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找書苑 > 军事历史小說 > 策行三國最新章節 >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選择背景颜色: 選择字體: 選择字體大小: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這怎么可能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太史慈長身而起,擺手笑道:“云長兄,切莫如此。劉府君豈是吝嗇之人,此乃顧全大局之舉也。數萬大軍征戰,日費千金,縱有些積儲也入不敷出。且涿郡是府君本郡,鄉黨之間不宜過于苛刻,否則必為鄉人所怨。府君又付云長重任,他也不希望你接任涿郡時處處皆敵。這是府君對你的關愛,你不可誤會了。”

關羽蠶眉微蹙,哼了一聲,推了推胡須,斜睨著劉備。“當真?”

劉備感激不盡,連忙附和道:“云長,你與子義相契,我難道就與子義是外人?想當初在青州,子義奉孔文舉之托來求援,我便激賞其義氣了,又怎么會舍不得一些薄財?實在是捉襟見肘,不得不如此。再者,子義是吳侯大將,吳侯富甲天下,錢糧皆非子義所需,子義需要的是騎兵,我打算調撥兩千漁陽突騎,助子義一臂之力。子義,如此可好?”

太史慈拱手施禮。“多謝府君。”

劉備起身離席,來到太史慈面前,拉著太史慈的手臂,感激不已。“子義啊,說起來,你我相識還在吳侯之前,可惜我福薄,不能與子義為友,好在你如今坐鎮幽州東部,我們也算是重續前緣,將來我拿下幽州西部,也許會有機會與子義并肩作戰,此誠上天對我等的厚待。”他轉身又看向關羽。“云長,你與子義為友,切磋琢磨,可不僅僅是比武論藝,還要學學子義的眼界,莫讓我被吳侯笑話了。”

關羽有點尷尬,強笑了兩聲,算作對劉備的回應。他也知道剛才失言了,劉備心里不舒服,若非太史慈解圍,今天這個結難解。可是要他承認自己不如太史慈,他不能認同。劉備走到今天這一步不是他的責任,而是劉備自己的責任,就像一時心癢,居然要取易縣一樣,但凡知道一點兵法,都不會做出如此魯莽的決定。為了這件事,他可沒少和劉備爭論,卻沒有任何作用,以至于現在進退兩難。在這種時候,劉備不想著如何爭奪主動權,卻想著讓太史慈離開以節省開支,未免小家子氣。

劉備見好就收,沒有勉強關羽,逼得太緊,萬一關羽再發脾氣,反而不好收拾。

劉備安排了兩千漁陽突騎配合太史慈作戰,又答應送閻柔一批糧食和軍械,盡顯慷慨之意。這次閻柔沒有拒絕,糧食和軍械對他來說都很急需。冬天將至,胡人隨時可能入侵,他必須做好迎戰的準備。

劉備隨后宣布了最新的作戰計劃:包圍涿縣,哪怕在涿縣城外過冬也在所不惜。要完成這樣的計劃,他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足夠的糧草,六七萬步騎,每天消耗的糧食和草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加上冬天取暖的燃料,這些都必須搶在下雪之前解決,否則不用袁譚進攻,他自己就支撐不住;一是解決胡人入侵的威脅。他將漁陽、廣陽的兵力都調來包圍涿縣,后方空虛,一旦胡人入侵,他很難抵抗。

劉備將這兩個問題統一處理。首先,他決定堅壁清理,將漁陽、廣陽、涿郡三郡的百姓盡可能集中起來,命令他們帶上可以帶走的物資,要么就近入城,要么趕到涿縣來充當民伕,總之不給袁譚或者胡人留下打劫的機會。請太史慈率領漁陽、右北平和遼西的騎兵,主動出擊,出塞攻擊胡人部落,讓胡人自顧不暇,又派趙云、田豫統領麾下騎兵,隨時準備馳援塞內諸縣,與胡人、袁譚展開一場以騎對騎的游擊戰。

眾將領命,分頭準備。很快,劉備率主力先撤,沿途收集糧草、物資,關羽斷后,阻擊袁譚,且戰且退,將袁譚引入涿郡,伺機決戰。

太史慈、閻柔隨劉備撤過巨馬水后便與劉備分開行動。閻柔與太史慈依依惜別,托太史慈向孫策致意,他返回薊縣后,將盡一切可能的勸說張則與孫策合作,爭取能統率騎兵與太史慈一起出塞作戰。太史慈也托閻柔向張則致意,表明孫策的合作之意。

兩人拱手作別。

——

劉備撤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易縣城內,袁譚召集文武議事,制定作戰方案。

經過大半個月的戰斗,袁譚不僅守住了易縣,挫敗了劉備的進攻,還讓麾下的新卒得到了鍛煉,見過了鮮血,成績斐然。劉備曾經擊敗麹義,對諸將的壓力很大,這次能擊退劉備,對諸將重塑自信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就連袁譚本人都深有感觸。

這一切都是受益于沮授的謀劃,諸將對沮授佩服有加,養成了習慣,凡事都先請教沮授,然后再向袁譚匯報。如今有了新情況,要制定作戰方案,他們也下意識的看向沮授。

沮授有些不安,袁譚卻笑著擺擺手,示意沮授不必多慮。

沮授略作思索,便提出了建議。對劉備的撤退,他并不意外。劉備攻城不下,撤退是遲早的事。他撤退之后的動向也不難猜,無非兩種可能:一是放棄涿郡,退回安次,明年再說;一是繼續圍攻涿縣,困死張郃,逼著他們決戰。

