著搖搖頭。“不瞞君侯,只不過這幾位都是中原名士,學問、道德皆非臣能望其項背,雖然見過幾次,卻沒什么交情可言。君侯若是想請這幾位出仕,臣怕是幫不上什么忙。不過……”他頓了頓,看起來有些猶豫。

孫策見狀,笑道:“仲仁,有什么就說吧,不必顧忌。”

“喏。”張敞拱拱手。“臣推薦一個人,也許可行。”

孫策笑了。“是哪位賢士?”

“君侯麾下大將,太史慈太史子義。”

孫策很意外,他還以為張敞要介紹什么親朋好友呢,沒想到他說的卻是太史慈。太史慈是青州人,又曾避難遼東,倒是有可能認識這幾個人,但他一直沒提過這幾個人,想來關系也一般。張敞這個推薦怕是有些想當然。況且太史慈遠在涿郡,脫不開身。況且太史慈是武人,未必能入那些名士之眼。

張敞一直盯著孫策看,見孫策不以為然,又說道:“君侯可曾聽說過劉政其人?”

孫策搖搖頭。

“劉政也是北海人,與邴原同郡,有勇略,為人雄豪,公孫府君久知其名,聽說其來遼東,擔心有所不利,便派人抓捕他,不準任何人收留他,否則與其同罪,劉政無處可逃,無奈之下,只得去投邴原。邴原將他藏起,后來正好太史慈返回青州,便托太史慈帶劉政返鄉。因此,邴原欠太史慈一個人情。如果由太史慈出現邀請,哪怕是作書一封,多少也會好些。”

孫策恍然。原來還有這么一個故事,他倒沒聽太史慈說過。這么說起來,劉政這個名字的確有些印象,只是不太清楚,一時沒想起來。

“子義在涿郡,來去要耗不少時間呢。”

張敞再拜。“君侯,臣提此議,其實還有一些私心。”

“說來聽聽。”孫策笑了。通常來說,把話說到明處的私心都不是私心。

“喏。君侯,遼東有編民六萬余戶,再加上不在籍的胡人和渡海而來的中原人,總戶口在十萬以上,乃幽州一大郡,對穩定幽州至關重要。遼東漢胡雜居,民風剽悍難制。治世之時,尚須恩威并施,如今天下不安,無恩可施,只能威服。太史慈明于武略,又隨君侯征戰多年,能鎮守一方,他若能任遼東太守,再輔以邴原等青州名士,則遼東可安,否則縱有邴原之智也無法施政。邴原乃是明智之人,知力不能及,未必敢接受君侯之邀。”

孫策眉梢輕揚,有些心動。他本來就有讓太史慈鎮守遼東的計劃,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公孫瓚死了,只好讓太史慈先去遼西。遼西戶口太少,只有聯合右北平、遼東屬國才有一定的影響力。如今公孫度投降,他可以將太史慈調過來了。

見孫策意動,張敞又解說了一通。遼東形勢復雜,不僅是漢胡雜居這么簡單,而且和好幾個胡人種族接壤,既有高句麗、扶余,還有烏桓、鮮卑,這些胡人或分或合,錯綜復雜,動輒生怨,普通人根本無法壓制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恩威并施,在武力鎮服的基礎上再輔以利誘,歷任遼東太守中治績好的大多是通曉軍事的,如祭肜、度尚,原因很簡單,胡人崇尚強力,沒有強悍的武力做后盾,他們是不會把你放在眼里的。邴原的道德學問沒話說,武力未免不足,遠不如太史慈適合。

聽完張敞的解釋,孫策覺得有一定道理。不管要不要調太史慈來,至少新的遼東太守必須是一個有較強軍事能力的人,邴原之類的名士只能輔佐,不能當家做主。

孫策謝了張敞,送他離開后,看著他寫下的那份名單,有些頭疼。太史慈的確是個合適的遼東太守人選,但太史慈剛剛上任遼西太守,很多事剛剛展開,涿郡戰事還沒結束,調太史慈來豈不是前功盡棄。再說了,這一戰與太史慈沒有多大關系,讓他接任遼東太守也要考慮參戰諸將的情緒。

諸葛亮、朱然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孫策。孫策來回轉了兩圈,見他們二人臉色平靜,便順口問道:“孔明,義封,你們覺得張敞的建議如何?”

諸葛亮和朱然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諸葛亮說道:“主公,張敞說的形勢大致沒錯,但他說非太史子義不可,未免言過其實。”

孫策挑挑眉,示意諸葛亮接著說。諸葛亮又道:“正如張敞所言,遼東漢胡雜居,形勢復雜,需要一個通曉軍事,最好精通騎戰的大將坐鎮。太史子義是個合適的人遠,卻絕非唯一的一個,只不過張敞不清楚,為穩妥起見,借著辟除邴原等人的機會,推薦太史子義出任遼東太守,力促其事,以免夜長夢多。”

“夜長夢多?”