“涿郡是幽州門戶,于我軍而言,占領涿郡,便是在幽州伸進了一只腳。于劉備而言,失去了涿郡,他不僅面臨我軍威脅,也無法向西擴張,將代郡、上谷控制在手中。如今孫策正在遼東作戰,一旦孫策擊敗公孫度,揮師西進,他將腹背受敵,無處可逃。因此,他對涿郡勢在必得,繼續圍困涿縣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諸君切不可有僥幸之心。”

沮授環顧諸將,目光最后落在袁譚的臉上。“使君,天氣漸冷,天子西征的成敗很快就要揭曉。不管結果如何,奪取涿郡都對我們非常重要。孫策正在攻擊遼東,這個冬天是我們全取幽州西部的最后機會。如果不能搶在孫策之前拿下漁陽以西諸郡,一旦孫策席卷而來,我們就很難再踏足幽州,以后也無法得到戰馬,即使孫策不攻擊冀州,冀州也很難獨全。”

袁譚臉上的笑容消失得無影無蹤。劉備撤走,他原本還挺高興的,聽沮授這么一分析,他才清楚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孫策步步緊逼,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一旦被孫策控制了幽州,他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幾乎是必敗之局。如果能搶在孫策到來之前擊敗劉備,奪取漁陽以西諸郡,他還有一線生機。

“請公與為我謀劃。”袁譚恭恭敬敬地向沮授行了一禮。

沮授還禮,繼續分析形勢。既然劉備選擇繼續作戰的可能性極大,現在就要準備,冬天將至,衣物、糧草、薪柴,這些都要提前準備好,否則這一戰最大的敵人就不是劉備,而是嚴寒天氣。不過這也不必著急,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張郃受傷至今已經有一個多月,即使還不能上陣搏殺,至少不影響指揮作戰。劉備劫掠鄉黨的時間雖然持續不長,卻已經留下了壞印象,涿縣城里的世家應該會支持張郃戰斗,所以劉備短期內破城的可能性不大,他們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準備,不必急著出城追擊,大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沮授隨即提出了三條建議:派人聯絡田豐,讓他征發民伕,調集糧草等必須的物資,尤其是防寒的衣物,爭取搶在河水結冰之前運到軍中;征發附近的百姓,收割沼澤地里的蘆葦、干草,充當草料;諸軍加強演練冬季作戰的戰術,并與即將趕到的臧洪、牽招一起合練,做好戰斗的準備。

最后,沮授又提出一條:派人聯絡鮮卑、烏桓諸部大人,請他們出兵攻擊幽州,夾擊劉備。尤其是鮮卑人,自從檀石槐主事以來,鮮卑人強盛,在彈汗山立王庭,離邊境不過三百里,旦夕可至。如今檀石槐雖然死了,他的兒子和連不能服眾,幾年前戰死,鮮卑各部不能統一,相互攻殺,損耗很大,本來就有侵邊的動機,如果能引他們攻擊漁陽、右北平一帶,足以對劉備、太史慈形成壓力。將來袁譚要控制幽州,也要面對鮮卑人的威脅,應該趁早著手,物色扶植能夠為己所用的部落首領,加以籠絡。

袁譚欣然從命,按照沮授的計劃分部諸將。沮授講得清楚,諸將聽得明白,各自領命而去。大堂上安靜下來,沮授起身,正準備告辭,一個親衛帶著一個人快步走了進來。此人風塵仆仆,臉色憔悴,眼睛里充滿血絲,嘴唇干裂起皮,一看就是連續多日不眠不休的趕路所致。如果不是親衛扶著,他站都站不穩。

袁譚心中不安,看了沮授一眼。他認得此人,是郭圖身邊的親信,肯定是遼東那邊出現了意外情況,而且是不好的情況。

沮授抬起手,不動聲色的示意袁譚。“使君,無妨,就算孫策善戰,擊敗了公孫度,也對大局沒什么影響。寒冬將至,江東兵不適應遼東氣候,孫策為人又謹慎,凡事謀定而后動,不會貿然行動的。”

袁譚贊同的點點頭,讓信使將消息呈上來。消息是郭圖親筆所書,確鑿無疑,但消息卻比沮授猜想的更嚴重。沓氏一戰,孫策不僅擊敗了公孫度,而且迫降了公孫度,遼東已經落入孫策之手,幽州形勢將迎來巨變。

袁譚和沮授面面相覷,異口同聲的說道:“這……怎么可能?”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應變如流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多智如沮授,也完全沒想到遼東之戰會是這個結果,一時間竟不知如何解說。

袁譚更是長吁短嘆,掩飾不住內心的沮喪。自從任城被俘之后,他就沒有再低估過孫策,將孫策當作最難對付的對手,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懈怠。但他發現自己還是估計不足。十天之內平定遼東,這怎么聽也不像是真的。公孫度縱橫遼東數年,一向跋扈,他怎么會輕易向孫策俯首稱臣?

“這不會是……誤傳吧?”袁譚喃喃自語。郭圖并沒有親歷戰場,也許是消息有誤。

“應該不會。”沮授很快冷靜下來,重新拿起郭圖的親筆信,又看了一遍。“公孫度為什么會在沓氏與孫策對壘,許攸又去了何處?”