“是的,張敞擔心公孫度反復,希望接任遼東太守的人足夠強悍,讓公孫度不敢有非份之想。太史子義是青州人,又與邴原等人相識,有青州流民相助,能迅速掌握遼東。可是從長遠而言,這未嘗不是個隱患。太史子義是武人,邴原等人以名士自居,未必能奉其號令,萬一再挾民意,反客為主,反倒讓太史子義左右為難,嚴則傷鄉黨之義,寬則有縱容之嫌,縱使君侯信他,也難免惹人非議。”

孫策點點頭。“那你說說,除了太史子義,還有誰可以接任遼東太守?”

“陳叔至,董元代,都可以。”

孫策明白了諸葛亮的擔心。正因為太史慈是青州人,與邴原等人相熟,他們反而對太史慈沒什么敬畏可言。這些人的號召力比太史慈大,那些青州流民更愿意依附他們,不愿意依附太史慈,一旦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太史慈反而會被掣肘,還有可能引發對他不利的流言蜚語。

陳到是一個合適的人遠,但親衛騎不能無人統領,陳到不能動。董襲的忠心無虞,但他更熟悉步卒戰法,對騎兵作戰不熟悉,未必適合做遼東太守。他的優勢也許就是他的江東系身份。

孫策有些頭疼,他麾下將領不少,精通騎戰的人卻不多,而在北疆作戰,不精通騎戰是無法勝任的。不僅要精通騎戰,能獨立統兵,還要有理政的能力。遼東情況復雜,暫時不可能實行軍政分離。可惜,陳武等人都太年輕了,暫時還不能獨當一面。

想來想去,還就是太史慈最合適。

孫策一時難以決斷,讓諸葛亮把郭嘉請了來。郭嘉聽完孫策的想法后,也覺得這個人選不太容易。諸葛亮的擔心有一定道理,太史慈與邴原等人共事未必能占上風,但除了太史慈之外,的確又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像太史慈這樣的人實在不多。

郭嘉最后提了一個建議:讓太史慈任戰區督,節制右北平、遼西、遼東、遼東屬國、玄菟、樂浪諸郡軍政,將各郡騎兵集中起來,由太史慈統一指揮。遼東太守可以另派人選,主要負責境內的政事,分擔一部分軍事——主要是步卒的訓練指揮——協助太史慈。為了能盡快控制遼東,可以從立功將士中挑選一部分人到各縣任職,負責軍事。

孫策覺得這個辦法不錯,降低了遼東太守的軍事要求,人選一下子多了起來,董襲也可以勝任了。等他熟悉了騎兵戰法,再讓他做個完整的遼東太守,分擔太史慈的一部分責任也不遲。

思路一開,原本棘手的問題便迎刃而解。孫策讓顧徽寫信,先派人去向邴原等人致意,探探他們的口風。如果他們愿意接受辟除,那就委任他們為郡史、縣令等職,協助太史慈、董襲控制遼東,如果不樂意,也不勉強。遼東是邊郡,對軍事素質的要求要遠遠高于對文化素質的要求,名士的作用其實非常有限。

即使如此,孫策也沒有敷衍了事。他正要重建青徐,這些青州人還是能派上用場的。顧徽寫完草稿后,他仔細讀了兩遍,又提了幾條意見,讓顧徽潤色一下,等孫乾回來,派孫乾去一趟襄平。與公孫度談妥之后,孫乾反正要去襄平見公孫康,正好兩件事一起辦了。

在耽誤了兩天時間后,甘寧終于率領水師趕到。這一路逆風行駛,他是吃了不少苦頭。得知戰事已經結束,孫策擊潰公孫模,逼降了一萬多遼東步騎,他扼腕嘆惜,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孫策隨即給他一個任務:送張敞上任,撫略樂浪,并抓捕張岐歸案。

甘寧大喜過望,美滋滋的去了。

第一千八百章 惺惺相惜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公孫度站在大帳門口,看著快步走來的孫乾,神情有些尷尬。

數月以前,孫乾曾經多次求見,但他一直不肯見,后來勉強見了一次,態度也不好,沒等孫乾說完便很粗率的結束了。他從來沒想過向孫策稱臣,萬萬沒想到會一戰敗北,而且敗得一點回轉的余地都沒有。

斷糧在即,如果議和不成,他就不得不考慮壯士斷腕,如何將最精銳的將士帶回襄平。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他也只能帶走一兩千騎兵而已,步卒是無論如何餓著肚子走上數百里,還是在孫策追擊的情況下。

“府君,別來無恙?”孫乾笑盈盈地向公孫度行了一禮。

公孫度暗自嘆息。當初孫乾稱他為府君時,他大發雷霆,只是口才不給,辯不過孫乾。如今孫乾再稱他為府君,他連發火的資格都沒有了。別來無恙?我這像無恙的模樣嗎?公孫度強作鎮靜,拱手還禮。