袁譚轉過頭,打量了沮授兩眼,心里有些不高興。這都什么時候了,還不忘黨爭?

沮授輕彈手中的信紙。“使君,你仔細想想,尤其是時間。”

袁譚轉了轉眼珠,也覺得有些不對勁。他轉身命人取來之前收到的情報,與剛收到的一對比,立刻發現了問題。從幾個時間節點來看,公孫度返回襄平,趕到沓氏,沈友馳援,被公孫度擊退,向孫策求援,孫策放棄平原,趕到沓氏,一系列的事件聯系起來,很容易發現其中的問題:公孫度到達沓氏的速度快得讓人不敢相信,這只有一個解釋:他不是按部就班的出師,而是輕軍急行,突然包圍了沓氏,準備的時間非常短,遠遠談不上充足,他甚至來不及準備足夠的糧草。

出奇制勝是好事,但出奇如果不制勝,那就是災難了,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糧草、輜重跟不上。

沮授沉吟道:“公孫度大概是低估了江東軍的戰力,正面決戰失利,又被斷了糧道,不得不降。唉……”沮授一聲長嘆,搖了搖頭。“驕兵必敗,公孫度這些年戰無不勝,輕敵在所難免,偏偏又遇到了孫策這種算無遺策的對手,受挫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袁譚仍不死心。“就算交戰不利,也不至于一而降吧?”

“使君,以孫策用兵的習慣,不出手則己,一出手必然是連續重擊,如蛆附骨,不死不休。公孫度以前遇到的都是利則戰,不利則散的胡人,何曾見過這樣的對手,一時不察,落了下風,就很難再逆轉形勢。常言道,峣峣者則折,皎皎者易污。公孫度心高氣傲,目無余子,一朝戰敗,反不如其他人能委屈求全。使君不見公孫瓚乎,一旦戰敗,寧可自殺,也不肯逃走。”

袁譚感慨不已。“燕趙多烈士,誠非妄言。”

“是啊,燕趙多烈士,卻少智者。”沮授揮揮手,仿佛趕走幾只蚊蠅。“此等人只合為猛士,不足為王者。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有誰能平步青云,不受挫折?使君,公孫度不足論,孫策拿下遼東,解決了戰馬短缺的問題,這才是最大的麻煩。”

袁譚深有感觸,原本郁悶的心情也舒緩了一些。是啊,有幾個成大事的人沒有受過挫折呢,群雄逐鹿,能走到最后的那個往往不是最強大的,而是最堅韌的。漢高祖曾經數次損失折將,光武帝也曾遭遇兄長被殺,自己連悲傷都不能的窘境,可是他們都咬著牙堅持住了,這才有機會問鼎天下。

他看著沮授恢復了鎮定的眼神,慶幸不已。有一個智士參謀果然不一樣。

沮授和袁譚商量了一番。孫策占據遼東,對幽州的形勢影響極大,感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他們,還有劉備。劉備收到這個消息,更會鋌而走險,力爭迅速拿下涿郡,占據幽州西部諸郡。涿縣之戰已經不是可能,而是必然,除非袁譚放棄涿郡。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沮授攤開地圖,反復權衡,最后提出一個方案:孫策本人不可能長期駐扎在遼東,他必然要委派一個將領為遼東太守。孫策麾下擅長騎戰的將領本來就不多,能治民的更少,他很可能會委任太史慈為遼東太守。如此一來,右北平、遼東、遼東屬國就失去了主心骨,公孫續、公孫范都不足為慮,正是三郡烏桓出擊的好機會。如果能擊敗公孫范、公孫續,占據三郡,也能對孫策的幽州方略起到一定的干擾作用。如果能順勢西進,夾擊劉備,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三郡烏桓有個問題,沒有強悍有力的首領。三郡烏桓原本以丘力居為首領,丘力居死后,其子樓班年幼,便由從子蹋頓接管事務,但蹋頓不久前又戰死在官渡,三郡烏桓群龍無首,已是一盤散沙,怕是形成不了真正的威脅,反倒可能被太史慈各個擊破。要想將三郡烏桓集結起來,應該派一個人去統籌大事。

“可惜劉公衡不在了,否則他是最合適的人選。”袁譚說道,神情有些懊喪。三郡烏桓與袁氏關系原本極佳,否則他們也不會派兵協助袁紹出戰,但官渡一戰大敗,袁紹死了,蹋頓也死了,他們之間的聯系就弱了。若劉和不死,還能借助劉虞的余澤,現在劉和也死了,他已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與三郡烏桓聯絡。

原本還有一個人也適合:閻柔。袁紹曾經幫助閻柔殺掉護烏桓校尉邢舉,關系一直不錯。但袁紹死了,劉虞、劉和也先后去世,閻柔與袁譚的關系便疏遠了,不久前還隨劉備進攻顏良,現在自然不能再用。

沮授推薦了一個人,從事牽招。

袁譚知道牽招,但沒想到沮授會推薦牽招擔此重任,一時有些猶豫。牽招是安平國觀津縣人,袁紹入主冀州之后,辟牽招為從事,還曾讓他掌烏桓突騎,也算是器重,但牽招與袁紹之間有一個心結,影響了袁紹對牽招的進一步信任和重用。

牽招是同縣大儒樂隱的弟子。中平年間,樂隱受車騎將軍何苗辟除,去洛陽赴任,后來董卓亂政,何苗、樂隱被殺,而殺死何苗和樂隱的吳匡就是袁紹一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樂隱是間接地死在袁紹手下。牽招一直想為樂隱報仇,后來還殺死一名曾參與其事的袁紹近臣,袁紹雖說沒有處罰他,但也不肯真正重用他,只是口頭上稱贊了幾句,不久就借故剝奪了牽招的兵權。

袁紹不肯重用牽招還有一個原因:牽招與劉備的關系非常好,堪稱刎頸之交。在劉備叛離袁紹之后,牽招也受到了影響,再也沒有獨立領兵的機會。這次若不是形勢緊急,袁譚也不會讓他統騎兵去救平原,而這本身也是避免讓牽招與劉備對陣。

三郡烏桓與冀州之間隔著漁陽、右北平,牽招等于脫離袁譚的控制,別領一部,這無疑很危險。

見袁譚神情疑惑,沮授說道:“牽招因樂隱之死,一直耿耿于懷,但吳匡死了,參與其事的人也被他殺了,現在連令尊也過世了,這件事可以放下了。牽招與劉備有故,但他是忠義之人,不會因私害公,使君大可放心,我沮授愿以身家擔保。牽招智勇雙全,又熟悉烏桓風俗,派他去統率三郡烏桓必能奏功。”

見沮授愿以身家擔保,袁譚不好拒絕。他也清楚,現在是非常之時,冒些風險也是值得的。他接受了沮授的建議,派人召牽招前來,委以統率三郡烏桓之任。

牽招接到命令,很是驚訝,但他什么也沒說,隨即帶著數十余部曲出發了。

——

數日后,袁譚收到消息,劉備撤向涿縣,一路征發民伕,將附近諸縣收刮一空,擺明了是堅壁清野,不給袁譚任何獲得補給的機會。

很快,關羽也撤出了易縣,退守范陽。在沮授的要求下,斥候們注意到太史慈、公孫續、閻柔的戰旗都不見了,率領騎兵協助關羽的是趙云。

袁譚知道一切正如沮授所料,劉備鐵了心要拿下涿縣,這一戰已經不可避免。但他也不著急,張郃傷勢漸復,劉備的搜刮也讓涿縣的世家對他充滿了反感,與劉備的里應外合可能性極低,在斷糧之前,涿縣被劉備攻破的可能性不大。他按部就班的準備,派人調運糧草,收取易水河畔的蘆葦,準備各種過冬的物資,直到一個月后,田豐調撥的糧草送到,袁譚才帶著人馬再次進入涿郡境內,步步為營,向范陽逼去,不到一百里路,他足足走了五天,沒給關羽任何偷襲的機會。

關羽給劉備送了個消息,然后緊閉城門,擺出一副堅守的架勢。袁譚也沒客氣,將范陽城團團城住,打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范陽雖然不是郡治,城防不如涿縣堅固,卻也是一個古城,春秋時時屬燕國,燕昭王曾在此筑黃金臺以招攬天下賢才,非普通縣城可比。關羽在此立陣,阻擊袁譚,也是地盡其利。袁譚想攻破范陽也非易事,只能按部就班的圍城,打造軍械,同時監視劉備的一舉一動,讓劉備不能全力攻城。

劉備試探著趕來救援,袁譚卻不愿和他正面接觸,立刻率部后退。見此情景,劉備知道速勝無望,只好咬著牙,耐著性子,包圍涿縣,做長期對峙的準備。

雙方誰也不肯先退,厲兵秣馬,等待對方露出破綻,一決勝負。

十一月末,涿縣迎來了入冬的第一場大雪,真正的考驗開始了。

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以德服人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盧龍塞。

太史慈勒住坐騎,抬頭看向城樓。閻柔站在城頭,興奮的揮著手,他身邊還站著一個年輕漢子。太史慈不認識,但他一見此人便有一種親切感,仿佛遇到神交已交的同道。

“子義兄,稍等啊,我這就讓他們開門。”

閻柔喊了一聲便消失了,只剩下那年輕漢子站在原處,靜靜地看著太史慈。太史慈拱了拱手,年輕漢子笑著拱手還禮。城門開了,閻柔快步奪了出來。太中慈翻身下馬,與閻柔見禮。

“城上那人是誰?”

閻柔笑了,側過身子,低身說道:“州別駕田疇田子泰,奉張使君之命,協助子義兄作戰。子義兄,這次我能成行,田子泰可是有功之人。”

太史慈會意。張則派田疇來助陣的意義很復雜,可以說他是表明態度,表示支持,也可以說是就近監視,知己知彼。不過他并不擔心,孫策已經奪得遼東,解決了戰馬資源的短缺,暫時不會覬覦幽州西部諸郡,而遼東原本就不在張則的控制之內,也談不上什么沖突,有合作的可能。至于田疇,孫策對他說過,田疇是可以爭取的人才,如今出現在面前,他自然不能輕易放過。

太史慈入了城,田疇也從城上下來,再次與太史慈見禮,通報姓名。太史慈笑道:“常聽吳侯說起田君,不意在此見面,實在是三生有幸。聽說田君是右北平人,有田君相助,我們就如同多了一雙慧眼,再也不用擔心迷路了。”

田疇客氣了幾句,看向太史慈身后的隊伍,贊了一句。“都督所率皆是精銳,此戰必能橫行無忌。能有機會見識一下都督的風采,也是我的榮幸。”