“我一如既往,倒是公祐越發精神了。”

孫乾笑道:“那是因為我一直很清楚自己有多高,從不敢對自己有太高的期望,略有寸進便欣欣然矣。”他意味深長的打量了公孫度一眼。“若能與府君達成協議,我應該可以升上一級,佩犀印黑綬,以我這年紀,也算是小有成就,若能不懈精進,將來不失二千石。”

公孫度眉梢輕顫。“那我就先賀公祐高升了。”心中卻是有些驚訝,孫乾這么自信,看來他很信任孫策啊,否則就算孫策給了他承諾,他也不至于宣諸于口,萬一將來兌現不了,豈不丟臉。

孫乾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什么。這本來就是一句試探的話,公孫度明白了他的意思,愿意玉成,說明他的確有議和之心,并非緩兵之計。看來這次戰敗對他的信心打擊不小,公孫度一向自負,絕不是那種肯輕易低頭的人。

公孫度將孫乾迎入帳中,分賓主落座,寒喧了幾句,孫乾便說明來意。“沈使君已經將府君之意轉達吳侯。說實話,吳侯麾下諸將是不太愿意與府君議和的,大營易手,糧草無憂,他們更愿意與府君做最后之對決,戰而勝之,以絕后患。”

公孫度臉色鐵青,沉默不語。雖說是議和,但他的確沒什么翻盤的機會,換了是他,是否接受投降都難說,更別說是議和了。孫乾雖然已經坐在這里,但最后能不能談得成,依然未可定論。

“不過吳侯激賞府君豪氣,愿意給府君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證明自己?”公孫度愣了一下,品味著孫乾的話,眼神中多了幾分疑惑。孫乾的稱呼已經明確了孫策不會讓他繼續做遼東王,孫策只承認他的遼東太守,而且不肯讓他留在遼東,那他該怎么證明自己,又證明自己什么?這句話不在他的考慮之列,讓他一時搞不清孫策的用意。

見公孫度不解,孫乾也不著急,循循善誘。“府君數年間南征北戰,無一日安逸,為的是什么?”

公孫度撫著頜下短須,神情有些異樣。我這幾年如此辛苦,究竟為的是什么?割據一方,稱王稱霸?這個目標現在是不可能實現了。那我還能追求點什么呢?

孫乾靜靜地看著公孫度,等了好一會兒,見公孫度無法回答,這才輕聲笑道:“郭圖、許攸為府君謀劃,想必也為府君解說過吳侯其人,不知他們可曾提起吳侯的一番宏論?”

公孫度郁悶之極,暗自嘆息。他根本不明白孫乾在說什么,明明在說他呢,怎么又扯到孫策了?孫策有什么宏論,他一無所知,郭圖、許攸都沒提過。孫乾這是在提醒他與孫策的差距嗎?兩軍對壘,孫策對他了如指掌,他卻對孫策一無所知,只能靠郭圖、許攸來提醒,焉能不敗。

“還請公祐指教。”

“吳侯讀書不多,但知道甚明,論事鞭辟入里,常有出人意料之高見。乾雖在青州,未曾面聆,卻聽說他在南陽講武堂演講,所言也許能解府君當前之惑。”

“哦?”

“吳侯當日為講武堂畢業生解說為士之道,言有三重境。第一重境,乃是為私,為自己,為家人,為家族,皆是一姓之私。建功立業,加官進爵,皆屬此類。府君讀書修業,以孝廉為郎,出而任職冀州,如今又坐鎮遼東,光宗耀祖,即在此境之內。”

公孫度眉頭一挑,似笑而非笑。孫策論說三重境,孫乾說他只在一重境內,明褒而實貶,輕視之意甚明。這讓他很不舒服,忍不住反唇相譏。“敢問第二重境。”

“第二重境,乃是為公,治國平天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皆屬此類。府君南征北討,東擊高句麗,西卻烏桓、鮮卑,北拒夫余,庶幾近乎。吳侯亦有此志,欣賞府君,這才力排眾議,愿助府君一臂之力,讓府君境界圓滿。將來青史之上,府君縱不能與衛霍齊名,也當與李廣、程不識比肩。幽州二公孫,公孫伯珪揚名于西,府君力戰于東,皆不愧幽州之雄。如今公孫伯珪不幸戰歿,吳侯不希望府君明珠暗投,浪費了這難得的雄逸之氣。”