太史慈微微一笑,倒也沒有謙虛。他率領的騎兵雖然數量不多,只有兩千人,卻都是精銳,每一個人都是他精挑細選的。遼西戶口都不多,總共不到萬戶,但百姓被烏桓、鮮卑騷擾太久,早就等著反擊的機會,加上他募兵的條件優越,公告貼出去沒多久,應募的健兒就蜂擁而至,足足五六千,他一一考核,從中精挑細選了兩千騎,又挑了兩千人充實到附近各縣城,加強防務。兩千精騎集訓了半個月,披上準備好的新甲,士氣高昂,看起來就與眾不同,絕非盧龍塞的這些戍卒可比。

田疇頓了頓,又道:“武力既弘,文德可期。我聽伯溫說都督有化胡之論,疇甚是好奇,不知能否有幸聽都督解說?”

太史慈笑道:“正當與田君共商大計。”

田疇點點頭,沒有再說。他之所以勸張則接受閻柔的建議,派騎兵協助太史慈出戰,又主動請纓來做向導,一方面是因為他與孫策有約,一方面也是對太史慈的化胡論很感興趣。他雖然不像閻柔那樣與鮮卑人、烏桓人關系密切,但他也不贊成簡單地殺戮,因為他很清楚,幽州漢胡混居,已經很難分清了,分辨華夷說起來輕松,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可行性。太史慈倡化胡之論,足以說明他不是一個思維簡單的武夫,比大多數讀書人都有見識。孫策派這樣的人來負責幽州事務可謂知人善任,從側面也說明了孫策不是高談闊論之輩,而是非常務實的人。

田疇將太史慈引入塞中,盧龍塞空間有限,容不下所有的騎兵,只能在塞外扎營。閻柔、田疇帶來的三千騎兵也是如此。太史慈與閻柔見面之后,先送給他一百套甲胄、軍械。閻柔驚喜莫名。他從劉備那里得到了一些軍械,但數量非常有限,質量也不怎么好,太史慈送的軍械比劉備的那個還好,和太史慈的部下所穿是一個款式,當然是最好的。有了這些甲胄裝備親衛騎,他的安全又多了幾分保障。

閻柔看著塞外衣甲鮮明,挺立如松的騎兵,暗自琢磨著什么時候也能像他們一樣成為孫策的部下,全部裝備最好的軍械。

盧龍都尉田靖是田疇的族兄,對太史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設宴款待。公孫續之前送來消息,他正在趕來的路上,最多兩天就可以到達。太史慈詢問了相關的情況后,非常滿意。他隨即和田疇、閻柔交換情況,商量出塞的計劃。

田疇首先介紹了情況。

隨著第一場大雪的降落,幽州正式進入冬季,按照往年的經驗,草原上的胡人隨時可能入侵,尤其是鮮卑人。鮮卑人與烏桓人一樣,都是東胡遺種,但他們之間又有些區別。鮮卑人興起比較晚,又被烏桓人阻隔,受大漢的影響比較小,除了短時間依附于匈奴人之外,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自由發展,與漢人的關系比較疏遠,加上鮮卑興起的時候正是大漢國力衰弱的時候,所以他們對大漢沒什么敬畏可言,檀石槐甚至拒絕了朝廷和親的建議,每年入境劫掠,張狂之極。

相比之下,烏桓人則早在本朝初年就依附朝廷,在很長時間內都是朝廷募兵的對象,北軍五校中的長水營就以烏桓騎兵為主。烏桓人之所以現在成了麻煩有兩個原因:一是朝廷權移高門,安撫政策變了味,原本是朝廷對烏桓人的懷柔,現在變成了個人施恩,烏桓人不向朝廷效忠,卻感激堅持安撫政策的官員,具體而言就是袁紹、劉虞。烏桓人派兵助袁紹作戰就是出于這個原因,他們只是以為袁紹能夠鼎立新朝,想依附袁紹,并不是想和漢人為敵。

田疇建議,這次出塞作戰應該以鮮卑人為主要目標,只要能重創鮮卑人的主力,烏桓人不用打就服了。自從丘力居病死,蹋頓又戰死在官渡之后,烏桓人已經四分五裂,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斡旋。閻柔的弟弟閻志已經趕往三郡烏桓的駐牧地,與各部落首領接洽,估計很快就會有消息傳回來。

太史慈聽完田疇的介紹,覺得有理。他兵力有限,不能舉目皆敵,如果烏桓人肯改弦更張,充當馬前卒,對他來說并不是壞事。

太史慈隨即向田疇介紹了自己的化胡論。根據南陽、吳郡諸多學者的研究,三代的華夷與春秋的華夷不是一回事,與現在的華夷同樣不是一回事。就拿孔子說過的九夷來說,原本是指魯國以東的東夷,也就是現在徐州境內的人,徐州的徐就出自九夷之一的徐夷,如今九夷早已經融入華夏,九夷的后裔有不少成了徐州的大族,徐姓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如此,華夷之辨就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胡人經過教化,可以變成華夏衣冠,而華夏衣冠一旦衰弱,也有可能變成蠻夷。身為士,不僅僅要維護文明,更要拓展文明,德化四方,不能固步自封,只是給點錢糧,治標不治本,而應該努力化蠻夷為華夏,天下一家,只有如此,才能徹底解決邊患。