公孫度瞇起了眼睛,盯著孫乾,久久未語,心中卻泛起一股暖流,彌漫身心,仿佛回到剛剛被舉為孝廉,仕途就在眼前展開,建功立業翹足可待的青澀時光。他忽然明白自己一直以來想要的是什么了,個人的榮華富貴終究只是眼前,青史留名,為后人傳誦才是真正的不朽。他原本希望能化家為國,化私為公,功業與名聲皆不朽,如今受挫于孫策,割據遼東已然不可得,唯一能希望的自然是封侯拜將,征討蠻夷,將來留名青史。雖不如鼎立新朝來得威風,卻也足慰平生。

原來孫策是因為這個才愿意與我議和。公孫度心里既有些欣慰,又有些慚愧。他原本以為孫策愿意接受議和是不想兩敗俱傷,如今看來,自己低估了孫策的心胸。提到公孫瓚,他更覺得臉上發燒。孫策之前就曾邀他出兵,為公孫瓚復仇,卻被他拒絕了。他才不想為孫策的私心勞師遠征呢。如今才知道孫策對公孫瓚不僅僅是利用,更有一番英雄相惜。相比之下,自己的眼界未免太窄了些。孫乾說他在第二重境而未滿,實在是抬舉了他,他充其量也就是摸到了第二重境的門而已。

“敢問第三重境。”公孫度收起矜持,向孫乾躬身施禮。

孫乾笑著搖搖頭。“這第三重境過于玄遠,我理解也不深,不敢妄言。將來府君面見吳侯,不妨當面向他請教。如果府君沒有異議,我們不妨先議議眼前之事。餓著肚子論道,可不是真正的論道。”

公孫度恍然,指著孫乾哈哈大笑。孫乾果然是善于應對,調起了他的興趣,又嘎然而止,一下子又回到眼前的談判,讓他措手不及。他拍拍大腿,慨然道:“那就請公祐說說吳侯打算如何安置我吧。”

孫乾點點頭,說明來意。考慮到公孫度熟悉夷情,又有用兵之能,孫策打算委任他為度遼將軍,駐地設在玄菟郡,或是西蓋馬,或是高顯,總之要在大河邊,方便南方的糧草、軍械轉輸,也方便幽州的貨物南運。具體在哪個地點,要與熟悉遼東形勢的公孫度商量著定。

公孫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吳侯要為我提供糧草,還有軍械?”

孫乾笑瞇瞇的糾正道:“不是為你提供,是為度遼將軍提供。”

公孫度心情大好,也不在乎這點區別。他早就知道中原的軍械好,如今又剛剛碰得頭破血流,如果孫策真能提供軍械給他,即使不是最好的,只要讓他的將士披甲率達到孫策的水平,再加上充足的糧草供應,他就可以打得那些高句麗人、扶余人滿地找牙,建功立業絕不是虛言。

公孫度與孫乾談得很順利,爽快地答應了整編人馬、以其長子公孫康為質等一系列的要求。在他看來,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公孫康現在駐守襄平,他不到孫策面前,議和無疑是一句空話。換作是他,他也會提同樣的要求,甚至更加苛刻。再者,有公孫續的例子在前,他也不擔心孫策會虐待公孫康,除非他自己出爾反爾。萬一他戰死了,他相信孫策會讓公孫康繼承他未竟的事業。

兩人達成初步的協議之后,孫乾立刻派人送回孫策的大營。一天后,孫策的回復到了,除了幾個細節,他幾乎全盤接受了公孫度的要求——這本來也沒超出他給孫乾的授權——同時已經準備好了糧草,正派人送到合適的地點,公孫度一到就可以接收,先吃飽肚子,然后再談整編的相關事宜。

公孫度非常滿意,帶領人馬轉道出山,在預定的地點遇到了帶著糧草接應的董襲。董襲已經知道他即將接任遼東太守,心情非常好,見到公孫度之后,態度很客氣,與公孫度交換了禮物,又陪著公孫度來到孫策的中軍大帳。

公孫度與孫策見面,談了半天,相見甚歡,當即寫了一封信,由孫乾帶給公孫康,命令公孫康將軍權交給隨后趕到的董襲,自己趕到平郭來面見孫策,充當質子。

孫乾帶著公孫度的書信告辭而去,趕往襄平。

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人心散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易縣。

劉備勒著坐騎,看著兩百步外的易縣,喟然嘆息。

圍城月余,他還是找不到破城之策。雙方兵力相近,他的士卒雖然訓練有素,相對而言更有優勢,但袁譚據城而守,有城墻保護,袁譚麾下的新卒信心大增,頂住了劉備的數次猛攻,而且進步明顯,已經有些精銳的征兆。

直到這時,劉備總算明白過來袁譚是在拿他練手。他從孫策那兒學到了練兵之法,袁譚也學到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這次未能攻占易縣,以后只怕也不再有機會。冀州的戶口優勢絕非幽州能及,何況他還沒有真正掌握幽州。

孫策什么時候能擊敗公孫度,占據遼東?總之漁陽以東已經不是他能染指的了,太史慈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一念及此,劉備心里就不是滋味。孫策說得好好的,與他南北夾擊袁譚,結果他這邊開了戰,孫策卻撤了,平原之戰根本沒開始。斥候已經送來消息,臧洪和牽招已經撤到東光,再不撤,他就可能遭受袁譚內外夾擊。

白忙一場,涿縣沒拿下,涿郡怎么吃進去的還得怎么吐出來,唯一的戰果就是斬殺了顏良。但顏良本來就是袁熙的部下,他的陣亡對袁譚來說影響非常有限,在另外一個意義上甚至是好事。如果能奪取涿縣,或者斬殺張郃,意義就截然不同了。

劉備又嘆了一口氣,撥轉馬頭,轉身回營。他搖搖馬鞭,意興闌珊。“德然,你去一趟云長營中,通知他斷后,掩護大軍撤退。”

劉修應了一聲,撥轉馬頭,剛準備離開,劉備又叫住了他。劉修勒住坐騎,看著劉備,等待他新的指示。劉備想了想,放低了聲音。“再去一趟太史慈營里,請他協助云長。”

劉修會意,領命而去。太史慈掌管的是騎兵,不能攻城,這些天一直閑著,沒事就和閻柔等人喝酒比武,走得很近。關羽不出戰的時候,也會與太史慈一起談武論兵,很是投契。劉備對此很不滿,他總覺得太史慈不是來助陣的,而是來交朋友的。早知如此,他就不請太史慈助陣了,白白消耗了那么多糧草——三千騎士,六七千匹戰馬,這可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劉備很肉疼,但太史慈是協助關羽的,這些糧草都是由關羽負責籌措,關羽可拉不下面子克扣太史慈的糧草,劉備也不好多說什么,免得關羽不快。

劉修走了,劉備搖搖頭,苦笑道:“憲和,我是不是又上孫策當了?”

簡雍皺皺眉。“府君,你這么想……很危險。”

劉備一愣。“危險?”

簡雍“嗯”了一聲,用力地點點頭。“勝負乃兵家常事,偶有不遂,反思不足,卷土重來便是。如果動輒懷疑自己是不是又上了某人的當,是信心不足,還是想推卸責任?”

劉備也覺得此言不妥,很是尷尬,嘿嘿笑了兩聲,想找幾句話掩飾一下,卻又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只好強作鎮靜,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信馬由韁,向大營走去。簡率追了上來,與劉備并肩,歪著頭,打量了劉備兩眼。

“府君,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嗯?”劉備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簡雍不僅僅是責備他,還提了一個問題。他有些惱怒,反問道:“憲和以為是何原因?”

簡雍撫著胡須,若有所思。“我與府君相識三十余年,沒見過府君諉過于人,想來應該是信心不足所致。面對袁譚,府君沒有戰而勝之的信心。”

劉備臉色陰沉,一聲不吭。他被簡雍說中了心思,卻更加憋悶。孫策已經劍指幽州,如果如果連袁譚都不能戰勝,無法控制冀州,又哪來的機會戰勝孫策?孫策逐鹿天下,我卻連幽州都出不去,如何是對手?如果將來還是要向孫策俯首稱臣,當初又何必離開豫州?

——

劉修來到關羽的大營,剛進營門,就看到中軍大帳前圍了一群人。他暗自搖頭,關羽又和太史慈比武了。雖然受了重傷,關羽卻是一個坐不住的人,傷勢稍好,他便與人比武。他武藝好,能和他放對的人屈指可數,一向以沒有對手為憾,如今遇到太史慈,他恨不得天天與太史慈比試一番。

劉修悄悄地站在人群中,踮起腳尖向里看。果不其然,關羽正與太史慈對陣。他們今天比的是騎戰,一旁站了兩個親衛,牽著三四匹馬。關羽身材高大,體重逾于常人,戰馬不耐久戰,遇到普通人,勝負也就是兩三個回合之間,自然不用換馬,可是對上太史慈,他不得不多備幾匹戰馬以防馬力不支。

劉修看了一眼那幾匹備馬,見精神似乎都很足,還沒有上過陣,說明關羽和太史慈剛剛上場,交手時間不長,便決定等一等再說。關羽脾氣不好,如果剛開始就被打斷,他會很生氣,等他和太史慈打上一陣,不分勝負,或者看他形勢不妙的時候再去打斷,情況就會好很多。

關羽和太史慈戰得更酣,也沒注意劉修的到來。他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一桿馬矟。這種長一丈八尺的騎矛的確適合關羽使用,尤其是對太史慈對陣時。太史慈用的就是一桿一丈五尺長的精鋼長矛,比普能騎矛長三尺,也比青龍偃月刀長,關羽大概是覺得憑刀利取勝勝之不武,干脆用馬矟,太史慈如果覺得吃了虧,也可以用馬矟,只要他有那武藝。