太史慈說得誠懇,田疇也聽得認真。聽了閻柔的介紹之后,田疇就覺得太史慈絕非等閑武夫,如今親耳聽太名慈解說化胡論,雖然沒什么引經據典,但立論扎實,眼界也高,絲毫不亞于那些高談闊論的儒生,非常合他的胃口。田疇曾奉劉虞之命去長安獻貢,接觸過不少飽讀詩書的官員,但那些人大多固守華夷之別,卻看不到華夷之間有轉化的可能,甚至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傲慢,以至于對邊郡人都抱有鄙視之心。

像太史慈這樣致力于化蠻夷為華夏的中原人曲指可數,甚至可以說是他見到的第一個。即使是孫策,當初見面時也只是說要橫行漠北,驅逐胡虜,沒有提出化胡這樣的高論。不過孫策任命太史慈為都督,負責幽州事務實在是太英明了,這個人選萬里挑一。

田疇非常滿意,與太史慈一見如故,引為知交。

兩天后,公孫續率部趕到盧龍塞。他不僅帶來了三千騎兵,還帶來了不少干糧,包括大量的魚干。孫策招募了不少漁民在海中捕魚,將捕上來的魚分割內大小適中的肉條,用鹽腌成魚干,能夠保存幾個月而不變質,食用的方法也簡單,只要燒一些開水,將魚干放進去煮就行,連鹽都不用放。萬一連燒水都沒時間,也可以生嚼,就是口感稍微差一些。魚干方便攜帶,又比糧食耐饑,可以帶得更多,走得更遠。

公孫續之所以現在才來,就是在等這些魚干。

看了那一袋袋的魚干,田疇等人目瞪口呆。他們早就知道孫策有錢,也舍得花錢,但眼前這一切還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全員披鎧也就罷了,連吃飯這樣的小事都這么肯花心思,還有什么事是他們想不到,做不到的?

但他們不得不承認,用魚干代替部分糧食是一個創見,不僅緩解了幽州人口不足,耕地有限的弱點,還保證了將士們的體力——普通士卒哪有將魚當飯吃的,偶爾吃一頓都不容易。吃魚當然要比吃糧食更耐饑,天天有魚有肉吃的人體力當然要比只能吃糧食的人好,也方便得多,更適合連續作戰的騎兵。

當然,這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學的,沒有樓船,不能到海中捕魚,僅靠漁民在海邊捕點魚根本無法滿足數千騎兵的補給需要。公孫續帶來的這些魚干都是從大魚身上切割下來的,魚刺都被處理了,僅這一項就讓人無法效仿。

太史慈撥了一些魚干給閻柔。閻柔所領騎兵甲胄不足,戰斗力也一般,但是他們熟悉地形,騎術精湛,是最好的斥候,讓他們帶上一些魚干做干糧,可以走得更遠,行動更加便利,無形中等于放大了偵察范圍,能比對手更快一步。

太史慈的慷慨和大度獲得了閻柔等人的一致擁護,他們心悅誠服的接受了太史慈的指揮。

又過了兩天,閻志傳來消息,三郡烏桓的首領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放棄袁氏,擁護孫策,但蹋頓之死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不久前公孫度的易幟更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他們都想看看形勢再做決定。與此同時,閻志還傳來一個消息:東部鮮卑的幾個部落大人都接到了袁譚的邀請,打算出兵擾邊,進攻漁陽、廣陽諸郡,迫使劉備撤兵。

太史慈與田疇商量。田疇說,從檀石槐起,鮮卑人分三部,各領其地,一般不會越界。東部鮮卑是指從右北平向東,一直到夫余境,他們如果擾邊,最西端就是盧龍塞,不太可能進入漁陽、廣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說明參與其事的不僅僅是東部鮮卑,還有可能包括中部鮮卑,甚至鮮卑王庭也在其中。

東部鮮卑的中心在白狼山,鮮卑王庭則在彈汗山,他們如果聯手入侵漁陽,最可能的集合地點是在燕山以北的白檀山。尤其是東部鮮卑,他們的南側就是烏桓人的牧場,在烏桓人保持中立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從東而來,這里幾乎是必經之地。

閻柔也支持田疇的看法。

太史慈決定,全軍趕往白檀山,捕捉戰機,如果能先擊破東部鮮卑的聯軍,這一戰就拔得了頭籌,搶占了先機。與胡人作戰最難的不是擊敗他們,而是找到他們。既然鮮卑人主動送上門,沒有不打的道理。

很快,太史慈率部出塞,在田疇的引導下奔向白檀山。大雪封山,冰天雪地,在山中行走非常困難,即使有地圖也未必有用,可是有田疇這個熟悉地形的向導,太史慈省了很多力氣,也少吃了不少苦頭。

五天之后,他們趕到白檀山,先期派出的斥候送來消息,東部鮮卑諸部全軍出動,總兵力約七萬余人,前鋒百戰部落的一萬余騎。

聽了百戰部落四個字,田疇就笑了。“看來鮮卑人內部的王位之爭還沒有結束,一有機會和王庭聯手,彌加就迫不及待的趕來了。”

閻柔放聲大笑。“趕來有什么用,等他的可不是魁頭,而是我們。”

田疇一聲嘆息。“是啊,上次漢軍出塞還是二十年前的事,鮮卑人大概已經想不起漢軍是什么模樣了。這一次,希望能讓他們重拾對我漢軍的敬畏。”

還在路上,凌晨無更,莫等!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如題。

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田疇的心結
策行三國全文閱讀作者:莊不周加入書架
      太史慈嘴角微挑。“子泰兄,鮮卑人的王位之爭是怎么回事?”