太史慈用的還是他的精鋼長矛,門戶守得極嚴,即使以劉修的目光來看,關羽也沒什么取勝的機會。太史慈的武藝很好,要勝關羽卻沒那么容易,尤其是在這種不能全力以赴,不得不有所節制的情況下,能守得住門戶,不為對手所趁,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兩人二馬盤旋,矛來矟往,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胯下的戰馬卻有些力量不濟,借著一個分開的機會,關羽轉身去換馬。太史慈沒有換,只是放慢了速度小跑。這時,有一個騎士擠到他身邊,拉住馬韁,與太史慈說了幾句,太史慈有些意外,問了幾句,隨即點了點頭,撥馬回陣。

關羽也上了馬,正要返身再戰,一轉眼,看到了人墻外圍的劉修,不禁皺了皺眉,蠶眉微蹙,向劉修招了招手。劉修無奈,只好擠進人群,來到關羽面前,拱手施禮。

“何事?”

“府君有命令。”

“既有命令,為何不說?”關羽很不高興,手一伸。“拿來!”

“是口令。”劉修也很無奈。他雖是劉備的族弟,但關羽連劉備本人都不放在眼里,哪里會對他有什么好的態度。“府君決定放棄易縣,撤回涿縣,令將軍斷后。”劉修又看看太史慈。“太史府君依舊協助將軍。”說著,向太史慈揮了揮手,打了個招呼。

太史慈輕踢戰馬,來到跟前,在馬背上欠身施禮。“請從事回報劉府君,我會依令行事。”

得知劉備要放棄易縣,關羽心情很不好,也沒心情比武了,將馬矟扔給周倉,翻身下馬,向大帳走去。太史慈見狀,也下了馬,與劉修并肩進帳。關羽站在帳中,聽到腳步聲,回頭看了劉修一眼,哼了一聲,又轉向太史慈。

“子義,你覺得如何?”

太史慈笑道:“云長兄,我覺得劉府君這個決定沒什么問題。易縣急切難下,袁譚又有援兵趕到,早些撤退,減少損失,也是情理之的事。”

“退回涿縣,袁譚就不追了?”

“他如果追,那就在野戰中擊敗他。天氣漸冷,這場戰事勢必要成對峙之勢。既然如此,退回涿縣對我們自然更有利。”

道理并不復雜,關羽也知道速勝已經不切實際,先退一步未嘗不是辦法。他話題一轉。“剛才是吳侯的消息嗎?他拿下遼東了?”

劉修愣了一下,抬頭看向太史慈。太史慈笑道:“云長兄果然是眼尖,一語中的。沒錯,吳侯剛剛擊敗了公孫度,公孫度識時務,已經決定向吳侯稱世了。吳侯改任公孫度為度遼將軍,委以夷事,又任董元代為遼東太守。”

“董元代?”關羽撇了撇嘴。“他雖有些勇力,于騎戰卻不精通,未必是公孫度之敵。以吳侯的謹慎,怕是有另外的安排吧。”他瞅了太史慈一眼,微微一笑。“子義又升職了?”

太史慈搖搖手。“慚愧,吳侯任我為幽州東部督,節制右北平以東的軍事。唉,能淺任重,我實在是忐忑得很啊,以后還要云長多多襄助。”

關羽嘴角微挑,手撫長須,一聲輕嘆。“子義得遇吳侯,誠乃人生幸事。”

太史慈瞥了劉修一眼,笑道:“云長所言甚是,能得吳侯信任,乃慈之所幸。不過云長也不必自謙,吳侯對云長一向敬重,只是感慨云長忠義,成人之美。若是云長當初留在豫州,這幽州東部督未必是我。”

關羽心中失落,卻強笑了兩聲。“哈哈,這幽州東部督就不說了,子義是實至名歸,遼東太守么,我倒是自信比董襲更能勝任。”

“區區遼東,豈能與涿郡相比。涿郡可是劉府君的本郡,又是幽州門戶,任云長為涿郡太守,這可是劉府君對云長的信任。”

太史慈一邊說一邊沖關羽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在劉修面前說這些,以免生疑。劉修聽了關羽的話,臉色已經不好了。關羽聽得懂太史慈的意思,卻沒把劉修放在眼里,視若未見,兀自遺憾。涿縣未下,他這個涿郡太守是做不成了。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鼠目寸光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劉備猛抬頭,眼睛瞪得溜圓。“你說什么?孫策平定了遼東?”

劉修連連點頭,氣喘吁吁。他一路從關羽的大營里奔回來,差點跑斷了氣。他知道劉備可能不信,他也有點狐疑。公孫度可不是等閑之輩,他在遼東經營了五六年,一直沒有對手,怎么可能在旬日之間就敗了,而且敗得這么徹底?

這會不會是孫策虛張聲勢?

劉備看向簡雍,簡雍也皺著眉,卻不像劉備那么驚訝。他沉吟了片刻,突然“哦”了一聲,苦笑著搖搖頭。劉備等了一會兒,簡雍卻沒有解釋,劉備不耐煩了,催促道:“憲和,有話直說無妨。”

簡雍這才意識到劉備一直在等他的意見,連忙說道:“府君,此事看起來不合常理,細想卻也正常。公孫度雖是主,但他遠離襄平,趕到沓氏圍城,其實是舍長取短。沓氏周邊山地多,不利于騎兵突襲,卻利于步卒作戰。且沓氏離襄平五六百里,糧草轉運不便,他大概是想憑兵力優勢速戰速決,未能如愿,這才一戰敗北。”

劉備點了點頭。他覺得簡雍說得有理,公孫度奔襲沓氏看似得計,其實很冒險,他不知道孫策的長處正是陣而后戰,正面作戰,他肯定不是孫策的對手。但他還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公孫度縱敗,有騎兵優勢,撤回襄平再敗總是沒問題的,又怎么可能就此稱臣,放棄整個遼東?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劉備不得而知。可是孫策速取遼東,對他的壓力驟增。太史慈為幽州東部督,節制右北平以東,幽州就只剩下了一半。如果不能攻克涿郡,他將被壓制在漁陽、廣陽之間,兩面受敵,一旦幽州世家再從中作梗,他的處境將非常艱難。

劉備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能放棄涿郡,必須搏一搏。他有些后悔,當初就不應該貪圖易縣,耽誤了這么長時間,如果集中精力攻涿縣,也許現在已經得手了。現在再退回去,重新布防,打造攻城器械,肯定要拖到下雪之后,在冰雪中圍城對將士是一個艱巨的考驗。

劉備派人去請關羽、田豫等人,又親自趕到一旁的關靖帳中。關靖正在帳中讀書,一邊讀一邊捻著胡須,輕聲吟哦,看到劉備進帳,連忙放下書,起身相迎。劉備笑道:“元安好雅致,讀的什么書?”

“哦,剛剛收到的一部詩集,是吳侯登郁洲山時所作的詩賦。”

“吳侯還會作詩賦?”

“也不僅僅是他,還有他隨從的文武。”

關靖轉身將書轉來,遞給劉備。劉備接過一看,是一部新書,墨香尚濃,紙張平整,褶皺很少,封面上題著《郁洲山詩集》五個字,倒是孫策的手筆。劉備信手翻到目錄,見孫策的詩列在第一,便又翻到正文。詩很短,寥寥幾句。劉備不禁揚了揚眉,暗自發笑。孫策的武藝的確是好,堪稱天下第一,但他讀的書還沒自己多呢,哪會作什么詩?不過是位高權重,麾下文武吹捧罷了。他一邊腹誹著,一邊將那幾句詩吟了一遍。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劉備歪了歪嘴,將詩稿還給關靖。“元安,這詩好在何處?能否為我解說一二?”不等關靖說話,他又說道:“這前兩句頗有雄豪之氣,的確不錯,可是這后兩句急轉直下,令人不解。他前呼后擁,理應興致勃勃,為何愴然而淚下?莫不是秋風起,使人傷懷?”話音未落,嘴角便挑起一抹調侃之意。

關靖虛握著拳頭,擋在嘴前,輕輕咳嗽了兩聲。“不瞞府君,我也不明其意,只覺得韻律上佳,有蒼涼之意。聽府君此問,也覺得似有不妥,轉折未免生硬了些。”

“就是嘛。”劉備哈哈大笑,將書還給關靖。“小小的郁洲山而已,何至于此。我想他大概是習染齊魯之風,效夫子登泰山之意,只可惜文采略遜一籌,畫虎不成反類狗爾。”

關靖陪著笑了兩聲,不想再和劉備討論這個話題。“府君今日怎么這么清閑?”

劉備這才想起來意,收起笑容,將他剛收到的消息說了一遍,又向關靖請計。聽說孫策已經平定了遼東,關靖很驚訝,半天沒說出話來。他掐著手指算了又算,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從孫策離開平原的時間算起,這場戰事前后可能不到十天。十天時間擊敗公孫度,平定遼東,這怎么可能?

“消息屬實?”

劉備苦笑著搖搖頭。他理解關靖的心情,但他也不清楚這情報是不是屬實,現在只是太史慈的口頭轉達,沒有確切的證據。他也希望這是一個假消息,但他卻不能不防,萬一是真消息呢?