  田疇稍微解釋了一下。鮮卑人原本并沒有王位,不同的部落互不統屬,有利則合,無利則分,互相爭斗也是常有的事。檀石槐憑自己的強力獲得了各部落的支持,組成東西萬里的大聯盟,又在彈汗山立王庭,鮮卑人這才有了王者的概念,也有了王位之爭。

  檀石槐有兩個兒子。長子槐縱,性情肖似檀石槐,很年輕的時候就統兵在外征戰。次子和連,武藝一般,卻擅長耍弄陰謀,一直留守王庭,籠絡了不少人。檀石槐死后,他就奪取了王位。和連能夠得手,和槐縱長期征戰在外,無暇關注王庭事務有關,也和鮮卑人剛剛有王位的概念,沒有建立起長子繼承制有關,當槐縱發現和邊的支持者更多時,他也就很自然的放棄了。

  但和連本人并沒有檀石槐那樣的能力,無法維護鮮卑聯盟的存在,鮮卑人也沒有什么忠誠的概念,和連繼位的那一刻就有不少部落脫離了聯盟,恢復了之前的獨立狀態。和連志大才疏,一心想繼承乃父的功業,頻頻起兵攻擊漢境,結果在一次戰斗中兵敗身亡。

  和連死了,他的兒子騫曼還小,在此之前,槐縱也被和連逼死了,鮮卑的幾個部落首領意見不一,有的支持騫曼,有的則支持槐縱的兒子槐頭。彌加是東部鮮卑四大人之一,實力不弱,他一心想支持槐頭繼位,以便東部鮮卑控制王庭。

  聽完田疇的介紹,太史慈問了一個問題。“東部鮮卑之前不能干涉王庭的事務嗎?”

  田疇搖搖頭。“鮮卑人立國不久,不知君臣之義,各部落對王庭只有貢奉、征戰之責,其余的事都自行處理,不聽王庭詔令,王庭在代郡以北的彈汗山,已屬西部鮮卑的地盤,中部鮮卑猶可相聯,東部鮮卑卻被隔離在外,沒什么機會影響王庭的決定。可是論淵源,鮮卑興起于東部,東部鮮卑相當于鮮卑祖地,如今卻被排斥在外,自然不服。”

  太史慈微微一笑。“聽起來,這有點像燕魯等姬姓后裔被后起之秀欺負的意思啊。”

  田疇眉心微蹙,面露不豫。“子義,此言不當。些許蠻夷之輩,豈能與我中原衣冠相提并論?”

  太史慈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子泰兄,與中原衣冠相比,秦、楚皆是蠻夷,可是秦滅六國,楚又滅秦,漢則興于巴蜀,據秦地而有天下,真要說起來,中原衣冠焉在?”

  田疇啞口無言。

  太史慈伸手拍拍田疇的肩膀。“子泰兄,吳侯志向高遠,個人功業于他而言不過是道的第一重境界,他真正追求的是維護中原衣冠,以華變夷,而不是被夷人所變,讓六國為秦所滅這樣的事再也不會出現。所以,不論是鮮卑人還是烏桓人,又或者是匈奴人、羌人,也不管他們有君無君,想入侵中原,毀我衣冠,殺我百姓,我們都不會答應。”

  田疇臉有些發燙。太史慈提到萬里之外的羌人自然不是無心之言,正是對他刻意提及漢軍的回答。天子遷都長安,引羌人入關中,頗有當年秦滅西戎,劍指中原之意,那天子是中原衣冠還是蠻夷之君?相比之下,孫策才是維護中原衣冠的人啊。

  世道怎么會變成這樣?田疇有些迷茫,一時沒有了方向。

  “伯溫,你熟悉這彌加嗎?”太史慈轉換了話題,沒有再逼田疇。這種事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要留點時間讓他自己思考。

  “略知一二。”閻柔說道,有意無意的瞟了神思不屬的田疇一眼,嘴角微挑。田疇是幽州名士,他是流落于胡人之中的武夫,一向只有聽田疇教訓的份,沒有和田疇辯論的資格。如今見田疇被太史慈難住,心里頗有些得意,就算是自己辯贏了田疇一般。

  閻柔為太史慈解說了一下東部鮮卑的情況。東部鮮卑有四部大人,分別是彌加、素利、闕機和槐頭。槐頭是槐縱的兒子,年輕比較小,實力有限,素利、闕機不怎么看好他,但彌加有實力,支持他。如今彌加率部先行,很可能是想先勝兩陣,占點便宜。

  對鮮卑人來說,漢軍不堪一擊,唯一能夠稱道的就是軍械。北疆漢軍的裝備雖然不全,卻比鮮卑人強太多了。東部鮮卑遠在塞外,與漢地之間還隔著烏桓人,工匠奇缺,鐵器對他們來說是難得之物,有的人還在用石制箭頭。這些年中原大亂,有不少百姓逃亡塞外,在鮮卑人的地盤上討生活,鮮卑人才漸漸有了鐵匠,能夠打造一些甲胄、武器,可是總體而言還是比較簡陋。有掠奪的機會,他們是不會放過的。

  “吳侯麾下將士軍械精良,聞名天下,想必彌加是沖著子義兄你來的。”閻柔笑道。

  太史慈也笑了。“那我可得好好準備一下,不能讓他們失望。”

  閻柔大笑,公孫續也笑了,摩拳擦掌,要給這些鮮卑人一個教訓。太史慈和田疇商量了一下,決定將計就計,利用彌加的輕敵心想誘擊彌加,減少己方傷亡。田疇建議在索頭水設伏。草原上行軍離不開水源,彌加遠來,肯定會在索頭水休整一兩天,補充飲水。

  太史慈接受了田疇的建議,開始分配任命。他麾下有遼西新練的騎兵兩千騎,公孫續統領的右北平騎兵三千騎,閻柔率領的雜胡騎兩千余,還有劉備支援的兩千漁陽突騎,由漁陽人陽猛統率。

  根據各部不同的裝備和戰斗力,太史慈決定親率遼西騎兵為誘餌,先行沖擊彌加的大營,遇到抵抗后便退走,將彌加誘入伏擊圈,再由閻柔、公孫續、陽猛三面合圍。

  閻柔表示反對。“都督,不是我懷疑你的能力,而是你對地形不熟,之前也沒有與鮮卑人交過手,未必能把握分寸。不如由我來做誘鉺,先立點功勞。”他抬起手,示意太史慈不要急。“就眼下的諸部來說,遼西騎兵裝備最好,漁陽突騎也是當之無愧的精銳,白馬義從更是聞名天下的驍騎,則你們三部負責攻擊,必然是攻無不克,我麾下騎兵的優勢在于熟悉地形,也清楚鮮卑人的作戰方式,逃跑更是拿手好戲,攻堅也許不如諸位,誘敵卻是再合適不過。”

  公孫續和陽猛低著頭不說話。他們從小生活在幽州,很清楚誘敵這種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很難。騎兵沖鋒時如果把握不好分寸,沖得太猛了會與敵人糾纏在一起,無法脫身,沖得太淺了又起不到激怒敵人的作用,萬一控制不好,誘敵變成了實戰,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滅。公孫續有自知之明,不敢冒險。陽猛則早得劉備吩咐,他是來助陣的,跟著撿點便宜還行,讓他充當主力,他是堅決不干的。

  太史慈看向田疇,田疇說道:“我覺得伯溫所言有理。”

  太史慈沒有勉強,接受了閻柔的建議。

  ——

  索頭水。

  彌加輕踢戰馬,沖上了一旁的緩坡,極目遠眺。

  剛剛下了一場大雪,群山被大雪覆蓋,白茫茫一片,在陽光下亮得有些刺眼。彌加瞇起了眼睛,視線沿著隱約可辨的山脊緩緩移動,心情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動。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能把握住,不僅可以將槐頭送到彈汗山,還有機會將三郡烏桓一口吞下。這些忘恩負義的東西,自從檀石槐死后,他們就不聽鮮卑人的號令,還幫著漢人作戰。如今蹋頓死了,三郡烏桓成了一盤散沙,正是收拾他們的時候。

  征服了三郡烏桓,鮮卑人就可以進入富饒的漢地,不用在風雪中苦熬了。檀石槐一輩子未能實現的愿望現在終于有機會實現了。完成了這樣的偉業,誰敢再說我只是檀石槐的狼犬?

  悠長的號角聲響起,騎兵們紛紛勒住坐騎,放慢速度,沿著河流散開,戰馬要喝水,人也要洗把臉,各部在指揮的位置立營,準備休整。離白檀山只剩下一天的路程,他要養足精神,不能讓柯最、慕容風那些人看扁了自己。

  當然,最好是能搶在他們到達之前先殺入漁陽。漁陽有鐵,漁陽太守劉備又擅于經營,麾下將士的裝備冠于幽州諸郡,如果能得到一些甲胄、武器,自己的實力又將有明顯的提升。至于右北平的公孫續和遼西的太史慈,那就更不用說了。一個是沒長大的小子,一個是來自中原的漢人,他們哪是自己的對手。

  要顧忌的倒是閻柔。袁譚的使者說,劉和死后,閻柔等幽州人和袁譚斷了聯系,反而成了劉備的幫手。這個說翻臉就翻臉的無恥漢人,這次非殺了他不可。

  彌加正在暢想未來,忽然聽到遠處有急促的號角聲響起。他皺了皺眉,轉頭向號角聲響起看去,只見數騎沿著山谷奔出,一邊急馳一邊吹響號角報警,同時舉起手中的紅旗猛搖。在大地的映襯下,象征著敵襲的紅旗分外刺眼。

  張加吃了一驚,目光向騎兵身后的山谷看去,正好看到一隊騎兵從山谷里沖了出來,沖在最前面的是一群衣甲鮮明的騎兵,簇擁著一面大旗。

  彌加認識這面大旗,這就是他剛剛想要殺死的漢人:閻柔。
首頁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 下一頁 末頁
掃碼
作者莊不周所寫的《策行三國》為轉載作品,策行三國最新章節由網友發布,找書苑提供策行三國全文閱讀。
①如果您發现本小說策行三國最新章節,而找書苑没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②書友如發现策行三國内容有與法律抵觸之處,請向本站舉報,我們將馬上處理。
③本小說策行三國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找書苑的立場無關。
④如果您對策行三國作品内容、版權等方麵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發郵件給管理員,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相應處理。
-2