關靖很快鎮定下來,沉吟良久。“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從長遠而言,公孫度不是吳侯的對手,遼東易手是遲早的事。一旦吳侯控制了遼東,解決了戰馬不足的短處,不論是長安的朝廷還是冀州的袁譚,都不他的對手,除非所有人都聯合起來。可是聯合這種事通常來說只能支撐一時,難以長久。時間長了,難免會被吳侯各個擊破。關中有山之固,冀州有河之險,幽州就有些難了。府君當早做決定為好。”

劉備一手抱在胸前,一手撫著胡須。“依元安之見,我當如何應對?”

關靖反問道:“府君以為,天下英雄幾人?誰又能最終獲鹿?”

劉備沒有立刻回答,沉吟了片刻之后,一聲輕嘆。“依我看,天下能稱英雄者,只有兩人爾。一則天子,一則吳侯。天子西征,成則中興有望,敗則拱手讓人。”

關靖點了點頭。“府君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再等等。吳侯的捷報既至,天子的消息應該也快了。”

“涿郡如何,是棄是戰?”

“漁陽、廣陽的秋收已經結束,冬麥也種了,剩下這幾個月閑著無事,不如圍城。只是天寒地凍,府君要做好防寒的準備才好。另外還有一件事,冬天到了,烏桓人、鮮卑人隨時可能叩塞,騎兵當隨時待命,準備馳援,以免損失太大。”

劉備點點頭,心有同感。不過這樣也沒什么不好,讓太史慈、公孫續回去就是了,還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理由,就算關羽有意見也無法拒絕。想到得意處,劉備不禁輕笑出聲。

關靖看得真切,卻佯作未見。他俯身拿起詩集。“府君,我稍微收拾一下,馬上就過去。”

劉備應了一聲,轉身出帳。關靖送他出帳,放下帳門的那一刻,他搖了搖頭,一聲嘆息。劉備看不懂孫策的詩也就罷了,還看不懂眼前的形勢。天子西征怎么可能取勝,朝廷打了近百年都沒能平定羌亂,天子能在一年半載內平定涼州?或許可以取得一時勝利,但終究是必敗之局。劉備執迷不悟,不趁著還有實力在手向孫策稱臣,非要輸得一無所有再認命,將來的結果也許還不如公孫度,甚至不如公孫瓚。

我怎么會選擇了他?關靖很是后悔。

等諸將聚集,劉備宣布了自己的最新決定。他打算退回涿縣,與張飛合兵,繼續圍困張郃。如果袁譚追擊,他們就在涿縣城下決戰。如果袁譚不追,他就圍城,一直到城內的糧食消耗完為止。張郃沒能收獲秋糧,他能依靠的只是城里的存糧,堅持不了太久。

關羽很意外,卻也沒多說什么。拿下涿郡,受益最大的就是他。其他人也沒說什么,就這么決定了。田豫提出了和關靖一樣的擔心,劉備順手推舟,希望太史慈、公孫續能夠趕回右北平和遼西,準備抵御胡人的進攻。

太史慈慨然答應。

關羽很不高興,但他沒有理由留下太史慈。秋收結束之后,簡雍、劉修已經率領漁陽、廣陽的突騎趕到,劉備現在不缺騎兵,而右北平、遼西也的確面臨胡人的進攻,需要太史慈趕回去布防。只是如此一來,他不僅缺了一個得力助手,也失去了一個談得來的知音。

太史慈離開,不僅關羽失落,閻柔也覺得沒意思了,主動請辭。劉備挽留了一番,卻無法改變閻柔的決定,只好同意。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他設宴為太史慈、閻柔送行,還送了一筆禮物。禮物是從戰利品中挑選的,數量有限。劉備向太史慈表示歉意,還沒拿下涿縣,收獲不多,希望太史慈能夠諒解。

太史慈收下了,轉手分贈關羽。他很坦然的說,吳侯已經準備好了充足的物資,不需要這些,還是留給需要他的人吧。

閻柔見狀,也將自己所得轉贈給關羽。

關羽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玄德,涿縣雖然未下,周邊諸縣收獲卻不少,那些財物都去哪兒了?是被人貪墨了,還是又還回去了,我怎么一點風聲也沒聽到?若非子義相助,我們焉能搶收涿郡秋糧,困住張郃?戰事尚未結事便趕人走,如此薄待友軍,是誰出的主意?”

劉備臉上火辣辣的,比關羽的臉還有紅。

推薦1本老朋友的科幻新書《低配版系統主神》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創造系統,傳播系統,用系統改變諸天萬界。

  我就是系統主神,宿主都是我的打工仔。

  想吃大米嗎?用功法換吧!

  想看動漫嗎?用科技換吧!

  神器還沒好?不想吃大閘蟹小龍蝦了是吧?

  再不好好做任務,信不信我斷你wifi掐你電?

  黑商?從綁定那一刻你就已經同意了霸王條款!

  本系統概不退貨,拒不接受投訴,再比比統統抹殺!

  ——

  我也看了一些,感覺挺有意思的,視角有創意,有興趣的可以瞄一眼。

首頁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